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字玄德,涿郡涿县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百姓之所以要跟着刘备一起跑,主要是因为刘备宣传得好,让老百姓误以为曹操会屠城,如果留下就是必死。但实际上,就算这些百姓真的留下,曹操也根本不会杀他们。
要想说清楚这事,我们还得从头说起。
公元208年,已经彻底平定北方的曹操,将目光投向了南方。此时的曹操,已经统一了整个北方,东汉十三州当中,只有西边的凉州,西南的益州,以及南边的荆州、扬州还没有平定。而凉州当时表面上已经臣服,益州又太远了。如此一来,曹操可选择的对象,就只有荆、扬两州了。
最终,曹操决定,先取荆州。
曹操选择荆州的理由,倒也并不复杂。因为荆州地处益州和扬州之间,只要拿下了荆州,益州和扬州就再没有联手的机会,灭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只要拿下了荆州,曹操统一天下便再无悬念了。
不过,想要拿下荆州,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虽然曹操此时已经统一了整个北方,在兵力上占据绝对的优势。但曹操麾下的军队,大多是陆战军队,缺乏水军。而江南又多水道,所以曹操只能临时训练水军,为接下来的战斗备战。
正是这个缺点,后来导致了曹操的大败。
短暂训练士兵适应水战之后,曹操率领大军南下,兵锋直指荆州。此时曹操的运气倒是极好,就在他刚刚南下的同时,南方传来消息:荆州牧刘表死了。
还没开战,对方的老大就挂了,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而且在刘表死后,荆州内部更是在继承人的问题上,陷入了内乱,这无疑又是一个好消息。
当时荆州内部的情况,极为复杂。
首先,刘表有好几个儿子。按照中国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刘表去世之后,他的位置应该由他的长子刘琦继任。不过问题就在于,刘表做荆州牧之前,他的正妻陈氏就死了,刘表后来又娶了一个蔡氏做正妻。这个蔡氏嫁给刘表之后,虽然一直没给刘表生过孩子,但是蔡氏的侄女嫁给了刘表的次子刘琮。所以,蔡氏是坚定支持刘琮接班的。
如此一来,长子刘琦和次子刘琮,就开始围绕着接班人的资格,展开了竞争。
刘琮虽是次子,但有蔡氏和蔡氏身后的蔡家支持,一时间反倒是占了优势。而身为长子的刘琦,反倒是落了下风。没办法,刘琦自然也只能去找外援了。找了一圈之后,刘琦发现,最适合做自己外援的,就只能是当时依附刘表的刘备。
大名鼎鼎的刘皇叔,此时其实相当地落魄。自从衣带诏事件后,刘备被曹操一路追杀,先是投奔了袁绍,后来见袁绍势微,又跑去投奔刘表。到了荆州这边之后,刘表表面上对刘备倒是以礼相待,但暗地里却对他有所防备。
这其实也很正常。毕竟,荆州是刘表的地盘,而刘备在投奔刘表的同时,麾下还有一部分直属军队。要是任由刘备在荆州随意发展,难保不会出问题。所以最终,刘表将刘备安排到荆州边缘,去给他站岗放哨,尽可能地把刘备边缘化,同时削弱他的力量。
刘琦去找刘备的时候,刘备就是这样一个尴尬的处境,两人一拍即合。
此后,恰逢荆州江夏郡太守黄祖战死。刘琦便主动请命,去担任新任江夏太守。此时的刘琦,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觉得就算不能继承荆州牧的位置,好歹还有江夏郡栖身。而刘表则是欣然同意。于此同时,曹操正式决定南下,然后刘表病重。
听到刘表病重的消息之后,刘琦马上返回,希望能见刘表最后一面。然而在蔡氏的阻挠下,刘琦连自己老爹最后的一面,都没能见到,只能再次返回江夏郡。
就是在这样一个局势下,曹操来了,刘表死了。
刘表死后,蔡氏拥立刘表的次子刘琮上位,成为新任的荆州牧。对此,身为长子的刘琦,自然不买账,荆州一时间便有了分裂的迹象。而南下的曹操,则是趁机派人劝降刘琮,希望刘琮能够投降。
