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雍正名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在位时期十分的勤劳,一年就放假一天,雍正名声为何那么差?
清代的皇帝,形象一般都比较高大。为什么呢?因为在编修《清史稿》的时候,依旧是清代余部北洋政府当权的时候。
北洋军阀虽然都剪掉了辫子,可是他们都曾经给清代打过工,他们的老大袁世凯是清代著名的北洋大臣。所以我们就能理解,清代为何没有昏君了。
当然了,《清史稿》当然还是相对客观的,否则也没人把他列为二十五史之一了。这里面谈到的雍正和道光,一个以勤勉著称,一个以节俭闻名。
雍正号称史上最勤勉的皇帝,当仁不让。
看过《雍正王朝》的朋友,其实对雍正应该是有了一个改观。过去大家都觉得雍正是个暴君,因为他设立血滴子,大搞文字狱,迫害读书人。
后来我们会发现,雍正的改革,在当时来说,的确是利国利民的一件事情。他在位13年,却做了几代皇帝都没能做完的事情。
圣祖政尚宽仁,世宗以严明继之。论者比於汉之文、景。独孔怀之谊,疑於未笃。然淮南暴伉,有自取之咎,不尽出於文帝之寡恩也。帝研求治道,尤患下吏之疲困。有近臣言州县所入多,宜釐剔。斥之曰:“尔未为州县,恶知州县之难?”至哉言乎,可谓知政要矣!---《清史稿》
火耗归公、养廉银、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摊丁入亩、推广普通话等等,这些事情都需要花费很大精力。
同时这些事情中的不少,都是得罪人的。比如说火耗归公这件事,过去火耗是地方官的隐性收入,可是归公以后,只能拿养廉银,对他们来说敛财的主动权就丧失了。此外士绅纳粮这件事,得罪了大量土豪官绅。这帮人过去是不用纳粮当差的,可是雍正觉得天下人都一样,都应该纳粮当差,结果得罪了大量读书人,所以雍正名声差了。还有就是摊丁入亩这件事,过去按照人口来交税,有钱人家人口相对不多,有再多田也只交那么点税,可是改革后按照田来收税,那些土豪们可就亏大发了,穷人反而高兴了,生多少都不影响交税。13年执政期间,雍正每天睡眠时间都不到4个小时,光给奏折的批语就多达1000多万字。那么这位老哥有休息时间吗?那还是有的,每年只有在他过生日的时候,才会想着给自己放一天假。
康熙、乾隆都喜欢巡游天下,可是雍正从来没有哪天出去玩过。满清皇帝都喜欢围场狩猎,雍正也从来没有去过。就连大热天避暑,雍正都没有心思。
道光的节俭,那就是一个摆拍而已。
雍正、乾隆时期,这清代的国运还算不错,可是到了嘉庆时期,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尤其是道光时期,洋人开始与清代交涉,人家用洋枪洋炮打开了清代的大门。
道光皇帝在位30年时间,一直没有什么安生的日子可以过的。他自认为只要节约一些,就能够给王朝多带来一些福气,为此他的生活十分节俭。
(1)、补龙袍:他的龙袍上有补丁,让内务府的人补一个,需要5两银子。有一次他看到一位大臣的官袍上也有补丁,就问他补丁多少钱,那官员脱口而出3钱银子,这才发现自己说漏嘴了,连忙补充说这是自己家里人补的,所以便宜。
道光感叹,就连打个补丁,差价都有这么大,于是就让自己后宫的妃嫔们,一个个都学着做手工活,以后就把补丁的事情交给他们来做。
(2)、吃片汤:道光非常喜欢吃片汤,每次想吃都让太监去宫外花40文钱去买一碗,这已经是比较便宜了,差价不算多,外卖跑腿费都算在里面了。
有一天这家店突然就倒闭了,道光便想着让内务府弄给他吃,结果内务府的狮子大开口,又要修厨房,又要请大厨,由于花费太高,道光便打消了这个主意。
(3)、过大寿:道光不光节俭,还了解利用节俭开源节流。他的皇后过大寿,百官们各种前来送礼,什么珍珠、翡翠、玛瑙这样的宝贝应有尽有。
道光一高兴就要请大家吃饭,结果又心疼了起来,觉得太浪费,所以就给大家每人派发了一碗打卤面,不够可以续面的那种。
如此节俭的皇帝,果然是世之罕见。不过事出反常必有妖,道光是真的节俭吗?他的墓里清一色都是金丝楠木,这玩意儿在明代就消亡了,据说是道光偷偷花重金从缅甸买来的,连他老爸嘉庆都没用上,他自己倒是用上了。
一个真勤奋,一个假节俭。
雍正皇帝是真正的勤奋,因为他有东西传下来,那些批阅的奏章,其实就是雍正勤奋最好的证明,无需多言。
可是道光这个皇帝的节俭,却是有待商榷的。这个人虽然在生活上十分简朴,不乱花钱,可是他并没有给子孙后代省下来多少钱,反而让大清代越来越穷苦了。
宣宗恭俭之德,宽仁之量,守成之令辟也。远人贸易,构衅兴戎。其视前代戎狄之患,盖不侔矣。当事大臣先之以操切,继之以畏葸,遂遗宵旰之忧。所谓有君而无臣,能将顺而不能匡救。---《清史稿》
表面上君臣一心,满朝文武都穿着打补丁的朝服,乍一看以为是丐帮攻占了紫禁城了。而实际上这些官员们又有几个是真正清廉的呢?
