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2021年的小年要到了,小年是一个特殊的节日,因为不同的地方,时间也会有所区别。在我过北方,过小年通常是腊月二十三,而在南方则是腊月二十四。那么2021辛丑牛年的小年是哪一天呢?什么时候过小年呢?下面历史资料网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2021年小年是哪一天
北方日期:2021年2月4日星期四,庚子鼠年腊月廿三。
南方日期:2021年2月5日星期五,庚子鼠年腊月廿四。
2、过小年的五大习俗
2.1、祭灶王、吃灶糖
灶王爷,是在夏朝就已经成了传统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
每年腊月的二十三(或二十四),灶王爷都要去天庭,向玉皇大帝报告每家每户的善行或恶行。所以,送灶神的仪式,也称为“送灶”或“辞灶”。
玉皇大帝会根据灶王爷的报告,来决定每家每户在新的一年中的吉凶祸福。
所以,祭灶可是小年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人们会摆一些糖瓜、灶糖在灶王像前,为的就是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
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非常大。
都说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既然希望灶王爷能上天多多美言,那自然是要给灶王爷吃点甜甜的糖了。
2.2、打扫卫生、剪窗花
民谚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年底之前的大扫除可马虎不得,一定要把房前屋后、室内室外,墙角床底等所有的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地迎新春。
记忆中最深的,就是每年我都会被分配去抹窗户,虽然累,但是劳动过后,窗明几净的成就感会油然而生。
打扫完卫生,当然就要剪窗花、贴对联和福字了,表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2.3、小年吃饺子(或年糕、粽子等)
都说“送行饺子迎风面”,既然是为灶王爷送行,所以饺子是北方过小年时一道必不可少的主食。
另外,饺子的形状像元宝,吃饺子意味着将福运留住,在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
当然,除了饺子,还有的地方小年会吃年糕,寓意“年年高”;又或者是吃粽子,寓意“年年高中”。你的家乡,会有什么不一样的习俗呢?
2.4、沐浴
小年,意味着离过年只有七天了。
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所以,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在这一天都要理发、沐浴,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的,迎接新年。
2.5、备年货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小年就有口福了,因为从这一天开始,家家户户都会开始备年货。
什么糖果瓜子、红薯干、炸丸子、腊肉、熏鸡、板鸭……应有尽有,简直就是小孩子的天堂。
当然了,对于大人来说可一点儿也不轻松,因为还要准备过年吃的肉和菜。
3、过小年的五大禁忌
3.1、女不祭灶
过小年是祭拜灶王爷的习俗,按照“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只能由男人祭拜,女人是不能参与的。
因为,男人拜嫦娥,意味着拜倒在石榴裙下,有违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思想。同理,女生祭拜灶王爷,也会扰乱灶王爷的心智。
不过,现在的年轻人恐怕早就没有祭灶这一说了。
3.2、蒸的花馍不能送人
这个应该和地区有关系,北方蒸花馍,但南方没有这个习俗。
花馍是为了祭祀用的,所以千万不能送人。
3.3、忌讨债、赊欠
民间认为,小年这天不能讨债,否则就意味着一年到头都会在讨债的路上。
同理,这一天也不能赊欠,不然预示着一年都会欠账。
3.4、忌宰杀
相传湖北某些地方,在小年这一天是不能杀生的。
但不少网友也有疑问,如果不能杀生,那么卖鸡鸭鱼肉的人,又该怎么办呢?或许都会提前一天准备好吧。
3.5、忌捣蒜
河南一些地区忌讳小年捣蒜,据说是会把家捣穷。
虽然都没有科学依据,但也是寄托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所以,不管信与不信,这一天都稍微注意一下。毕竟,老一辈人讲究得比较多。
都说现在的年味变淡了,说到底其实是因为仪式感没有那么强了。当人们不再纠结习俗和禁忌的时候,对年味的感受自然就淡了。
所以,如果可能,不妨和孩子讲一讲过年的习俗,并且和孩子一起大扫除、挂装饰、贴对联。这样,不仅能让家里焕然一新,还能让孩子体会到过年的仪式感。
在中国浩瀚的文学海洋中,有四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广泛的社会影响,被誉为“四大名著”。它们分别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
2025-09-23 王世充墓之谜:历史迷雾中的归宿探寻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隋末唐初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王世充作为这一时期的重要割据势力,其生平事迹在史书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关于王世充墓的具体位...
2025-09-23 七国之乱后为何独留楚国:血缘、政绩与政治智慧的交织公元前154年,西汉景帝三年,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联军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这场持续三个月的叛乱以中央政权全面胜利告终,吴、赵、济...
2025-09-23 三公九卿: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基石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中,三公九卿制作为秦汉时期中央集权的核心架构,不仅奠定了封建王朝官僚体系的基础,更通过权力分立与职能分工,深刻影响了后世两千余年的政...
2025-09-23 杨万里代表作品:诚斋诗韵中的自然与人文交响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南宋诗人杨万里以“诚斋体”独树一帜,其作品以清新自然、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描绘了自然景物的灵动之美,也传递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一...
2025-09-23 鄢郢在哪里:历史迷雾中的地理坐标探寻在中国古代史中,"鄢郢"作为楚国都城的代称,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这个承载着楚国兴衰记忆的地名,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演变为地理...
2025-09-23 平凉劫盟牺牲的将领:血色盟约下的忠魂悲歌公元787年4月19日,甘肃平凉城西泾河北岸的虎山之下,一场改变唐蕃关系的劫盟事件在此上演。吐蕃大相尚结赞以会盟为名设下陷阱,唐朝主盟使浑瑊虽侥幸逃脱,但随行将...
2025-09-23 陈宜中几个儿子:历史迷雾中的家族脉络南宋末年,风雨飘摇的朝堂上,陈宜中作为左丞相兼枢密使,成为支撑危局的最后一根栋梁。这位以“强硬主战”著称的宰辅,其家族命运与南宋抗元史紧密交织。关于他的儿子数量...
2025-09-23 禽滑釐怎么读:拨开历史迷雾的正确发音在战国时期的学术星空中,墨家学派以“兼爱非攻”的思想独树一帜,而墨子的首席弟子禽滑釐,作为这一思想体系的重要践行者,其姓名读音却因历史文献的复杂记载引发了长期争...
2025-09-23 犬养毅:跨越明治、大正、昭和三朝的日本政治家犬养毅(1855年6月4日—1932年5月15日),号木堂,日本第29任首相,日本近代史上跨越明治、大正、昭和三朝的元老重臣。他的一生,既是日本政党政治发展的缩...
2025-09-2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