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生儿子众多,共有25位。像曹操这样的枭雄,自然也是对自己的接班人有着很高的要求,毕竟这个人很有可能终结汉朝百年的历史,开辟新的朝代,所以曹操自然是要好好考虑继承者的人选。后来曹操基本是把重点放在曹丕、曹植和曹冲三人身上,曹冲从小便有神童的称号,可惜天妒英才,曹冲小小年纪便因病去世,也是让曹操十分伤心。不过要说曹操最中意的接班人其实并非这三位,他可能才是曹操原本选定的最佳人选。
很多人说,曹操其实更看好曹植,想立曹植为继承人。曹丕和曹植是同母兄弟,相比而言,之前曹操确实是更加喜欢曹植,还曾经栽培过曹植。曹丕虽然成熟稳重,但是相比于曹植,少了一份洒脱,而曹植这个人,不仅文采好,而是浪漫大气,这其实和曹操的性格有点类似。曹操这个人,在历史上并不是大家所想象的不苟言笑,他是一个喜怒都放在脸上之人,高兴的时候就大笑,不开心的时候就大哭,说白了,曹操其实是个性情中人,就性格方面来说,他其实更喜欢曹植。这也是他迟迟不立世子的原因。
不过虽然曹操喜欢曹植,栽培曹植,但是曹植这个人在政治上的表现确实是不如曹丕的。而且由于曹丕手下人才众多,曹植一直斗不过曹丕,为了曹魏的前途,最终曹操下定决心,放弃了曹植,立曹丕为继承人。至于说曹丕的弟弟曹彰,他的政治头脑更加不如曹植,他一心想着带兵打仗,所以他也并不是曹操心中的理想继承人。实际上从曹操的最终选择来看,就曹丕、曹植、曹彰三兄弟来看,确实是曹丕表现更胜一筹。
有人说曹冲是曹操的理想候选人,实际上这个说法也是值得商榷的。曹冲虽然聪明,号称是神童,小小年纪就能想出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但他的年纪实在太小了,相比于曹丕,他没什么优势。也有人说了,虽然曹冲年纪小,但只要曹操愿意,他仍然是可以击败曹丕的。事实上,这种说法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为据史书记载,曹操当年确实公开表示过想要立曹冲为继承人,曹冲去世时,曹操还曾当着曹丕等人的面,说过类似的话语。
《三国志》: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亲为请命。及亡,哀甚。文帝宽喻太祖,太祖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言则流涕。
看看曹操这句话,什么叫曹冲的死对他来说是不幸的,但是对他的兄弟们却是幸运的?这不就说明如果曹冲在世,会是曹丕很大的竞争对手?相比于曹丕,曹冲确实是一个非常有力的竞争对手。不过在曹操心目中,真正想要立为继承人的也并不是曹冲,而是曹昂!
曹昂是曹操的长子,他从小母亲早逝,是丁夫人将其养大的,而这个丁夫人,则是曹操的正室!当时曹丕曹植的母亲还是一个妾,丁夫人因为曹昂之死责怪曹操,离开曹操,拒绝和曹操生活在一起,最后才给了曹丕母亲机会,让她成为了正室。如果丁夫人不主动离开,曹丕母亲很难成为正室!而在古代,正室和妾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从身份上来看,曹昂可以算上嫡子,身份上远远高于曹丕。
除了身份,曹昂在年纪上,相比于曹丕也更占优势。有些人很奇怪,年纪大为何会占优势呢?简单理解,年纪大,可以积累更多的资源!宛城之战时,曹昂战死,此时的他应该是二十来岁,而曹丕估计只有十岁左右,也就是说两人相差了十多岁。这十多年的时间,曹昂能积累的东西,远超大家想象。等到曹丕长大,曹昂手下必定是团结了一大批文臣猛将,曹丕很难斗过曹昂。
除了曹昂自身的优势,他和曹操之间的感情也是好得令人羡慕。首先,从曹操对曹昂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到,曹操非常喜欢这个儿子。曹操之所以在征战中带着曹昂,就是要栽培曹昂,让曹昂从实践中得到锻炼。除了深厚的父子感情,由于常年在一起作战,曹操与曹昂之间还有浓厚的战友之情,这两种感情交杂在一起,使得曹操越来越喜欢曹昂。
