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字玄德,涿郡涿县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东汉末年,刘备作为起步较低、起步较晚的一支力量,长期寄人篱下,始终未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根基之地,直到“赤壁之战”后,刘备才趁机夺取了荆州七郡中的“荆南四郡”,之后又成功从孙权手中借到南郡,几乎占据了整个荆州。然而,由于荆州战略地位太过重要,孙刘联盟最终还是因荆州归属产生裂痕,“湘水划界”后刘备所掌控的荆州,便只剩下了三郡之地,直到吕蒙“白衣渡江”,刘备彻底丧失荆州。
“赤壁之战”孙刘联盟抗曹,刘备却成最后大赢家
建安十三年(208年),平定北方后的曹操,开始将战略重心南移,并于同年七月率兵南下,而荆州刘表则于次月病逝,刘琮继任荆州牧后,在蒯越、傅巽等人劝说下投降曹操,结果导致驻守樊城的刘备面对曹操大军,无奈之下只得向南逃窜,投奔驻兵江夏的刘琦。
此时的荆州,由于刘琮的投降,虽然名义上已经全部归于曹操,但实际上除了南阳郡和南郡大部之外,曹操并未完全将荆州掌控在手中,驻守江夏郡的刘琦便没有投降曹操。而此时的孙权,亦最终决定起兵对抗曹操。
此后,“赤壁之战”爆发,投降曹操的荆州水军被周瑜击败,曹操被迫撤军于长江北岸,后因战船被焚(另说曹操自己焚毁),再加上军中瘟疫爆发,曹操只得率先返回北方,并令曹仁、徐晃留守南郡(治所江陵),文聘守江夏、乐进守襄阳,满宠则屯兵当阳。
为扩大战果,东吴方面对曹军继续展开攻击,孙权亲率大军北攻合肥,自称十万大军,围攻合肥百余日,结果不克而还。张昭则率军进攻当涂,结果也未能有所斩获。而周瑜则率军与曹仁在将领对峙交战长达一年,最终成功迫走曹仁,成功占据江陵。
与此同时,刘备则上表请以刘琦为荆州刺史,并以刘琦的名义南下荆州南部,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全部投降。虽然此时刘备和刘琦加起来不过两万兵马,而荆南四郡却拥兵数万,但刘琦毕竟也是刘表之子,同样有继承荆州的资格,因此刘备以刘琦名义招降荆南四郡,也算是名正言顺。然而,就在刘备以刘琦名义拿下荆南四郡后,刘琦却于同年离奇去世,荆南四郡就此落入刘备手中,而这也是有说法认为刘备害死刘琦的原因。
如此,“赤壁之战”后,荆州七郡实际上被曹操、刘备、孙权共同瓜分,其中曹操占据着南阳郡,孙权则占据着南郡和江夏郡,荆南四郡则落入刘备手中。相较于此前的寄人篱下,刘备总算拥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根基,相较于“赤壁之战”中的贡献来说,刘备可以说是最大的赢家。
刘备曾短暂掌控“荆州五郡”,但“湘水划界”后便仅余三郡
“赤壁之战”后,由于连接益州与荆州的咽喉江陵落入孙权手中,周瑜便向孙权建议趁机夺取益州,“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孙权表示同意。然而,出兵通道却在曹操和刘备夹击之中,形势依旧极度危险。
孙权嫁妹只是孙刘明争暗斗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夺取益州的计划能够实施,孙权必须想方设法的稳住刘备,毕竟此时孙刘联盟还处于蜜月期,而这便是孙权选择将妹妹嫁给刘备的原因,同样也是周瑜建议趁机软禁刘备的原因,两人方式虽然不同,但却都是为了确保自己能够顺利出兵攻打益州。
而对于刘备来说,在拥有了荆南四郡这片根基之后,按照《隆中对》的规划,下一步便是谋取益州。然而,由于南郡江陵掌握在孙权手中,于是刘备只好向孙权“借南郡”,然而孙权此时也在谋取益州,又岂会将南郡借给刘备。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孙权出兵益州之际,周瑜突然于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导致孙权不得不放弃了进攻益州的计划。之后,孙权出于东吴战略考虑,最终同意将“南郡”借于刘备,一是可将刘备推到对抗曹操最前沿,毕竟此时曹操对南方仍保持着极大军事压力;二是东吴可趁机从荆州抽身,将战略重心转向东南,率先解决背后的交州;三是可保证孙刘联盟得以延续,而不必因荆州归属使联盟破裂。
