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隆裕太后,很多人首先可能还是会想到慈禧太后吧。隆裕太后当年是慈禧太后钦点与光绪帝成婚,成为光绪帝的皇后,然而如果从为人处世来说,隆裕太后和慈禧太后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慈禧太后手握大权,是后来实际的掌权人,但是隆裕太后相对来说就“懦弱”了很多,甚至有人认为是懦弱无能。可是就这样一个无能的太后,在她死后却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龙玉太后所谓的懦弱,难道真的就像她表面看起来的那样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隆裕太后是中国最后一位皇太后,一生命运多舛,生前被慈禧当作棋子埋在光绪身边,充当慈禧的耳目,极不受光绪待见。终于等到了慈禧和光绪先后去世,她成为了大清的最高决策者之后,清朝又在她的手中丢了,她也就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太后。
但是,这位一生都在任人摆布的皇太后,去世后的葬礼却异常隆重,盛大空前。她的死引发了国民的强烈反响,清室、民国政府、社会各界均惋惜哀悼,甚至出现了举国哀悼的情景。
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病逝,大总统袁世凯闻讯立即派人前往宫内料理治丧事务,并下令以君主的最高礼仪举行,将灵堂设在太和殿内,扎素彩,褂挽联、孝慢、花圈等。灵堂中央悬挂着隆裕太后的遣容,素彩上有“女中尧舜”的巨幅横匾,几筵前放置鲜花和供桌,王公大臣们送来的果桌、饽饽桌、祭筵等供品高达2米多。
在殿内蟠龙金柱、红柱及殿壁四周皆挂满白布孝幔和挽联,这在明清两代是绝无仅有的。在太和门、午门、端门、天安门和中华门前都扎素彩、搭牌坊,红墙上挂满挽联、孝幔、以及中华民国五色旗和万国旗。
袁世凯派出的特使和清朝遗老共同守灵,专设了民国的仪仗队和军乐队。民国政府同时下令,全国下半旗致哀三日,穿孝服27天,当时的参议院还为此专门休会一天。
同时,民国各界都对隆裕太后给予了高度评价。民国政府副总统黎元洪不吝赞美之词:“德至功高,女中尧舜。”山西土皇帝阎锡山送来挽联:“皇太后贤明淑慎,洞察时机。”
2月24日,民国政府在太和门前广场隆重召开了全国国民哀悼会,前往吊唁、祭奠的各界人士达数万人,并请僧众在太和殿内灵堂奉经。穿戴清式丧服的王公大臣和现代军服的民国大臣在殿前间杂相列,共悼举哀,紫禁城内出现了空前绝后的特殊哀悼场面。
尽管当时的民国政府财政捉襟见肘,但仍然承担了隆裕太后大约100万银两的丧葬费用,同时向溥仪拨付了3万元的慰问金。各大报纸纷纷刊发隆裕太后去世的消息,各国公使都派出吊唁人员前去太和殿致祭,各使馆均下半旗致哀。
由于光绪帝的陵寝一直没能修缮完成,隆裕太后的梓宫就只能被“恭奉暂安”。4月3日,由民国政府的仪仗队、军乐队前引,传统的满族送葬随后,将隆裕梓宫抬至前门火车站,用慈禧太后曾经使用的专列运至河北易州梁各庄行宫内暂安,等候崇陵竣工后与光绪一起入陵。
同年11月,这对“生不同衾”的夫妻被隆重地安排为“死后同穴”了。
那么,这位懦弱一生,丢掉大清江山的皇太后,为何会在死后荣宠至极,得到社会“女中尧舜”这样的盛赞?以至于赢得国民的如此尊重呢?

根本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她顺应了历史潮流,接受《优待清室条例》,签发了《退位诏书》,赢得了民心。
在她死后,当时的《中国日报》曾有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评价:“隆裕太后秉性柔懦,失西后欢;尤与光绪感情不洽,抑郁深宫二十余年。既无可誉,亦无可讥。惟清廷退位,后力居多,将来共和史中亦不失有价值之人物也。”
在辛亥革命洪流激荡,如火如荼之际,我们可以设身处地为当时的隆裕试想一下,她和溥仪的出路能有几条?