宛城之战时,曹操带着曹昂一同出征,原本张绣已经投降,结果因为曹操霸占了张绣的婶娘,逼反了张绣,张绣袭击曹营,曹操慌不择路,危机时刻,是曹昂将战马让给曹操,将活下去的机会让给了曹操,足可见两人之间深厚的感情。遗憾的是,曹昂于此战中阵亡,如果他不死,将来继承曹操位置的人肯定是他!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他都是曹操心中最理想的继承者。
曹操心中最想立的继承人其实并不是曹丕和曹植,就连曹冲也不是最佳候选人,他的心目中最中意的是曹昂。曹昂是曹操的嫡长子,父子感情非常好,而是曹操很早就开始着手栽培曹昂了,可惜的是因为曹操的失误,最终害死了曹昂,直到曹操去世前,都还在挂念着这个儿子。事实上,就连曹丕也曾经感叹过,如果曹昂在世,这个位置还轮不到他曹丕来坐。
东汉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汉献帝颁布诏书,以"功德极天际地"为由晋封曹操为魏王。这一看似寻常的册封仪式,实则是曹操权...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25 借荆州:孙权的战略棋局与利益权衡三国鼎立前夕,荆州作为长江中游的战略要冲,成为曹、孙、刘三方争夺的焦点。赤壁之战后,刘备以“借荆州”为名实际控制南郡、武陵、零陵等地,而孙权虽表面“出借”,实则...
孙权 刘备 2025-09-25 高平陵之变:蒋济为何会被活活气死?公元249年,曹魏正始十年,一场改变三国格局的政变在高平陵悄然上演。司马懿趁曹爽兄弟陪同魏帝曹芳祭拜明帝陵墓之机,发动兵变控制洛阳,史称“高平陵之变”。在这场权...
司马懿 2025-09-25 荀彧与司马懿:东汉末年智谋双璧的巅峰对决东汉末年,天下分崩离析,群雄逐鹿中原。在这场历史大变局中,荀彧与司马懿作为曹魏阵营的两大智囊,以截然不同的政治立场与谋略风格,在史册上刻下浓墨重彩的印记。前者以...
荀彧 司马懿 2025-09-25 腹中鳞甲:成语典故与陈震的传奇人生“腹中鳞甲”出自《三国志·蜀志·陈震传》,是诸葛亮在弹劾李严时使用的成语,其核心语义以“鳞甲”比喻人内心狡诈多变的特质,指代那些表面平和却暗藏算计的险恶居心。这...
诸葛亮 2025-09-25 刘备前期的“困局”:并非昏招频出,而是时势与格局的双重桎梏在三国历史的叙事中,刘备的形象常被简化为“三顾茅庐”前的落魄诸侯与得诸葛亮后的雄主。这种对比虽凸显了诸葛亮的战略价值,却也掩盖了刘备早期创业的真实困境——他并非...
诸葛亮 刘备 2025-09-25 诸葛亮七星灯借命被魏延打翻:魏延是故意的吗?在《三国演义》的宏大叙事中,诸葛亮七星灯借命被魏延打翻的情节,犹如一颗投入历史长河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引发了后世无数人的猜测与讨论。这一事件不仅关乎诸葛亮个人...
诸葛亮 2025-09-25 魏延胆敢扑灭诸葛亮的七星灯:魏延的胆子到底有多大?在《三国演义》的宏大叙事中,诸葛亮七星灯借命被魏延扑灭的情节,犹如一颗投入历史长河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这一事件不仅关乎诸葛亮个人的命运,更牵扯到蜀汉政权的内部...
诸葛亮 2025-09-25 历史回响:诸葛亮与刘备的相遇——年龄背后的时代抉择公元207年的隆中草庐,一场改变三国格局的对话在27岁的诸葛亮与47岁的刘备之间展开。这场被后世称为“三顾茅庐”的相遇,不仅奠定了蜀汉政权三十八年的基业,更成为...
诸葛亮 刘备 2025-09-25 知难而进:诸葛亮北伐的深层逻辑与历史必然性公元228年至234年,诸葛亮五次率军穿越秦岭山脉,以“兴复汉室”为旗号对曹魏发动北伐。这场持续七年的军事行动,在《三国志》中仅留下“凡五丈原之役,亮分兵屯田,...
诸葛亮 2025-09-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