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隋唐交替的动荡岁月里,涌现出无数风云人物,屈突通便是其中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将领。他以刚毅忠勇、清正廉洁著称,历经隋唐两朝,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鲜卑血统,北周崛起
屈突通,复姓屈突,鲜卑名坦豆拔,出生于雍州长安(今陕西西安),祖籍昌黎郡徒河县(今辽宁省锦州市)。其先世为库莫奚种人,依附鲜卑慕容氏,后随北魏皇室迁居洛阳,家族逐渐融入中原文化。屈突通出身将门,父亲屈突长卿在北周时期担任邛州刺史,为家族的荣耀奠定了坚实基础。
少年时期的屈突通便展现出刚毅果敢的性格和对武略的浓厚兴趣,尤其擅长骑射。北周时期,他以司卫都中士的身份开启仕途,凭借自身的才能和努力,逐步在官场崭露头角。隋朝建立后,他继续得到重用,历任左卫府司马、左勋卫车骑将军等职,袭爵邑川公,成为隋朝统治阶层中的重要一员。
隋朝栋梁,执法如山
屈突通在隋朝时期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公正无私的执法态度赢得了广泛赞誉。隋开皇十七年(597 年),他奉隋文帝杨坚之命到陇西一带巡查直属朝廷的牧群。在检查过程中,他秉公执法,不畏权贵,顺藤摸瓜,共查出两万多匹被藏匿的战马。隋文帝闻讯后大为震怒,欲将罪臣太仆卿慕容悉达及诸监官一千五百人全部处斩。屈突通于心不忍,冒死向隋文帝求情:“人命至重,死不再生,陛下至仁至圣,子育群下,岂容以畜产之故,而戮千有余人?愚臣狂狷,辄以死请。”隋文帝被他的真诚所打动,最终免除了众人的死罪。经过这件事,屈突通在隋文帝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赢得了朝廷上下的一致敬重。
屈突通为人正直,不仅对他人要求严格,对自己的亲属也一视同仁。他的弟弟屈突盖任长安县令时,同样以严整而知名。当时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由此可见,兄弟二人在百姓心中威望极高,也反映出他们执法如山的形象深入人心。
在军事方面,屈突通更是屡立战功。大业九年(613 年)六月,司徒杨素之子杨玄感趁隋炀帝第二次征高丽之机,举兵造反。屈突通临危受命,与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驰援东都洛阳。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指挥若定,与杨玄感军展开激烈交锋。隋军且战且进,一日内三胜,最终成功平定了杨玄感叛乱。屈突通以功迁左骁骑卫大将军,成为隋朝军队中的核心将领之一。
坚守潼关,无奈降唐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屈突通作为隋朝的忠臣,多次奉命镇压农民起义,为维护隋朝的统治竭尽全力。隋炀帝南巡江都时,委屈突通镇守长安,这充分体现了隋炀帝对他的信任和重用。
隋大业十三年(617 年),李渊起兵入关,势如破竹。屈突通奉代王杨侑之命坚守潼关,企图阻挡李渊军的进攻。潼关地势险要,是长安的门户,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屈突通深知责任重大,他精心布置防御,率领隋军与李渊军展开了激烈的对抗。在战斗中,屈突通展现出了顽强的斗志和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他多次击退李渊军的进攻,使潼关久攻不下。
然而,战争的局势往往瞬息万变。屈突通的部将桑显和在夜袭刘文静军营时,因军士疲惫,停止进攻就地开饭,结果被刘文静抓住战机,派兵重起营栅,并前后夹击,导致桑部全军覆没。此战后,屈突通的处境愈发窘迫。有人劝他投降,屈突通哭着说:“我未能尽人臣的忠节,所以到了这个地步,让本朝蒙羞,实在是愧对代王。”他坚守潼关数月,最终因粮草断绝、孤立无援,被迫兵败被俘。
面对李渊的劝降,屈突通起初坚决拒绝,甚至杀死了前来劝降的家童,以表明自己对隋朝的忠诚。但李渊深知屈突通是一位难得的将才,对他十分敬重,并未加以怪罪。在李渊的诚意感召下,屈突通经过深思熟虑,认识到隋朝已经衰败,天下大势已不可逆转,于是选择投降唐朝。
唐朝功臣,再立新功
投降唐朝后,屈突通得到了李渊的重用,被授予兵部尚书,封蒋国公,成为秦王府行军元帅长史。他迅速调整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唐朝的军事建设中,为唐朝的统一大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跟随李世民征讨四方的过程中,屈突通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他清正廉洁,在征讨薛举的过程中,面对珍奇宝物,很多将领都纷纷争夺,唯独他分毫不取。李渊得知后,夸奖他“清正奉国”,并赏给黄金六百两。屈突通的这种高尚品质,赢得了将士们的尊敬和爱戴,也为唐朝军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武德九年(626 年),李世民为争夺皇位继承权,发动了玄武门事变。在这场关乎唐朝命运的关键战役中,屈突通全力支持李世民,与尉迟敬德等将领并肩作战,为李世民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事变后,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他任命屈突通为检校行台仆射,继续镇守洛阳。次年,又授其为洛州都督,并加授左光禄大夫。
