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和李卫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雍正去世后,乾隆如何对待雍正的心腹李卫?
李卫活着的时候,乾隆待他不薄。
李卫死了之后,乾隆反而要找他算账。
若李卫泉下有知,也不禁要感叹:“还好老夫死得早,不然晚节不保矣。”
李卫到底什么错,让他去世数十年后,乾隆爷还愤愤不平呢?
公元1777年,乾隆帝南巡,游玩到杭州西湖畔,他发现在西湖的花神庙里,立着李卫和他的妻妾的神像,号“湖山神位”,乾隆异常震怒,立即下旨批判:“李卫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骄纵,初非公正纯臣。讬名立庙,甚为可异!”
不仅如此,他还命人将李卫的神像推倒并烧毁。
很显然,乾隆帝对浙江百姓祭拜李卫这事儿有点上头。乾隆爷是谁?那可是文治武功,无人能及的十全皇帝啊!这影响力,这号召力,能比不过区区一个李卫?!
好你个李卫,让堂堂一国之君的面子往哪搁?神像必须毁,赶紧毁!
幸好当时李卫已经去世30余年了,乾隆爷也只能对着神像泄泄气。若李卫还活着,后果不堪设想。
李卫究竟何德何能,让江浙地区的人民如此崇拜,以至于乾隆爷都吃醋了呢?
李卫一生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他是雍正时期的宠臣,深受雍正欣赏。
公元1688年,李卫出生于江苏丰县一户家境比较富裕的人家,可以说是个富二代。
不过呢,“富二代”李卫并没有好好读书,斗大的字认不得几箩筐。既然家里也没什么经济压力,索性闲着也是闲着。
李卫30岁的时候,正值康熙朝的末期,当时的朝廷因为财政紧张,各地亏空。为知道决财政赤字的问题,政府便向民间售卖官职。只要出得起钱,就可以买个官来做。
不用科考就能当官!?
李卫一听,顿时来了兴趣,于是发挥“钞能力”,捐了个五品的员外郎。
要不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李卫天生就是当官儿的料。别看他大字不识几个,虽然不大识字,但是他有师爷,所有的来往公函由师爷一手操办,自己只需要做好决断就行了。
李卫家里不差钱,所以他对官场上的一些污浊风气嗤之以鼻,说白了,他当官不图钱,为的就是凭自己的本事,做出点成绩。
抱着“当个好官”的想法,李卫仿若拿到了官场的通关秘籍,一路上平步青云。不到两年时间,他就从兵部员外郎升职为户部郎中。
雍正即位后,李卫这匹千里马,也遇到了真正的伯乐。雍正慧眼识珠,他直接任命李卫为云南的盐驿道。
雍正继位面临的主要难题就是整治吏治,清查亏空,振兴财政。而盐业作为朝廷的主要财脉,雍正把李卫放在盐驿道这个位置上,可见对李卫是充足的信任。
清代民间贩卖私盐的情况十分泛滥,导致官盐销售不畅,再加上部分官商勾结,这就导致官盐完全没有市场。
李卫对稽查盐政颇有一套。他大公无私,整理盐政,查处私盐贩卖,那些私盐贩子都是“地头蛇”,没两把刷子可不好对付。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李卫遏制了私盐泛滥的风气,打开了官盐的销售渠道。如此一来,就为国家聚敛了不少税收。
国家财政收入源源不断地进账了,雍正也十分开怀,1725年,他又提拔李卫为浙江巡抚,相当于现在的省长级别。
在浙江上任后,李卫又将治理浙江海塘为重点工作。
海塘就是指的海堤,是江浙两省沿海居民用来抵御海潮侵袭的重要设施。海塘工程主要集中在江苏的浙江和浙江的嘉兴、杭州、绍兴四府,尤以钱塘江口的海宁塘最为险要。
李卫十分重视修筑海塘,几乎每年都要奏请整治,以此保障当地人民的安全。
这也难怪浙江人民如此尊崇李卫了。
任职浙江巡抚后的第二年(1726年),雍正又任命他兼任两浙盐政使。1727年,李卫又升职浙江总督,管巡抚事。
“当红炸子鸡”李卫可谓年年高升。自1717捐官至1727年,十年时间,李卫从一个从五品的员外郎闲职,一路担任各种要职,并最终官居总督,成为朝廷一品要员、封疆大吏。
这一切的荣耀,李卫实至名归。他凭借杰出的政绩和才能支持雍正的政策,成为雍正朝的四大宠臣之一。
1735年,雍正去世,乾隆登基。
有句俗话这么说的:“雍正累死,乾隆乐死”。意思就是雍正辛辛苦苦创造的财富积累,乾隆坐享其成,花得也不心疼。
一朝天子一朝臣,李卫曾经是雍正跟前的大红人,他还能在乾隆面前继续吃香吗?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关于乾隆皇帝一个很奇怪的作风。
那就是,乾隆很崇拜他的爷爷康熙,但是却经常跟父亲雍正唱反调。只要是雍正支持的,他就一个劲儿地反对,雍正反对的事情,他就使劲地支持赞成。
来看下雍正时期四大宠臣的结局:年羹尧功高盖主、嚣张跋扈,被雍正所杀;隆科多结党营私、死在大牢;田文镜身体虚弱,病死家中。
唯独李卫,作为四大宠臣之一,也是唯一安稳过渡到乾隆时期的大臣。
不出所料,乾隆即位后,他一开始就不待见李卫。
虽说不待见,但是乾隆也没有为难他。
毕竟,李卫是有功有才能之臣,他既不贪权,也没敛财,乾隆实在找不到打击他的缺口。
不得不服,李卫是个人才,让乾隆挑不出毛病。但是他也得不到乾隆的信任。
这种方式相当于一种“冷处理”:无论你做得再好,朕都不会拿你当自己人。
所以总得说来,乾隆对李卫也不赖。他也听取李卫的谏言,在处理诚亲王府的护卫库克与安州百姓淤池之争时,李卫依法秉公处理,乾隆很是嘉赏李卫的办事能力,特赐予“四团龙补服”。
