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和刘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如果诸葛亮北伐成功,会废了刘禅,取而代之吗?
刘备死前将蜀汉和刘禅托付给诸葛亮,交代他一定要复兴汉室,假如刘禅成才的话就辅佐他,不愿意也可以取而代之。当时刘禅年仅17岁,虽然贵为蜀汉皇帝,但实际上只是一个吉祥物一样的存在,蜀汉的军政大权都落入诸葛亮手中。
诸葛亮没有夺权,而是励精图治发展蜀汉经济,然后再训练军队南下平叛,当曹魏政局混乱后再领兵北伐。诸葛亮北伐期间有舍有得,也曾经一度无限接近兴复汉室,但因为多年积劳成疾病逝五丈原,蜀汉也从他离世后进行战略收缩。
其实不论诸葛亮北伐成功与否,他都不会夺了刘禅的帝位。这不是夺不动,而是他的理想政治和现实情况不允许他这么做,曹操对此看得很清楚。
诸葛亮的理想抱负
诸葛亮是青州琅琊士族出身,年幼时琅琊遭遇黄巾贼肆虐,诸葛亮跟随叔父诸葛玄一起搬迁到南阳定居。因为家境殷实,诸葛亮年少时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不能自拔。因为很有天赋,成年后被荆州大贤水镜先生招为学生,几年时间就把水镜先生的知识学了个精光,以至于水镜先生感叹,谁能得到诸葛亮就能平定天下,然后为他取了"卧龙"这个称呼。
诸葛亮出师之后并没有着急加入任何阵营,而是赋闲在卧龙岗中观察天下大势,平时帮农民们改善农具,不然就念《梁父吟》。也就是在卧龙岗,诸葛亮找准了自己的定位,立志要成和战国时期的管仲、乐毅两位大贤一样,找到一个明君然后辅佐他成就霸业。
刘备得知诸葛亮的线索后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头两次诸葛亮只是想考察刘备的人品,耐心以及综合素养。刘备的表现没有让诸葛亮失望,第三次之后诸葛亮正式成为刘备集团的军师,也就在此时为刘备集团确定了战略规划和战术动作----夺荆州、联东吴、吞益州、拿西凉、进军长安后平定天下。
刘备在此之前固然有很大的名气,但打仗总是输多胜少。当他得到诸葛亮辅佐后局势完全逆转,仅仅3年时间就和东吴结成联盟并吞下整个荆州,当东吴想吞并益州时诸葛亮快人一步安排刘备入蜀,仅仅过了两年时间就拿下益州全境,实力明显高于东吴。曹操担心刘备势大,亲率大军在汉中和刘备决战,也是诸葛亮在后方坐镇制定各种策略,协调各项物资,最终让刘备击败曹操并称王、称帝。诸葛亮仅仅用了十余年时间就完成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对得起天下人对他的评价。
蜀汉实际掌权者
刘备死后因为诸葛亮是托孤大臣又是丞相,而且蜀汉新皇帝刘禅还年幼,又是诸葛亮的弟子,此时的诸葛亮实际上已经成为了蜀汉的实际掌权者,刘禅更像一个吉祥物般的存在。刘备刚离世没几年魏文帝曹丕同样离世,而曹魏新上任的皇帝曹睿并没有什么威望,导致曹魏政局混乱,诸葛亮趁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开启北伐战役。
北伐初期曾经拿下曹魏陇西地区的三个郡城和大量人口,但因为马谡丢失街亭要塞导致前功尽弃;也曾经兵出祁山将西凉和曹魏拦腰斩半,准备吞并西凉的时候却因为内奸作祟,故意缓送军粮以至于因为补给问题放弃了大好机会。最后一次北伐还差点将曹魏主帅司马懿和他的两个儿子烧死在上方谷,这一次也是离蜀汉翻盘最近的一次。但没想到突然天降大雨救了司马懿父子一命,心力交瘁的诸葛亮也在那年深秋病逝五丈原。
随着诸葛亮的离世,刘禅召回了北伐大军,从此撤销了丞相这个职务,然后设立大司马和大将军两个职务。大司马主要负责蜀汉朝廷内的政务,大将军主要负责蜀汉的一切军事行动和部署,而大司马大将军两人由刘禅本人亲自任命,刘禅算是把自己本应该拥有的权力拿了回来。因为没人能肩负北伐重任,北伐战役随之结束,蜀汉也从战略进攻转变为防御。
曹操一语道破真相
其实哪怕诸葛亮北伐成功的话,他也不会夺权。《三国志》中曹操曾说:"做忠臣但不放权。"这句话简直点明了诸葛亮内心的想法。
首先做忠臣和不放权两件事并不冲突,而且也是那个时代的必然产物。因为刘备的穷折腾,诸葛亮接手的蜀汉实际上早已经千疮百孔,南中的士族和南蛮联合起来造反,直接割据了几个郡城,吴国又在荆州地区虎视眈眈,大有一举攻破永安打进益州内部的举动。而北边的曹魏也持续出兵攻打汉中,成都内的名门望族也暗中和曹魏、东吴联系,这已经是亡国的边缘了。
正因为诸葛亮力挽狂澜,果断和东吴言和并重新联盟,对内发展民生发展经济,同时对益州士族妥协,允许他们部分世家子弟进入朝廷做官,这才保住了蜀汉政权,可以说当时诸葛亮卸任的话,蜀汉早就被灭了。诸葛亮把持权力也是最无奈的选择,同时也是唯一的选择。
