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吕布辕门射戟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吕布的辕门射戟是他一生中最精彩的片段之一。面对袁术派来的十万大军,吕布轻松地用一支箭就将其退去。这一箭堪称神来之笔,让吕布念念不忘。在多年之后,白门楼上,吕布还以此要求刘备为己求情。那么,这一箭有什么玄机,能够取得那么大的效果呢?
一、吕布辕门射戟。
吕布辕门射戟是发生在袁术讨伐刘备的时候。当时的刘备被吕布夺去了徐州,只得委曲求全,听从吕布的安排,寄居在小沛城中,以待天时。而袁术要对刘备落井下石,派出以纪灵为大将的十万大军攻打小沛,想要一举消灭刘备。在危急时刻,刘备一面迎敌,一面向吕布求助。
在袁术出兵前,为了防止吕布对刘备救援,先送了二十万斛粮食给吕布。但是吕布在得到粮食后,却亲自率军前往了战场。这是因为吕布从自身的形势出发,认为袁术一旦消灭了刘备,下一步会对自己不利。因此,吕布接受了刘备的请求,前往解救刘备。
吕布一方面接受了袁术的馈赠,一方面又接受了刘备的请求。为了能够和平解决此事,吕布想出了辕门射戟的办法。他把双方的将领请到自己营帐饮酒,提出一个建议。吕布将自己的方天画戟插在辕门,自己站在离辕门一百五十步的地方。
然后吕布用弓箭射击方天画戟的小枝,射中了话双方罢斗,射不中双方厮杀。如果谁不听从自己的建议,吕布就和另一方一起抗击他。结果吕布一箭射中了方天画戟的小枝,纪灵无奈只得撤军,刘备得以逃脱一劫。
二、吕布辕门射戟的难度。
那么,吕布的这一箭的难度有多高呢?我们从几个方面可以体验到这一箭的惊世骇俗。首先是这一箭的距离。吕布这一箭射出了一百五十步远,这个距离已经是超过当时大部分人的弓箭射程了。我们都知道有个百步穿杨的典故,当时的人能够射百步就已经是相当好的射手了。而吕布的射程比百步多出了百分之五十,可见射程之远。
其次是这一箭的精度。如果从形状上看,吕布的方天画戟小枝应该是一个月牙形状的柱体。这种形状的物体不像圆形或者方方正正的物体那么容易射击。本身由于距离的原因就很难看清,由于还有柱体的缘故,让射箭的难度进一步上升。吕布的箭必须射在小枝的正中间,这样才能保证命中。否则箭会从小枝的侧面划过,引起不必要的争议。这样的精度之高可想而知。
最后是大家的表现。吕布率领军队来援助刘备,但是他先收了袁术的二十万斛粮食,再阻挠袁术军队的行动,在道义上有亏。因此吕布才会想出辕门射戟的办法,来为大家劝解。如果吕布的这个办法过于简单,明显地偏向刘备,必然会引起纪灵的不满。那么,即便是这一次纪灵撤军,也会很快卷土重来,吕布的调解就失去了意义。
因此吕布在射这一箭的时候,首先声明是碰运气,让大家看上天的安排。纪灵因为不相信吕布能够射中,所以答应了吕布的建议。而刘备也不相信吕布能够射中,只能在心中祈祷。从纪灵、刘备的表现,就可以看出吕布辕门射戟的难度之高了。
三、纪灵撤军并不仅仅因为辕门射戟。
吕布的辕门射戟显现了他的高超武艺,在历史上记载说吕布弓马娴熟,号称飞将。而这一次辕门射戟,让大家看到了他出神入化的箭术。当时在场的将校都齐声喝彩,对他表现得心服口服。纪灵也因此无话可说,只有撤军了事。
但是,纪灵率领十万大军前来攻打刘备,就仅仅因为吕布这种如同心血来潮一样的举动,就无声无息地撤退,似乎太有点儿戏了。其实,纪灵撤军并不仅仅是因为吕布射中了方天画戟的小枝,而是另有原因。
首先,是因为纪灵中了吕布的计谋,有苦难言。纪灵在到吕布营帐赴宴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料到会遇到刘备君臣。他想要立刻离开,却被吕布一把扯回。在武力不如吕布的情况下,纪灵只得听从吕布的安排,一步步走进了吕布的圈套。
在吕布提出辕门射戟的建议后,又加了一句话,那就是如果哪一方不听吕布的建议,就会遭到吕布和另一方的联合攻击。这明明是偏袒刘备的话,因为刘备兵微将寡,不会反对吕布的建议。在吕布的威胁下,再加上对吕布射中目标的怀疑,使得纪灵心存侥幸地同意了吕布的建议。
当吕布射中方天画戟的小枝时,纪灵已无法反悔了,只得按照约定撤军。我们可以看整个事件,纪灵都是被吕布牵着鼻子走。因此,他最后被吕布带进陷阱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其次,是纪灵对吕布参战的情况准备不足。在这场战役前,袁术为了防止吕布参战,专门给吕布送了二十万斛粮食,这说明袁术方面对吕布还是心存忌惮的。在吕布收下礼物,表态不参战之后,袁术才发动了战争。
