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历史资料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明代左良玉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崇祯上吊时,左良玉佣兵80万为何不去救?
明代是我国的一个非常鼎盛的朝代,是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起来的王朝。朱元璋本是一届放牛娃,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推翻了元代的统治。又有刘伯温、李善长、徐达、常遇春等一众文武的鼎力相助,终于平定了战乱一统了天下。
建国之后朱元璋十分努力,勤奋治国。皇位一代一代的传递下去,一直到了崇祯皇帝即位。此时各地爆发叛乱,北方还有清军皇太极、多尔衮虎视眈眈。最后李自成攻破了北京城逼得崇祯皇帝上吊自尽,但是左良玉屯兵80万却不去护驾,最终做了大明代的掘墓者。
01 左良玉其人
左良玉字昆山,是山东人。他武艺高强,诡计多端,因此在军中很有声望。每次战斗他也是英勇异常,因此功勋卓著的他被皇帝任命到辽东军营为将。
后来正巧赶上麾下将领造反兵变,左良玉忠心为国,极力镇压。虽然事情已经平息,但是还是受到了牵连因此丢了官职。但是这并没有击垮这位忠臣良将,他每日勤奋习武,熟读兵书。崇祯皇帝深知他的忠心,于是很快便又官复原职。
官复原职后,正巧清兵大举进攻。左良玉、曹文等将领纷纷领军出战。首战告捷,皇帝十分高兴,重赏了前线将士。战胜清兵后的左良玉并没有安于享乐,而是细致的检查军械、士卒的情况,巡查城防建设,安排人员去探察敌情等。
正在这紧锣密鼓的休养生息当中,战争又到来了。清兵卷土重来,向左良玉处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并且已经成包围之势。左良玉看形势不妙,于是命令部队边打边撤,在松山附近占据地形优势与清兵展开了决战。终于重创了敌军,而左良玉也成为此战第一大功臣。
回到朝堂后,左良玉深得崇祯皇帝的重用,他也正式成为朝中的核心重臣。一年后,陕西发生了起义。那里的义军来势汹汹,瞬时间攻占了陕西和河南。崇祯皇帝急忙派遣大将左良玉出兵剿灭,就这样两军相遇到了山西境内。
02对抗起义军
而皇帝担心左良玉孤军奋战难有成效,于是又派遣大将曹文带少量兵马前去陕西。召集陕西、河南境内溃散的明代大军。这支大军成立后就在河南、陕西境内作战。为左良玉这边的主战场提供辅助作用,以减轻山西境内的压力。
对手虽然是起义军,但是毕竟是农民出身,无法与明代训练有素的士兵相提并论。再加上曹文赋予的侧面援助,很快便有了效果。他一步一步击溃起义军,收复失地。还捉拿敌首、招降俘虏。一路上势如破竹。
可是战斗就会有损伤。左良玉的部队人数本就不多,长时间的作战虽然取胜,但是人马损失严重。于是崇祯皇帝让左良玉的部队原地休息,同时命令四川名将马凤仪率军继续追击起义军。
可是马凤仪立功心切,看着这群四散而逃的起义军便放松了警惕。又赶上他孤军奋战,因此中了敌军的埋伏。农民起义军大举反扑,将马凤仪的四川军全部消灭。这件事让崇祯皇帝十分震惊,也让起义军士气大振。
皇帝朱由检便命令汤九州、李卑、邓玘等诸将带领兵马出征,协同左良玉剿灭起义军。果然左良玉出手就是不一样,他成功将其围攻进卢氏山中。自此这支起义军便销声匿迹,大明代十数年没有在受到他们的侵扰。
崇祯十五年,以李自成为首的起义军大举进攻大明王朝。左良玉率军迎敌,双方相遇到了朱仙镇。李自成有李岩、牛金星、郝摇旗、刘芳亮、袁宗第等一众文武的出力,终于大败左良玉。而左良玉也在此战知晓了李自成并非是寻常的起义军。
战败后的左良玉向朝廷求军饷、粮草、士兵,但是却都没有得到供给。无可奈何的左良玉只能边打边撤,利用地势展开层层阻击,减缓李自成的攻势,从中伺机而动击败敌军。
一路上左良玉四处征兵、纵兵掠夺物资,他很快便筹集了八十万兵马。他在朱仙镇与李自成对战失败之中总结经验,不仅提高自己,还大力训练士兵。
03明代覆灭
李自成一步一步的逼向了紫禁城,众将领也是毫无办法。最终成功攻破了皇城,占领了国都。崇祯皇帝朱由检则是带着身边太监来到了后山的一棵歪脖树下,上吊自尽了。这位太监也是十分伤心,于是随后也自尽了。
群龙无首的明代诸将不知所措,于是大家在江南共同推举福王朱由菘为皇帝。朱由菘也深知左良玉的能力,于是封为王侯,并且将他的儿子还升为锦衣卫的千户。福王十分关注自己儿子的未来,于是还加封左良玉为太子太傅。但是这些封赏全部都被左良玉拒绝了。
左良玉虽然手握重兵,但是在紫禁城被攻陷的时候他却没有赋予救援。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害怕李自成。在朱仙镇一战,亲率精锐部队,麾下猛将如云。自认为万无一失的左良玉却从未战胜过闯王。
再有就是明代已经摇摇欲坠,甚至于连自己的军饷补给都难以供应。这样的朝廷即便是救援成功,也是很容易再度被攻陷。所以产生了消极情绪。
