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历史资料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明代左良玉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崇祯上吊时,左良玉佣兵80万为何不去救?
明代是我国的一个非常鼎盛的朝代,是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起来的王朝。朱元璋本是一届放牛娃,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推翻了元代的统治。又有刘伯温、李善长、徐达、常遇春等一众文武的鼎力相助,终于平定了战乱一统了天下。
建国之后朱元璋十分努力,勤奋治国。皇位一代一代的传递下去,一直到了崇祯皇帝即位。此时各地爆发叛乱,北方还有清军皇太极、多尔衮虎视眈眈。最后李自成攻破了北京城逼得崇祯皇帝上吊自尽,但是左良玉屯兵80万却不去护驾,最终做了大明代的掘墓者。
01 左良玉其人
左良玉字昆山,是山东人。他武艺高强,诡计多端,因此在军中很有声望。每次战斗他也是英勇异常,因此功勋卓著的他被皇帝任命到辽东军营为将。
后来正巧赶上麾下将领造反兵变,左良玉忠心为国,极力镇压。虽然事情已经平息,但是还是受到了牵连因此丢了官职。但是这并没有击垮这位忠臣良将,他每日勤奋习武,熟读兵书。崇祯皇帝深知他的忠心,于是很快便又官复原职。
官复原职后,正巧清兵大举进攻。左良玉、曹文等将领纷纷领军出战。首战告捷,皇帝十分高兴,重赏了前线将士。战胜清兵后的左良玉并没有安于享乐,而是细致的检查军械、士卒的情况,巡查城防建设,安排人员去探察敌情等。
正在这紧锣密鼓的休养生息当中,战争又到来了。清兵卷土重来,向左良玉处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并且已经成包围之势。左良玉看形势不妙,于是命令部队边打边撤,在松山附近占据地形优势与清兵展开了决战。终于重创了敌军,而左良玉也成为此战第一大功臣。
回到朝堂后,左良玉深得崇祯皇帝的重用,他也正式成为朝中的核心重臣。一年后,陕西发生了起义。那里的义军来势汹汹,瞬时间攻占了陕西和河南。崇祯皇帝急忙派遣大将左良玉出兵剿灭,就这样两军相遇到了山西境内。
02对抗起义军
而皇帝担心左良玉孤军奋战难有成效,于是又派遣大将曹文带少量兵马前去陕西。召集陕西、河南境内溃散的明代大军。这支大军成立后就在河南、陕西境内作战。为左良玉这边的主战场提供辅助作用,以减轻山西境内的压力。
对手虽然是起义军,但是毕竟是农民出身,无法与明代训练有素的士兵相提并论。再加上曹文赋予的侧面援助,很快便有了效果。他一步一步击溃起义军,收复失地。还捉拿敌首、招降俘虏。一路上势如破竹。
可是战斗就会有损伤。左良玉的部队人数本就不多,长时间的作战虽然取胜,但是人马损失严重。于是崇祯皇帝让左良玉的部队原地休息,同时命令四川名将马凤仪率军继续追击起义军。
可是马凤仪立功心切,看着这群四散而逃的起义军便放松了警惕。又赶上他孤军奋战,因此中了敌军的埋伏。农民起义军大举反扑,将马凤仪的四川军全部消灭。这件事让崇祯皇帝十分震惊,也让起义军士气大振。
皇帝朱由检便命令汤九州、李卑、邓玘等诸将带领兵马出征,协同左良玉剿灭起义军。果然左良玉出手就是不一样,他成功将其围攻进卢氏山中。自此这支起义军便销声匿迹,大明代十数年没有在受到他们的侵扰。
崇祯十五年,以李自成为首的起义军大举进攻大明王朝。左良玉率军迎敌,双方相遇到了朱仙镇。李自成有李岩、牛金星、郝摇旗、刘芳亮、袁宗第等一众文武的出力,终于大败左良玉。而左良玉也在此战知晓了李自成并非是寻常的起义军。
战败后的左良玉向朝廷求军饷、粮草、士兵,但是却都没有得到供给。无可奈何的左良玉只能边打边撤,利用地势展开层层阻击,减缓李自成的攻势,从中伺机而动击败敌军。
一路上左良玉四处征兵、纵兵掠夺物资,他很快便筹集了八十万兵马。他在朱仙镇与李自成对战失败之中总结经验,不仅提高自己,还大力训练士兵。
03明代覆灭
李自成一步一步的逼向了紫禁城,众将领也是毫无办法。最终成功攻破了皇城,占领了国都。崇祯皇帝朱由检则是带着身边太监来到了后山的一棵歪脖树下,上吊自尽了。这位太监也是十分伤心,于是随后也自尽了。
群龙无首的明代诸将不知所措,于是大家在江南共同推举福王朱由菘为皇帝。朱由菘也深知左良玉的能力,于是封为王侯,并且将他的儿子还升为锦衣卫的千户。福王十分关注自己儿子的未来,于是还加封左良玉为太子太傅。但是这些封赏全部都被左良玉拒绝了。
左良玉虽然手握重兵,但是在紫禁城被攻陷的时候他却没有赋予救援。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害怕李自成。在朱仙镇一战,亲率精锐部队,麾下猛将如云。自认为万无一失的左良玉却从未战胜过闯王。
再有就是明代已经摇摇欲坠,甚至于连自己的军饷补给都难以供应。这样的朝廷即便是救援成功,也是很容易再度被攻陷。所以产生了消极情绪。
最后一点是在李自成攻打紫禁城的时候,大将吴三桂也曾多次出兵救援,也都成功击退李自成。只不过在李自成走后,吴三桂不便留在紫禁城,只要吴三桂一离开,李自成便回身继续攻打。
