曹丕,字子桓,曹魏的开国皇帝,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在后汉乱世,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袁绍与韩馥、曹操与袁绍、马腾与韩遂、刘备与孙权,都曾好得恨不能穿一条裤子,最后都成了不死不休的对头。
盟友可以变成死敌,死敌也能变成盟友。比如在荆襄之战尘埃落定后,痛失关羽和荆州的刘备,似乎就露出了联曹灭吴之意,只可惜被曹丕无情地拒绝了。
曹丕不成熟的表现,也为我们留下了未解谜团:关羽死后,刘备想联合曹丕夹攻孙权,这对曹丕来说,应该是一统天下的大好机会,他为什么冒冒失失就放弃了?
三国枭雄中,关系最微妙的,可能就是曹操和刘备了。“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曹操明知道刘备是自己此生最大的对手,却三番五次放过斩草除根的机会,甚至还为他从但汉天子刘协那里要来左将军领豫州牧、益寿亭侯的官爵。
曹操和刘备关系最好的时候,荀彧和夏侯惇都得靠边站:“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
熟知秦汉礼仪的读者诸君当然知道,同舆高于别驾,别驾高于乘马,乘马高于亦步亦趋,开会和吃饭的时候,二把手也不能跟老大跪坐在同一张小矮桌后面。
刘备的正式官职,最大的时候也不过就是位次九卿的左将军和二千石的州牧,远低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更不如尚书令和御史大夫。刘备享受着仅次于曹操的待遇,换另外一个人,肯定是感激涕零舍身相报,比刘备谱系更明确、跟皇室血缘关系更近的刘晔都殚精竭虑为曹操出谋划策,偏偏是失侯家族出来的刘备,一直怀着与曹操并争天下的雄心壮志。
曹操对刘备好得不能再好,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三国志·先主传》中找到明确记载:“曹公表先主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是岁建安元年也……吕布恶之,自出兵攻先主,先主败走归曹公。曹公厚遇之,以为豫州牧……布遣高顺攻之,曹公遣夏侯惇往,不能救,为顺所败,复虏先主妻子送布。曹公自出东征,助先主围布于下邳,生禽布。先主复得妻子,从曹公还许。”
要是没有曹操,刘备不知道要被别人干掉多少回了,比较喜欢收编别人妻子的曹操,偏偏没有对刘备的夫人动心,这说明了比刘备大六岁的曹操,还真有个老大哥的样子。
刘备依附曹操的时候,程昱郭嘉都劝曹操及早动手,曹操却想出了一个不是理由的理由:“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
名士边让、大将陈宫(正史中的陈宫不是谋士而是大将)、枭雄吕布,曹操一刀一个杀起来连眼睛都不眨,发小兄弟袁绍(曹操和袁绍这两个公子哥曾是洛阳小霸王,还一起偷过人家新娘子),也被曹操打得走投无路含恨而终。
曹操并不是心慈手软之人,他不杀刘备,绝不是怕失去天下人心——刘备当时根本就没那么大影响力。
曹操不杀刘备,只能说是英雄惜英雄,这就像《英雄无泪》中的长安大镖局总镖头司马超群和洛阳雄狮堂堂主雷猛,两人斗了一辈子,但也能在一起喝烈酒、斗强敌。
曹操对刘备不薄,他死后刘备终于表现出了一点兄弟情义:派出专使前去吊唁,可能还送了一份不菲的礼物。
我们细看《三国志》和《典略》,就会发现刘备此举别有用心,除了哀悼自己的故友宿敌,似乎还有跟曹丕结盟之意。
熟悉三国正史的读者诸君当然记得,关羽战殁、曹操薨逝、刘备驾崩,分别发生于220年1月、2月之间,220年3月15日,223年6月10日。这就是说,刘备派人吊唁曹操的时候,荆州已经丢了,关羽也已不在了。
曹丕并没有给“刘世叔”发讣告,刘备主动伸出橄榄枝,很可能有跟曹丕两面夹攻灭掉孙权的打算。他派人去参加曹操的葬礼并送东西,那就是在试探曹丕的态度:“备闻曹公薨,遣韩冉奉书吊,并致赙赠之礼。文帝(曹丕)恶其因丧求好,敕荆州刺史斩冉,绝使命。”
《典略》对这件事的记载,则是另外一种说法:“备遣军谋韩冉赍书吊,并贡锦布。冉称疾,住上庸。上庸致其书,适会受终,有诏报答以引致之。备得报书,遂称制。”
这就是曹丕不够成熟老练了,如果是曹操掌权,一定会热情款待刘备的使者,并拍着胸脯说:“玄德贤弟,我早就看你那个碧眼紫髯的二舅哥不顺眼了,你放心去灭了他,我绝不动你的汉中!”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曹丕不但对刘备的使者喊打喊杀,还对孙权这个反骨仔给予了很大支持:“使太常邢贞持节拜权为大将军,封吴王,加九锡。”
曹丕可能忘了:异姓王加九锡,再进一步就是接受禅让,他给了孙权这么高的官爵,就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大麻烦。
