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通常用来指中国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史称“春秋时期”,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勿忘在莒(毋忘在莒),该成语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比喻不忘本,不忘初衷,不忘家乡,不忘峥嵘岁月。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小白,曾去莒国避难,一心成就一番霸业,勤学苦练,广揽贤能。等到齐桓公成功回到齐国继位后,以管仲为首的扶臣常提醒齐桓公,毋忘在莒,毋忘初衷,毋忘峥嵘岁月,对齐桓公成就大业,起到了很大作用。
莒即莒国,莒国为周朝诸侯国,国君为己姓,建国于公元前1046年,亡于公元前431年,周天子册封的第一任君主是己兹舆期。在春秋初期,莒国一度强盛,成为一个中等诸侯国。但是,在大部分时期,莒国都只能称之为一个小国。战国初期,莒国被楚国消灭,不过,其领土却被齐国占据。正是以莒国所在的莒城作为基础上,齐国在乐毅伐齐后成功复国。
一
首先,公元前11世纪,在周武王姬发讨伐商纣王的时候,莒人全力以赴助周灭商,并臣服于周。周武王姬发建立西周,封兹舆期为莒国国君。都于计(也称计亓,后人亦写作计斤,在今胶州市南关城子村),至春秋初迁都莒(今山东莒县)。也即今山东省莒县的得名,应该就是来源自莒国。在周朝诸侯国,莒国的爵位为子爵,也即处在“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第四等,是一个比较低的爵位。
比如楚国受封之初,也是子爵,当然,伴随着实力的增长,楚国僭越称王。不过,就莒国来说,因为长期受到鲁国和齐国的压制,自然没有僭越称王的实力和胆量了。在周朝诸侯国,子爵诸侯国一开始的受封城池是比较小的。但是,到了鲁隐公二年(前720)至鲁僖公二十三年(前673),莒国的疆域相对于西周初期,实现了明显的扩大。
二
春秋初期,莒国疆域曾东起黄海,西至今沂水县境,南达今江苏赣榆,北至今昌邑县境,拥有大小城邑30多个。当然,这也是建立了齐国、晋国、楚国等大国没有争霸中原的背景下。等到齐国、楚国崛起后,莒国的生存空间遭到了不断的压缩。在春秋初期,莒国因为具有一定的实力,所以,鲁国、齐国争夺君主之位失败的公子,往往先跑到莒国,一是为了寻求莒国的保护,二是因为靠近自己原来的诸侯国,在遇到情况时可以先发制人。
比如齐桓公,在没有即位时,就跑到了莒国,后来成功回到齐国,继承了君主之位。但是,在齐桓公称霸中原后,齐国不仅在压制鲁国,也在蚕食莒国的疆域,也即莒国虽然对齐桓公有恩,不过,这不能改变齐国向莒国扩张的意愿。至于一旁的鲁国,也和莒国多次交战,这让莒国从中等诸侯国沦为一个小国了。
三
《史记·楚世家》谓:“简王元年,北伐灭莒”,时当周考王十年(公元前431年)。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楚国先是消灭了蔡国,然后又顺势向北进攻,消灭了莒国。《汉书·地理志》谓莒传“三十世为楚所灭”,后归齐。那么,问题来了,为何楚国消灭莒国后,好处反而被齐国占据了呢?
对此,在笔者看来,这一方面因为位于今山东省一带的莒国,更加靠近齐国,距离楚国的核心区域则相对较远。彼时,楚国的核心区域在今湖北省一带,想要长期占据莒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类似于战国初期,魏国消灭中山国后,也没有能长期占据,后来也是邻近中山国的赵国才彻底占据这一地区。另一方面,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楚国还在恢复国力的阶段,没有太多的精力来和齐国争夺莒国故地。
四
最后,在春秋末期,吴国大军在柏举之战中攻破楚国都城,虽然楚国成功复国,却也是元气大伤。因此,楚惠王、楚简王等君主在位时,虽然也在对外扩张,却也需要休养生息,恢复国力。所以,如果是巅峰时期的楚国,自然不会将攻占的莒国拱手相让的。对于齐国来说,在成功占据莒国故地后,将莒国的核心区域——莒城作为齐国五都之一,和即墨平起平坐。
对于齐国来说,设立五都,目的就是达到狡兔三窟的效果。也即营造五个大城市,就是避免都城临淄被攻破后,自己没有其他城池可以用来继续抵抗。基于此,在公元前284年,乐毅伐齐时,虽然燕国一度攻下了70余座城池,但是,莒、即墨这两座较大城池,因为兵精粮足,得以长期抵抗燕国大军。正是凭借着莒、即墨这两座城池,齐国得以成功复国。对此,你怎么看呢?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中原大地陷入频繁的战乱与权力更迭。在这段动荡的历史中,“救邢存卫”事件成为凸显霸主责任与国际秩序维护的典型案例,而主导这一行动的...
齐桓公 2025-08-21 齐桓争霸:春秋中期霸主的确立与影响齐桓公(前685年-前643年在位)的争霸历程,是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诸侯争霸的典型缩影。作为春秋五霸之首,其霸业集中于春秋中期,通过管仲改革与&...
齐桓公 管仲 2025-07-04 齐桓公称霸时间考:从北杏初鸣到葵丘鼎盛的霸主之路在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中,齐桓公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功业成为首位霸主。其称霸历程跨越三十余年,历经北杏会盟的初试啼声、鄄地会盟的霸业奠基,直至葵丘会盟的巅峰...
齐桓公 2025-07-02 齐桓公霸业始末:从葵丘会盟到春秋首霸的权力之路在中国春秋争霸的历史长卷中,齐桓公姜小白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功业,成为当之无愧的首位霸主。然而,这位从公子内乱中脱颖而出的君主,其霸主地位的确立并非一蹴而...
齐桓公 2025-06-30 齐桓公称霸天下的多维密码:地理、改革与战略的完美融合齐桓公(前685年-前643年在位)作为春秋五霸之首,其称霸之路绝非偶然。从地理优势到制度革新,从人才选拔到外交策略,齐桓公的霸业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一、地理...
齐桓公 2025-06-13 齐桓公讳疾忌医:一场跨越千年的治国隐喻在春秋战国纷争的乱世中,齐桓公的名字总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相连。然而,《韩非子·喻老》中记载的一则故事,却将这位雄主与“讳疾忌医”的典故绑定,揭示了一...
齐桓公 韩非子 2025-06-09 管仲相齐:春秋霸业背后的智慧与谋略管仲相齐,作为春秋时期的一段传奇,不仅见证了齐国从动荡走向强盛的历程,更彰显了管仲作为一代贤相的卓越才能与远见卓识。这一历史典故,围绕管仲与齐桓公的君臣际遇展开...
齐桓公 管仲 2025-05-19 齐桓公食子传闻:历史背后的权力与人伦悲剧春秋时期,齐桓公作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主,其生平事迹常被后世传颂。然而,一则关于他食用孩童的传闻,却为这位明君的传奇人生蒙上了一层诡谲的阴影。这一事件不...
齐桓公 2025-05-16 齐桓公有几位?跨越时空的两位霸主传奇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长河中,齐桓公这一称谓闪耀着独特的光芒。然而,令人惊讶的是,齐国历史上竟有两位国君都被冠以“齐桓公”的称号。他们分别处于不同的时代,有着截然...
齐桓公 2025-04-29 齐桓公与蔡桓公:历史称谓背后的身份迷雾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人物因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多样的记载方式,常常出现称谓混淆的情况,齐桓公与蔡桓公便是典型例子。二者看似是不同的人,实则存在着紧密关联,这一称谓现...
齐桓公 2025-04-2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