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丽·咏白菊》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此词赞颂了白菊的容颜、风韵、香味、气质、精神,表现对腐败污浊的社会风习的不满。词先渲染了深静寒寂的赏菊氛围;再以一个“恨”字承上启下,表现了孤居独处,良辰难再的感情以及主人公对风雨摧花的敏锐感受;后从自身爱菊收束,以旷达之语道出作者轻视鄙俗、不甘随俗浮沉的志趣。全词委婉雅致,含意深远,通篇用典,不着一个“菊”字,而以白菊隐喻自咏,表现了女词人卓尔不群、创意出奇的艺术追求。
多丽⑴·咏白菊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⑵、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⑶。也不似、贵妃醉脸⑷,也不似、孙寿愁眉⑸。韩令偷香⑹,徐娘傅粉⑺,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⑻、屈平陶令⑼,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蕴藉⑽,不减酴釄⑾。
渐秋阑⑿、雪清玉瘦⒀,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佩⒁,似泪洒、纨扇题诗⒂。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⒃。
词句注释
⑴多丽:词牌名,又名“鸭头绿”“陇头泉”,双调一百三十九字。此词是《漱玉词》中最长的一首。
⑵萧萧:疾厉的风雨声。一作“潇潇”。
⑶琼肌:如琼玉一样雪白的肌肤,形容白菊花瓣像玉一般。琼,美玉。一作“瑶”。
⑷贵妃醉脸:像杨贵妃醉酒后那样娇媚造作。唐李浚《松窗杂录》记载,中书舍人李正封有咏牡丹花诗云:“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唐明皇很欣赏这两句诗,笑着对杨贵妃说:“妆镜台前,宜饮以一紫金盏酒,则正封之诗见矣。”此句意谓:杨贵妃醉酒以后的脸蛋儿,就像李正封诗中的牡丹花那样娇艳动人。
⑸孙寿愁眉:像孙寿那样故作愁眉惑人。《后汉书·梁冀传》:“妻孙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
⑹韩令偷香:像韩寿那样偷来别人的奇香。韩令,指韩寿。《晋书·贾充传》谓:韩寿本是贾充的属官,美姿容,被贾充女贾午看中,韩逾墙与午私通,午以晋武帝赐充奇香赠韩寿,充发觉后即以女嫁韩。
⑺徐娘傅粉:像徐娘那样擦脂抹粉。徐娘,指梁元帝的妃子徐昭佩。《南史·梁元帝徐妃传》:“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去。”傅粉,此处当指徐妃“为半面妆”之故实。一说傅粉指何晏之事。《三国志·曹爽传》注引《魏略》称何晏“美姿仪,面至白,平日喜修饰,粉白不去手”,人称“傅粉何郎”。
⑻看取:看着。取,语助词。
⑼屈平:即屈原。屈原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则,字灵均。陶令:指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曾任彭泽令。
⑽蕴(yùn)藉(jiè):宽和有涵容。
⑾酴(tú)釄(mí):即荼蘼,花名,初夏开白色花。
⑿秋阑:秋深。
⒀玉瘦:状纤秀可爱而又纤弱可怜。瘦,一作“度”。
⒁汉皋(gāo)解佩:据《太平御览》卷八〇三引《列仙传》云:“郑交甫将往楚,道之汉皋台下,有二女,佩两珠,大如荆鸡卵。交甫与之言,曰:‘欲子之佩’二女解与之。既行返顾,二女不见,佩亦失矣。”此处当指男子有外遇。汉皋,山名,在今湖北襄阳西北。佩,古人衣带上的玉饰。
⒂纨(wán)扇题诗:指班婕妤写《团扇歌》。班彪之姑班婕妤,有才情,初得汉成帝宠爱,后为赵飞燕所谮,退处东宫。相传曾作《团扇歌》(即《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后称被弃女子的慨叹为婕妤之叹或婕妤之悲。纨扇,细绢制成的团扇。
⒃泽畔东篱:指代屈原、陶潜二位爱菊的诗人。
白话译文
小楼寒冷,帘幕低垂,秋夜长长。恨萧萧无情风雨,一夜搓揉,将白玉般的肌肤损伤。她不似杨贵妃娇艳的醉容,也不像孙寿愁眉的媚样。韩令的风流,徐娘的傅粉,都不算新奇,切莫用来比拟白菊的形象。细细看来,只有屈原和陶令,风度神韵正相当。微风吹起,送来清远芬芳,若比酴釄花,丝毫不逊让。
秋深气含霜,雪一样清白,玉一样坚瘦,无限依依,对人情意长。她恰似含愁凝视的汉皋神女,又如同洒泪题扇的班姬神伤。有时是明月清风,有时是浓雾秋雨,上天教憔悴伴孤芳。纵然倍加爱惜,也不知姣好的姿容还能留多长!只要人情好,又何必再思念那屈原行吟楚泽畔,陶潜采菊东篱旁。
在北魏早期历史中,拓跋猗迤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作为西晋时期鲜卑索头部首领,他统率中部鲜卑,驻守代郡参合陂以北,通过军事扩张与外交联盟奠定了北魏崛起的基石。...
