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被秦国灭国后,齐国王国君主齐王建什么结局?真的被饿死了吗?秦国拿下韩、赵、魏、楚、燕后,就只剩最后一个齐国。齐王建乃齐国最后一位国君,面对强大的秦军齐王自知无力抵抗,最后选择开门投降。据说齐国灭亡后,国内百姓十分怨恨齐王没有早点联合其他诸侯国抗秦,这才导致国家走向覆灭。而齐王建以为自己投降后便能换取一个善终,实际上他还是太天真了。秦始皇的确给了齐王一个安家之处,但在这个地方只能慢慢等死。
齐丞相:“大王为何不饮?”
齐王:“此酒专为丞相准备,寡人不能饮!”
齐丞相:“这酒有毒!有毒!”
齐丞相倒地。
齐王:“丞相、丞相,秦王命寡人杀了你。寡人也是无可奈何啊!”
齐王建在秦国大将王贲兵临城下之时整个人是全慌了,此刻的他从情感上说是真的不想死。于是为了能让自己能够活下去,亲手毒杀主张抵抗到底的齐国丞相,以此做投名状,求取秦王所承诺的五百里封地。
齐国带去秦王承诺的是来自齐国的秦王妃,且后来秦王力主出兵的直接动因也是齐国不但不接受自己的承诺,还软禁了自己的妃子。不过言归正史,去说服齐王投降的并不是秦王的女人,也没有《大秦赋》中那一段感人肺腑的家人情节。
《战国策·卷十三·齐策六》:秦使陈驰诱齐王内之,约与五百里之地。出使的人叫陈驰,是秦王的宾客,在女人不从政的男权社会,陈驰不可能是女性,否则早就当特例大写特写,比如像王昭君、西施、貂蝉。也就更不可能是秦王的老婆了。与此同时,齐王投降之前,其实齐国已经丧失民心了。
《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君王后死,后胜相齐,多受秦间金,多使宾客入秦,秦又多予金,客皆为反间,劝王去从朝秦,不脩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攻秦,秦以故得灭五国。
在进攻齐国之前,也就是在秦国灭楚、燕、韩、赵、魏的同时,秦王对齐国发起糖衣炮弹,不但承诺要和齐王共分天下,还派遣大臣携带黄金等硬通货币行贿齐国高官,使其在朝堂多说话,让齐王相信齐秦可以共处,5国亡的话,对齐也利大于弊。
最终在已被秦国腐化的齐国官员推动下,齐国是眼睁睁地看着其他5个国家被灭,甚至还有一股当观众的兴奋感,直到秦国的刀剑架到齐国脖子上才如梦方醒。
然而这一切都迟到了……。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二十六年,齐王建与其相后胜发兵守其西界,不通秦。秦使将军王贲从燕南攻齐……。
齐国见秦国也有灭自己的势头,急忙派遣主力镇守自己跟秦人交接的西部边界,但未料到秦国将军王贲不顾巩固刚攻下的燕国,从燕国南部直接出击,自北方南下突入齐国腹地。
《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五国已亡,秦兵卒入临淄,民莫敢格者。王建遂降,迁於共。
而此时的普通齐人在面对虎狼一般的秦军毫无战意,没人敢向前去阻拦。整个齐国丧失力战到底的群众基础,没人愿意为齐国殉葬。
最终齐王不得不接受之前的秦王承诺,自己不再当王,进而换取500里封地。此时的齐王内心虽有亡国之痛,但想到国家虽亡,自己还可以当个富裕公子爷来安度晚年,也算是有个好结局的亡国之君了,心里平衡不少。
但是他的安度晚年,秦王并不准备给他。
《战国策·卷十三·齐策六》:……遂入秦,处之共松柏之间,饿而死。
秦王是答应给齐王封地养老,并让他传承自己的祖先灵位,但是秦王耍了个字眼,在齐王投降后,惊呼“我并没有说给你哪里的地哦”。
于是秦王就拿一块边缘地区的土地给齐王,且这块土地长满松树、柏树,在当时的条件下根本无法大量耕种,很难长出粮食。
更绝情的是,秦王明知道那里种不出多少粮食,还下令守卫不得给齐王提供任何食物上的支持,最终齐王因为秦王耍的字眼被活活饿死,这死相可谓贻笑天下。
《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故齐人怨王建不蚤与诸侯合从攻秦,听奸臣宾客以亡其国,歌之曰:“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
考虑到齐王坐视五国灭亡,最终自己也别秦王活活饿死,愤怒的齐人还编写童谣讽刺齐王的无知。
唇亡齿寒!
