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位足智多谋的人,这一点从她最初是一个普通的才人,到最后成为一代名垂千史的皇帝可以看出来,而且武则天的登基,不仅没有让唐朝衰败,反而将唐朝的盛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武则天去世之后把江山还给了李家,这是为何呢?事实上,一开始武则天就打算将皇位传于李氏子孙。那么为何武则天要把皇位还给李家?实际上这其中隐藏着她过人的聪慧!
作为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在上位还有执政过程中都面临着重重的阻力,无论是登基前,徐敬业谋反,还是在她执政过程中,北方的默啜可汗,打着弃周复唐的旗号叛乱,这些大大小小的反抗,都告诉她武周不可能长久的取代李唐存在下去。
而就武则天自身来说,李唐这边是她真正的子孙,而武氏那里和她只是姑侄关系,而且她和自己哥哥那边关系极差。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的一件事,武则天的母亲是继室,她父亲死后,她和母亲就被哥哥赶了出来,她当皇后后,苦于自己没有根基,势单力薄。于是便不得不放下仇恨,提拔自己讨厌的两个异母哥哥入朝做官。没想到这两人却以为武则天必须要倚仗他们,不但不悔过道歉,感恩戴德,反而怪话连篇,说什么自己不是靠了妹妹,而是托了父亲的福。
这令武则天怒火中烧,于是她马上把武氏兄弟贬黜出京,两人之后不久就死去。他们的家人里,男的被流放,女的被没入宫中,为奴为婢。
欺负杨氏母女最厉害的人,甚至被记仇的杨氏,鞭打到肉尽骨见而死。
活下来的那些人,心里怎么可能不痛恨武则天呢?武则天怎么会放心,让自己的仇人做继承人呢?
她传给自己儿子,毕竟是亲妈,还能得到祭祀,若是传给武家,自己不一定得到祭祀不说,自己的儿子、女儿、孙子、外孙、孙女、外孙女,子子孙孙,整个家族,全部都会被武家人杀个干净!
武则天并不傻,所以,她一开始就打算将皇位还给李家。
但是,注意,是在她死后!
如何保证自己生前大权在握,死后才把皇位还给儿子呢?这是件伤脑筋的事情,非常考验武则天的政治手腕。
虽然她登上皇位,但是她心里也知道其实大多数大臣内心是不服的。所以首先,她向大臣们暗示自己百年之后会将皇位还给李家,然后用雷霆手段将反对势力镇压下去。
大臣们一想到她是60多岁的老太太了,活不了几年,再忍忍就有重见光明的那一天了,若是自己现在反抗,那就会立刻玩完,所以起事的心暂时被按捺住了。
于是,武则天和大臣取得了短暂的妥协,但是她也知道,大臣们恐怕一有机会就会把她推翻,所以她把武家人召了回来,许以高官厚禄,要他们密切监视文武百官的动向,并在确立继承人一事上给他们留了一些小小的暗示。
武家人知道自己在长安城是不受欢迎的,他们能仰仗的只是武则天,如果武则天西去,继承人不姓武,他们就完蛋了,所以也很卖力,并且知道武则天的儿子死完了,皇位就有着落了,所以,绞尽脑汁地陷害武则天剩下的儿子。
于是,两方人马斗了起来,武则天的朝堂取得了暂时的平衡。
女皇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武则天把江山还给了李家,而且,她不是以女皇的身份归还的,而是以唐高宗李治妻子的身份,那么,武则天这么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这是因为武则天对于自己有着很清楚的定位,虽然自己为唐朝做了很多的贡献,但是,当时是一个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是很严重的!
而武则天之所以用唐高宗的妻子身份下定遗诏,其实就是在向李家示弱,因为,当时的唐朝大部分的政权还是李家在掌握着,而让李显登基,是一种大势所趋!而之所以没有选择她的侄子,主要还是因为烂泥扶不上墙,她知道即便让武家的人登基了,也做不了多久,就会被赶下来!而且武则天也并不是完全把江山还给李家,她还是藏有一些私心,选择的是自己和高宗的孩子,即使他并不适合当皇帝。
李显再次登上皇位,有谋士的谋划,也有军队的支持,可以说这次的登基顺风顺水,年迈又有病的武则天同意让出皇宫搬到上阳宫养病。而李显虽然十分的痛恨这个生母,但还是给了她一个则天大圣皇帝的尊号!而武则天在去世之前,就已经把自己的后事给安排妥当了,她让自己和唐高宗李治合葬在了一起。而她这么做主要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尸体!而武则天为何没有在自己的碑上写上她的功绩呢?
