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战国这个时期礼崩乐坏,也出了很多败家子,比如齐湣王和魏惠王,都有着丰富的败家经验。但是真要认认真真比一下谁最败家,上面这两个还真是连号都排不上,战国最为出名的败家子非楚怀王莫属,可以说他把败家已经完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地步,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楚肃王当政时期,对内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对外开疆扩土不断扩大版图,到楚威王时,楚国已经成为了东方第一大国。楚国上下臣民同心同力经过六十多年的奋斗,已是国富兵强。“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众”这是史书里对楚国的描述,虽说史官有时候为了渲染效果会用一些夸张的修辞,但是就算砍个对半,也能看出来但是楚国的军事力量确实非常强大。
楚怀王熊槐从父亲手里接过来了如此大的基业,早期雄心壮志励精图治,任用各国优秀人才,楚国是空前的强大。而楚国的强大也是大家公认的,屈原后来无数次的追忆在怀王初期,楚国强大的样子,自己曾经意气风发,和怀王君臣同心,把楚国建设成了最强大的国家。但是好景不长,秦国此时开展了一系列军事活动,吞并了巴蜀。在秦国吞并巴蜀期间,楚国是完全有能力出兵干预的,但是楚国并没有加以阻止,最后让秦国掌握了整个巴蜀,牢牢控制住长江上游,扼住了楚国的咽喉。
想想当年,远在东方的齐国为什么插手三晋战事,就是为了避免一家独大,出现一个超级大国,所以要把这些威胁扼杀在襁褓中,这样才能让中原各国保持均势。而现在,秦楚两国土地接壤,双方都是强国,势必会为领土扩张问题大打出手,而秦国占据长江上游的地理优势,顺江而下是非常的方便,这是楚怀王犯下的一个错误。
此时的楚怀王开始拉拢关东其他五个国家,想要组成联盟,把秦国封锁在关东。在当时楚国的强大影响力下,联盟建成,是为合纵。为了阻止秦国向东的扩张,楚王率领六国攻秦。历史上多数的联军基本上都是声势浩大,各自却心怀鬼胎。表面上大家都是同仇敌忾,实际上上了战场,大家都不愿意当排头兵,一来二去这联盟也就散了。但是这也并没有给楚国造成多么大的影响。楚国和东方其他五国依然亲密无间,合作得很愉快。
六国联军
秦国感到很担忧,于是派出了张仪去楚国当说客。纵横家不仅擅长谋略,而且对于人性这个东西更是研究得很透彻。张仪对楚王说,只要和齐国断交,那么秦国商於之地就会献给楚国。也不知道是怀王容易相信人,还是张仪嘴巴太会说,楚怀王开始陷入了沉思。怀王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最终得出结论,楚国在东面与齐国正面竞争其实并不大,若是真正断交似乎也没什么影响,况且秦王此番来送土地,诚意满满,我楚怀王却之不恭。
大臣陈轸劝说道,我们要是和齐国断交了,秦国又不给我们土地,那该如何是好?又没签合同也没盖章,单凭张仪这口里几句话,我们就跟齐国断交,那后果可是不堪设想。实际上陈轸是鬼谷子最喜爱的徒弟,张仪这个老狐狸在他面前自然是原形毕露。秦楚两国在中原诸国看来都是蛮夷,对他们来讲毫无诚信可言,就这,楚国本身都是个失信国家,但居然这次就信了秦国,这是楚怀王犯下的又一个错误。
张仪
怀王非常果断地与齐国断交,踌躇满志地派人接收六百里土地。结局还是令人放心,张仪说,他明明说的六里地,啥六百里,是不是听不懂我们秦国的方言。人们都说秦国失言,不过楚王先于齐国断交,也是不守信的人,和张仪一路货色,只不过人家不守信是赚了,而怀王不守信是亏了。
这样的结局对于楚王来说是奇耻大辱,这口气咽不下去,于是发兵攻秦。结果丹阳败,蓝田败,最后召陵败,丹江地区的土地丢了,军队数量也锐减,楚国一步一步走上了下坡路。这场战役最大的痛并不是丢了国土亡了将士,而是屈氏的封地被秦国占领了,从此屈氏一族一蹶不振。在朝堂之上缺少了家族的悲剧,屈原也是人微言轻,自己的改革计划也无法实施,为了避免被害也选择了远离庙堂。内忧外患常常是结伴而来,这边楚国内部环境恶化,那边秦国又来拱火了。
楚怀王和郑袖
平常人的话,好歹得换个人去楚国吧,但是张仪就是艺高人胆大,这次游说楚王的还是他。当然楚怀王见了张仪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当时就准备杀了他,不过张仪提前买通了楚国大臣,旁敲侧击楚王的爱妃。说秦国后边打算用美女换回张仪,到时候楚怀王有了新欢就得冷落您了。所以这个楚王的爱妃就在怀王耳边吹风,最终说服了楚怀王放了张仪。张仪也并没有见好就收,顺势游说怀王,说秦楚两国愿意永远交好,咱们互换太子当人质,到时候共同富裕。怀王心想现在是打也打不过秦国,说也说不过秦国,干脆结盟得了,如此一来楚怀王彻底背叛了东方六国的联盟。