一是顽抗到底,跟革命党人和北洋军拼命。
当时的清廷,并非毫无招架之功,最起码手中还掌握着装备精良,有一定战力的八旗禁卫军。如果隆裕采取鱼死网破的策略,在涉及到清廷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即便八旗兵早已不可一战,但仍然会拼死一搏。其后果不但会让双方死伤严重,还会将京城的百姓至于战火纷飞的环境中,不得不承受国破家亡,妻离子散的苦果。
当然,具有厚重历史和文化的北京城,也会在隆隆炮火中瓦砾遍地,残垣断壁。这样的结局,虽然气节可嘉,但于国于民都是一场灾难。
二是效仿当年的慈禧,举朝外逃。
如果隆裕认为,日薄西山的清军实力打不过革命党人或北洋军,那还有另一条路,就是退守关外,去到满族的“龙兴之地”。因为当时的东北有日俄两大势力,正对中国虎视眈眈,巴不得看到中国四分五裂,从中攫取利益。
尤其是狼子野心的日本,正好借着清廷北窜的机会,扶植溥仪的傀儡政权,以实现其用心险恶的“满蒙独立”的目的。
隆裕太后的一纸《退位诏书》,正好击碎了日本人的这一阴谋。如果说隆裕此举完全是在为国为民考虑,做到了“大公无我之心,尧舜禅让之德”,其实也不准确。
她更多地是在为溥仪和自己的切身利益考虑,她不想让年幼的溥仪为大清殉葬,也不想让自己身陷绝境,永远回不了头。她为了孤儿寡母的生命计,也只能接受优待条件,宣布退位,从而最大限度地保全了清廷皇室成员。
不管隆裕太后签署《退位诏书》的目的如何,她的这一壮举,客观上起到了“化干戈为坛坫,合五族为一家”的作用,也让她从此得以青史留名,受人尊敬。

隆裕太后下诏逊位后,毕竟心中难以释怀,郁郁寡欢,终至染病。
1913年,隆裕太后的“万寿日”(生日),在御殿接受朝贺时,见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的专使梁士诒,用外国使臣觐见的礼节祝贺;宗室王公大臣多半回避,不肯入贺,殿上不过寥寥数人,抚今追昔,悲痛不已,以至一病不起。于同年2月22日在长春宫薨逝,享年46岁。 [7] 溥仪上谥号“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
时任民国总统的袁世凯随即下令全国下半旗致哀三日,文武官员穿孝二十七日。参议院除下半旗外,于2月26日休会一天。2月28日为祭奠之期。不唯如此,袁世凯还亲自臂戴黑纱,举哀致祭。当时的军政要员纷纷致电名义尚存的清室,对隆裕的病逝表示哀悼。
随后,在参议院议长吴景濂的倡议下,借商务总会为哀悼会的筹办事务所。全国各地纷纷响应这一号召,长春、辽阳、凤凰、铁岭、营口等各地都开会追悼隆裕太后,并各派代表入京参加追悼会。18、19两日,在大和门前广场隆重召开了全国国民哀悼会,到席者达五万人之多。民政府于3月19日在太和殿召开了国民哀悼大会。灵堂上方悬挂着“女中尧舜”的白色横幅,灵堂正中摆放隆裕像,所有外露的梁柱均用白布包裹。殿堂内摆满了挽联、花圈。穿着清式丧服和现代军服的仪仗队在灵堂前左右站立。
哀悼大会还决定将要设立皇太后的铜像,以表彰她的功勋。据当年各大报纸刊载,隆裕太后薨逝后,舆论界颇为惋惜。
驻京各国公使对隆裕太后的薨逝亦均表惋惜,除亲去太和殿致祭外,于哀悼会期间,各使馆均下半旗致哀。
由于光绪帝的“崇陵”还没有修完,所以,隆裕太后的梓宫也只能“恭奉暂安”。奉移时由民国政府的仪仗队、军乐队前引,传统的满族执事:门纛、曲律(满语译音,即小纛旗)、影亭、亮轿、曲柄黄伞、鹰、狗、骆驼、刽子手、帐篷等随后。用的是96人的“落地满黄”的“皇杠”(即黄杠、黄罩、黄杠绳、杠夫戴的青荷叶帽插着黄雉翎,举黄色白光的拨旗,上书“恭奉暂安”字样),一直抬至前门火车站(西站)用慈禧太后曾经使用的专列,运至河北易州梁各庄行宫内暂安,等候崇陵竣工后,与光绪帝一起入陵。
隆裕太后的丧礼结束后,于民国2年3月出版了一个线装石印的特刊《国民哀悼纪事录》。书前是一幅隆裕太后的御影,附有她宣布清帝逊位的谕旨。接着是太和殿内外哀悼大会的摄影12幅。还有各界拍来的唁电、挽联、致祭礼节、祭文、哀悼歌词、皇室答词、外宾名单、工作人员名单等等。
爱新觉罗·旻宁(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原名绵宁,即位后改名旻宁,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定都北京后的第六位皇帝,年号“道光”。他的一生,既...
