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带您走进康熙皇后赫舍里氏的故事。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是索尼的孙女,康熙八岁登基之时,顺治帝害怕幼子无知,于是另立了四位辅政大臣共同辅佐新君,其中一个就是索尼。
康熙四年的时候,到了该娶妻的年纪,于是孝庄太后便在四位辅佐大臣当中给康熙甄选皇后,最后选定了赫舍里氏,并于七月初七日为两人举办了盛大的婚礼。
当年康熙也不过十三岁,赫舍里氏比他小一岁。这样的年龄差让两人从结为夫妻开始就能跨越许多鸿沟成为彼此的知己。赫舍里氏明白,她与康熙的婚姻完全是政治联姻,但她始终没有怨言。
其实在她当皇后的十年里,也是康熙最为艰难的时期。当时朝廷中被鳌拜的势力把控,为康熙亲政带来了很大的阻碍。我们从一些影视剧当中就能看出,康熙为了收回权利,与鳌拜几乎斗了个你死我活。
因此在这期间,康熙心中想必是烦闷无比,赫舍里氏皇后的陪伴让他感受到自己其实并没有那么孤独。正所谓“糟糠之妻不可弃”,康熙又是十分重感情的人,所以他对皇后是既依赖又敬重。
从清史中记载得知,两位少年夫妻恩爱有加,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赫舍里氏皇后本身也是温婉贤惠、多才多艺,因此深得康熙的喜欢。
虽然史书上对这双帝后之间的生活细节没什么记录,但从赫舍里氏皇后去世后,康熙表现出来的种种来看,不难发现他对皇后的偏爱。
被选为皇后的理由
当年孝庄太后要为康熙甄选皇后的时候,赫舍里氏相比其他的竞争者来说是处于劣势的。从其他竞争者的身份就不难看得出来,除了她以外还有鳌拜的女儿和遏必隆的女儿。
他们也是辅政大臣,赫舍里氏的劣势便是她虽然是索尼的孙女,但却是庶出。在古代中,庶出的子女地位比嫡出的要低很多,但最后这个毫无竞争力的赫舍里氏能脱颖而出其实是大势所趋。
既然是政治婚姻,那必然要牵扯到朝中的各大势力,一旦他们的女儿被选为皇后,必然会壮大外戚的势力。当时孝庄太后没有考虑鳌拜和遏必隆的女儿,主要是考虑到了当时的情况。
鳌拜在朝廷结党营私、手握兵权,其日益增长的野心都被孝庄太后看在眼里。遏必隆也不是什么好人,他这种属于墙头草,哪边能靠哪边倒,这种人最是靠不住了。
综合这些因素,孝庄太后唯一能拉拢的便是索尼了。索尼是大清的三朝元老,权利斗争中,他始终采取以退为进的方式,不与鳌拜等人起正面冲突。
但索尼对大清是忠心耿耿的,且他对鳌拜的专权早就心生不满,因此将他的孙女册封为皇后是最好的选择。那么为何不选个嫡出的孙女呢?
当时孝庄太后也做过调查,当时索尼的嫡孙女不是太小就是太大,唯一庶出的赫舍里氏年纪合适,所以才最终选了她。
在她嫁给康熙的时候也曾经历过一番波折,因为册封赫舍里氏为皇后,相当于跟大清一贯甄选皇后的传统发起挑战。在前两位皇帝中都是从博尔济吉特氏中选定皇后,因为这是一个高贵的姓氏。
赫舍里氏被看成为满洲一族的下人,所以当时鳌拜也上书说,如果一定要册封她为皇后,那就必动刀枪。虽然有着鳌拜的威胁,但是孝庄太后还是力排众议让康熙迎娶了赫舍里氏。
从后期的发展来看,孝庄太后的这项决定是非常英明的。因为赫舍里氏一家在康熙日后智斗鳌拜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康熙后十年的亲政打下了基础。
怀念亡妻
赫舍里皇后在康熙十三年生育嫡次子胤礽的时候遭遇产后大出血,最后不治身亡,时年21岁。康熙第一次品尝到了从大喜到大悲的滋味,以至于他用尽一生都无法释怀对皇后的愧疚。
这从他为赫舍里氏皇后所钦定的“仁孝皇后”这个谥号中就能看出来,一个“仁”字就可以看出皇后在康熙心中的分量。“孝诚仁”这个谥号是后期雍正改掉的,因为当时皇后的谥号都是“孝”字开头。
古代人们都推崇“仁”,康熙帝自己的谥号就是“仁皇帝”,因此皇后被尊为这个谥号,可以说是康熙对她感情的肯定,以及她在任皇后期间品行的赞许。
除此之外,康熙把对皇后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了他们唯一的儿子胤礽身上。他有那么多儿子,唯独对胤礽特别对待,不仅两岁的时候就将他立为太子,更是亲自教授他文治武功。
以至于后来太子犯了错,他狠心废除之后又再次恢复他的太子之位。这种两度废立太子的做法在大清乃至整个历史上都是鲜少的,皇后去世后,康熙一度悲痛欲绝,直接辍朝五日,并下令所有人要为皇后持服二十七天。
当时因为康熙的陵寝还没来得及修建,于是暂时将皇后的遗体停放巩华城,在此期间康熙还时常去悼念她,有时候一去就是一整天。
康熙十五年的时候,他的陵寝修建完毕。他立即下令将皇后的遗体先行安葬进去,首开皇后可先行入葬皇帝主陵的先河。