最后一点是在李自成攻打紫禁城的时候,大将吴三桂也曾多次出兵救援,也都成功击退李自成。只不过在李自成走后,吴三桂不便留在紫禁城,只要吴三桂一离开,李自成便回身继续攻打。
有了吴三桂的大军支援,紫禁城定然无事。但是左良玉忘记了,吴三桂的部队来回支援疲于奔波。因此导致战斗力骤降,从而无法阻击李自成的攻势,最终大明代沦陷。
04总结
左良玉是一位忠臣,他一心为国,作战英勇。多次平定叛乱,剿灭山匪。即便是面对皇太极、多尔衮的清军,他也像大将袁崇焕一样成为清军难以越过的妨碍。但是他打不过李自成,以至于最后关头惧敌,从而葬送了大明代。
所以当代年轻人不要学习左良玉,要有“亮剑精神”。面对困难要敢于拼搏,只有战胜他,才会更有成长。如果左良玉当时全力救援紫禁城,那么凭借手中八十万的兵力,相信可以保大明王朝继续发展。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秦始皇与朱元璋是两位极具标志性的帝王:前者以“千古一帝”之名终结战国乱世,开创中央集权制度;后者以草根之身推翻元朝统治,重建汉人政权。二者虽相...
朱元璋多少岁 秦始皇陵 2025-09-11 朱元璋为何杀徐达而留汤和:权力博弈中的生存智慧在明朝开国功臣的命运轨迹中,徐达与汤和的结局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被传因背疽遭赐蒸鹅而死,后者却得以善终并获封东瓯王。这种差异背后,既折射出朱元璋对功臣集团的复杂心...
朱元璋多少岁 汤和 2025-09-10 含山公主:跨越八朝的传奇人生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公主以八十二岁的高龄跨越了洪武至天顺八朝,见证了明朝从建立到鼎盛再到动荡的完整历程。她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四女——含山公主。这...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9-03 朱标之死真相揭秘:权力、亲情与时代的悲剧交织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大明皇宫中传来一则惊天噩耗:年仅37岁的皇太子朱标突然离世。这位被朱元璋寄予厚望、悉心培养的帝国接班人,其猝然离世不仅让朱元璋痛...
朱元璋多少岁 朱标 2025-09-02 朱元璋的皇后:乱世中绽放的仁德之光在中国封建帝制史上,明太祖朱元璋以铁腕治国著称,其统治时期以严刑峻法整肃吏治,却因一位女性的存在而平添温情底色——孝慈高皇后马氏,这位出身寒微的传奇女性,用一生...
朱元璋多少岁 孝慈高皇后 2025-08-29 朱温与朱元璋:同姓不同源的两位开国帝王在中国历史上,朱温与朱元璋作为两位朱姓开国皇帝,常因同姓、同为开国之君且地域相近,引发关于二者关系的猜测。然而,从历史事实与学术考证来看,二人并无血缘关联,仅存...
朱元璋多少岁 朱温 2025-08-22 朱元璋为何诛杀傅友德全家:权力重构下的必然悲剧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冬夜,南京奉天殿内,朱元璋将酒杯砸向颍国公傅友德,怒斥其“教子无方”。这位为大明打下四省疆土的老将踉跄离席,次日自刎于府中,三日后全家...
朱元璋多少岁 傅友德 2025-08-15 朱元璋为何对江南首富沈万三痛下杀手?——权力、财富与政治博弈的深层逻辑朱元璋与沈万三的恩怨,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君臣冲突之一。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铁腕手段巩固政权,而江南首富沈万三的覆灭,则成为其打击豪强、重塑社会秩序...
朱元璋多少岁 巨商沈万三 2025-08-05 徐达正史死因考辨:历史迷雾中的真相与传说在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的群体画像中,徐达始终占据着特殊地位。这位出身淮西的将领,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助朱元璋完成统一大业,却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突然离世,享年五十...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7-30 达兰皇后:从陈友谅宠妃到朱元璋宫廷的悲剧终结者达兰,这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复杂印记的女子,其人生轨迹与陈友谅、朱元璋两位乱世枭雄紧密交织。她曾是陈友谅的宠妃,后成为朱元璋的达定妃,最终却因复仇执念与宫廷阴谋走...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7-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