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蜀汉和诸葛亮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对于蜀汉政权来说,蜀汉的灭亡,诸葛亮应该需要负什么责任?
在三国那个精彩纷呈的时代里,呈现出了无数英雄豪杰、乱世枭雄,他们的姓名也如同繁星永恒的留在了历史的天空中。在这些令后人敬仰的姓名中,诸葛孔明无疑是最耀眼的一个,以至于后人们惯于将诸葛称之为智慧的代名词。诸葛亮以其过人的眼光,超凡的智慧和高尚的气节协助刘备创下了一番宏伟的事业,自己也同那些当世的英雄们名垂青史。他的后半生足够的刺激也足够的精彩,千百年来人们往往敬佩和赞叹他的功勋和智慧,却忽略了他的不足与失误。
客观地说,蜀汉霸业的建立诸葛亮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果没有诸葛亮,刘备霸业难成;但是蜀汉二世而亡,孔明也难辞其咎。究竟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一生功过如何,让我们细细品来。
诸葛亮随刘备出山之后,先帮刘备拿下荆州,其后联吴抗曹取得赤壁大胜,然后又助刘备攻取西川,奠定三足鼎立之势。刘备死前托孤白帝城,诸葛亮掌管蜀汉军政大权,通过精心治理蜀国实力大大增强。后来南征孟获,平定南部大后方,最后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惋惜身死五丈原,未能完成一统江山、恢复汉室的大业。
诸葛亮剧照
尽管孔明出师未捷身先死,但刘备集团的崛起和巩固大部分功劳要记在诸葛亮的身上,如果没有诸葛亮就不会有刘备三分之一的天下,这一点恐怕是无人质疑的。但是诸葛亮也犯下了许多错误,有些错误甚至是致命的隐患。
后世的文学作品几乎把诸葛孔明塑造成了一个完美的人物,但人无完人,即便诸葛亮才华盖世、气节高尚,也曾创造令后世敬仰的功业,也有一些被光芒所遮盖的不足和遗憾。客观分析,孔明此人清高自傲,事必躬亲。孔明初出茅庐之时,刘备势单力薄,手下也没有顶级谋士,因此对于战略局势的运筹帷幄基本出自他一人之手。当然,诸葛亮神机妙算,屡出奇谋,帮助刘备奠定了江山基业,帐下谋臣武将,无人不服。
刘备剧照
当凤雏庞统在征西川之时意外阵亡,刘备集团就只能依靠孔明这颗聪明脑袋了。纵观整个三国时代,刘备军团特别精彩,就是因为其手下个个都是精英,五虎上将天下无敌,诸葛孔明盖世无双。而曹操和孙权阵营却很少出现这样的人才,实际上并非两个集团没有顶级人才,而是人才太多,无法像他们这样突出而已。
而且,诸葛亮往往是独自一人筹谋策划,他人难以与之共谋。在诸葛亮的心中自比管仲、乐毅,其他的人都不放在眼里,何况在他那个时代能入他法眼的就更是凤毛麟角了。这也从客观上导致刘备智囊团规模过小的情况,而且除孔明之外几乎没有顶级谋士。同时,诸葛亮特别勤政,以至于过度揽权,主持蜀汉朝政期间,无论军务、政令、法纪全部都要由他定夺,其他官员大部分只管执行,这对于后备人才的培养极为不利。诸葛亮死后,刘禅身边出现了无人可用的局面。
与蜀汉集团相比之下,曹操手下的人才济济一堂,仅顶级谋士就有:郭嘉、荀彧、司马懿、贾诩、荀攸、程昱等人,若单独拿出来,每个人的才能未必在诸葛亮之下,尤其是郭嘉,被称为三国第一谋士。武将更有五子良将八虎骑,年轻将领更是数不胜数。并且曹操的儿子们也各个才华出众,这也反映出对年轻人的培养极为的重视。后期司马懿与诸葛亮对阵时率领的大部分都是后起之秀,蜀汉阵营这是一群功臣老将。
