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中国 / 近代 / 民国 / 元朝 / 晋朝 / 周朝 / 商朝 / 夏朝 / 历史解密 / 历史剧 / 上古时期 / 苏联
站点logo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 >  明朝 >  夺门之变后,于谦手握兵权,为什么不选择反抗?

夺门之变后,于谦手握兵权,为什么不选择反抗?

时间:2022-12-13 11:30:45来源:历史资料作者:Marshall

于谦,明代大臣、民族英雄,曾主持京城保卫战,使明王朝转危为安。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大明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六日晚到十七日早上,宫廷之中发生了一场政变,在明代宗朱祁钰病重还无子的情况下,投机派大臣徐有贞、武将石亨、太监曹吉祥等拥戴被囚禁在南宫中的太上皇明英宗朱祁镇复位,史称“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

这场政变最倒霉的莫过于明代宗朱祁钰和于谦这对君臣,本是病重的代宗,被废为郕王,不久后病死,于谦则是因为“迎立外藩”罪名被杀。

明代宗还好点,在土木堡之变以后,他由郕王临危受命升级为皇帝,力挽狂澜,使得明朝没有南迁,但是登基以后吃相不太好看。

刚开始不愿意让太上皇明英宗归国,归国以后也不愿意将帝位还给英宗。而且还将英宗儿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废掉,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结果一年以后,太子朱见济早夭,正是因为明代宗病重无子,还不复立朱见深的储君之位,才引发了夺门之变,可以说他之所以落得如此下场,多少有点咎由自取的意思。

于谦则是“天下冤之”,这位轻君重社稷的千古名臣,不只是在土木堡之变以后,为大明江山力挽狂澜,于大明有着再造之恩,更是一心为国为民。

在明代宗病重,不立储君之际,于谦与其他大臣,还商量着一起为明英宗儿子朱见深复太子之位努力,在夺门之变以后,于谦手握兵权,更是没有反抗。反而任由英宗处置,最终落得一个身死的凄凉下场。

那么于谦为什么不选择反抗呢,今天来具体分析一番。

一、先来说说夺门之变前夕的局势,于谦为何想复立朱见深的太子之位。

在明代宗病重无子期间,当时朝堂之上分为几派意见,最成功的一派自然是以徐有贞为首的投机派,要拥戴太上皇明英宗复辟,而且是如愿以偿。

圆滑派以大学士王文为代表,善于揣摩明代宗的心思,认为代宗肯定不愿意立自己废过太子之位的朱见深,那么可以立除却明英宗系,血缘最近的襄王朱瞻墡的世子为太子。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明代宗往上,他父亲明宣宗只有他和哥哥明英宗两个儿子,代宗就一个儿子朱见深还是早夭,等于绝嗣。明英宗倒是有几个儿子,不过代宗废过英宗儿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兄弟两个仇恨很大。

而再往上,明宣宗父亲明仁宗只有三个嫡子,嫡长子自然是后来继位的宣宗。嫡次子是越王朱瞻墉,是无子死于正统四年。嫡三子是襄王朱瞻墡,襄王的威望很高。

早在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人心惶惶之际,刚开始被视为临危受命的最佳人选是襄王而不是后来的明代宗朱祁钰,不过襄王拒绝了。

可以说襄王一脉,是当时距离帝系最近的一脉,明英宗一脉则本身为帝系,不过明代宗不喜欢英宗这一脉。

于是王文一派自作聪明地上了一道奏疏,其实的关键是“早择元良”,而不是“早建元良”,让明代宗选择储君,这个意思其实很明显了,不过代宗并没有同意。

顺其自然派则是以李贤为代表,想等到明代宗驾崩以后,再迎出太上皇明英宗复位。

务实派则是以于谦、王直、商辂等大臣为首,想要复朱见深的太子之位,认为朱见深是最合适的皇位继承人,而且这个皇位本该就是朱见深的。

他们以三元及第的商辂负责起草奏疏,其中有着一句很有深意的话:“陛下宣宗章皇帝之子,当立章皇帝子孙”。意思是明宣宗就二子,你老二明代宗无子,当然不能选择其他藩王之子,只能选择老大明英宗的子嗣。

当时这道奏疏写完已经是正月十六的晚上,来不及上奏,只能等到第二天,参考明代宗不同意王文一派的请求,很有可能代宗会同意这一请求,可惜的是十六日晚上就发生了夺门之变,到了十七日早上便成功,所以代宗的答案到底是什么,成为一个解不开的谜题。

二、于谦如果出兵镇压,最直接的在于,他想复朱见深的太子之位努力就会付诸东流,明朝还会陷入巨大的动乱之中。

先来说说,于谦有没有反抗的能力?