另一个问题就是刘禅本人能力太弱,这是明眼人都能知道的事。诸葛亮牢牢把握住权力才能带着蜀汉向正方面发展、前进。假如统一天下后把权力交给刘禅,那有可能会再次像东汉末年一样,因为皇帝不作为导致民心尽失,好不容易统一的天下可能要再次进入乱世,这是所有人都不想看见的事。
小结
其实曹操能够道破诸葛亮的处境,那曹操本人何尝不是那样呢。他年轻时梦想成为东汉的征西将军为东汉马革裹尸,所以天下大乱之后曹操第一个人站出来反对董卓,第一个迎接皇帝重新建都。而汉献帝本人不仅没有能力而且还看不清局面,非要从曹操手上夺权,甚至亲自策划过几次刺杀曹操。
而当时东汉朝廷面临的对手,不论是袁绍、袁术还是吕布、陶谦、张岱等等诸侯,实力都明显强于东汉的小朝廷。也就是因为曹操掌权后一个个击败了他们,最大限度恢复疆土,为后来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曹操本人最后也没有称帝,做宗臣不放权就是他和诸葛亮最像的地方。
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处,“火烧博望坡”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军事才能的实证。这场发...
诸葛亮 刘备 2025-09-19 刘谌割妻首殉国:乱世忠烈背后的文化逻辑与人性挣扎公元263年冬,成都城破前夕,北地王刘谌手提妻子崔氏及三个儿子的人头,踉跄闯入昭烈庙。在刘备灵位前,他割下妻首、诛杀亲子后自刎,鲜血染红庙前石阶。这一惊世骇俗的...
刘备 2025-09-17 诸葛亮临终顿悟:刘禅的“傻”原是帝王心术的至高伪装公元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咳血不止。这位以“鞠躬尽瘁”闻名的蜀汉丞相,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看穿了那个被世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的帝王——刘禅,实则深...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6 裴松之眼中的刘备:历史长河中的多维审视在浩如烟海的三国历史研究中,裴松之作为东晋至刘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以其为《三国志》所作的详尽注解而闻名于世。他的注解不仅丰富了《三国志》的内容,更以其独特的视角...
刘备 2025-09-15 刘禅诛杀重臣:权力博弈下的政治智慧与历史迷雾在蜀汉末代皇帝刘禅的统治生涯中,诸葛亮去世后的权力真空期成为其政治手腕的试金石。面对魏延、李邈、刘琰、杨仪四位重臣的挑战,刘禅以雷霆手段连杀四人,这一系列决策不...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1 诸葛亮一生娶了几个老婆:历史真相与民间传说的交织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忠诚与勤勉,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然而,关于他的私人生活,尤其是婚姻状况,却因历史记载的简略与民间传说的丰富而显得扑朔迷离。...
诸葛亮 2025-09-10 马谡“纸上谈兵”:才略与现实的撕裂之痛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战鼓擂动,蜀汉大军势如破竹,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望风归降,关中震动。然而,街亭一战的溃败,如同一记重锤,击碎了北伐的希望,也让...
诸葛亮 2025-09-09 黄月英为何被称为“阿丑”:历史、传说与文化隐喻的交织在三国历史的璀璨星河中,黄月英(民间传说名)以“诸葛亮之妻”的身份被后世铭记。然而,她更广为人知的称号却是“阿丑”——一个带着戏谑与矛盾的称谓。这个称号的起源,...
诸葛亮 黄月英 2025-09-09 赵范与赵云:一场因政治博弈与道德坚守而错位的“兄弟情”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荆州南部的桂阳郡成为刘备南征四郡的重要目标。时任桂阳太守的赵范,与刘备麾下名将赵云,因一场政治投降与道德坚守的碰撞,在史书与演义中留下了耐人...
赵云 刘备 2025-09-05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