同样对道光来说,节俭只是表面文章而已。他墓里的那些金丝楠木,也是铁证如山。他到底该怎么去解释这一点呢?
总结:清代的皇帝,是没来得及黑。
明代灭亡以后,清代入主中原。此后张廷玉带人开始修明史,这一路修到了乾隆时期。乾隆皇帝表示明代皇帝的形象,必须要看他的喜好来决定。
于是乎一帮大臣开始各种黑明代的皇帝,其实明代皇帝再不堪,能够延续王朝两百多年,那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清代灭亡以后,北洋政府也开始修清史,惋惜清史还没修完,才出了个草稿,北洋政府就没了。此后也没人惦记这个事情了,于是黑清代皇帝的事情,也就搁浅了。
参考资料:《清史稿》
在中国古代帝王权术中,雍正帝对李绂的“杀而复赦”堪称经典案例。这场看似矛盾的处置背后,实则是雍正为推行新政、平衡朝局、培养储君而精心设计的政治棋局。通过梳理历史...
雍正如何继位的 李绂 2025-09-08 胤祥与兆佳氏:乱世中的深情守望在清朝康熙末年至雍正年间的政治漩涡中,十三阿哥胤祥与嫡福晋兆佳氏的爱情故事,宛如一朵绽放在权力荆棘中的白莲,以温婉坚韧的姿态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这段跨越半个世...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05 雍正的皇后:贤德与荣耀交织的宫廷传奇在清朝历史的长河中,雍正帝的皇后们以其独特的品格与命运,成为宫廷史册中熠熠生辉的篇章。她们不仅是帝王身后的贤内助,更是母仪天下的典范,以贤德与智慧书写着属于自己...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04 图里琛:从历史真实到文学演绎的官职之辨在清代历史与文学作品的交织中,图里琛(或称图理琛)这一人物形象始终充满争议。电视剧《雍正王朝》将其塑造为康熙、雍正两朝的“御前侍卫领班”,以精明世故的形象贯穿全...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01 德妃偏爱十四阿哥之谜:血缘与情感的错位博弈在清朝康熙朝的宫廷中,德妃乌雅氏作为雍正帝与十四阿哥胤祯的生母,却对两位亲生儿子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她对十四阿哥宠爱有加,却对四阿哥胤禛冷淡疏离。这种矛盾的...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8-27 哲悯皇贵妃之死:历史疑云与文学演绎的交织在乾隆帝的后宫中,哲悯皇贵妃噶哈里富察氏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她是乾隆帝潜邸时期首位为其生育子女的女人,生下皇长子永璜与皇次女,却在雍正十三年七月初三日(乾隆登基...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8-12 孝敬宪皇后:无子无宠表象下的帝王敬重与历史地位在清朝雍正朝的后宫中,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常被后世贴上“无子无宠”的标签。然而,透过历史档案与宫廷实录的蛛丝马迹,这位稳居中宫九年的皇后,实则以独特的政治智慧与...
雍正如何继位的 孝敬宪皇后 2025-08-05 諴亲王:康熙幼子,清朝宗室中的特殊存在在清朝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諴亲王作为康熙帝的幼子,以其独特的身份和经历,在皇室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諴亲王本名爱新觉罗·胤祕,后因避讳雍正帝名讳,改名允祕,...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7-29 孙嘉诚与邬思道:一场被误读的权力博弈与历史虚构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孙嘉诚与邬思道的命运交织,曾引发观众对“孙嘉诚是否杀害邬思道”的激烈讨论。然而,无论是从历史原型、剧情逻辑还是权力斗争的本质来看,这一指...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7-24 固伦温宪公主与雍正:血浓于水的皇室兄妹情在清朝康熙帝的众多子女中,固伦温宪公主与雍正帝胤禛的兄妹情谊尤为特殊。作为康熙帝第九女、序齿为五公主,温宪公主不仅是雍正帝的同母胞妹,更因成长经历与命运轨迹,与...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7-1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