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述(?-36年),字子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人。两汉间政治人物,让历史资料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
公元35年春,汉光武帝刘秀为统一天下,挟平定隗嚣陇西割据势力余威,令征南大将军岑彭大举征伐蜀地同时,亲笔给自称白帝的公孙述写信劝降。公孙述却“王八吃秤砣——铁了心”,大言不惭道:“废或兴均由天命,岂有投降的天子!”他两次拒绝刘秀劝降,“终无降意”,负隅顽抗,并派手下先后暗杀东汉名将来歙与岑彭。
汉大司马吴汉亲率三万精兵与岑彭所部会合,大破公孙述军,“八战八克”,乘胜围困公孙述老巢成都。公孙述狗急跳墙,“自将数万人出城大战”,被刺落马下,身负重伤,拼死逃脱回城,当晚伤重不治而死。
次日凌晨,公孙述的心腹延岑大开城门,投降吴汉。公孙述亲手创建的成家政权历时十二年,终于被东汉扫入历史的垃圾堆。
(一)自立蜀王
公孙述是西汉末期的官二代,年纪轻轻便脱颖而出升任县长。其父担心他年少轻狂,特意派个老成持重的亲信随身教导。亲信月余后回禀其父:“令公子天资聪颖,勿需教导便无师自通!”当地太守很欣赏公孙述的才华,令其兼任五县县长。公孙述举重若轻,将公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将五县治理得“奸盗不发”,令当地吏民瞠目结舌,暗中传言公孙述必定有鬼神相助,才会有如此才能。公孙述步步高升,在王莽新朝时升任蜀郡太守,成为一方大员。
公元23年,绿林军拥立汉室宗室刘玄为更始帝,统一指挥各地义军推翻王莽政权。各地豪杰纷纷起兵相应,加入起义洪流。公孙述闻知南阳人宗成等率部数万转战至汉中,遂遣使者迎接宗成所部入驻成都,以保境安民。不料,“成等至成都,虏掠暴横”,祸害百姓。公孙述深悔引狼入室,专门召集当地义军首领们开会商议,指出宗成所部是“寇贼,非义兵也。”恳请义军首领们留下与他共守成都。
公孙述略施小计,派人诈称汉使从东方来到蜀郡,宣布更始政权对公孙述的任命:暂时代理辅汉将军、蜀郡太守兼益州牧印绶。公孙述“乃选精兵千余人,西击成等。”他的队伍大破宗成所部,宗成的部将趁乱杀死宗成,“以其众降”,使公孙述实力大增。
次年,更始帝令汉将“将兵万余人徇(侵掠)蜀、汉。”公孙述此时兵强马壮,且深得人心,加之蜀地地势险峻易守难攻,野心勃勃开始“有自立志。他毅然派弟弟公孙恢率兵至绵竹抗击汉军,“大破走之。”这一胜利更使公孙述“威震益部”,自信满满,接受心腹李熊“宜改名号,以镇百姓”建议,“自立为蜀王,都成都。”
(二)蜀地称帝
李熊鼓动公孙述自立为蜀王后,再次巧舌如簧鼓励他更进一步“即大位。”他条分缕析说,首先,蜀地地形有利,土地辽阔,进退自如:
“北据汉中,杜褒、斜之险;东守巴郡,拒扞关之口;地方数千里,战士不下百万。见利则出兵而略地,无利则坚守而力农。东下汉水以窥秦地,南顺江流以震荆、杨。”
其次,蜀地物产丰饶,运输便利:
“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实所生,无谷而饱。女工之业,覆衣天下。名材竹干,器构之饶,不可胜用,又有鱼、盐、铜、银之利,浮水转漕之便。”
再次,公孙述的“君王之声,闻于天下,而名号未定,志士孤疑。”因此,公孙述应该毫不犹豫地自立为帝。
公孙述正中下怀,却装模作样推辞:“帝王是天命所授,我怎么能承担得起?”李熊继续添油加醋:“天命无常!百姓甘心归附能承担天命的人!您就是这样的人!”