启 2025-09-15 夏朝帝王谱:从禹到桀的世袭传承与王朝兴衰夏朝(约前2070年—前1600年)作为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王朝,以“家天下”取代“公天下”,开启了中华文明“三代”之首的篇章。根据《史记·夏本纪》《竹...
桀 启 2025-09-15 天启大爆炸之谜已破解:科学视角下的历史真相公元1626年5月30日上午9时,北京城西南隅的王恭厂火药库区域突发一场惊天动地的爆炸。这场被后世称为“天启大爆炸”的灾难,以其诡异的“脱衣现象”、超常的破坏范...
启 2025-09-15 司南:战国时期开启人类导航新纪元的磁性发明司南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雏形,是世界上最早的磁性指向装置。其诞生不仅标志着人类对地球磁场认知的突破,更成为后世航海、军事、地理探索等领域的基石。根据...
启 2025-09-12 麦哲伦到过中国吗?历史真相与航海轨迹的双重验证在人类航海史上,费尔南多·麦哲伦的名字始终与“首次环球航行”紧密相连。这位葡萄牙航海家率领的船队于1519年从西班牙启程,历经三年艰险,最终由“维多利亚号”完成...
启 2025-09-11 文武兼资的仁君典范:解码宋太祖赵匡胤的多面人生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宋太祖赵匡胤以“陈桥兵变”的传奇开篇,以“杯酒释兵权”的智慧收尾,其人生轨迹既充满戏剧性转折,又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启示。这位终结五代乱世的开国之...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启 2025-09-11 泓水之战:千年古战场的现实启示公元前638年的泓水河畔,宋襄公高举“仁义”大旗,面对渡河未竟的楚军严守“不鼓不成列”的古礼,最终以惨败收场。这场看似规模不大的战役,不仅终结了宋国争霸中原的野...
宋襄公 启 2025-09-11 鲁肃与孙权:乱世中的君臣相知与战略共谋东汉末年,江东群雄逐鹿,孙权继承父兄基业,以弱冠之龄统御江东。在这风云变幻之际,鲁肃以豪杰之姿投效孙权,二人以“榻上策”为纽带,开启了长达二十年的君臣相知。这段...
孙权 启 2025-09-10 周武王在位年数考:从牧野烽火到礼乐初兴的王朝奠基公元前1046年,牧野战场上战鼓震天,周武王姬发率领联军以五万之众击溃商纣王七十万大军,这场决定华夏文明走向的战役,不仅终结了商王朝六百年的统治,更开启了西周八...
启 商纣王 2025-09-09 才情映雪冤:吴淑姬的命运诗章在南宋词坛的星河中,吴淑姬如一颗蒙尘的明珠,以才情为刃劈开命运的枷锁,用词章为笔书写着女性在礼教桎梏下的抗争史诗。这位与李清照齐名的湖州才女,用短暂却跌宕的一生...
李清照的词 2025-09-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