有了吴三桂的大军支援,紫禁城定然无事。但是左良玉忘记了,吴三桂的部队来回支援疲于奔波。因此导致战斗力骤降,从而无法阻击李自成的攻势,最终大明代沦陷。
04总结
左良玉是一位忠臣,他一心为国,作战英勇。多次平定叛乱,剿灭山匪。即便是面对皇太极、多尔衮的清军,他也像大将袁崇焕一样成为清军难以越过的妨碍。但是他打不过李自成,以至于最后关头惧敌,从而葬送了大明代。
所以当代年轻人不要学习左良玉,要有“亮剑精神”。面对困难要敢于拼搏,只有战胜他,才会更有成长。如果左良玉当时全力救援紫禁城,那么凭借手中八十万的兵力,相信可以保大明王朝继续发展。
在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的群体画像中,徐达始终占据着特殊地位。这位出身淮西的将领,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助朱元璋完成统一大业,却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突然离世,享年五十...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7-30 达兰皇后:从陈友谅宠妃到朱元璋宫廷的悲剧终结者达兰,这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复杂印记的女子,其人生轨迹与陈友谅、朱元璋两位乱世枭雄紧密交织。她曾是陈友谅的宠妃,后成为朱元璋的达定妃,最终却因复仇执念与宫廷阴谋走...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7-29 傅友德后代子孙的流散与传承:乱世中的家族史诗明初名将傅友德以“七战七捷”的军事传奇闻名史册,却在洪武二十七年因“谋反”罪名被朱元璋赐死,家族遭灭顶之灾。然而,这位战功赫赫的将领并未绝后,其子孙在历史洪流中...
朱元璋多少岁 傅友德 2025-07-29 朱元璋:历史天平上的功过双面镜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帝王之一。他以赤贫之身推翻元朝统治,开创大明王朝,却在治国过程中展现出铁腕手段与严酷统治。这位“草根皇...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7-25 方国珍兵力考:元末割据势力的军事力量解析元末乱世,群雄并起,方国珍作为最早举旗反元的势力之一,凭借浙东三郡(庆元、台州、温州)的地理优势与强大的水军力量,在元廷与朱元璋之间周旋近二十年。然而,关于其兵...
朱元璋多少岁 方国珍 2025-07-23 朱棣生母之谜:正史记载与民间传说的千年博弈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作为明朝最具争议的皇帝,其生母身份问题自明代中期便成为史学界悬案。官方史书《明史》《明实录》明确记载其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孝...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7-17 刘伯温的最后一个预言:历史迷雾中的智慧回响1375年寒冬,浙江青田的刘府内,病榻上的刘伯温将长子刘琏唤至身前。这位辅佐朱元璋定鼎天下的谋臣,在弥留之际留下四句谶语:"蓝玉骄纵,必遭灭族...
朱元璋多少岁 蓝玉 2025-07-10 明朝都察院:皇权下的监察利剑与制度困局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进长河中,明朝都察院以其严密的体系、广泛的职权和深远的影响,成为封建专制时代监察体系的巅峰之作。作为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强化中央集权的重要...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7-09 朱元璋文字狱:历史迷雾中的真相探寻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文字狱犹如一道道阴霾,笼罩着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成为专制统治者钳制思想、维护权威的残酷工具。朱元璋,这位从草根崛起的大明开国皇帝,其...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7-08 马皇后为何未救刘伯温:历史迷雾中的权力与人情博弈在中国民间传说中,马皇后常以“贤后”形象出现,其智救宋濂、巧劝朱元璋的典故广为流传。然而,当刘伯温深陷胡惟庸构陷的漩涡时,这位以仁慈著称的皇后却未出手相救。这一...
朱元璋多少岁 马皇后 2025-07-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