这是因为自己的功过在当时是无法评价的,而武则天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知道自己的事情肯定会被后人所知道,所以,她想让后人去评价她的功过!正是因为她的聪明让她登上了女皇之位,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女皇也是最后一位女皇,她的功过无人能述说清楚。
唐朝(618年—907年 ),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二十一位皇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今西安)称帝建立唐朝 。626年,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其后唐高宗承贞观之遗风开创永徽之治,之后武则天一度以周代唐,神龙革命后恢复大唐国号。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经济繁荣、四夷宾服、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 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上下。唐朝皇帝顺序列表依次是:唐高祖李渊 -- 唐太宗李世民 -- 唐高宗李治 -- 唐中宗李显 -- 唐睿宗李旦 -- 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 -- 唐肃宗李亨 -- 唐代宗李豫 -- 唐德宗李适 -- 唐顺宗李诵 -- 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 -- 唐敬宗李湛 -- 唐文宗李昂 -- 唐武宗李炎 -- 唐宣宗李忱 -- 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 -- 唐昭宗李晔 -- 唐哀帝李柷。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历经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后国势复振,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
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开创了“二圣临朝”的独特政治格局,与皇后武则天共同听政,这一决策深刻影响了唐朝乃至中国历史的走向。表面看,这是李治因身体欠佳而被迫放权的权宜...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9-09 唐朝娄师德家族的兴衰沉浮:家风传承与历史洪流中的命运抉择作为唐高宗、武则天两朝名相兼名将,娄师德以"唾面自干"的雅量与"八战八捷"的军功闻名史册...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9-05 武则天:明君与昏君的双重镜像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帝制历史中,武则天以唯一正统女皇帝的身份,在史册上刻下了一道独特的裂痕。她既是打破性别桎梏的先驱者,也是权力场中冷酷的博弈者;既开创了&...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9-05 李治为何不保护萧淑妃:权力、性格与宫廷权谋的交织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后宫争斗的惨烈程度丝毫不逊于朝堂。其中,萧淑妃从“宠冠六宫”到被武则天制为“骨醉”的悲剧,不仅折射出宫廷斗争的残酷性,更暴露了李治作为帝王的...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9-03 武则天为何诛杀李贤:权力漩涡中的母子血色悲剧公元684年,巴州城外,29岁的李贤在绝望中写下《黄台瓜辞》后悬梁自尽。这位曾三次监国、主持注解《后汉书》的太子,最终沦为母亲武则天权力之路上的牺牲品。这场母子...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贤 2025-09-02 权力漩涡中的忠臣悲歌:李昭德之死因探析在武则天统治时期的政治舞台上,李昭德是一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以刚直敢言、制衡酷吏著称,却最终与来俊臣等酷吏同日被斩,其结局令朝野震惊。一、政治斗争:酷吏集团的...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8-28 权谋漩涡中的败局:太平公主为何斗不过李隆基?在唐朝波谲云诡的权力斗争中,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姑侄对决堪称经典。作为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太平公主曾权倾朝野,却在与侄子李隆基的较量中彻底溃败。这场权力博弈的结局...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8-28 吉顼:在政治漩涡中陨落的智者在唐朝武周时期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吉顼曾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他凭借出众的才智与果敢的行动力,在复杂的局势中崭露头角,成为武则天身边的心腹大臣。然而,最终他...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8-26 来俊臣“请君入瓮”:酷吏权谋的终结与历史警示唐朝武则天统治时期,酷吏政治盛行,其中周兴与来俊臣堪称“双璧”。他们以发明酷刑、构陷忠良闻名,却因一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权谋交锋,成为后世“自食恶果”的经典...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8-25 狄仁杰的学生:从朝堂到江湖的智谋传承狄仁杰(630年-700年)作为唐朝武周时期的政治家与断案名臣,不仅以“北斗之南一人而已”的才智辅佐武则天治国,更以知人善任著称,其门下弟子遍布朝堂与江湖,形成...
武则天有男宠吗 狄仁杰 2025-08-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