面对来势汹汹的曹操,刚刚上位的刘琮,根本没有任何抵抗的心思,所以直接投降了。而刘琮投降的时候,并没有将这个消息同时告诉刘备和刘琦,而是自己单独投降。
等到刘琦和刘备发现,刘琮已经投降的时候,已经晚了。因为这个时候,曹操已经到了新野,带了几十万大军。而刘备当时则只有几千兵马,驻守在樊城,双方只有一百多里的距离。
山雨欲来风满楼。
此时的刘备,终于迎来了人生当中最艰难的一次战斗。坚守樊城,肯定守不住。投降,肯定也不行。因为当年刘备曾在衣带诏事件当中,刺杀曹操,两人有深仇大恨,投降之后,刘备大概率必死无疑,而且投降也不符合刘备的信念。
唯一的选择,就是暂时撤退,撤往江陵城。江陵地理位置特殊,而且还有大量的军用物资。占据江陵,和刘琦掌控的江夏郡联合,或许还有一战之力。
而在撤退的过程当中,刘备曾率军路过襄阳。当时投降的刘琮,就在襄阳城内。诸葛亮曾建议刘备,或许可以不去江陵,而是进攻襄阳。一旦拿下襄阳,便能控制大半个荆州,战略意义更大。但最终,刘备却放弃了这个选择。
《三国演义》当中,对于刘备放弃进攻襄阳的解释,是刘备过于仁义,认为刘琮是刘表的后代,如果他进攻刘琮,是对刘表的不敬,实在不忍。但实际上,如果我们把视角拉回到当时战局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刘备的考虑可能不一定仅限于此。
因为当时襄阳城内,防御也算是极强的。凭刘备这几千人马,能不能打得下来另说,就算打下了襄阳,战斗刚刚结束,曹操估计也就到了,刘备还是守不住襄阳。所以,进攻襄阳,对于刘备而言,不管是在道义还是在战略上,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不过,在刘备路过襄阳的同时,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带走了大量的老百姓。
据史书记载,当时刘备撤退的时候,刘琮麾下很多将军,包括老百姓,都自发地跟随刘备一起逃难。等逃到当阳县的时候,已经有十几万人跟着刘备一起逃命了。
这就很有意思了。
老百姓为啥要跟着刘备一起跑呢?
如果说,刘备战败了,逃跑了情有可原。但是那些荆州的老百姓,家乡就在那里,曹操又不是冲着他们来的,他们为什么要和刘备一起舍家撇业的逃跑呢?
究其原因,其实有两个。
首先,刘备在荆州的这几年,一直很注意维护自己的声誉,广施仁义。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很注意舆论宣传,让老百姓都知道他这位刘皇叔是个好人,愿意跟着他混。
其次,是因为大家之前听说,曹操来了之后,会屠城。
曹操屠城这件事,倒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他确实这样做过。当年曹操打下徐州的时候,曾因为早年自己父亲被徐州牧陶谦手下的人杀死,开始了血腥的屠杀。对于曹操在徐州到底杀了多少人,史书上一直没有定论,但毫无疑问,肯定很多就是了。《三国志》说是几万人,而《后汉书》则说是几十万人。
不管杀了多少人,屠城这个恶名,曹操显然是洗不掉的。
曹操屠戮徐州,发生在公元193年。而曹操南下荆州,则是公元208年。也就是说,那场骇人听闻的屠杀,对于当时的荆州老百姓而言,就是十几年前的事情。曹操的那场屠杀,就算在东汉末年那个战乱频发的时代,仍是极为罕见,甚至可以说是绝无仅有。再经过刘备、刘表先前一宣传,大家自然对曹操感到恐惧。
曹操来了,对当时的荆州老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个很恐怖的词。所以,老百姓跟着刘备一起逃难,自然也就很正常了。
那么,从刘备的角度来说,刘备为什么要带着老百姓一起逃命呢?难道刘备就不知道,光带着军队逃跑,速度会更快,会在更短的时间内抵达江陵吗?
刘备当然知道。
但相比之下,带上这些老百姓一起逃命,显然是个更好的选择。
第一,人口在东汉末年,是个相当重要的资源。东汉末年的时候,中原人口大多集中在北方,而荆州在南方,整个荆州才不到一百万人。就是这不到一百万人,也大多集中在荆州北部。像荆州南部的几个郡,加在一块也没多少人。
没有人,就算刘备有地盘,拿什么去打仗?