不过,刘备掌控荆州五郡的时间并不算长。曹操眼看孙刘联盟稳固,使自己短期内无法南下,但他同样清楚,只要自己对南方的威胁消失,孙刘联盟必然会因荆州归属而瓦解,再加上西北马超威胁仍在,于是从建安十六年(211年)开始将战略重心转向西北,开始向关中用兵。不出曹操所料,当北部压力消失,而刘备又趁机侵入益州之后,孙刘联盟便因荆州归属而迅速瓦解。
建安二十三年(215年),孙权多次向刘备讨还南郡,正如前文所说,南郡乃是连接荆州和益州的咽喉,刘备又岂会归还,于是便有了“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之说。于是,孙权果断以吕蒙为将,连下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刘备则起兵五万赴公安,关羽也屯兵三万于益阳和鲁肃对峙。
如果不是因为曹操突然出兵汉中,张鲁投降曹操,那么孙刘联盟必然就此瓦解。为避免腹背受敌,刘备只得与孙权议和,双方以湘水为界平分益州,史称“湘水划界”。此后,孙权占领荆州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刘备则占领南郡、零陵郡和武陵郡。
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致李严书信的政治博弈与历史深意建兴四年(226年),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仅两年,丞相诸葛亮与托孤大臣李严的关系已悄然生变。当李严以密信形式劝诸葛亮接受九锡殊礼、...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蜀汉双璧:姜维与魏延的实力对比与历史定位在三国蜀汉政权中,姜维与魏延作为后期核心将领,其军事才能与战略贡献直接影响着蜀汉的存亡。两人虽同为刘备集团的中坚力量,却在战略思维、战术风格、政治智慧等方面展现...
刘备 2025-09-30 三国风云:关羽轻视黄忠背后的权力逻辑与人性密码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封“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关羽得知黄忠位列后将军时勃然大怒,直言“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这场震动蜀汉朝野的争端,表面是武将间的地位之...
关羽 刘备 2025-09-29 乱世棋局中的英雄相惜:曹操为何看重投靠的刘备建安三年(198年),徐州城破之际,刘备带着残部投奔曹操。这场看似不对等的投靠,实则是东汉末年最耐人寻味的政治博弈。曹操以“豫州牧”高位相待,甚至说出“天下英雄...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29 王连:从南阳县令到蜀汉重臣的传奇人生在汉末三国乱世中,王连(字文仪)以南阳郡为起点,历经刘璋、刘备两代政权,最终成为蜀汉政权中掌管经济命脉的核心人物。他的仕途轨迹与历史选择,既折射出乱世中士人的生...
刘备 2025-09-29 白帝城托孤:刘备的权谋算计与诸葛亮的生死困局公元223年,白帝城永安宫的病榻前,刘备握着诸葛亮的手说出那句“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后世将其视为君臣相知的典范。然而,当掀开史书温情脉脉的面...
诸葛亮 刘备 2025-09-29 吕布辕门射戟:一场智勇交织的权力博弈公元196年的深秋,徐州小沛城外,一场看似荒诞的赌局改写了三国初期的军事格局。吕布以一箭射中辕门戟支,迫使袁术大将纪灵退兵,解除了刘备的灭顶之灾。这场被《三国志...
吕布 刘备 2025-09-28 刘琰:从蜀汉元老到“桃色事件”牺牲品的陨落之路在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中,刘琰曾是一位地位显赫却最终因荒唐行为断送前程的元老重臣。他的人生轨迹从刘备的亲密随从到诸葛亮北伐时期的冗员,最终因一场涉及皇权的“桃色事...
诸葛亮 刘备 2025-09-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