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刘彻是很多人公认的汉代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做了很多改革,其中包括“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提出并实施这理念的人并不是汉武帝,而是董仲舒,他跟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属于同一个时代。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刘彻刚继位的时候兴致勃勃想要建造一份大功业,16岁继位的汉武帝碰巧遇上了精通儒家学说的董仲舒。董提出来的“天人三策”得到了汉武帝的喜爱,正因为里面所讲的核心内容引发了汉武帝刘彻的高度重视。
011:董仲舒读书的时候极不寻常,强调的内容激发了刘彻的兴趣
史记记载董仲舒是广川人,现在的河北枣强人。在汉景帝的时候就已经是博士,这个博士跟现代博士的概念完全不一样,汉代博士相当于皇帝身边的高级顾问。他是一个非常有学问的学者,相传他读书非常刻苦。史记记载他读书的时候曾经三年时间没有去自己的后花园,更不说出去游玩。
汉武帝在继位之后的当年十月下诏让天下诸侯高官推举一些当地的贤良方正,核心一点就是要敢于纳谏。这一次贤良方正中汉武帝发现了董仲舒,他考了第一名。汉武帝向他连续问了三次,董仲舒就回答了三次。回答的文章叫做策文,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天人三策”。董主要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回答的让汉武帝刘彻十分满意。
第一点董仲舒提出了新王改制,意思就是说一个新皇帝登基的过程中一定要改变整套的制度。通俗一点就是改变历法,服饰。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皇帝服饰都有一个颜色,新王朝建立应当把原来旧王朝皇帝服饰的颜色改掉。
董仲舒的想法包含了几点意思,新王朝建立有没有合法性?汉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仅仅用了七年的时间就扫荡了群雄,推翻了秦朝夺取了天下。此时全国百姓会不会尽数服你?万一你自己哪里没搞好,人家也弄一个政变推翻你的统治。董暗示的意思就是你之所以能够当皇帝,那是因为有神人帮助。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有神人帮助,其他的人都不能这样做,要不然就是逆天而为。
我们知道汉武帝刘彻在位五十多年,一生所追寻的就是独裁统治。第二点就是董仲舒这个博士属于春秋学派的博士,春秋有三派,恰恰董选择的是公羊春秋。这种学派把天下大一统看得非常重用,恰恰中了汉武帝刘彻的下怀。汉武帝刘彻一生推崇的就是中央集权,刘彻信任他的第二点正是因为董仲舒为他的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第三点尤为重要,那就是建立太学。首度提出来把推举贤良作为一种制度,每两年推选一次。太学的建立就是从汉武帝刘彻时代开始的,经过时间演变到了隋代变成了国子监,隋朝第一次创建了科举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才废除。
022:尊儒改革是好建议,正负面的影响都有,并没有十全十美
汉武帝跟秦始皇有很多类似之处,有一点两人的做法不一样。秦始皇选择焚书坑儒来抵制儒家学派,汉武帝则让你读书,可只允许读儒家学派的书。这个做法让我们后世看来非常成功;天人三策还有一点比较重要,那就是第一次提出改革的词语。随着时间推移并不能选择墨守成规,汉代经过几十年发展还有很多陈旧的东西没有更改。这几个问题都是汉武帝当了皇帝后需要一一解决的,正因为如此董深得皇帝信任。
凡事有利必有弊,董仲舒提出有两点,第一点是创建学校,另外一方面就是尊儒。后来在基层也创办了一些想学,在中国古代官场上一般有四支力量,文官,武将,宦官,外戚。总的一方面来看以儒家思想为价值观念的文官掌权所彰显的就是政治清明,如果是武将掌权就会出现藩镇割据。儒家核心一点就是讲忠孝仁义,尊儒之后儒家思想深入到文人心中,有了一个儒家的价值观念。
结束语:就跟人一样没有十全十美,同样尊儒也会带来一定的弊端。最大一点就是导致了文化专制,儒家地位提高了,其他学派就自然衰落下去。
作为汉景帝刘启的皇后,王娡以二婚之身入宫并诞下汉武帝刘彻的传奇经历广为人知。然而,她与汉景帝所生的三位公主——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其命运轨迹同样折射出...
王娡 刘彻 2025-09-10 廉颇老矣:历史回响中的英雄迟暮与时代隐喻战国烽烟中,廉颇以“破齐败燕、守卫长平”的赫赫战功铸就铁血传奇,却在暮年遭遇“一饭三遗矢”的谗言构陷,最终悒悒而终。这个被司马迁载入《史记》的典故,历经两千余年...
廉颇典故 司马迁 2025-09-05 楚怀王是昏君吗?——从历史迷雾中探寻真相在战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楚怀王熊槐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其刻画为“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的昏庸之君,但出土文献与后世研究却揭示出这位楚...
司马迁 楚怀王 2025-09-03 史记:跨越三千年的历史长卷——从上古传说到汉武雄图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以恢弘的叙事框架与深刻的历史洞察,构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原乡。这部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历时十四年完成的巨著,不仅开创了“纪传体”史...
司马迁 2025-09-01 汉武帝刘彻6子命运沉浮录汉武帝刘彻,这位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雄主,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韬略,开拓了汉朝的广阔疆域,奠定了汉武盛世的辉煌基础。然而,他的6个儿子却各自有着截...
刘彻 2025-08-26 秦三世子婴身世之谜:历史迷雾中的宗室血脉探寻秦朝末年,秦三世子婴以46天的统治成为帝国崩塌前的最后见证者。然而,这位在历史转折点上登场的秦王,其身世却如蒙尘古卷般模糊不清。司马迁在《史记》中留下三种矛盾记...
司马迁 2025-08-08 雄图霸业铸盛世:汉武帝时期的文明巅峰公元前141年,16岁的刘彻登基称帝,这个被后世称为“汉武帝”的少年君主,以雷霆之势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大一统”为标志的盛世。在位54年间,他通过政治集权...
刘彻 启 2025-07-18 汉武帝与王娡:母子情深背后的权力共生与情感羁绊汉武帝刘彻与生母王娡的关系,既包含传统宫廷中母凭子贵的权力纽带,又超越了简单的利益联结,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一段复杂的情感传奇。从民间农妇到帝国皇后,王娡以非凡的政...
王娡 刘彻 2025-07-16 汉高祖与汉武帝:创业与守成的双重变奏在中国古代帝王谱系中,刘邦与刘彻这对祖孙的功业对比始终充满张力。一位以布衣之身终结秦末乱世,开创四百年汉家基业;一位以雄主之姿北击匈奴、南平百越,铸就“汉武盛世...
刘彻 刘邦 2025-07-15 张耳与陈余:刎颈之交为何反目?责任归属的深层剖析秦末乱世中,张耳与陈余的友情曾如烈火般炽热。二人同为魏国名士,逃亡途中以“刎颈之交”立誓,共历陈胜吴广起义、拥立赵王武臣、巨鹿被围等生死考验。然而,这段被司马迁...
司马迁 2025-07-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