为了对付刘备的五千人马,袁术出动了十万大军。这是因为袁术虽然兵多将广,可是手下没有强将。面对刘关张这三位在虎牢关前打败吕布的名将,袁术不敢掉以轻心。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双方真实的实力差距。
但是当吕布参战后,袁术军的形势马上就变得不利。本来袁术的军队对付刘备都没有必胜的把握,现在再加上实力强劲的吕布,就更加没有胜算了。正是因为袁术军队没有对付吕布军队的准备,这才使得自己陷入了被动。如果在辕门射戟后,袁术军出尔反尔,他们会遭到吕布和刘备的联合攻击,很可能会遭到惨败。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吕布在出兵的时候,就抱有援助刘备的意图。至于说辕门射戟,只是吕布采取的一种借口而已。如果吕布在辕门射不中画戟,他也会在战争中寻找其他借口参战来援助刘备。正是看到这一点,纪灵才会经过考虑后,决定将大军撤回。
结语:
辕门射戟是吕布的一次出色的表演,在世人面前展现了他出色的箭术。这一箭代表了吕布箭术的最高水准,难度极高。不论是从射程、精度和力度上,吕布的这一箭都属于上佳表现,得到了在场将校的齐声喝彩。
不过如果说纪灵只是因为这一箭就吓得撤军了,就有点儿戏了。纪灵撤军主要是因为中了吕布的计谋,不得不听从吕布的安排。再加上袁术军对吕布的参战没有准备,无法在战场战胜刘备和吕布联军。为了避免失败的损失,纪灵选择了撤军。
东汉末年,并州猛将吕布以“飞将”之名纵横沙场,却因两次弑杀义父——丁原与董卓——被后世冠以“三姓家奴”的骂名。这一反复无常的行为,既是个体性格的极端体现,更是乱...
吕布 董卓 2025-10-09 吕布辕门射戟:一场智勇交织的权力博弈公元196年的深秋,徐州小沛城外,一场看似荒诞的赌局改写了三国初期的军事格局。吕布以一箭射中辕门戟支,迫使袁术大将纪灵退兵,解除了刘备的灭顶之灾。这场被《三国志...
吕布 刘备 2025-09-28 曹操处决吕布:先缢后斩背后的政治博弈与权力逻辑东汉末年,下邳城破之日,吕布被生擒后遭遇了史无前例的酷刑——先被缢杀,再遭枭首示众。这一流程远超常规斩首的刑罚规格,其背后既包含曹操对吕布的私人仇恨,更折射出汉...
曹操怎么死的 吕布 2025-09-28 陈宫与吕布:乱世棋局中的双向困局在汉末群雄逐鹿的棋盘上,陈宫与吕布的组合堪称最具戏剧性的悲剧。一个是智谋超群的谋士,一个是勇冠三军的武将,二人的结合本应成就一番霸业,最终却双双殒命于白门楼下。...
吕布 2025-09-28 貂蝉虚影下的权力真相:吕布刺董的深层动因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貂蝉以"连环计"核心角色的身份,将吕布与董卓推向生死相搏的境地。然而,正史《后汉书》《三国志》中...
吕布 董卓 2025-09-25 正史中的张飞与吕布:交锋背后的权力博弈与军事较量在《三国演义》的文学渲染下,张飞与吕布的“宿敌”形象深入人心,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小沛城外百回合单挑等情节成为经典。然而,当我们将目光转向《三国志》《后汉书》等正...
吕布 张飞 2025-09-16 貂蝉与吕布:历史迷雾中的爱恨纠葛在中国古典文学的璀璨星河中,《三国演义》以宏大的历史叙事与鲜活的人物群像,塑造了无数令人难忘的经典形象。其中,貂蝉与吕布的“爱情故事”因其戏剧性与悲剧性,成为后...
吕布 貂蝉 2025-09-04 吕布真的很蠢吗?——从历史与权谋的裂隙中还原真实形象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吕布始终被贴上“三姓家奴”的标签,其弑主求荣、反复无常的形象深入人心。然而,若剥离文学创作的戏剧化渲染,从正史记载与政治博弈的逻辑出...
吕布 2025-08-29 跨时空对决:宇文成都与吕布的武力巅峰之争在中华历史与文学的浩瀚星空中,吕布与宇文成都作为不同时代的顶级武将,始终是民间热议的“战力天花板”。吕布以“三国第一猛将”之名威震群雄,宇文成都则以“隋唐第二条...
吕布 2025-08-28 高顺:吕布麾下忠勇无双的陷阵之魂在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乱世中,吕布以其“飞将”之名纵横疆场,而其麾下中郎将高顺,则以一支名为“陷阵营”的精锐之师,在历史长河中刻下忠勇与悲壮的印记。作为吕布军中仅...
吕布 2025-08-2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