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分裂为两个占领区:苏联和美国占领区。根据国际条约,在外国军队撤出后应举行全国大选。但是,在共产党和亲美力量在全世界对抗的情况下,这些条约并未履行。在撤军前,苏联在北方扶植了自己的金日成独裁政权,而美国在南方扶植了自己的李承晚政权。1948年,朝鲜分裂为两个国家:北方 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南方的大韩民国。

时任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右)
两个政权都镇压反对派,并开始准备武力夺取整个半岛。1950年6月,北朝鲜军队侵入南方,并正式宣布他们是为了反击李承晚军队的攻击。共产党分子占领了南朝鲜首都汉城,并渴望继续前进。8月,南朝鲜军队手里只剩下半岛南部面积不大的釜山基地。
联合国的多数成员国视北朝鲜的进攻为侵略。联合国安理会决定动用武力对付侵略者。苏联没有对这一决定投反对票,苏联代表因对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表示抗议 而缺席该会议。1950年9月,主要由美国人组成的联合国军在北朝鲜军队的大后方仁川登陆。共产党分子只得慌忙撤退。他们不仅丢失了汉城,也丧失自己的首都平壤。

时任苏联领导人斯大林
1950年10月,美军先头部队抵近朝鲜北部边境。美军几乎控制了全国。斯大林和毛泽东不能接受共产党势力失败的结果。中国宣布派遣志愿军入朝。实际上, 进入该国的是上百万的中国军队,他们将美国人赶回到三八分界线,战争由此爆发。1951年至1953年,汉城和平壤之间进行了血腥的阵地战。任何一方都无法突破前线。数十万人死亡。美国空军残忍地轰炸北朝鲜,甚至中国。为反击这种攻击,苏联飞行员秘密参战。1953年7月,签署停战协议。
抗美援朝密史:苏联在朝鲜战场上的四个花招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朝鲜军队一路高歌猛进打得韩国军队大败亏输。朝鲜军队已经将韩军和一些美国军队包围在了釜山,就在即将消灭韩国的时候,美国的大股援军出现在了朝鲜军队的后方。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苏联此时应该出来讲话的,但是苏联为了自己的利益先后四次黑了中国,致使中国不得不在朝鲜半岛上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厮杀了3年。

志愿军战士冒着密集的炮火冲杀
一、美国准备干预朝鲜战争,苏联做了缩头乌龟

抗美援朝资料图
1950年6月25日,朝鲜方面对韩国不宣而战,大批朝鲜军队攻入韩国境内。当时朝鲜军队在装备和人数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因此朝鲜军队一路势如破竹,将韩国军队和一些美军援军包围在了釜山那狭小的地域里。对于朝鲜对韩国的“入侵”,当时联合国安理会达成了一直意见,美、英、法、中(台湾的中华民国)等一直同意组成联合国军干预朝鲜战争。此时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苏联本应可以动用否决权,但是那天苏联代表“以外缺席。”苏联的缺席只是提案得以通过,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仁川地区登陆,朝鲜军队被俘者在12万人以上,家底几乎全部赔完。联合国军一路推进到了靠近中国的地区,致使中国为了自己战略缓冲的需要不得不考虑如何防御。
二、答应中国的空军支援,最后失约了

抗美援朝资料图
当时苏联与美国在欧洲已经是剑拔弩张,而经过二战的破坏,当时的苏联根本没有力量与美国全面对抗。朝鲜地区与中国东北和苏联远东的安全都息息相关,当时苏联在没有力量对抗美军的情况下,一直怂恿中国出兵朝鲜。当时的新中国刚刚经历了解放战争,急需要稳定下来恢复国力,本来对朝韩的战争没有特别大的兴趣。但是在联合国军即将抵达鸭绿江的时候,中国坐不住了。当时中国的重工业几乎全部都在东北地区,如果朝鲜消失了,中国的东北地区将会非常的被动,出于这样的原因,中国考虑是否出兵朝鲜。此刻苏联表示如果中国出兵朝鲜,苏联方面可以提供空军支援,并且还可以援助大量的装备。可在中国的三个军进入了朝鲜之后,苏联方面变卦了。表示为了和美国的关系不至于太紧张,空军无法出的,就连装备也是有偿援助的。此时中国军队的攻势已经铺开,说什么都晚了。

