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子多福一直是中国古代人最重要的事情,尤其王公贵族,繁衍子孙后代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责任。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下去。
电视剧《山河月明》的热播,让明成祖朱棣的一生再次成为热门话题。但是朱棣夺取侄子建文帝的皇位后,再没生下一儿半女,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后妃子女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带领他的所谓“靖难军”攻入南京城,夺取了建文帝的皇位,成为了永乐皇帝。
称帝后的朱棣,册立正妻徐氏为皇后,徐皇后在做了五年的皇后之后,于永乐五年(1407)七月病逝。
朱棣一生有四个儿子,即仁宗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简王朱高燧、四子朱高爔;此外,他还有五个闺女。这四子五女,都是朱棣夺位前出生的。
据说,在徐皇后死后,朱棣想续娶她的妹妹徐妙锦,但是徐妙锦与哥哥徐辉祖一样,都是支持建文帝、反对朱棣夺位的反对派,对朱棣夺取皇位的行为十分仇视,又怎肯嫁给这个姐夫呢?
朱棣威胁说:朕是天子,你不嫁给朕,还想嫁给什么样的丈夫?徐妙锦自此以后便出家当尼姑了,一辈子不嫁人。
朱棣像他爹朱元璋一样,在徐皇后死后不再册立皇后,宫中一切事务由一个王氏贵妃主持。据说,这位王贵妃与当年的婆婆马皇后一样,十分贤德,安慰着愈发苍老和性情越来越暴躁的朱棣,没少为群臣在丈夫面前说好话,使许多大臣免受惩处,太子朱高炽也对她十分敬重。王贵妃死于永乐十八年(1420),朱棣十分伤心。
朱棣夺位后,曾册立靖难功臣张玉的女儿为贵妃,权氏为贤妃,任氏为顺妃,王氏为昭容,李氏为昭仪,吕氏为婕妤,崔氏为美人,等等。其中,除了张氏、王氏之外,其余的妃嫔都是从朝鲜王朝纳娶的。
由此可见,朱棣的后宫妃嫔也并不算太少。
二、后宫丑事
在这些妃嫔中,明成祖朱棣十分宠爱来自朝鲜王朝的贤妃权氏。永乐八年(1410),他发动第一次亲征漠北的战争,把其他的妃嫔都留在了京师南京城,唯独带了权氏去。
可惜的是,由于长时间的征战,跋山涉水,征途苦累,加之烽烟弥漫环境恶劣,危险常常不期而至,令人胆战心惊,貌美如花又娇嫩体弱的权氏实在是经受不起,病死在回京的路上,最后葬在了山东。
权氏死后,朱棣十分悲痛。偏在此时,后宫中有人就此做文章,将事情给闹大了。
一个宫女因为个人恩怨,诬陷一个吕姓的宫女,对朱棣说权氏贤妃不是病死的,是吕氏暗地里给毒死的。朱棣正在为美人之死悲痛之时,闻讯勃然大怒,不仅杀死了吕氏宫女,还将与此事有牵连的宦官、宫女赐死数百人,兴起了大狱。
但这事儿并没有就此结束。
不久,一个与吕姓宫女关系要好的、同样姓吕的宫女,还有一个姓鱼的宫女,与宦官偷偷摸摸有了私情,被人告密到了朱棣那。按理说,宫女、宦官对食成菜户结好的事儿历朝历代都有,并不稀奇,但是一旦告到皇帝那就成了个事儿,尤其是朱棣正在神经敏感之时。他下令抓捕吕氏、鱼氏宫女,但是二人闻讯后,唯恐受到严惩,就畏罪自杀了。
当事人已死,按说此事儿也就算了结了,但是朱棣偏不,他下令严刑拷打与此事有关的人,一个婢女受刑不过,被屈打成招,承认了吕氏、鱼氏等人有弑君的恶念。
意图弑君,这还了得!朱棣得知后,下令将与此事有牵连的人全部抓捕,宫里的人相互攀咬,一下子牵涉到二千多人,被全部杀害,纵使是太子朱高炽出面求情也没用。
在处死宫女、宦官时,朱棣亲自到场观刑,以解心头之恨。但是,场上发生的一幕却打脸了,让朱棣彻底疯狂了。
有的宫女见朱棣来了,觉得反正也是一死,索性豁出去了,将宫中的丑事抖搂了出来,对着朱棣大骂:“自家阳衰,故私年少寺人,何咎之有?”意思是:是你自己阳衰,不顶用,所以我们才与年少寺人有私,这事儿能怨我们吗?