道光后面是什么皇帝 2025-11-26 岳升龙:清朝康熙年间的铁血名将与四川提督在清朝康熙年间的风云变幻中,有一位将领以忠诚、勇猛与智谋著称,他便是岳升龙——一位从基层士兵成长为四川提督的杰出军事人才。岳升龙的一生,是清朝初期军事史上的一个...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1-26 恭亲王奕訢:清末政坛的改革先驱与外交巨擘在晚清风雨飘摇的政局中,恭亲王奕訢以“帝才”之誉成为咸丰、同治、光绪三朝的核心人物。他不仅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更是中国近代外交体系的奠基人。这位道光帝第...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光绪是谁的儿子 2025-11-25 钮祜禄·讷亲:清朝雍正、乾隆时期的权臣与悲剧将领钮祜禄·讷亲,作为清朝雍正、乾隆时期的重要大臣与将领,其一生跌宕起伏,既曾权倾朝野,又因一场战役的失利而身败名裂,最终以悲剧收场。显赫家世与早年发迹钮祜禄·讷亲...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5 爱新觉罗·胤禩:清圣祖康熙帝第八子的风云人生爱新觉罗·胤禩,作为清圣祖康熙帝的第八子,在清朝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却又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笔。他的一生,从备受宠爱到深陷夺嫡漩涡,再到最终被雍正帝打压至死,...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5 爱新觉罗·胤禵:清圣祖康熙帝第十四子的风云人生爱新觉罗·胤禵(1688年2月10日—1755年2月16日),清朝宗室,清圣祖康熙帝第十四子,雍正帝同母弟,生母为孝恭仁皇后乌雅氏。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在康熙朝备...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5 李莲英:清末慈禧时期总管太监的复杂人生李莲英(1848年11月12日—1911年3月4日),原名李进喜,道光二十八年出生于顺天府大城县(今河北大城县臧屯乡李贾村),祖籍山东齐河,是清末慈禧时期最具影...
李莲英死亡之谜 道光后面是什么皇帝 2025-11-25 胤禟:康熙帝第九子的风云人生与悲剧结局爱新觉罗·胤禟(1683年10月17日—1726年9月22日),后改名允禟,是清圣祖康熙帝的第九子,雍正帝异母弟,生母为宜妃郭络罗氏。作为康熙晚年“九子夺嫡”的...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5 欧鹏:绰号摩云金翅的梁山好汉在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浩瀚星空中,欧鹏以其独特的绰号“摩云金翅”和鲜明的个性,成为梁山好汉中令人难以忘怀的一员。他的一生,从军户子弟到绿林豪杰,再到梁山好汉,充...
林豪 2025-11-25 康熙大帝: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传奇一生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即康熙帝,作为清朝第四位皇帝,也是清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位皇帝,在位长达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他的一生波澜壮阔,文治武功皆达...
康熙的儿子们 玄烨 2025-11-24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