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是中国近代的国学大师,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他学问精深,一生追求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恪守自己的清高和骨气。
对陈寅恪而言,有时精神的伟岸,却是从最卑微的下跪开始。
1927年6月2日,清华国学院导师王国维投湖自尽,除了一份简短从容的遗书,再也找不到一代大儒告别人世的任何因果。在王国维遗体的入殓仪式上,曹云祥校长、梅贻琦教务长、吴宓、陈达、梁启超、梁漱溟等人,西服齐整,神情庄重,他们头颅低垂,弯下腰身,用三次沉重的鞠躬,向王国维先生做最后的告别。因为在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以庄严的法律形式正式废除了延续千年的跪拜礼,所以大家都采用了三鞠躬的形式表达哀悼之情。
只有陈寅恪,是穿着长衫和布鞋来的。他来到灵前,双膝跪地,将头颅重重磕在砖地上,行三拜九叩大礼。一瞬间,所有的人都被惊呆了,校长、教授、朋友、学生在陈寅恪头颅叩地的三响声中突然清醒过来,一起列队站在陈寅恪身后,跪下,磕头,重重地磕头。
在向王国维大师告别的时候,下跪、磕头,才是最好的方式,才是最庄重的礼节。这样的仪式,才能和王国维先生的马褂,以及头上那根遗世的发辫融为一体。可以说,陈寅恪是对死者的文化理想和死因最理解的人。
跪拜,是一种庄严的心灵仪式,但在某种场合,站立,是跪拜这种礼节另一种形式的体现。
有一年,清华国学院放了暑假,一群学生跟着导师陈寅恪去了上海,去拜访陈寅恪的父亲,他们仰慕已久的同光体诗歌领袖陈三立老人。陈三立老人开朗随和,和学生们谈笑风生。大家很快消除了拘谨,围坐一圈。这时候,细心的刘节发现,他们的导师一直未坐,自始至终站立在父亲身边。
立即有学生起来,要将座位让给陈寅恪,被他制止了,陈寅恪说,我的凳子就在身后。在课堂上,我是老师,但是在父亲面前,我是儿子,今天我不能与你们平起平坐了。
所有的学生,都无法接受老师的观点,大家同时站立起来。老师站立,学生岂能安坐?最后,他们在陈三立老人的劝说下回到了椅凳上。陈三立老人说,安坐与站立,都是规矩,时代可以更替,但伦理不可错乱。就这样,这群年轻的学生与陈三立老人继续愉快地交谈,而陈寅恪教授,依然以一种恭敬的姿态,垂手站在父亲身后,这一站就是两个时辰。
在当时,下跪,磕头,站立,已经不再常见,但当它出现的时候,一定比握手更加意义深远。陈寅恪先生无论下跪还是站立,都让我们肃然起敬,在这一跪和一站之间,陈寅恪成了一座人格上的巍巍高山。
最早发现并引荐陈寅恪这匹“千里马”的,是梁启超。上世纪20年代,清华国学院刚刚成立,梁启超向校长曹云祥力荐陈寅恪。曹问:“陈寅恪是哪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学士,也不是博士。”曹又...
启 陈寅恪 2022-06-29 1969年10月7日:陈寅恪逝世陈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男,字鹤寿,江西修水人。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
陈寅恪 2022-06-12 刘禹锡和白居易唱和诗的艺术特色作为中唐时期杰出的诗人,刘禹锡、白居易均在诗坛上享有盛名。陈寅恪先生曾说:“乐天一生诗友,前半期为元微之,后半期则为刘梦得。”以唱和诗为例,可见刘白二人的深厚感情。唱和诗作为一种特...
白居易 陈寅恪 2022-06-02 宋朝的综合实力究竟怎么样由赵匡胤开辟的宋朝,是古代发展的一个高峰。近代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天水一朝。”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说:“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陈寅恪 2022-05-31 北宋发生的靖康之耻到底是什么样的 这个耻到底有多耻对北宋靖康之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靖康之耻有多“耻”?前言宋代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之一,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更是...
陈寅恪 2022-05-24 史学家钱穆在台北逝世如果说武术界的一代宗师,那肯定首推叶问。但是如果说学术界的“一代宗师”,也就是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的钱穆老先生。下面就跟随小编好好了解一下这位史学家吧!钱穆(...
陈寅恪 2022-12-09 揭秘:宋代独有的祠禄官制度究竟是怎样的?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的重文轻武,今天就来说说宋代独有的祠禄官制度入手,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正因为这种畸形的发展,所以宋朝在文化上的发展可以说是剑走偏锋,可谓...
陈寅恪 2021-08-30 陈寅格先生的跪与站陈寅恪是近代的国学大师,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他学问精深,一生追求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恪守自己的清高和骨气。对陈寅恪而言,有时精神的伟岸,却是从...
陈寅恪 2021-08-26 陈寅恪生平事迹介绍:小日本闯入家中,陈寅恪先生用日语大骂日军立刻撤离陈寅恪生平事迹介绍:小日本闯入家中,陈寅恪先生用日语大骂日军立刻撤离。中国人的品性其实在抗日战争中就能够觉出一二,其实说是在的人这样的复杂的生物也不好去判定是好是坏。无论中国人还是...
陈寅恪 2021-03-25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
2023-10-3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