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会,三国后期曹魏重要谋臣和书法家,在对蜀国的灭国之战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以上问题历史资料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公元263年,钟会和邓艾伐蜀,刘禅投降,蜀汉灭亡,钟会先后扳倒了诸葛绪和邓艾,并兼并了诸葛绪和邓艾的部队,加上姜维投降,带了蜀汉的数万人马,还有钟会自己所率的十余万人,总兵力超过了二十万。钟会手握重兵,早有异志,于是,造反了。
然而,钟会造反,很快就失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什么没人支持钟会呢?到底是什么原因?
当时,钟会先上表诬告邓艾有反心,司马昭下令,让钟会收捕邓艾,钟会当时的兵力,是邓艾五六倍,逮捕邓艾很容易,但是,司马昭还是亲自带兵十余万到了长安,并且,先让心腹贾充率一万多步骑兵进入斜谷,驻扎在乐城,以防不测。
对于司马昭的做法,钟会心里非常清楚,司马昭这是不放心我,情况非常不利,如果不早做出决断,就更加麻烦,于是,钟会决定造反。
钟会的想法很简单,造反成功,可以夺取天下,毕竟有二十多万兵力,实力还是有的,如果造反不成,就退守成都,还可以像刘备一样,割据益州,称帝。
蓝图都是美好的,但是,钟会显然打错了算盘,他失败了。
钟会假借有郭太后的遗诏,起兵讨伐司马昭,让所有的部下以及蜀汉的旧官签名,对于不合作的,就囚禁起来,城门和宫门都关闭了,派重兵把守。
《三国志 钟会传》记载:悉请护军、郡守、牙门骑督以上及蜀之故官,为太后发丧于蜀朝堂。矫太后遗诏,使会起兵废文王,皆班示坐上人,使下议讫,书版署置,更使所亲信代领诸军。所请群官,悉闭著益州诸曹屋中,城门宫门皆闭,严兵围守。
本来计划不错,但是,还是出了纰漏,钟会帐下有一个叫丘建的人,本来是胡烈的部下,胡烈推荐给了司马昭,后来,丘建随钟会一起伐蜀,钟会非常喜欢他,并加以重用,丘建向钟会请求,让一个亲兵出去给胡烈取饮食,胡烈通过亲兵,将消息透露给了其子,说钟会挖了大坑,准备坑杀这些不配合的将领们,于是,这一消息一夜之间,传遍整个军营。
有人劝钟会,消息已经泄露,应该早点动手,但是,钟会犹豫不决,错过了时机。
《三国志 钟会传》记载:会帐下督丘建本属胡烈,烈荐之文王,会请以自随,任爱之。建愍烈独坐,启会,使听内一亲兵出取饮食,诸牙门随例各内一人。烈绐语亲兵及疏与其子曰:“丘建密说消息,会已作大坑,白棓数千,欲悉呼外兵入,人赐白,拜为散将,以次棓杀坑中。”诸牙门亲兵亦咸说此语,一夜传相告,皆遍。或谓会:“可尽杀牙门骑督以上。”会犹豫未决。
胡烈的部下以及其子等人,带兵杀了进来,火烧眉毛了,钟会急忙问姜维怎么办?姜维说,只能迎战了,没有别的办法。最后,外面的士卒都蜂拥冲了进来,杀死了姜维和钟会。
《三国志 钟会传》记载:烈军兵与烈兒雷鼓出门,诸军兵不期皆鼓譟出,曾无督促之者,而争先赴城。时方给与姜维铠杖,白外有匈匈声,似失火,有顷,白兵走向城。会惊,谓维曰:“兵来似欲作恶,当云何?”维曰:“但当击之耳。”会遣兵悉杀所闭诸牙门郡守,内人共举机以柱门,兵斫门,不能破。斯须,门外倚梯登城,或烧城屋,蚁附乱进,矢下如雨,牙门、郡守各缘屋出,与其卒兵相得。姜维率会左右战,手杀五六人,众既格斩维,争赴杀会。会时年四十,将士死者数百人。
值得注意的是,钟会手握二十多万大军,为何造反会失败?
