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魏八柱国实际上就是当时西魏山头主义的体现。分别为:宇文泰,元欣,李虎(李渊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赵贵,于谨,独孤信(宇文毓和杨坚岳父,李渊的外祖父),侯莫陈崇。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其中,侯莫陈崇(514年―563年),字尚乐,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人,鲜卑族。西魏到北周时期将领,西魏“八柱国”之一。西魏建立后,侯莫陈崇随从宇文泰擒窦泰、复弘农、克沙苑、战河桥、破稽胡,屡立战功,拜柱国大将军、雍州牧、太子少师,立下赫赫战功。
北周建立后,侯莫陈崇被朝廷拜为太保、大宗伯、大司徒,册封梁国公。但是,侯莫陈崇最终却因为一句话害死了自己,这可以说是历史上祸从口出的著名人物了。
首先,根据《北史·卷六十·列传第四十八》等史料的记载,侯莫陈崇,字尚乐,代郡武川人。其先祖为北魏拓跋氏别支,居住在库斛真水。侯莫陈崇的五世祖名叫太骨都侯。从太骨都侯起,侯莫陈崇的家族世代都担任部落首领。
在此基础上侯莫陈崇的,祖父侯莫陈允(《北史》作侯莫陈云),曾为北魏镇守武川,并在武川安家。父亲侯莫陈兴,在北魏朝廷官至殿中将军、羽林监。凭借侯莫陈崇的功勋,获赠柱国、太保、清河郡公。
根据《周书·卷十六·列传第八》等史料的记载,侯莫陈崇少时勇猛果敢,善于骑马射箭,谨慎诚朴,沉默寡言。由此,非常明显的是,侯莫陈崇的性格,可以说是动静结合了,他既有勇猛善战的一面,也有沉默寡言的一面。不过,从他最后的结局来看,侯莫陈崇的沉默寡言显然没有一直坚持下去。因为正是由于他自己出言不逊,口无遮拦,这才引来了杀身之祸。
永安元年(528年),十五岁的侯莫陈崇跟随贺拔岳、尔朱荣讨伐葛荣。永安二年(529年),侯莫陈崇跟随太宰元天穆平定青州起义首领邢杲,凭借战功,授建威将军。在古代历史上,建威将军是一个始于西汉时期的杂号将军。到了南北朝时期,建威将军有实际兵权,多为刺史或郡守兼职的方镇。
同年六月,侯莫陈崇跟随贺拔岳在洛阳击败北海王元颢,迁直寝将军。后来,关陇地区出现了叛乱,叛军率兵围攻岐州,派将领尉迟菩萨率兵向武功县推进。侯莫陈崇随从贺拔岳奋力作战,打败敌人,乘胜追击,解除岐州之围。进军百里细川,攻破贼帅侯元进的营地。在屡立战功的基础上,侯莫陈崇任安北将军、太中大夫、都督,封临泾县侯,食邑八百户。
根据《周书·卷十六·列传第八》等史料的记载,永熙三年(534年),贺拔岳被侯莫陈悦杀害,侯莫陈崇与诸将商议迎立宇文泰。侯莫陈悦(?~534年),复姓侯莫陈,代郡武川县(今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人,鲜卑族。北魏将领,驼牛都尉侯莫陈婆罗门之子。对此,在笔者看来,侯莫陈悦和侯莫陈崇虽然同姓,并且出自同一个地方。但是,在相关的史料中,没有发现两人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记载。在此基础上,侯莫陈悦杀害贺拔岳之后,侯莫陈崇自然没有站到侯莫陈悦这一边,而是想着如何为贺拔岳报仇。
宇文泰来到大营后,原州刺史史归还在为侯莫陈悦守城。宇文泰派侯莫陈崇袭击史归。侯莫陈崇在夜里悄悄出兵,率领七名骑兵,直抵城下,其余的兵马都埋伏在附近路边。在这场战役中,史归见他的人数很少,就不再防备,侯莫陈崇立即闯入,占据了城门。当时城内的李远兄弟预先知道侯莫陈崇要来,于是城内城外一片呐喊,伏兵冲出,活捉了史归,把他杀死。对于侯莫陈崇来说,得以顺利攻占原州。
在此之后,侯莫陈崇又跟随宇文泰平定侯莫陈悦,转任为征西将军。对于征西将军来说,属于四征将军的范围,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武将官职。比如在三国时期,夏侯渊、张郃等名将,就曾担任征西将军一职。
在成为征西将军之后,宇文泰派侯莫陈崇安抚秦州,另封广武县伯,食邑七百户。根据《周书·卷十六·列传第八》等史料的记载,西魏大统元年(535年),侯莫陈崇任泾州刺史,加散骑常侍、大都督衔,晋封公爵,后多次升迁至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改封彭城郡公,食邑三千户。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北魏分为西魏和东魏之后,侯莫陈崇在西魏的官职不断提升,最终成为了西魏八柱国之一。
大统三年(537年),侯莫陈崇跟随宇文泰活捉窦泰、收复弘农、攻克沙苑,食邑增加至二千户。对于勇猛善战的侯莫陈崇,成为宇文泰非常器重的将领。面对宇文泰的器重,侯莫陈崇显然没有让他失望。大统四年(538年),侯莫陈崇跟随宇文泰征战河桥,侯莫陈崇此次战役中,战功最多。
大统七年(541年),稽胡反叛,侯莫陈崇率军将其荡平。不久,担任雍州刺史,兼太子詹事。大统十五年(549年),侯莫陈崇升任为柱国大将军、少傅。在西魏历史上,柱国大将军可谓武将的最高官职了。对于柱国来说,始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原本是保卫国都的意思,后来成为功勋的荣誉称号。
最后,西魏恭帝元年(554年),侯莫陈崇出任宁州刺史,检校尚书令。六官建立后,被任命为大司空。众所周知,西魏自建立之初,就是一个被宇文泰所挟持的势力。所以,到了西魏恭帝三年(556年),西魏恭帝拓跋廓被迫禅位于宇文泰之子宇文觉。次年,宇文觉正式即位,建立北周,是为孝闵帝。北周建立后,自然不会忽略侯莫陈崇等战功赫赫的将领。彼时,北周朝廷晋封侯莫陈崇为梁国公,食邑一万户,加太保衔。历任大宗伯、大司徒。