而被曹操高度评价的孙仲谋在年轻时就有招贤纳士,礼遇人才的美名。周瑜死后,鲁肃、吕蒙、陆逊接连担任大都督一职,并且都为东吴立下大功,东吴集团的后备人才非常充足,短时间内就能实现无缝对接。这是诸葛亮所欠缺的。诸葛亮过于自信,也许他认为在他的有生之年应该有能力一统天下,因此他的一生都在向着这个目标冲锋。至于培养人才,应该是一统江山之后的事情了,结果可想而知,孔明死后只有一个姜维坚持北伐。一个姜维面对着曹魏和孙吴整个集团的精英人才,如何不败。
姜维剧照
在用人方面诸葛亮也有任人唯亲,只用精英的局限性,集中表现在荆州集团和魏延身上。刘备入主西川之后,刘璋的部下大都为刘备收编,这些人里不少都是蜀中俊杰,能人辈出。但是从蜀汉后期的发展来看,诸葛亮依然重用的是原有的荆州集团老部下,西川人才很少得到提拔与重用。谋士之中只看好一个马谡,惋惜此人在街亭保卫战中兵败被斩,在收服姜维之前,诸葛亮也未曾表示要大力培养年轻人才。
武将方面一直依靠五虎上将,关羽、张飞先后逝世,黄忠年迈依然上阵,马超一直防守西北,后期孔明阵营中只有一个年逾七旬的赵子龙。即便在谋臣武将极度缺乏的情况下,诸葛亮依然没有启用西川的人才储备,以至于形成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前锋的局面。诸葛亮也并非不想培养年轻武将,但却任人唯亲,仅仅重用关兴和张苞这种将二代,而这些人的武艺和才能并不突出。
魏延剧照
另外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魏延,无论从背景、能力以及发展前程来看,魏延都不具备谋反的条件,很大程度上来讲魏延是被诸葛亮逼反的。诸葛亮和魏延一向不和,而他不看好魏延的理由也很牵强,此人脑后有反骨。从侧面可以看出,诸葛亮并不喜欢这种归降的顶级人才。
刘备白帝城托孤时实际上招了两个人到床前,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是人们不太熟悉的李严。实际上托孤是托给这两个人,孔明自不必说,是蜀汉的顶梁柱。那为什么要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李严来呢?实际上这个李严大有来头,尽管此人在历史上的戏份不多,但他却是蜀汉地区最大势力阶层---世族大家的代表人物。从两汉到两晋世族大家一直是中国一股非常重要的政治力量,同时也是主要的知识分子来源。如果没有世族大家的支持,没有哪个政权能够持续统治。
诸葛亮治理蜀中时,采取了非常严苛的管理方式,严谨的惩罚措施大部分都落在了这些世族大家的身上。因为老百姓只要有饭吃,能丰衣足食,绝大部分都是守法好公民。但是那些有钱有势的家族就不同了,平时少不了有些骄横作风,为了自己的利益肯定也有触犯法律的地方。也因为这个原因,诸葛亮和蜀中原有世家大族有了很深的矛盾。
刘备白帝城托孤
但由于诸葛亮手握军政大权,无论军中、朝堂都有极高的威信,并且实行轻徭薄税很得民心,这些世家大族也只是敢怒不敢言,这样的政策实际上不利于团结,造成了内部分裂。孔明死后姜维九伐中原,实际上规模都不大,就是因为得不到这些势力的支持。
刘备都能意识到李严等人的重要性,诸葛亮不可能不清楚,只不过孔明并没有把西川看作长久发展的政治资产,仅仅作为了一个能够提供足够军饷的后方根据地而已。因此他不屑于和李严之辈为伍,他心中的目标是北伐中原,一统江山,只惋惜他也算不到天不借寿五丈原!
