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是拖雷的第四子,是蒙哥的弟弟,最开始时他只是个普通的王爷,为什么能成为大蒙古国第五任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忽必烈能够上位,真的是阴差阳错。以忽必烈的身份,原本是绝对没有上位的。后来之所以能够上位,成为了蒙古帝国的大汗,并开创了元朝。除了忽必烈本人确实优秀之外,也是因为当时蒙古帝国内部,内斗实在是太严重了。
要想说清楚这事,那就得从头说起了。
蒙古帝国的缔造者成吉思汗,一生共有八个儿子,其中四个是正妃所生,也就是所谓的嫡子。这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四子托雷。
而忽必烈,是托雷的第四个儿子。
如果按照中国正统的嫡长子继承制的话,忽必烈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继承汗位的,但有时候,历史就是充满了巧合。
忽必烈出生的时候,他爷爷成吉思汗还在世,而且已经统一了草原,建立了蒙古帝国,正在着手进攻西夏。据说成吉思汗还是比较喜欢忽必烈这个孙子的,不过成吉思汗孙子比较多,忽必烈好像也没资格受更多的关注。
然后,在忽必烈13岁那年,成吉思汗病逝了。
成吉思汗去世后,老三窝阔台上位,成了蒙古帝国的新任大汗。
说到这里,有人估计会问:按照中国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不应该是有老大术赤继承汗位吗?为什么是有老三窝阔台继承汗位?这其实就涉及到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传统之间的不同了。
首先,蒙古人讲究‘幼子守灶’。意思就是年纪最小的儿子,继承父亲的家业,而其他年长的孩子,则被扔到外面去自己开创家业。所以,按照这个制度来算的话,继承汗位的应该是托雷,或者更小的几个庶子,反正不可能是长子术赤。
其次,当时的蒙古帝国,和我们一般理解的正常封建王朝不太一样。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大多是皇权至高无上,皇帝说什么是什么。但是蒙古帝国,更类似于历史上的周朝或者商朝。成吉思汗他们家,算是蒙古帝国当中的共主。但想要得到帝国内所有诸侯部落的支持,你实力得足够强才行。
第三,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和次子察合台一直不合。如果他们两个当中,任意一个上位的话,对于另外一个来说,都是致命的。而剩下的三子和四子,三子窝阔台行事稳重,熟悉政务,属于那种适合坐江山的人。而老四托雷则长于兵事,是个开疆扩土型的人才。
所以,经过综合考虑之后,成吉思汗临死之前,就把汗位传给了老三窝阔台。但同时,又让老四接手了自己麾下几乎全部的精锐军队。
成吉思汗想得当然很好,老三坐江山,老四打江山,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把蒙古帝国搞得越来越好。但有的时候,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成吉思汗活着的时候,他这几个儿子当然都很听话,但死了之后呢?
在成吉思汗去世之后,矛盾一下子就出现了。
老四托雷手握重兵,自然不服老爹的安排。草原上既然讲究一个强者为尊,那就应该由我来继承汗位,凭啥让我三哥来继承呢?所以托雷想了个法子,要求启动蒙古部落的议会制,重新选大汗。
之前说过,蒙古帝国和中原王朝不大一样,更类似于古代的周王朝。按照草原的传统,草原大汗应该是由各部落组成的议会(库里台大会),投票选出来的。只不过成吉思汗在草原上威望太高,所以他决定了以后,就没必要再搞什么投票了。不过在成吉思汗死后,手握重兵的托雷,要求必须得由大家投票得出汗位。
于是,接下来就出现了极为有趣的一幕。
因为草原民族行走不定,想要召开议会的话,那可比中原王朝麻烦多了,得先去各个地方沟通。再加上当时蒙古帝国一直在向外扩张,所以这场议会投票,一直拖到成吉思汗死了两年之后,才终于召开。
在这两年的时间里,蒙古帝国等于是没有大汗的,但是,托雷监国。
经过两年多的准备后,这场投票终于召开了。托雷原本以为,自己监国两年,手握重兵,肯定稳操胜券了。但就在这个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此时老大术赤已死,老二察合台还活着。因为种种原因,老二察合台选择支持老三窝阔台,这下形式瞬间就不一样了。再加上成吉思汗的一些铁杆支持者,选择支持成吉思汗的遗命,也都投票给老三窝阔台。所以最终,在这场投票过程中,老四托雷虽然苦心经营,但最后还是输了。
经过投票之后,老三窝阔台终于成功上位,成了蒙古帝国的第二代大汗。
蒙古帝国,由此进入了窝阔台时代。
窝阔台上位之后,因为之前托雷那么闹腾,而且手握重兵,自然对托雷心存忌惮。所以窝阔台上位之后,很快就着手对付托雷。但是当时托雷实力实在太强,加上两人又是亲兄弟,窝阔台虽是大汗,也不好直接下手。
两年之后,机会来了。
按照成吉思汗临终前的战略部署,窝阔台当上大汗之后,开始着手灭金。在取得阶段性的胜利后,窝阔台带着托雷北归,而托雷的军队则留在了南边。在北归途中,窝阔台得了重病,当时给窝阔台看病的巫师,说只有窝阔台的血亲,喝了带有窝阔台疾病的符水,将窝阔台的疾病转移到自己身上,窝阔台才能痊愈。此时在窝阔台身边的亲人,就只有托雷一个,那就只能托雷喝呗。
喝完之后,窝阔台痊愈,托雷死了。
基本上所有后来的史学家,都坚定认为,一定是窝阔台做了手脚,毒死了托雷。要不然怎么就那么巧,窝阔台就痊愈了,托雷就好了?难道真的有巫术?