其实,司马昭说的很清楚,蜀汉灭亡,蜀汉本地人,都人心惧怕,没人再敢造反了,而魏国的士卒,都想着赶紧回到家乡,没有人再有心思造反,何必给自己自找麻烦?钟会造反,只能是自取灭亡。
《三国志 钟会传》记载:若蜀以破,遗民震恐,不足与图事;中国将士各自思归,不肯与同也。若作恶,祗自灭族耳。
司马昭的想法,确实很老辣,姜还是老的辣,钟会太年轻,想的太简单,太想当然了,果然,造反失败。
其实,除了司马昭说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钟会手下这些将士们的家属都在魏国,如果都跟着钟会造反,肯定家属就保不住了,这些士兵们,当然不愿意家人被杀了,本来打了胜仗,回去可以领赏,光宗耀祖,谁愿意再放弃眼前的赏赐,跟着钟会造反,连累家人?
公元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咳血不止。这位以“鞠躬尽瘁”闻名的蜀汉丞相,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看穿了那个被世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的帝王——刘禅,实则深...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6 刘禅诛杀重臣:权力博弈下的政治智慧与历史迷雾在蜀汉末代皇帝刘禅的统治生涯中,诸葛亮去世后的权力真空期成为其政治手腕的试金石。面对魏延、李邈、刘琰、杨仪四位重臣的挑战,刘禅以雷霆手段连杀四人,这一系列决策不...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1 司马昭之死:一场被艺术加工的历史迷雾公元263年,魏灭蜀之战的硝烟尚未散尽,蜀汉后主刘禅被迁往洛阳,封为安乐公。两年后,司马昭宴请刘禅时,一句“此间乐,不思蜀”的回答,竟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笑死司...
刘禅 司马昭 2025-09-04 乐不思蜀:生存智慧与历史责任的辩证之思公元263年,蜀汉后主刘禅在洛阳宴会上面对司马昭的试探,说出“此间乐,不思蜀”的千古名句。这一场景被《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完整记载,并演变为成语“乐不...
刘禅 司马昭 2025-08-14 永嘉之乱中的刘禅后代:乱世浮沉与家族命运的终结公元311年,匈奴军队攻破西晋都城洛阳,史称“永嘉之乱”。这场战乱不仅终结了西晋王朝,更将无数中原士族卷入生死漩涡。在洛阳陷落的惨剧中,蜀汉后主刘禅的后代成为历...
刘禅 2025-07-31 陈祗算忠臣吗:历史迷雾中的权臣悖论在蜀汉后期波谲云诡的朝堂上,陈祗的名字始终与争议相伴。这位被后主刘禅追谥为“忠侯”的尚书令,既因破格提拔姜维北伐、制衡宦官黄皓等举措被部分史家视为“权臣中的能臣...
刘禅 2025-07-15 霍弋与姜维联手:蜀汉末年的“如果”与历史的必然蜀汉景耀六年(263年),魏将邓艾兵临成都,后主刘禅出降,蜀汉灭亡。此时,远在南中(今云南、贵州一带)的庲降都督霍弋,与驻守剑阁的姜维,均未料到政权崩塌如此迅速...
刘禅 2025-06-23 郤正试探刘禅:乱世忠臣的无奈与智慧在三国鼎立的动荡时代,蜀汉末代皇帝刘禅的命运充满了波折。而在这段历史中,秘书令郤正对刘禅的试探,不仅揭示了乱世中臣子的忠诚与智慧,也映照出蜀汉政权末期的复杂局势...
刘禅 2025-05-16 刘禅在位41年之谜:是真傻还是大智若愚?在三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刘禅作为蜀汉后主,在位长达41年,其形象在历史与文学作品中被贴上了“扶不起的阿斗”“昏庸无能”等标签。然而,当我们深入探究历史资料,...
刘禅 2025-04-21 刘禅:昏君还是明君?历史真相的深度剖析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蜀汉后主刘禅因其独特的经历和复杂的性格,成为了后世争议的焦点。有人称他为“扶不起的阿斗”,是昏庸无能的代表;也有人认为他并非一无是处,在...
刘禅 2025-04-0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