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约前395年—前338年),汉族,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
改革必然要触及既得利益,必然会遭到方方面面的反对。
历史上,任何一次变法维新,都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的重新选择,而且是一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这也便是改革会遭到阻力的真正原因。
进步之处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较为彻底的封建化变法改革运动,顺应了封建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型,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大大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通过改革,秦国废除了旧的制度,创立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
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同时,壮大了国力,实现了富国强兵。
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局限之处
但是,在商鞅变法中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在一定程度上给广大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并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内行刀锯,外用甲兵”、迷信暴力而轻视教化等思想,也有其明显的历史局限。
负面评价
由于独尊儒术的缘故,历史上对于使用暴力手段进行快速改革的商鞅的评价并不是很好,以至于千百年后的人们还蔑称秦国为虎狼之国。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
后人又说:“卫鞅入秦,景监是因。王道不用,霸术见亲。政必改革,礼岂因循。既欺魏将,亦怨秦人。如何作法,逆旅不宾!”
正面评价
但是也有人肯定商鞅,比如王安石: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这是在肯定商鞅的治国方略。”
而资治通鉴中说:“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虽说商鞅刻薄,所谓“乱世用重典”本也无可厚非,反而说明商鞅之诚信品质。梁启超也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与管仲、诸葛亮、李德裕、王安石和张居正同列。在现代,尽管有少数不同声音,但大多数人承认商鞅是一个敢于触动旧势力、敢于改革的英雄。
嬴驷,即秦惠文王,是战国时期秦国历史上极具争议的君主。他早年车裂商鞅巩固权力,中年任用张仪连横破纵,晚年却陷入精神崩溃、身体衰败的悲惨境地,最终英年早逝。这位曾...
张仪 商鞅 2025-09-03 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历史浪潮中的关键推手北宋熙宁年间,一场旨在富国强兵、挽救统治危机的改革——王安石变法轰轰烈烈地展开。这场变法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
商鞅 王安石 2025-08-07 商鞅变法:历史天平上的功过评说战国时期,秦国在秦孝公的推动下,由卫国入秦的商鞅主导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变法运动。这场变法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军功,实行连坐之法”为核心,将秦国...
商鞅 秦孝公 2025-07-31 赢驷车裂商鞅:权力博弈下的必然结局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崛起,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具实力的国家。然而,这场变法的主要推动者商鞅,却在秦孝公死后,被新君赢驷下令车裂,落得个悲惨的结局。赢驷车裂商...
商鞅 秦孝公 2025-07-31 商鞅:功臣与罪人的双重镜像——从历史评价与制度变革看其历史定位商鞅(约公元前390年—前338年)作为战国时期最富争议的改革家,其变法使秦国从边陲弱国跃升为战国霸主,却也因严刑峻法与激进手段被后世斥为“刻薄寡恩”。这种矛盾...
商鞅 2025-07-29 战国七雄:除秦之外,谁执牛耳?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兼并战争与制度变革交织的时期。七雄之中,秦国凭借商鞅变法、地理屏障与持续的人才战略,最终完成统一大...
商鞅 2025-07-29 商鞅变法为什么成功了:多维视角下的历史必然性战国时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实现了从边陲弱国到战国霸主的蜕变。这场持续十余年的改革不仅重塑了秦国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结构,更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其...
商鞅 2025-07-28 法家的最高境界:在规则中构建秩序的终极形态法家思想作为中国先秦时期最具实践性的政治哲学,其核心主张“以法治国”深刻影响了中华文明两千余年的制度设计。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法家思想始终以“规则至上”...
秦始皇陵 商鞅 2025-07-23 商鞅的老师之谜:历史迷雾中的多元解读商鞅,这位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以其变法图强的壮举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关于他的老师究竟是谁,却如同一团迷雾,至今仍笼罩在历史学家的争...
商鞅 2025-07-21 嬴驷诛杀商鞅:权力博弈下的必然抉择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嬴渠梁溘然长逝,其子嬴驷即位后迅速下令逮捕商鞅,最终以谋反罪名将其车裂于市。这场震动秦国的政治风暴,表面是君臣反目,实则是新兴法家集团与旧...
商鞅 秦孝公 2025-07-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