三、原因分析
当时的宫人,有许多来自朝鲜王朝,所以在《李朝实录》中保存了这些材料,这些内容在明朝的官方正史、即使是私人笔记中也是万万不会出现,也没人敢记载的。
朱棣晚年宫中的生活不幸福,在这里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他晚年身体多病,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自身的生理能力,尽管后宫妃嫔成群,但是又有什么用?后宫的女人青春年少,却无法得到正常的生理满足,出现了令他不能接受的事儿,酿成了悲剧大狱。
朱棣何尝不想像他爹朱元璋那样多子多女呢!可是,因为身体原因,已经不能够了,纵使他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也对此没有办法。由此,他的子女都是在夺位前生下的,做皇帝后一个子女也没能生育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生理上的缺陷,会影响到人的心理。既然在宫中失去了男人的自信,他索性远离被女人围绕的后宫,多出去走走。这或许也是明成祖多次亲征漠北的一个原因吧。挥师北伐,这种在战场上拼杀的生活,比起令他头痛的后宫生活,更能让他感受到人生的快慰、生活的乐趣。正因如此,尽管他最后三次亲征漠北,几乎是马不停蹄地进行,而实际上都是无功而返,还遭到了群臣的极力反对,但他仍然坚持。即使在平时,他也很少居住在京师南京城,而是住在他当初封藩的北平;明朝迁都北京后,他又常年在外征战。
1399年的北平城头,寒风卷过燕王府的琉璃瓦,朱棣凝视着南方——那里,新登基的建文帝朱允炆正以雷霆之势推进削藩政策。这场叔侄间的权力博弈,最终演变为中国历史上著...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7-10 盛庸:以弱胜强的战术大师,为何难挽靖难败局?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挥师南下,一场持续四年的靖难之役拉开帷幕。在这场决定明朝命运的内战中,一个名字如彗星般划过战场——盛庸。他以布衣...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盛庸 2025-07-01 沐英不死,朱棣敢反吗?—— 滇南柱石与燕王野望的时空对峙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滇池畔的沐王府传来噩耗,开国名将沐英因太子朱标去世哀痛成疾,卒于任上。这位统领云南三十万大军、坐镇西南边陲的“黔宁王”,其离世不仅改...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标 2025-06-30 朱棣晚年顿悟:朱元璋之死的真相与皇权更迭的隐秘逻辑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初十,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于应天皇宫。七日后,皇太孙朱允炆仓促即位,改元建文。这场权力交接的异常速度,在二十四年后因燕王朱棣发...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6-27 朱棣为何诛杀纪纲:锦衣卫指挥使的权力迷途与皇权底线永乐十四年(1416年)七月,锦衣卫指挥使纪纲被押赴刑场,这个曾替朱棣铲除异己、制造“瓜蔓抄”的特务头子,最终因“谋大逆”罪名被处以极刑。从寒门子弟到位极人臣,...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6-24 靖难之役:百万生灵涂炭的皇权更迭靖难之役(1399-1402年)是明初朱棣与朱允炆争夺皇位的战争。这场持续四年的内战,不仅改写了明朝的政治格局,更造成空前的人口损失。据历史学家估算,战争直接及...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6-23 方孝孺:为何被誉为“读书种子”?方孝孺(1357年—1402年),字希直,号逊志,浙江宁海人,明代初年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他因拒绝为燕王朱棣起草即位诏书而被诛十族,史称“天下读书种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6-11 方孝孺:忠义千秋的殉道者还是迂腐的卫道士?在明朝初年的血色朝堂上,方孝孺以一种近乎悲壮的方式完成了历史定格。当燕王朱棣的铁骑踏破南京城垣,这位建文帝的翰林侍讲,在拒绝起草即位诏书的那一刻,便注定了其作为...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6-05 朱棣迁都:永乐盛世下的历史抉择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明成祖朱棣是一位极具雄才大略的帝王。他登基后,做出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决策,其中迁都北京这一举措,更是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迁都...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5-27 徐达若未离世,会支持朱棣靖难吗?在明朝历史风云变幻的舞台上,靖难之役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大事件。朱棣以“靖难”之名起兵反抗建文帝,最终登上皇位。而徐达作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若他在世,是否会支持朱棣...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徐达 2025-05-2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