虽然后来康熙又先后册立了三位皇后,但他再也没有像对待孝诚仁皇后这般情深义重之举。也许在他的心里始终保留着她的位置,因为那段十年的风雨岁月都是赫舍里氏陪他度过的,他从不敢忘。
正是那朝政内乱的十年里,因为有赫舍里的陪伴和支持,康熙最终度过所有难关,击杀了鳌拜收回自己的帝王权利,为日后的盛世开辟新的局面。
顺治帝废后博尔济吉特氏(又称孟古青)的去向,堪称清初宫廷史中最具争议性的谜团之一。这位出身蒙古科尔沁部的皇后,在入宫仅两年后便被降为静妃,此后其行踪在官方史料中...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5-19 福临一生最爱的女人:董鄂妃的传奇人生与帝王深情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顺治帝福临作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其一生充满了波折与传奇。而在他的情感世界里,董鄂妃无疑是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她不仅是福临一生最爱的女人...
顺治为什么出家 董鄂妃与顺治的爱情 2025-05-16 揭秘“平定三藩”:康熙巩固清朝统治的关键之战在清朝历史的长河中,“平定三藩”无疑是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它不仅关乎清朝的政权稳固,更深刻影响了此后中国历史的走向。那么,“平定三藩”究竟是什么意思?...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5-16 康熙对顾炎武:拉拢与防备交织下的时代博弈在明末清初的动荡岁月里,顾炎武作为遗民群体的精神领袖与学术巨擘,其命运与清朝统治者康熙的治国方略产生了微妙交集。康熙对顾炎武的态度,既包含着招揽贤才的迫切需求,...
康熙的儿子们 顾炎武 2025-05-15 孝惠章皇后未与顺治帝合葬之谜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帝后合葬是传统葬制,但孝惠章皇后却未与顺治帝合葬,这一现象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传统葬制与特殊例外清朝帝后合葬的传统由来已久,皇帝与皇后同穴而...
顺治为什么出家 孝惠章皇后 2025-05-07 雍正与德妃:清宫母子间的复杂情仇在清朝康熙末年至雍正初年的宫廷风云中,雍正皇帝与他的生母德妃乌雅氏之间的关系,如同一团错综复杂的乱麻,既有亲情的羁绊,又夹杂着权力斗争的冰冷,成为了后世史学家和...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5-07 耿精忠子女:三藩之乱余波中的家族命运在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的硝烟中,靖南王耿精忠的家族命运如同飘零的落叶,被卷入历史洪流。作为清朝初期最血腥的皇权清洗事件之一,耿精忠子女及其后裔的遭遇,既折射出封建...
康熙的儿子们 耿精忠怎么死的 2025-04-30 玄烨与康熙:一位帝王的名号密码与历史镜像在紫禁城金銮殿的龙纹穹顶下,"玄烨"与"康熙"这两个称谓犹如双生镜像,共同折射出中国历史...
康熙的儿子们 玄烨 2025-04-27 顺治:皇太极血脉与权力传承的纽带在紫禁城红墙黄瓦的见证下,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的人生轨迹与皇太极的帝王霸业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这对父子的人生交织,既是满清皇室权力传承的缩影,亦是历史洪流中个人...
皇太极的皇后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4-25 定妃与密妃:宫廷地位差异背后的多重因素探析在清朝后宫的历史长河中,定妃与密妃都是康熙帝的嫔妃,然而她们在宫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却存在显著差异。一、入宫背景与家族支持定妃万琉哈氏,原为正黄旗包衣,后抬入正黄...
康熙的儿子们 定妃 2025-04-1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