所以,将这些老百姓一起带到荆州南部的去,无疑是最佳选择。就算曹操占领了荆州北方,占领的也是一片空城,意义不大。
第二,一旦曹操追了上来,这十几万老百姓,也可以作为刘备逃跑的屏障。要说起来,这招刘备还是和曹操学的。当年,曹操和袁绍战斗的时候,双方曾在延津打过一场大战。那场战斗当中,就发生了著名的斩颜良诛文丑事件。后世提到这一战,大家首先想起的,自然是关二爷的勇猛。但同时,真正导致袁绍军队大败的主要原因,其实并不在于关二爷,而是因为当时曹操令人放弃随行的百姓和辎重,减缓了袁绍军队冲锋的速度。
所以,才给了关二爷可以斩杀文丑的机会。
当时刘备就在袁绍那边,对于这件事知道得很清楚。所以刘备知道,一旦曹操追了上来,完全可以放弃这些百姓和辎重,给自己创造一个逃离的时间,甚至可以趁机反杀曹军。
果不其然,后来的事情发展证明,刘备猜对了。
在得知刘备已经弃城逃走之后,曹操当即命令麾下轻骑,以最快的速度追杀刘备。最终,曹操在当阳追上了刘备,然后就有了历史上著名的‘张翼德喝断长坂坡’。但实际上,刘备真正能够逃出生天的关键,其实是在于他既是放弃了那些老百姓,降低了曹军的追击速度,所以才得以逃脱。
后来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刘备逃出生天之后,联合孙权,在赤壁大败曹军,然后迅速拿下了荆南四郡。而后又以荆南四郡为基础,入主益州,终成三足鼎立之势。
至于那些和刘备一起逃命的百姓,大概会在落入曹军手里之后,发现自己的错误。当年曹操确实是在徐州搞过屠杀,但那主要是为了报杀父之仇。如今则不然,曹操大军南下,只是为了拿下荆州,并非为报仇而来。而且当时刘琮已经投降了曹操,荆州名义上已经是曹操的地盘了,曹操自然不会对自己治下的百姓挥动屠刀。
这些老百姓,其实就算原地不跑,曹军也根本不会杀他们。
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致李严书信的政治博弈与历史深意建兴四年(226年),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仅两年,丞相诸葛亮与托孤大臣李严的关系已悄然生变。当李严以密信形式劝诸葛亮接受九锡殊礼、...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蜀汉双璧:姜维与魏延的实力对比与历史定位在三国蜀汉政权中,姜维与魏延作为后期核心将领,其军事才能与战略贡献直接影响着蜀汉的存亡。两人虽同为刘备集团的中坚力量,却在战略思维、战术风格、政治智慧等方面展现...
刘备 2025-09-30 三国风云:关羽轻视黄忠背后的权力逻辑与人性密码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封“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关羽得知黄忠位列后将军时勃然大怒,直言“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这场震动蜀汉朝野的争端,表面是武将间的地位之...
关羽 刘备 2025-09-29 乱世棋局中的英雄相惜:曹操为何看重投靠的刘备建安三年(198年),徐州城破之际,刘备带着残部投奔曹操。这场看似不对等的投靠,实则是东汉末年最耐人寻味的政治博弈。曹操以“豫州牧”高位相待,甚至说出“天下英雄...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29 王连:从南阳县令到蜀汉重臣的传奇人生在汉末三国乱世中,王连(字文仪)以南阳郡为起点,历经刘璋、刘备两代政权,最终成为蜀汉政权中掌管经济命脉的核心人物。他的仕途轨迹与历史选择,既折射出乱世中士人的生...
刘备 2025-09-29 白帝城托孤:刘备的权谋算计与诸葛亮的生死困局公元223年,白帝城永安宫的病榻前,刘备握着诸葛亮的手说出那句“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后世将其视为君臣相知的典范。然而,当掀开史书温情脉脉的面...
诸葛亮 刘备 2025-09-29 吕布辕门射戟:一场智勇交织的权力博弈公元196年的深秋,徐州小沛城外,一场看似荒诞的赌局改写了三国初期的军事格局。吕布以一箭射中辕门戟支,迫使袁术大将纪灵退兵,解除了刘备的灭顶之灾。这场被《三国志...
吕布 刘备 2025-09-28 刘琰:从蜀汉元老到“桃色事件”牺牲品的陨落之路在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中,刘琰曾是一位地位显赫却最终因荒唐行为断送前程的元老重臣。他的人生轨迹从刘备的亲密随从到诸葛亮北伐时期的冗员,最终因一场涉及皇权的“桃色事...
诸葛亮 刘备 2025-09-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