公孙述禁不起忽悠,脑子一热,“遂自立为天子,号成家。”因新政权崇尚白色,公孙述遂自称白帝。
公孙述称帝后,先将益州纳入囊中,又大肆收留走投无路的关中豪杰吕鲔与延岑等人,趁光武帝刘秀无暇西顾蜀地,大张旗鼓“大作营垒,陈车骑,肄习战射。”此时,公孙述已拥有“兵甲数十万人,积粮汉中,筑宫南郑”,野心勃勃觊觎关中。三年间,他先后派出两批人马出陈仓,武装袭扰三辅,均“为汉兵所败,皆亡入蜀。”
(三)自欺欺人
公孙述身为偏居一隅的小皇帝,却做着一统天下的美梦。他“多刻天下牧守印章,备置公卿百官”,梦想有朝一日过足真正的天子瘾。
他非常迷信图谶之说,不惜曲解谶书为自己称帝大造舆论。他曲解引用孔子的《春秋》与《录运法》《括地象》《援神契》等谶书,力证自己称帝的合理合法性,“冀以感动众心。”
公孙述见小不见大,对细枝末节明察秋毫,对大政方针却不识大体。称帝后,他先是“习汉家制度,出入法驾,鸾旗旄骑,陈置陛戟,然后辇出房闼”,摆足汉家天子派头。他不听群臣劝谏,“又立其两子为王,食犍为、广汉各数县。”他任人唯亲,只重用公孙氏家族成员,“由此大臣皆怨。”
(四)身死国灭
此时,光武帝刘秀东征西讨六载,基本统一东方,与西南巴蜀公孙述、西北陇右隗嚣形成鼎足之势。隗嚣先归顺更始帝,继而依附刘秀。因企图脚踩两条船刘秀痛击,索性向公孙述称臣。公孙述立其为朔宁王,出兵援陇,被汉军击败。刘秀与隗嚣和公孙述联军鏖战四年,终于平定陇西,并一鼓作气从南北两个方向攻击益州公孙述。
公孙述在延岑蛊惑下,“乃悉散金帛,募敢死士五千余人”配合延岑作战,同时暗中出奇兵绕到吴汉大军后面实施偷袭。吴汉猝不及防,兵败落水,抓住马尾才得以活命。
吴汉重整旗鼓,继续攻击蜀军。公孙述占卜后认定吴汉将死于城下,“乃自将数万人攻汉”,将都城交给心腹延岑防守。两军展开大战,延岑负隅顽抗,从凌晨至中午,与汉军“三合三胜”,致使汉军遭受重大伤亡。
吴汉怒火攻心,组建敢死队与蜀军展开最终对决。
公孙述在此役中“兵大乱,被刺洞胸,堕马”,被卫兵抬入城内,将兵权交给延岑后,当晚伤重身亡。次日凌晨,延岑大开城门投降吴汉。
吴汉为替被暗杀的亲密战友来歙与岑彭报仇,入城后展开血腥报复。他先割下公孙述首级,并将公孙述妻儿赶尽杀绝,且将投降的延岑灭族,继而“放兵大掠,焚述宫室。”他先安抚成都吏民,三日后,派兵纵火屠城,将成都“孩儿老母,口以万数”斩尽杀绝,把繁华的成都变成焦土和无人区。
吴汉屠城,手段毒辣,丧尽天良,由此受到汉武帝严厉谴责,理所应当。但是,成都被夷为平地,公孙述难辞其咎。
公孙述为满足一己之私,先是妄尊自大自称蜀王,继而利令智昏自立为帝。他治国无能,在蜀地废除铜钱自制铁钱,致使百姓手中货币无法流通。百姓敢怒而不敢言,编唱童谣发泄不满:“黄牛白腹,五铢当复。”言下之意是:王莽称“黄”,公孙述号“白”,五铢钱为汉室货币,暗喻天下必定归还刘氏;他任人唯亲,抱残守缺,不知变通,负隅顽抗,身死国灭,理所当然。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公孙述于西汉末乱世中割地称王,与刘秀和隗嚣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也算一代豪杰。但他鼠目寸光,治国无能,成为一只“妄自尊大”的井底之蛙,最终“欺天罔物,自取灭亡”,身死国灭,祸及妻儿家族,成为后世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实在令人感叹!
东汉光武帝刘秀一生雄才大略,其子嗣中不乏贤能之士,其中东平宪王刘苍以“才思敏捷、治国有方”著称,却始终未被立为太子。这一历史选择,既源于东汉初期的权力格局,也与...
刘秀 2025-09-10 邓禹妻子考:南阳豪族的联姻密码与历史隐线东汉开国名将邓禹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其军事谋略与政治智慧为光武帝刘秀的统一大业立下汗马功劳。然而,这位功勋卓著的将领,其婚姻状况在史书中却仅以寥寥数语带过。通...
刘秀 2025-09-05 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的奠基者与“光武中兴”的缔造者光武帝刘秀(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今湖北枣阳市,一说河南南阳市),是中国历史上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也是西汉皇室后裔中以卓...
刘秀 2025-08-27 东汉后期:在权力倾轧与民生困局中走向崩塌东汉自光武帝刘秀开国至汉献帝禅让曹丕,共历195年。当历史的车轮驶入后期,这个曾经以“光武中兴”为荣的王朝,却深陷政治腐败、经济崩溃与社会动荡的泥潭。外戚与宦官...
刘秀 曹丕 2025-08-21 刘秀的兄弟姐妹:乱世中的血脉羁绊与命运浮沉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前5年—57年)的家族在汉末乱世中历经血火洗礼,其兄弟姐妹的命运轨迹不仅折射出个人抉择的悲欢,更成为东汉政权崛起的历史注脚。通过梳理《后汉书》...
刘秀 2025-08-15 吴汉最终结局:忠侯之谥与历史余响东汉开国名将吴汉,以“云台二十八将”第二位的身份载入史册,其人生轨迹从南阳亭长到贩马商人,最终成为光武帝刘秀麾下最倚重的军事统帅。然而,这位以“忠勇”著称的将领...
刘秀 2025-07-29 岑彭墓:跨越千年的历史回响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东汉开国名将岑彭以智勇双全的军事才能闻名于世。作为光武帝刘秀麾下“云台二十八宿”之一,他南征北战,为东汉统一立下赫赫战功。然而,这位传奇将领...
刘秀 2025-07-24 富春江严子陵钓台:隐逸精神的千年地标在浙江桐庐富春江畔,一座临江而立的石台静卧于青山碧水之间——这便是严子陵钓台。这座因东汉隐士严子陵拒绝光武帝刘秀征召、归隐垂钓而闻名的古迹,历经千年岁月沉淀,不...
刘秀 2025-07-07 刘荆:东汉宗室中的野心悖论与悲剧人生在东汉初年的政治舞台上,刘荆作为光武帝刘秀与阴丽华之子、汉明帝刘庄的同母弟,本应享受荣华富贵,却因一系列荒唐的谋反举动,成为后世史书中的反面典型。他的人生轨迹,...
刘庄 刘秀 2025-06-25 隐忍与复仇:刘秀为兄长刘縯报仇的历史真相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与其兄长刘縯的故事,堪称权力博弈与家族情仇的经典案例。刘縯作为舂陵军起义的领袖,为东汉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石,却因功高震主遭更...
刘秀 2025-06-2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