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元年(1573年)寿县出现了月坝。所谓月坝,即以城内涵段之转角角顶为圆心,向上建筑一砖石结构的圆筒状坝墙,其直径7.7米,壁厚0.5米,高于城墙。周围又围护以厚实的堤坡,远远看去像个小山包。月坝内设石阶,可沿级递下,坝底涵沟上砌砖旋,设闸数道。
第一,从整体上保护涵闸,使之与外隔离,避免了内河积水的淹没,
第二,可以随时进坝启闭闸门,控流自如;
第三,可及时比较内外水位;
第四,可以彻底消除外水倒灌成灾的隐患,光绪年间重修时,东西月坝分别荣膺了“崇墉障流”、“金汤巩固”的誉称。
寿县城墙内东北方向,有个类似山包的建筑就是古涵洞,即水关月坝。寿县的“月坝”有三处,即城东北、西北和西南各一处,现存的只有东北和西北角两处。
明朝万历时的知州杨涧修建现代化的排水系统,清朝乾隆年间的知州刘焕在其基础上加筑了月坝。月坝不仅是非常简便有效的防洪系统,而且数百年后的今天还能用。月坝牛在哪儿呢?图中里有个T形的玩意,那是个大木头塞子。在洪水来袭时会把它推进下水道里堵死,随水压增大会越来越近,防止洪水倒灌,平时下水道的水喷出来会把它推开,排水到城外。靠一个木头塞子,利用水利实现了全自动化防洪排水系统。
在风云变幻的春秋时期,秦国在诸侯争霸的浪潮中逐渐崭露头角,而秦德公作为这一时期的重要国君,虽在位时间短暂,却为秦国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秦国崛起历程中不...
秦德公 2025-05-15 公孙龙论“臧三耳”:一场逻辑与现实的哲学思辨在战国时期,名家学派以其独特的逻辑思辨和语言游戏而著称。其中,公孙龙作为名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提出了诸多令人费解却又引人深思的命题,“臧三耳”便是其中之一。这一命...
公孙龙 2025-05-14 纸上谈兵:赵括与空谈理论的警示“纸上谈兵”这一成语,形象地描绘了那些只知空谈理论、缺乏实践经验的人。那么,这一成语背后究竟关联着何许人物,又蕴含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一、成语溯源:赵括与长平之...
赵括 2025-05-14 言偃:儒家文化南传的奠基者与礼乐教化的践行者在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中,言偃(前506年—前443年)以独特的身份与贡献脱颖而出——这位字子游的吴地常熟人,不仅是孔门中唯一的南方弟子,更以“吾道其南”的使命感,...
孔子 2025-05-14 商鞅与韩非子:法家先驱与集大成者的时间坐标在先秦法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中,商鞅与韩非子犹如两颗璀璨的星辰,分别以变法实践与理论构建奠定了法家学说的基石。通过梳理二人的人生轨迹与思想成就,可以清晰看到商鞅作为...
商鞅 韩非子 2025-05-13 魏无忌之死:魏国覆灭前的最后一声丧钟公元前243年,信陵君魏无忌在酩酊大醉中咽下最后一口气。这位曾以窃符救赵、五国伐秦震慑天下的战国四公子之首,最终在兄长魏安釐王的猜忌与秦国的离间计中走向末路。他...
魏无忌 2025-05-13 儒家创始人孔子:文明火种的播撒者在华夏文明的长河中,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如同一座不朽的灯塔,以“仁”为内核照亮了中华文明的精神原乡。这位出身鲁国陬邑的没落贵族,用毕生精力构建...
孔子 2025-05-12 田文合纵攻秦:理想与现实的博弈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列国纷争不断。合纵连横作为当时重要的外交与军事策略,深刻影响着各国的兴衰存亡。其中,田文(孟尝君)主导的合纵攻秦行动,成为这一历史阶段的重要...
孟尝君 田文 2025-05-12 楚辞绝响:千年风华中的浪漫绝唱在华夏文明的星河中,楚辞如一颗璀璨的星辰,以瑰丽的想象、炽热的情感与深邃的哲思,铸就了中国文学史上首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屈原、宋玉等诗人用笔墨勾勒出楚地的云霞、...
宋玉 2025-05-09 杜预被移出文庙:学术与政治交织下的历史抉择在儒家文化的精神图谱中,文庙作为祭祀孔子的神圣殿堂,其从祀名单的变动始终是学术与政治的风向标。西晋名臣杜预——这位同时配享文庙与武庙的传奇人物,却在历史长河中经...
孔子 2025-05-0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