于谦肯定有抵抗的能力,在北京保卫战之中,于谦一个人力挽狂澜,在军中可谓有着很高的威望。

而且关键的是,于谦还对于京兵进行了改造,史籍记载:“京兵分隶五军、神机、三千诸营,虽各有总兵,不相统一,请择精锐十五万,分十营团操,团营之制自此始”。

像石亨就是在于谦建立团营时,一手推荐上去的,使其一步步成为代宗朝的重臣。

可以说北京的防务,于谦是了如指掌,军中听他的也必然不在少数。再加上明代宗“知谦深,所论奏无不从者”。

先不说于谦事先知道与否,即使到了十七日早上,夺门之变已经发生,于谦都可以组织兵力去镇压这场政变,因为即使明英宗复位,但明代宗只是病重,还没有病死,于谦打着奉代宗命令的旗号去镇压,绝对不会有什么问题。

更何况于谦因为土木堡之变的奇耻大辱,一直对于军事很关心,怎么可能事先不知道夺门之变呢。

所以谈迁在《国榷》之中记载:“于少保最留心兵事,爪牙四布,若夺门之谋,懵然不少闻,何贵本兵哉”。

后世的明朝文学家屠隆更是煞有其事地说道:“夺门之役,徐石密谋,左右悉知,而以报谦。时重兵在握,灭徐石如摧枯拉朽耳。方徐石夜入南城,公悉知之,屹不为动,听英宗复辟。”

只能说于谦肯定提前收到了风声,也有反抗的能力,但是他最终放弃了,静待复位的明英宗对自己的处置,最终不惜身死。

之所以这样,主要有着以下5个原因。

①是于谦如果真的率部平乱,那么最直接的结局是明英宗被杀,他的几个儿子包括朱见深在内,即使不死也是乱臣贼子,本是病重的明代宗受此惊吓,绝对命不久矣。

到时候大明帝国的江山由谁来继承呢?

肯定是没法收场,怕是会引发一场惊天变故,即使于谦扶持人望高的襄王世子继承皇位,但也难堵悠悠众口,而且会落下权臣乱政的话柄,其他藩王和大臣肯定也不服,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内乱波及全国,到时候又会生灵涂炭。

这样的结局,于谦最不想见到。更何况他支持的皇位继承人是明英的长子朱见深,他也不想将心中的理想皇位继承人选给害了。

②是夺门之变具有一定的合法性,是得到了孙太后的支持。

而且孙太后还派哥哥孙继宗和弟弟孙显宗参与夺门之变,态度很明显,就是支持明英宗复位。

于谦率兵平夺门之变的话,即使明代宗那里可以交代过去,孙太后那里也交代不过去,他的行为也不会那么名正言顺,反而会在代宗病重,无法主持局面的情况下,很可能被定义为反贼。

③于谦虽然轻君重社稷,但说破了天,他只是一个忠诚有余,又很谨慎的典型士大夫。

他并非是王莽和杨坚那样的人,有着改朝换代的想法,他是忧国忧民,一心为了天下苍生,只想当一个合格的,对得起自己良心的臣子,但并没有另起炉灶的想法。

④是于谦提前收到了风声,但对方应该也提前收到了风声,所以快速发动了夺门之变,于谦也来不及反应。

他们支持复朱见深太子之位的奏疏在十六日晚写好,想要在十七日早朝呈上,徐有贞等人应该知道,并且也将这件事考虑在内,所以在十六日晚突然发动夺门之变,就是要打于谦等人一个措手不及,而事发突然,于谦刚开始的确反应不过来。

所以前文的《国榷》记载后面,还有一句话:“或闻之仓卒,不及发耳!”

⑤是于谦属于轻君重社稷之人,他并不是忠于哪个皇帝,而是忠于江山社稷。夺门之变在他看来,只是皇族内部的斗争,属于是家事,自己也不方便插手。

而且他支持的是朱见深复位,加上他在北京保卫战立下如此大的功劳,认为自己也不会有什么事,最多赋闲在家罢了,所以选择了顺其自然。

结果没想到的是于谦忽略了人性的复杂,明英宗虽然不忍心杀他,但是为了夺门之变的合法性,为了避免落得一个自己复辟等于抢了儿子朱见深的皇位骂名,所以以于谦谋立襄王之子的诬陷罪名,将其杀掉。

不过一心为国的于谦,对于这个结局也有所预料,所以淡然接受,最终慷慨赴死。

于谦之死,在明朝历史上可谓是具有划时代意义,一位力挽狂澜的大臣,最终落得一个不得好死的凄凉结局,严重打击了士大夫集团的积极性,与皇帝始终是离心离德,这也是明末迅速亡国的原因之一。

还好的是,于谦死后没多久,他支持的朱见深登基以后,这位宪宗皇帝恢复了于谦的名誉和官职,赐祭,并在诰文里说道:“当国家之多难,保社稷以无虞,惟公道之独恃,为权奸所并嫉。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实怜其忠”。

而在《明史》之中,对于于谦也是高度评价道:“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人物: 朱祁钰 徐有贞 分享 上一篇: 明朝服饰之锦衣卫服饰:中国古代最帅公务员制服 下一篇: 太史慈为什么投靠孙策?孙策是怎么说服他的?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