根据《周书·卷十六·列传第八》等史料的记载,保定三年(563年),侯莫陈崇跟随北周武帝宇文邕巡视原州,宇文邕夜里返回京师,人们私下感到奇怪。
对此,侯莫陈崇对他的亲信常升说:“我听说晋公宇文护今年不吉利。皇帝今天忽然连夜赶回京师,不外乎是晋公宇文护死了。”于是众人把这话传开。有人就向北周权臣宇文护告发了这件事。
在此背景下,北周武帝宇文邕在大德殿召集公卿,责备侯莫陈崇。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宇文邕也想除掉宇文护这位权臣。但是,在没有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宇文邕还不愿意和宇文护爆发冲突,这导致侯莫陈崇受到了责备。当天晚上,宇文护派人率兵包围侯莫陈崇的住宅,逼迫侯莫陈崇自尽。由此,非常明显的是,侯莫陈崇因为一句话,直接害死了自己,这显然是令人大跌眼镜的。
在中国五代十国的历史长河中,后周世宗柴荣的猝然离世堪称最具戏剧性的转折之一。这位被誉为“五代第一明君”的雄主,在北伐契丹的征途中突发恶疾,仅42天便收复三州三关...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5-09-12 安重荣与石敬瑭的战争:五代乱世中的权力博弈与民族悲歌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大地陷入持续动荡,藩镇割据、武人争雄成为时代底色。在这场持续数十年的权力游戏中,后晋成德节度使安重荣与后晋高祖石敬瑭的战争,不仅是一场军事对抗...
石敬瑭 2025-09-11 周世宗之后:后周王朝的终结与北宋的崛起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大地政权更迭频繁,后周作为这一时期的最后一代中原王朝,其第二位皇帝周世宗柴荣以雄才大略著称,史家赞其“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然而,这位立...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5-09-08 李嗣源诸子命运:五代皇权更迭下的血色悲歌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明宗李嗣源以“中兴之主”的姿态短暂稳定了中原局势,但其五个亲生儿子与养子李从珂的权力博弈,却上演了一幕幕骨肉相残的惨剧。从骁勇善战的将领到短命...
李嗣源 李从珂 2025-08-19 柴荣的祖先是柴绍吗?——从家族谱系与历史脉络中探寻真相在中国历史上,柴绍与柴荣均为声名显赫的人物:前者是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后者是五代时期后周的明君,史称“周世宗”。关于两人是否存在直系血缘关系,尤...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5-08-13 柴荣:五代乱世中闪耀的明君之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五代十国是一个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的时期,百姓苦不堪言。然而,就在这黑暗的时代里,后周世宗柴荣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军事智...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5-07-31 李存勖:乱世枭雄的传奇与悲歌在中国五代十国的历史长河中,李存勖如同一颗耀眼的流星,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复杂的政治手腕和悲剧性的结局,在史书上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位沙陀族出身的军事奇才,用短...
李存勖 2025-07-28 郭荣短命之谜:五代雄主的命运困局与历史遗憾郭荣(后周世宗柴荣),这位被后世誉为“五代第一明君”的帝王,以39岁的英年早逝终结了其短暂却辉煌的统治。他的猝然离世不仅改变了后周王朝的命运轨迹,更深刻影响了中...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5-07-18 沙陀双璧:李嗣本与李嗣源的传奇人生与时代交响五代十国的烽烟中,沙陀铁骑的马蹄声震碎了唐末的残阳。在这片权力真空的疆域上,李克用麾下的“十三太保”以勇武与智谋改写了历史轨迹。其中,李嗣本与李嗣源作为沙陀军事...
李嗣源 2025-07-16 后周为何称“后周”:历史渊源与政治隐喻的交织在中国五代十国的历史长河中,后周作为最后一个中原王朝,其国号“周”的选定并非偶然,而是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与政治隐喻。从郭威自称周朝后裔到柴荣的继承与扩张,后周...
郭威和柴荣什么关系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5-07-1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