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可望(?—1660年),原名孙可旺,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大西政权主要将领、南明永历时期权臣,陕西延长县人。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众所周知,古代要被封官赐爵得到赏赐,必须是要立下功名的,可是有一位将领,他归降之时只剩下五百士兵,可是当他进京之时,顺治帝却在大殿亲自接待他,这里面又有什么故事呢?
孙可望从贫苦的家庭的出身,从参加义军到成为勇敢果断的将领,再到降清之后成为清朝的大红人,最后却又落得一个死因不明的下场,这其中有多少引人入胜的故事,为什么只带五百残兵回来却能被封为王爷的高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明其中真相。
身居重位举抗清大旗
孙可望出身贫苦,但是他很机灵,又识得几个字,参加义军的时候被正在陕北起义的张献忠收为养子,慢慢地,他也越来越果敢,每次进军都能领着部下沉着取胜,因此张献忠也很器重他。
崇祯十七年,张献忠在成都建立政权,孙可望位居各大将领的首位,后来张献忠牺牲,孙可望继续率领部下攻占了云贵地带,举起了抗清的大旗。
要知道,当时攻占云贵一带的时候是孙可望和李定国两个人一起带领部下打赢的,可是后面孙可望战败也是败给了李定国,这其中又是怎么回事呢?
张献忠牺牲的时候清朝已经建立起来了,而对孙可望和李定国两个人来说,当前最紧急的事情就是抗击清朝,可是偏偏就在这最重要的一件事上,两个人的意见产生了分歧。
孙可望想把部队往广西迁移,继续和明军作战,如果作战失败,就进南海,可是李定国却不同意,李定国想要挺进云南建立建立根据地,然后联合明军共同抗清,两人争执不下,这个时候李定国的建议得到了其中大多数人的认可,但是孙可望却始终无动于衷。
李定国觉得孙可望如果一意孤行,自己还没有活着的意思,于是拔了刀想要自刎,在场的将领们看了,连忙劝住了他,孙可望见形势如此,也只好同意李定国的作战方法,可是因为这件事,孙可望心里对李定国也有了芥蒂和疑虑。
顺治十四年,孙可望率领十万大兵向驻扎在云南的李定国发起了进攻,这个时候的李定国跟刘文秀两人合起来的兵力也才三万,双方力量十分悬殊,李定国想要诱敌深入,于是孙可望一路顺利行进到了交水河畔,两军交战。
孙可望从正面渡河,双方打得不可开交,这时候刘文秀前锋失利,孙可望见形势如此,于是命令士兵乘胜追击,而这个时候位于后阵的白文看战局不利,于是率领五千士兵冲击孙可望军队,孙可望眼见军队快要溃败,于是骑了马就逃了。
册封赐宴成清朝红人
其实这个时候孙可望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和李定国重修旧好,两个人一起联手抗击清朝,还有另一个选择就是承认自己已经失败,自此隐居,退出军政舞台,可是孙可望不甘心如此。
战败的事情始终在他心头压着,成了他心里的一块石头,他面对这件事也越来越放不下,于是干脆向清朝投了降,想要再借着清朝的兵力报仇。
顺治十五年,顺治帝在长沙进行册封典礼,于是邀请孙可望进京见驾,场面十分隆重,有多隆重呢?