不过,不管怎么说,窝阔台算是就此坐稳了汗位。
这一年,忽必烈15岁。
手握重兵的老爹死了,三叔成了蒙古帝国的大汗。这样一来,忽必烈似乎离汗位更加遥远了。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更加的戏剧性,让此时基本已经注定无望大汗之位的忽必烈,一步步走上了汗位。
窝阔台掌权之后,一方面在攻灭南宋,另一方面则继续西征。至于托雷的旧部和封地,则交由托雷的长子蒙哥继承。
这里要稍微解释一下,窝阔台之所以会让蒙哥继承他爹的遗产,自然不光是因为那点血缘关系。要真是只有血缘关系的话,窝阔台疑似弄死了人家老爹,难道就不怕回头蒙哥掌权之后,和自己报仇?窝阔台之所以敢这样做,主要是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蒙哥跟他的关系,可能比跟他亲爹托雷更好。
这关系说起来有点复杂。简单来说,当年窝阔台和托雷关系还好的时候,窝阔台和自己的第二皇后昂灰没有子女,所以托雷就直接把自己的长子蒙哥,过继给了窝阔台,做了窝阔台的养子。也就是说,蒙哥是老四托雷的亲生长子,但却是窝阔台给养大的养子。
生父和养父,哪个更亲近,实在是不好说。
正是因为有这层关系,窝阔台才会放心地让蒙哥去继承他爹托雷的封地和军队。要是交给托雷其他儿子的话,估计麻烦更大。
窝阔台在位十二年,在位期间,蒙古帝国迅速扩张,将地盘扩张到了西亚乃至欧洲。如果说,成吉思汗是蒙古帝国的开创者,那么窝阔台就是蒙古帝国的发扬者。
至于忽必烈,作为托雷的儿子,年纪又相对较小的缘故,这十二年的时间里,忽必烈一直在做一个闲散王爷。一边享受王爷身份带来的优渥生活,一边也在积极学习中原文化。
公元1241年,窝阔台死了。这一年,忽必烈27岁。
窝阔台死后,其长子贵由继承了汗位。
贵由继承汗位,同样也是名不正言不顺。因为窝阔台生前比较喜欢三儿子阔出。可惜阔出战死了,所以窝阔台就想立阔出的儿子。但是窝阔台临死之前,因为是喝酒导致的猝死,所以还没来得及下立储诏书就挂了,这就给了长子贵由机会。
所以,窝阔台猝死之后,蒙古先是由其皇后,也就是贵由他妈乃马真掌权。这五年时间,乃马真皇后极力为贵由造势,终于得到了大多数蒙古贵族的支持。于是在1246年,蒙古帝国内部,再次召开投票大会,贵由这才当上大汗。
蒙古帝国,由此进入第三个大汗的时代,贵由时代。
然而谁都没想到的是,贵由时代,其实只持续了两年。两年之后,贵由得了一场急病,直接病死了。
贵由死后,蒙古大汗之位,再次出现空缺。接下来由谁做大汗,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那就接着开会选呗!