在秦国身上失去的东西,楚国一定要从其他国家身上抢回来。于是趁着越国内乱吞并了越国,版图直接与齐国接壤,这一来楚国便是打破了大家心中认为的均势,于是齐国拉上韩魏组成联军,三国联军大破楚军,占领了楚国大量的土地。战败之后楚国内部也爆发了起义,一时间把楚国弄得四分五裂。
楚国太子在秦国做人质似乎感到了一丝不安,于是杀了人偷偷跑回楚国,这下惹恼了秦国,点起大军进攻楚国。秦国给你怀王两条路,一是打,二是谈,楚怀王打仗又打不过,嘴巴又不会说,只能和秦国谈判一下维持稳定,于是在武关和秦国会面,协商下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怀王认为就算谈不成你秦国也不能把我怎么样吧?先去看看,再见机行事,结果没想到秦国也是厚颜无耻,直接扣了怀王要挟楚国。楚国传承八百年,骨子还是有点硬的,割地赔款对于怀王来说是永远不可能的,怀王咬紧牙关直到死都没有松口。
楚怀王客死他乡,秦人将他的遗体运回楚国,楚国百姓见到后无不悲痛,如同自己失去亲人一样。楚怀王一生,自接手楚国后也是想要励精图治做大做强,但是最终搞得四分五裂,有他本人的因素,也有外在的因素。不管怎么样说,但看怀王在秦国临死不屈的精神也是值得肯定的,这也在楚国人们心里种下了复仇的种子,以至于有了后来那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在战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楚怀王熊槐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其刻画为“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的昏庸之君,但出土文献与后世研究却揭示出这位楚...
司马迁 楚怀王 2025-09-03 楚怀王与项羽、刘邦:从君臣联盟到权力博弈的乱世三角秦末乱世中,楚怀王熊心、项羽、刘邦三人构成了一个充满张力的权力三角。他们以"反秦复楚"为旗帜结盟,却在推翻暴秦后因权力分配走...
项羽 楚怀王 2025-08-06 楚怀王与楚襄王:权力漩涡中的父子博弈与国运兴衰战国时期,楚国作为南方大国,其兴衰轨迹深刻影响着华夏格局。在楚国由盛转衰的关键阶段,楚怀王熊槐与楚顷襄王熊横这对父子间的权力纠葛,既是家族内部的政治博弈,更是楚...
楚怀王 2025-05-28 楚怀王真有那么蠢吗?多维视角下的历史再审视在战国历史的长河中,楚怀王熊槐常被贴上“昏庸”“愚蠢”的标签,其因张仪欺骗而断绝齐楚联盟、轻率赴秦被囚等事迹,成为后世评判其无能的典型例证。然而,深入剖析史料与...
楚怀王 张仪 2025-05-28 楚怀王与项羽:跨越时代的权力羁绊在秦末楚汉相争的乱世棋局中,楚怀王熊槐与项羽的关系远非简单的君臣或先祖后裔所能概括。这两位相隔百年的楚国人物,通过历史记忆的传承与政治符号的重构,形成了一种跨越...
项羽 楚怀王 2025-05-14 楚怀王与嬴政:跨越时空的复杂关联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楚怀王熊槐与秦始皇嬴政虽处于不同时代,却因家族血脉、历史事件等因素,存在着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关系。家族纽带:血脉交织的隐秘联系从家...
秦始皇陵 楚怀王 2025-04-15 被张仪欺骗的楚怀王:智商争议与历史真相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战国时期的政治斗争与外交策略尤为复杂多变。其中,“张仪欺楚”的典故尤为引人注目,张仪凭借其三寸不烂之舌,两次成功欺骗了楚怀王,使秦国在战...
楚怀王 张仪 2025-02-11 屈原之死:并非自杀?揭秘与楚怀王宠妃的暧昧传闻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屈原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伟大诗人,他的诗歌作品《离骚》等至今仍被广泛传颂。然而,关于屈原的死因,历来众说纷纭。传统的观点认为,屈原因政治失意而投...
楚怀王 2024-11-03 项羽拥立的楚怀王是谁?在历史的长河中,楚汉之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在这场纷争的背后,有一位被项羽拥立的楚怀王,他的存在对于当时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这位神秘的楚怀王究...
项羽 楚怀王 2024-10-07 楚怀王与屈原:命运交织的悲剧在中国战国时期的楚国,楚怀王与屈原的故事是一段令人唏嘘的历史。一个是坐拥江山的君王,一个是忧国忧民的诗人,他们的命运在楚国的宫廷中交织,最终走向了各自悲惨的结局...
楚怀王 2024-08-1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