在中国古代史学体系中,"本纪"是纪传体史书的核心体例,而项羽作为未称帝的军事领袖被列入《史记·项羽本纪》,这一特殊安排既体现...
项羽 2025-09-25 吕不韦之死:一封信背后的权力困局与时代悲剧公元前235年,秦国前丞相吕不韦在洛阳封地饮鸩自尽,结束了跌宕起伏的一生。这场死亡的核心导火索,是一封仅30字的书信:“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
吕不韦 2025-09-25 司马卬之子:历史长河中的隐秘身影在秦末汉初的乱世风云中,司马卬作为项羽所封十八诸侯王之一的殷王,曾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关于他的儿子,史书记载却极为简略,宛如历史长河中若隐若...
项羽 2025-09-24 虞子期与虞姬:历史与虚构交织的兄妹传说在楚汉争霸的波澜壮阔中,虞姬与项羽的“霸王别姬”成为千古绝唱,而虞子期作为虞姬的“兄长”形象,也因文学创作与民间传说深入人心。然而,当拨开历史迷雾,会发现这对兄...
项羽 虞子期 2025-09-24 范增算顶级谋士吗?——历史迷雾中的谋略之辨在秦末汉初的风云变幻中,范增作为项羽身边的重要谋士,其谋略水平与历史地位一直备受争议。有人将其与张良并论,视其为绝代谋士;也有人认为他不过是一个因历史机遇而稍有...
项羽 张良 2025-09-23 宋真宗赵恒: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封禅泰山的帝王在中国古代帝王的历史长卷中,封禅泰山是一项象征“功盖三皇五帝”的至高礼仪。自秦始皇首开先河,至宋真宗戛然而止,两千余年间仅有六位帝王完成这一壮举。而宋真宗赵恒,...
秦始皇陵 宋真宗 2025-09-23 君士坦丁大帝凭什么排第一:重塑罗马与基督教的双重遗产在历史学界关于“世界八大君王”的评选中,君士坦丁大帝始终稳居榜首,甚至超越秦始皇、亚历山大大帝等传奇人物。这一评价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对罗马帝国政治结构的根本性...
秦始皇陵 2025-09-22 有巢氏:文明曙光中的四大发明与人类生存革命在远古洪荒的混沌中,当人类与禽兽争夺生存空间时,一位被后世尊为“巢皇”的智者横空出世。有巢氏,这位被《庄子》《韩非子》等典籍记载的中华文明始祖,以“构木为巢”为...
韩非子 有巢氏 2025-09-22 刘承佑与刘邦:跨越四百余年的皇室血脉与时代变局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刘邦与刘承佑虽同为刘姓帝王,却分属西汉与五代十国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刘邦作为西汉开国皇帝,以布衣之身推翻秦朝、击败项羽,开创四百年汉家基业;...
项羽 刘邦 2025-09-22 扁鹊三次劝医蔡桓公:一场跨越千年的健康警示春秋时期,名医扁鹊以精湛医术闻名诸侯,却因三次劝医蔡桓公未果,最终酿成“病入膏肓”的悲剧。这场医患博弈不仅被《韩非子·喻老》记载为经典寓言,更成为中医“治未病”...
韩非子 2025-09-1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