照理来说,贵由死后,大汗之位应该由贵由的儿子来继承。但问题是,贵由的三个儿子,当时都比较年轻,战功不足,难以服众。而贵由的皇后又是个权力控,希望能够自己监国,不选大汗。
除此之外,两年前窝阔台去世之前,本来是想让老三的儿子失烈门上位。但是因为窝阔台皇后的一番操作,失烈门错失汗位。所以这个时候,失烈门也不甘寂寞,想着能不能努努力,像汗位靠拢一下。
在这几方的明争暗斗之下,原本就已经矛盾重重的蒙古帝国,竟是有了分裂的迹象。窝阔台一系,这时候已经乱得不能再乱了。
就在这个时候,有个关键人物站了出来,力排众议,要求再召开一次投票大会。
这个人,名叫拔都,是成吉思汗大儿子术赤的嫡次子。
成吉思汗的大儿子术赤,在打仗方面没多大天分。但是他的这个儿子拔都,却是个能征善战之辈。窝阔台在位时,组织的蒙古西征,就是由拔都统领,一路打到了欧洲。这样的拔都,在蒙古帝国内部的分量,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拔都的坚持下,投票大会如期召开。然而投票大会开始之后,拔都压根没选窝阔台那一系的人,而是提出希望能够由蒙哥即位。
拔都之所以力挺蒙哥,其实是有两个原因。第一,两个人是最亲密的战友,当年西征的时候,拔都和蒙哥是过命的交情。第二,拔都之前和三代大汗贵由不和,自然不希望接下来再由贵由这一系的人继承汗位。
而拔都支持蒙哥的理由,也很令人信服。首先,蒙哥是窝阔台的养子,有继承汗位的资格。其次,蒙哥战功卓著,麾下直属实力也比较强。再加上拔都的全力支持,足以力压所有反对者。而且,蒙哥的母亲唆鲁禾帖尼,也是个狠人,作为托雷的妻子,在蒙古贵族中威望极高。
在这几方面原因的合力作用下,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投票大会上,原本窝阔台那一系的继承者,竟然真的都被踢出了局。在一众蒙古贵族的投票之下,蒙哥竟然真的当上了大汗。
从当年窝阔台和托雷的汗位之争,大汗之位兜兜转转,竟然又回到了老四托雷这一系的手里。
在蒙古高原的苍茫风沙中,一位身披铁甲的将领单骑冲入乱军,将身负重伤的窝阔台救出险境。这位以命相搏的勇士,正是成吉思汗麾下“蒙古四杰”之一的博尔忽。作为蒙古帝国开...
窝阔台怎么死的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9-10 成吉思汗算不算中国人:历史语境下的身份辨析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的身份归属问题,因近代蒙古独立、民族国家观念兴起以及历史叙述的多元性,成为学界与公众长期争议的焦点。这一争议的本质,是历史人物与现代...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9-08 贾似道:历史夹缝中的复杂权相南宋末年,蒙古铁骑南下,中原大地风雨飘摇。在这段动荡岁月中,贾似道以权相身份登上历史舞台,其一生充满争议——既被《宋史》列入奸臣传,又因军事才能获忽必烈赞誉;既...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2025-08-29 权谋与功勋的交响:木华黎与博尔术的权力天平在蒙古帝国的权力版图中,成吉思汗麾下的“四杰”(木华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始终是核心支柱。其中,木华黎与博尔术因功勋卓著、深受信任,常被置于比较的焦点。若...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8-27 历史迷雾中的真相:丘处机与“杀戮”的虚实之辨在历史与传说的交织中,丘处机——这位金元之际的全真道宗师,常被贴上“一言止杀”的救世标签,却也因成吉思汗西征期间的血腥屠城,被部分极端观点指责为“间接害死百姓的...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8-27 刘秉忠与忽必烈“决裂”疑云:历史迷雾中的权力博弈与文化抉择元朝初年,刘秉忠作为忽必烈的核心谋士,主导了元大都规划、国号“大元”的制定及典章制度设计,其地位堪比汉代萧何。然而,关于他与忽必烈“决裂”的传闻,始终是元史研究...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萧何 2025-08-26 伊利汗国的正确读音与历史溯源在探讨中亚与西亚历史时,“伊利汗国”这一名称常引发读音争议。这个由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于13世纪中叶建立的政权,其名称的准确读音不仅关乎历史认知,更折射出语言文化...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8-19 成吉思汗:草原帝国的缔造者与欧亚文明的桥梁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尊号“成吉思汗”,意为“拥有海洋四方的大酋长”,是蒙古帝国可汗、世界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政治家。他...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8-05 旭烈兀与伊利汗国:蒙古西征浪潮中的西亚霸业在13世纪中叶的欧亚大陆,蒙古铁骑的征服浪潮席卷东西。当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率军踏平波斯高原、摧毁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时,一场改变西亚历史进程的变革悄然酝酿。这...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8-04 野狐岭之战:金朝溃败的深层剖析1211年8月,蒙古与金朝在野狐岭展开了一场决定双方命运的决战。此役中,成吉思汗以10万蒙古铁骑大破金朝45万大军,金朝精锐尽失,从此一蹶不振。这场战役的失败,...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8-0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