孙权一边从曹丕的使者手里接过了代表身份地位的九锡之物(锡就是赐,九锡就赐予九种带代表身份地位的服装鞋帽和车马弓矢等物),另一边却在跟妹夫刘备讲和:“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先主许之,遣太中大夫宗玮报命。”
曹丕发现“权外托事魏,而诚心不款”,并没有跟刘备进行任何联络,而是猴急地赤膊上阵,要跟孙权拼个死活:“乃命曹休、张辽、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须,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围南郡。”
曹丕昏招迭出,终于把孙权推向了刘备一边,也让碰了钉子的刘备打消了联魏灭吴的念头,“孙刘联盟”在表面上又恢复了,除了半个荆州易主,三国鼎立的局面基本没有太大改观。
这时候我们就禁不住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关羽曹操先后辞世,刘备派人吊唁曹操,摆明了是要跟曹丕做一些交易,如果曹操活着,刘备是不是也会向他示好?如果曹操看见刘备伸出的橄榄枝,会不会笑容灿烂地接过来?如果曹刘两家联手,灭掉孙权是不是有九成希望?
遗憾的是世上没有后悔药,曹丕意气用事拒绝刘备示好的时候,也断送了他一统三国的大好机会,如果他真的两不相帮,或者给刚刚战败拉肚子的刘备一点支持,哪怕是一些口头承诺,刘备还会接受孙权的求和吗?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湖北当阳长坂坡的黄土被铁蹄踏碎,曹操五千虎豹骑与刘备残军展开了一场关乎存亡的生死对决。这场战役不仅成就了赵云“单骑救主”的千古传...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19 三国沮授:被低估的顶级谋士与乱世忠魂东汉末年,群雄逐鹿,袁绍凭借“四世三公”的家世与河北四州的基业,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割据势力。在这场权力博弈中,一位来自广平的谋士以超前的战略眼光与刚直的性格,在历...
袁绍 2025-09-17 三国杜氏为何嫁给秦宜禄:乱世中的命运抉择与政治棋局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杜氏——这位被后世称为“三国第一美人”的女子,其婚姻轨迹始终与权力博弈、人性挣扎紧密交织。她先嫁秦宜禄,后被曹操纳为妾室,甚至引得关羽两...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7 赤壁之战:谋略交织的经典战例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长江赤壁的江面上火光冲天,孙刘联军以五万之众大破曹操二十万大军,这场以弱胜强的战役不仅改写了三国格局,更因其精妙的谋略运用成为军...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17 曹松是谁的儿子:历史迷雾中的家族探寻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曹松这个名字或许并不如曹操、曹植等曹氏名人般如雷贯耳,但他以独特的文学才华和坎坷的人生经历,在晚唐诗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关于曹松的身...
曹操怎么死的 曹植 2025-09-15 关羽为何在华容道放过曹操:忠义、恩义与战略的交织建安十三年(208年)冬,赤壁战火未熄,曹操率残军逃至华容道。当这位曾以“宁教我负天下人”的枭雄,面对关羽横刀立马的阻截时,却因一句“将军别来无恙”触动了对方心...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5 杜畿:乱世中堪比萧何的曹魏能臣在汉末三国群雄逐鹿的动荡岁月里,曹操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而在这璀璨星河中,有一位被曹操赞誉为“堪比萧何”的能臣——杜畿。他以卓越的政治智慧、非凡的治理才能和...
曹操怎么死的 萧何 2025-09-11 荀彧之死:理想与权谋的终极碰撞公元212年,曹操首席谋士荀彧在寿春离世,终年五十岁。这位被曹操誉为“吾之子房”的“王佐之才”,其死因在《三国志》《后汉书》《魏氏春秋》等史籍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09 张邈陈宫弃曹投吕: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的关键转折东汉兴平元年(194年),兖州大地风云突变。曹操麾下重臣张邈与谋士陈宫突然倒戈,联合“飞将”吕布发动叛乱,一举夺取曹操经营多年的根据地兖州。这场变故不仅改变了曹...
曹操怎么死的 张邈 2025-09-03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