再一个,乾隆登基后,李卫已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了,这样一个功勋满身的老臣,乾隆该有的格局也有。
在李卫生病时,乾隆还专门派自己的御用太医去给他治病,很是体恤。
乾隆三年,李卫因病身亡。
李卫去世后,乾隆以总督之礼将其厚葬。
不仅如此,“诗词达人”乾隆还写文悼念他:
“李卫才猷干练,实心办事,宣力封疆,无少瞻顾,畿辅重地,正资料理……今闻溘逝,深为悼念。”
总的来说,这番评价还比较“有良心”,是一个君主对贤臣的认可。
李卫与乾隆的君臣相处时间比较短,只有三年。(投胎是个技术活,离世也要选对时机呀!)
李卫去世数十年后,乾隆南巡到西湖,看到当地人民祭奠李卫神像,他打翻了醋坛子。不过,乾隆除了捣毁神像撒撒气,他再拿李卫没有任何办法了!
在清史研究中,"乾隆是否杀害富察皇后"的争议始终笼罩在野史臆测与正史缄默的矛盾中。作为中国历史上实际掌权最久的皇帝,乾隆帝与...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4-30 年贵妃:雍正情感世界中的“白月光”在清朝宫廷的权力场与情感荒漠中,年贵妃(敦肃皇贵妃)如同一抹罕见的暖色,成为雍正皇帝一生中唯一被历史明确记载的“偏爱”。她的一生短暂却浓烈,与雍正的纠葛既裹挟着...
雍正如何继位的 敦肃皇贵妃 2025-04-28 乾隆为何对雍正心存芥蒂:权力传承与治国理念的碰撞在中国历史上,清朝的乾隆皇帝与雍正皇帝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而微妙的情感关系。乾隆,这位清朝最长寿、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对他的父亲雍正却似乎并不那么亲近,甚至在某...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4-24 雍正改遗诏:真相究竟如何?在清朝历史的长河中,雍正皇帝的继位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其中“雍正改遗诏”的说法更是流传甚广,成为众多历史爱好者、学者探讨的焦点。那么,雍正改遗诏这一说法究...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4-17 乾隆南巡:巡行天下的壮阔之旅乾隆南巡,作为清朝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事件,不仅展现了乾隆皇帝的治国理念与个人情怀,更串联起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地理与人文画卷。乾隆一生六次南巡,每一次都踏上了不同...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4-16 雍正除掉年羹尧真相:权力博弈下的必然结局在清朝雍正年间,年羹尧案堪称轰动一时的重大政治事件。年羹尧,这位曾经位极人臣、威震西北的大将军,最终却落得个被赐自尽的悲惨下场。雍正为何要除掉年羹尧?这背后隐藏...
雍正如何继位的 年羹尧 2025-04-16 兆惠与傅恒:乾隆朝两位名将的功劳对比在乾隆朝,兆惠与傅恒无疑是两位备受瞩目的名将。他们各自在军事、政治等领域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清朝的稳定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么,兆惠与傅恒究竟谁的功劳更大呢?一...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4-14 刘统勋官职品级探析:清朝重臣的仕途之路刘统勋,这位清朝时期的杰出政治家,以其卓越的才能和清廉的作风,在乾隆朝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官职品级,不仅反映了其个人的仕途成就,也映射出清朝官制的特点与变迁。...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刘统勋 2025-04-11 阮元:三朝阁老,九省疆臣的官场传奇在清朝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有一位官员如璀璨星辰般闪耀于历史天空,他就是阮元。他一生历经诸多重要官职,在政治、学术、文化等领域均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被尊为“三朝...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4-10 胤禔是雍正吗?解析康熙朝皇长子与雍正帝的真实关系胤禔(1672年3月12日—1734年11月25日),清朝康熙帝第五子(因前四子早夭而成为事实上的皇长子),生母为惠妃乌拉那拉氏,而雍正帝(1678年12月13...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4-0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