在平定王世充的战役中,屈突通更是功不可没。他随李世民出征,凭借丰富的军事经验和出色的指挥才能,制定了合理的战略战术。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为唐朝军队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平定王世充后,论功行赏,屈突通功为第一,拜陕东大行台右仆射。他的军事才能和忠诚得到了李世民的高度认可和赞扬。
清廉一生,流芳千古
屈突通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更是一位清正廉洁的官员。他一生坚守原则,不贪图钱财,不谋取私利,始终保持着高尚的道德情操。魏征曾评价他说:“如今能够做到清正廉洁至死不变的,只有屈突通和张道源两个人。”这充分体现了屈突通在当时的清廉形象和崇高威望。
贞观二年(628 年),屈突通因年老患病卒于任,享年七十二岁。唐太宗李世民对他的去世深感悲痛,追赠他为尚书左仆射、司空,谥号“忠”,并下诏将其图形于凌烟阁,位列第十二。凌烟阁是唐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的高阁,能够入选凌烟阁的都是对唐朝有着卓越贡献的人物。屈突通能够获此殊荣,足以证明他在唐朝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屈突通的一生,是忠勇与清廉的一生。他在隋唐交替的动荡岁月里,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事迹和精神,成为了后世人们学习的楷模,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唐代诗坛群星璀璨,若论以单篇作品震撼千古者,崔颢必居其一。这位出身博陵崔氏的诗人,以《黄鹤楼》与《长干行》两首风格迥异的诗作,在盛唐诗坛刻下双重印记——前者以苍...
2025-07-10 宋朝:被误解的“弱宋”,实为文明巅峰的隐形强者当后世谈及宋朝,常以“积贫积弱”概括其历史形象,但翻开《宋史》与考古报告,这个统治中国319年的王朝,实则以超前的制度设计、惊人的经济创造力与科技文化成就,构建...
2025-07-10 王清任方剂探秘:活血化瘀的千年智慧结晶在清代医学史上,王清任以其独特的解剖学实践与活血化瘀理论独树一帜。他通过实地观察人体结构,结合临床经验,创制了32首方剂,其中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
2025-07-10 阴鸷之相与美男之谜:来俊臣形象的历史解构在武周酷吏的黑暗星空中,来俊臣始终以"蛇蝎美人"的复杂形象被后世铭记。这个出身赌徒家庭的死刑犯,凭借阴柔俊美的外表与洞察人心...
2025-07-10 托尔斯泰的三大文学丰碑:穿透时代的灵魂史诗在19世纪俄国文学的星空中,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以三部长篇巨著构筑了不可逾越的艺术高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这三部作品不...
2025-07-10 封神战场终极对决:孔宣与张奎的实力深度解析在《封神演义》构建的仙魔战场中,孔宣与张奎作为商纣阵营的顶级战将,始终是读者热议的焦点。前者以"圣人之下第一人"的威名横扫阐...
2025-07-10 屈突通:隋唐之际的忠勇名将与清廉典范在隋唐交替的动荡岁月里,涌现出无数风云人物,屈突通便是其中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将领。他以刚毅忠勇、清正廉洁著称,历经隋唐两朝,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5-07-10 蜀国杨仪:才高德薄,性格悲剧下的权力困局在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中,杨仪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他以卓越的行政才能著称,却因性格狭隘、口无遮拦,最终落得身败名裂、自尽狱中的悲惨结局。杨仪的一生,是“才高德薄...
2025-07-10 贺知章:盛唐诗坛的狂客与传奇在盛唐的璀璨星河中,贺知章以其独特的才情与旷达的性格,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他既是诗坛的翘楚,又是书法界的巨匠,更以高寿、仕途顺遂和豪放不羁的个性,在历史上留下了...
2025-07-10 混沌初开谁为尊:盘古与鸿钧辈分考辨在中国神话的星空中,盘古与鸿钧如同两颗交相辉映的星辰,前者以开天辟地的壮举奠定创世神话的根基,后者以《封神演义》中“三清之师”的身份成为仙侠叙事的巅峰。二者辈分...
2025-07-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