十天之内,顺治帝就赐宴了三次,除此之外,还赏赐了银子一万两千两,赐给他府邸、马匹、绸缎等等,霎时间,孙可望成了清朝朝廷炙手可热的红人。
为什么他能获得这么高的赏赐和地位呢?其实不难理解,孙可望本来就是张献忠的义子,在投降之前一直是抗清的主力军,在清军眼里就是“刺儿头”,跟李定国两个人打了不少胜仗。
势如破竹解南明战事
因为孙可望向清朝投降,出卖了军情情报,李定国抗清失败,清朝朝廷封孙可望做了义王。
有人问,孙可望只剩五百残兵,怎么还能再上战场厮杀呢?其实不然,虽然兵力稀少,但是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孙可望能赢,靠的就是对南明情况的了如指掌。
不仅向清军阐明了南明军事方面的各种状况和细节,还献上了滇黔地图,不仅如此,孙可望还拉拢了之前自己的部下和同伴,劝说他们一起投降。
军事机密已然被泄露,对明军来说,自己在清军面前如同透明,到最后,清军一路挺进西南,南明就此覆灭。
而这个时候的孙可望已经失去了价值,顺治十七年,孙可望暴亡,死因未明。
后记
为了自己的不断膨胀的野心,与自己一同作战多年的同伴反目,最后搭上了同伴,搭上了自己,还搭上了整个永历政权。
“不想当将领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可是无法顾全大局,只为自己的野心一意孤行的将领又怎么算得上一个好将领呢?
1657年,南明永历十一年,原大西军领袖孙可望在交水之战中惨败于李定国,仅率数百残部仓皇逃亡。这场溃败不仅终结了他对云南的统治,更直接导致其向清军统帅洪承畴投降...
李定国 孙可望 2025-07-24 清朝为何不敢删除明朝历史:政治智慧与文化传承的双重考量在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往往伴随着前朝史籍的销毁与篡改,但清朝却是个例外。从顺治二年(1645年)设立明史馆,到乾隆四年(1739年)《明史》最终成书,清朝历时近...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7-02 查慎行:清初诗坛的孤光与历史褶皱中的文人标本在清初诗坛的星空下,查慎行如一颗孤星闪烁。这位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诗人,以万首诗篇镌刻时代印记,却在文字狱的阴影中活成惊弓之鸟。他的生平恰似一部微缩的清代...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6-27 佟国维与索尼:跨越满汉鸿沟的权力共谋者在清初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佟国维与索尼的名字如双子星般闪耀。一位是出身汉军旗的“佟半朝”,一位是四朝元老的“辅政首臣”,看似分属不同阵营的两人,却在顺治遗诏制...
顺治为什么出家 索尼 2025-06-27 索尼:康熙朝的忠臣之辩与权力密码在清朝初年的政治棋局中,赫舍里·索尼的名字始终与“权臣”“忠臣”的争议相伴。这位历经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的元老,以首辅大臣之姿主导了少年康熙亲政的关键转折,却...
皇太极的皇后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6-20 鳌拜:康熙帝师到权臣的蜕变与清初政局嬗变在清初波谲云诡的政坛上,鳌拜的名字始终与“权臣”标签紧密相连。这位历经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的勋旧重臣,其政治轨迹犹如一面棱镜,折射出满洲贵族政治向皇权专制转型...
皇太极的皇后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6-03 顺治帝:功过交织下的帝王评说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清朝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是一位极具争议的帝王。他年少登基,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亲政,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其统治既有可圈可点之处,也存在一些不足,...
顺治为什么出家 福临 2025-05-27 顺治静妃下落之谜:清宫秘史中的跨文化叙事顺治帝废后博尔济吉特氏(又称孟古青)的去向,堪称清初宫廷史中最具争议性的谜团之一。这位出身蒙古科尔沁部的皇后,在入宫仅两年后便被降为静妃,此后其行踪在官方史料中...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5-19 福临一生最爱的女人:董鄂妃的传奇人生与帝王深情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顺治帝福临作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其一生充满了波折与传奇。而在他的情感世界里,董鄂妃无疑是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她不仅是福临一生最爱的女人...
顺治为什么出家 董鄂妃与顺治的爱情 2025-05-16 孝惠章皇后未与顺治帝合葬之谜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帝后合葬是传统葬制,但孝惠章皇后却未与顺治帝合葬,这一现象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传统葬制与特殊例外清朝帝后合葬的传统由来已久,皇帝与皇后同穴而...
顺治为什么出家 孝惠章皇后 2025-05-0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