诸葛亮还为蜀汉埋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那就是忽视对后主刘禅的培养。刘备白帝城托孤,也体现出了他对孔明的极大信任,把自己的儿子和恢复汉室的希望寄托在了孔明的身上。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也如他出师表中所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他似乎把精力都放在了刘备托付给他的事业上面,而本来聪明伶俐的阿斗被他锁在深宫,不管不问,任其纵情享乐,虚度光阴。
孔明当时独揽大权,无论朝堂还是宫闱之中他都是一言九鼎,以他的才华和智慧即便没有精力亲自教导幼主,选择贤才严加管教绝对不是问题。但孔明对刘禅的培养却是一种极不负责的表现,以至于后人评论蜀汉亡国责不在刘禅,罪在诸葛亮。昏君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致命的灾难,当邓艾接收刘禅投降政权的时候,发现当时仅成都就有精兵近二十万,训练有素,粮草充足。
如果刘禅下令力战,邓艾区区数千伤兵残将根本就不是对手,可刘禅却被吓破了胆直接投降,刘备和诸葛亮呕心沥血几十年建立起来的基业就这样拱手让人。这样的结局不禁让人唏嘘,也难怪有人质疑诸葛亮有篡权野心,故意培养一个废柴,待一统大业完成便可轻易取而代之,毕竟诸葛亮也不会想到自己竟然在54岁的时候累死五丈原。当然,这只是后人的无端猜测而已。
诸葛亮与刘婵剧照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是被尊为智慧化身的诸葛孔明,也并非完美之人,他也有不足之处,甚至是致命的弱点。对于这般历史人物很难用一两句话概括,是非功过仍需客观的评论。
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处,“火烧博望坡”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军事才能的实证。这场发...
诸葛亮 刘备 2025-09-19 诸葛亮临终顿悟:刘禅的“傻”原是帝王心术的至高伪装公元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咳血不止。这位以“鞠躬尽瘁”闻名的蜀汉丞相,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看穿了那个被世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的帝王——刘禅,实则深...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6 刘禅诛杀重臣:权力博弈下的政治智慧与历史迷雾在蜀汉末代皇帝刘禅的统治生涯中,诸葛亮去世后的权力真空期成为其政治手腕的试金石。面对魏延、李邈、刘琰、杨仪四位重臣的挑战,刘禅以雷霆手段连杀四人,这一系列决策不...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1 诸葛亮一生娶了几个老婆:历史真相与民间传说的交织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忠诚与勤勉,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然而,关于他的私人生活,尤其是婚姻状况,却因历史记载的简略与民间传说的丰富而显得扑朔迷离。...
诸葛亮 2025-09-10 马谡“纸上谈兵”:才略与现实的撕裂之痛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战鼓擂动,蜀汉大军势如破竹,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望风归降,关中震动。然而,街亭一战的溃败,如同一记重锤,击碎了北伐的希望,也让...
诸葛亮 2025-09-09 黄月英为何被称为“阿丑”:历史、传说与文化隐喻的交织在三国历史的璀璨星河中,黄月英(民间传说名)以“诸葛亮之妻”的身份被后世铭记。然而,她更广为人知的称号却是“阿丑”——一个带着戏谑与矛盾的称谓。这个称号的起源,...
诸葛亮 黄月英 2025-09-09 诸葛亮南征:安定后方的战略远征公元223年,蜀汉章武三年夏四月,刘备病逝于白帝城,蜀汉政权陷入内外交困的危局。北有曹魏虎视眈眈,东有孙权荆州军威胁,南中四郡(越嶲、牂柯、益州、永昌)却爆发大...
孙权 诸葛亮 2025-08-28 陈仓烽火:诸葛亮与郝昭的攻防博弈与历史回响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冬,蜀汉丞相诸葛亮率数万大军再出祁山,目标直指曹魏西北重镇陈仓。这场看似兵力悬殊的战役,却因曹魏将领郝昭的坚守,成为三国史上以少胜多的经...
诸葛亮 2025-08-27 东方朔:智慧与文化的多重发明者在华夏文明的星空中,东方朔(约前161年—前92年)以其独特的智慧与幽默诙谐的形象流传千古。这位西汉时期的太中大夫,不仅以“智圣”之名与诸葛亮并列,更在文化、科...
诸葛亮 2025-08-27 火烧新野:诸葛亮运筹帷幄的经典战例在《三国演义》的宏大叙事中,“火烧新野”是诸葛亮初出茅庐后指挥的第二场关键战役,其以精妙的战术设计与对敌我心理的精准把控,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经典...
诸葛亮 2025-08-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