抗美援朝资料图
三、苏联方面再次缺席
中国出兵以后,当时的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了制裁和封锁。起初联合国军在朝鲜方面的兵力不足,无法打败中国军队。联合国就是否继续增兵朝鲜进行了会议,最后会议一致决定同意继续增兵。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苏联此时应该使用关键的反对票,但是此次会议苏联代表再次缺席。苏联的计策很高明,一方面自己在欧洲开始扩张,另一方面则让中国拖住美国,从而消耗美国的国力。而中国为了稳定战局,也向朝鲜战场不断的增兵。
四、苏联的公开声明,使中国不打也得打
1950年10月,中国出兵以后,经过一些列的战斗,战线逐渐稳定。双方陷入了拉锯战,双方都不想这样继续消耗下去。中国希望早点开始国内的生产和重建工作,美国希望在欧洲方面有更大的作为。在这样的前提下,中美双方在1951年7月就开始了谈判。这样的谈判是在一边打一边谈的条件下进行的,起初双方互不让步,谈判陷入僵局。不过随着双方的战斗逐渐进入焦灼状态,中美都进行了让步。在1952年,双方已经已经基本达成了共识,朝鲜战争有望在1952年年底之前结束。但是此时苏联又出来搅局了,苏联发表了一份支持中国的声明,而且措辞十分强硬。当时美国人认为苏联是可以影响中国的,苏联表态之后,中国肯定对继续打下去。就这样双方的谈判再次进入僵局,两大阵营的军队只能继续厮杀。苏联可以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坑了中美两个大国,更坑了朝鲜。
公元前701年,郑庄公的离世为郑国埋下了长达二十余年的权力动荡伏笔。作为郑庄公的庶子,郑厉公(姬突)的命运因一场精心策划的政变而彻底改变,其流亡与复辟的历程,不...
郑国 2025-11-07 韩信临刑前:弃楚投汉,悔与不悔的千年之问公元前196年,长安未央宫钟室,一代兵仙韩信被吕后以"谋反"罪名处死。临刑前那句"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
韩信 2025-11-05 傅友德:大明开国的无双猛将与悲剧宿命傅友德(1327年—1394年),这位生于元末乱世、崛起于朱明王朝的宿州猛将,以七战七捷的北征传奇、平定巴蜀的果敢决绝、经略云贵的文治武功,成为明朝开国功臣中不...
朱明 傅友德 2025-11-03 萧何的两面:从“月下追贤”到“助吕诛将”的权力困局公元前206年,汉中军营外,萧何策马狂奔,衣襟沾满尘土。他追回的不仅是韩信,更是一个帝国的未来。但二十年后,这位“汉初三杰”之首却亲手设计,将韩信诱入长乐宫钟室...
韩信 萧何 2025-10-23 权谋漩涡中的生死棋局:萧何与韩信的命运共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张力的典故之一,将西汉开国功臣韩信的生死系于丞相萧何一人。然而,若将韩信之死简单归咎于萧何的“背叛”,则忽略了这场悲...
韩信 萧何 2025-10-23 兵仙余韵与权力漩涡:陈豨与韩信的师徒羁绊及其悲剧终章在楚汉相争的烽火中,韩信以“背水一战”“潍水淹龙且”等经典战役铸就“兵仙”之名,而其军事思想的传承者陈豨,却以一场牵动汉初格局的叛乱,在历史长卷中刻下复杂印记。...
韩信 龙且 2025-10-23 权臣掣肘与外交困局:郑厉公的放逐与复仇之路春秋中期,郑国作为中原首个挑战周天子的诸侯国,在郑庄公时代曾以“小霸”之姿威震四方。然而,郑庄公去世后,其子郑厉公(名突)的命运却因权臣祭仲的专权与宋国的外交胁...
郑国 2025-10-23 彭越:游击战鼻祖的崛起与陨落——从巨野泽盗寇到梁王之死在中国军事史上,彭越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名字。这位出身渔民的草莽英雄,凭借独创的游击战术改写了楚汉战争的格局,成为与韩信、英布齐名的“汉初三大名将”。然而,他的结...
韩信 英布 2025-10-11 韩信之死:吕后主谋背后的权力博弈真相在中国军事史上,韩信之死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谜题。史书将矛头指向吕后,称其与萧何合谋诱杀韩信于长乐宫钟室,但若深入剖析历史细节,会发现这场谋杀远非吕后个人意志所...
韩信 萧何 2025-10-10 井陉之战:韩信的背水奇谋与楚汉格局的转折公元前204年10月,河北井陉县东北的黄土坡谷地,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在此上演。汉军统帅韩信以3万疲弱之师,背靠绵蔓水列阵,面对赵军20万精锐的猛攻,最终通过...
韩信 2025-09-24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