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据裴松之注引《魏略》记载: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临死前几个月,孙权派遣使者上书称臣,并劝曹操称帝。曹操接到孙权劝进的表书后,拿着对群臣说了一句话:"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这个小子是想把我架在火上烤啊!
对于曹操为何没有称帝有这么几种观点:第一,当时的形势并不允许曹操称帝;第二,曹操识破了孙权的伎俩,没有上当;第三,曹操想做周文王,内心并不想称帝。我们逐个进行分析,看看曹操到底为何没有称帝。
曹操想不想称帝?
一个人做事情总会有一定的目的、动机,所以我们要想知道曹操为何没称帝,首先要搞清楚他到底想不想称帝?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看曹操自公元208年开始,一步一步的举动:建安十三年(208年)六月,废三公、称丞相。这个还可以说是为了解决南征荆州的后顾之忧,赤壁之战后曹操开始专心“升官”,造势。
建安十七年(212年),参拜不名、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
建安十八年(213)五月,汉帝册封魏公,加九锡、都邺城、建魏国、设百官;七月建魏国宗庙社稷。
建安十九年(214),魏公曹操位在诸侯王之上。
建安二十一年(216)四月,进爵魏王、行天子舆服仪仗。
建安二十二年(217)冬十月,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立曹丕为魏王国太子。
自公元208年开始,曹操一步步从丞相,到魏公、魏王,下一步只剩下称帝之路可走了。即使到最后曹操不称帝,跟着他打江山的人也不会同意的。在我看来公元213年册封魏公是一个关键节点。魏国已经是一个独立于东汉的公国了,所以荀彧才会表示异议,才会被曹操逼死,此时曹操已经有了称帝之心。
孙权劝进的目的何在?
孙权上表称臣、劝进是在公元219年10月,这一年发生了几件大事:5月刘备攻占汉中,6月攻占上庸,7月进位汉中王;7月,关羽北伐襄樊,水淹七军威震华夏。10月,孙权派吕蒙乘关羽与樊城守将曹仁相峙之时偷袭荆州,攻占关羽的大本营江陵;12月关羽败走麦城,被擒杀。
结合以上一系列事情,孙权劝进确实有祸水东引的意图,所以后来孙权把关羽的首级送到曹操那里。三足鼎立,必然有两方结盟共同对付另外一方。所以当孙权、吕蒙开始谋划袭取荆州,他们必然背离刘备倒向曹操。孙权请降、称臣都是非常聪明的选择,其实就是拉着曹操一起背锅,因为夺荆州、杀关羽必然引来刘备的报复。
如果曹操称帝,刘备集团向来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不可能不作出反应,这样就没时间来报复孙权了。其实除了孙权劝进,当时陈群、桓阶、司马懿等人也都劝曹操称帝。侍中陈群、尚书桓阶奏曰:"汉自安帝已来,政去公室,国统数绝,至於今者,唯有名号,尺土一民,皆非汉有……是故孙权在远称臣,此天人之应,无所与让也。"陈群、司马懿的表现说明,曹操当时称帝也是可以的。
当时的形势如何?
曹操是有着一统天下的志向的,哪怕在赤壁之战后他也一直没有放弃努力。本来按照曹操的设想,如果能够扫平天下,那时候称帝就是顺理成章的了。可惜虽然赤壁之战后曹操平定关中、张鲁,彻底统一了北方,但是对刘备、孙权的战争却并不顺利。我们选取曹操人生最后3年的时间看他的征战状况:
1、建安二十二年初(217),伐吴,大疫,遂退;
2、建安二十三年(218),正月耿纪、韦晃作乱于许都;十月,侯音作乱于宛城;
3、建安二十四年春(219),夏侯渊殁于定军山;三月,曹操与刘备相持不下,退兵,刘备占据汉中、上庸等地。七月,刘备进位汉中王;同月关羽北伐襄樊,威震华夏。魏讽、陈祎乘机联合荆州地缘势力,谋划袭击邺城。陈祎心中恐惧,向曹丕告密。曹丕开展政治大清洗,削弱亲汉反曹势力和文官集团力量,连坐死者数千人。
外部来说,刘备集团在公元219年达到了最辉煌的时候,阵斩夏侯渊,占据汉中,曹操不得不放弃;关羽北伐,包围襄阳、樊城。如果不是孙权从背后偷袭荆州,而是兵力进攻曹操,恐怕曹操面对的局面更加困难。
内部叛乱不断,虽然这些叛乱很快都被平定,但是却都说明当时朝廷内部,拥汉派的实力仍然不可小觑。尤其是魏讽的这次叛乱,让曹丕抓住机会进行了大清洗,基本上扫除了拥汉派的实力,所以曹丕日后篡汉才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
综上,在我看来,曹操之所以没有在生命的最后关头称帝,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当时的情势不允许曹操称帝,而且曹操在公元220年正月就病逝了,如果曹操能够多活个一年两年,那么就轮不到曹丕来篡汉了。当然,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浅见,欢迎大家一起在评论区讨论,共同交流学习。
东汉末年,天下崩裂,群雄逐鹿。在这场持续数十年的权力博弈中,曹操以卓越的战略智慧与多维能力脱颖而出,最终奠定曹魏基业。其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军事、政治、人才、经济...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同样是被曹操包围,赵云为何能脱困而吕布不能?——从战场抉择到命运转折的深层解析公元208年长坂坡与公元198年下邳城,两场被曹操大军包围的战役,将赵云与吕布的命运推向截然不同的方向。前者单骑冲阵七进七出,成就“常胜将军”威名;后者率千余骑...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吕蒙与孙权:君臣相得的典范与一场未解的死亡谜题在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中,孙权与吕蒙的君臣关系堪称东吴政权稳固的基石。吕蒙从一介武夫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统帅,孙权则以识人之明与用人之度成就其霸业,二人关系既包含传统...
孙权 吕蒙 2025-09-30 熬死劲敌却难圆统一梦:孙权为何未能终结三国乱世?公元252年,七十一岁的孙权病逝于建业,此时他的主要对手曹操、刘备、诸葛亮均已离世,曹魏三代君主更迭,蜀汉政权也步入暮年。然而,这位坐拥江东五十余年、熬死诸多强...
曹操怎么死的 孙权 2025-09-29 张裔东吴流亡三年:权力博弈与个人命运的交织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益州郡首领雍闿的叛乱将时任益州太守的张裔推向了命运的转折点。这位以干练敏捷著称的蜀郡成都人,因被叛军押送至东吴孙权处,开启了长达...
孙权 启 2025-09-29 乱世棋局中的英雄相惜:曹操为何看重投靠的刘备建安三年(198年),徐州城破之际,刘备带着残部投奔曹操。这场看似不对等的投靠,实则是东汉末年最耐人寻味的政治博弈。曹操以“豫州牧”高位相待,甚至说出“天下英雄...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29 从许都到邺城:曹操权力布局的双重转向东汉末年,曹操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将汉献帝从洛阳迎至许都,开启了曹魏政权的基础。然而,公元204年攻破冀州后,曹操却将统治中心从许都迁至邺城,仅留汉献...
曹操怎么死的 启 2025-09-29 荀霬:三国乱世中的权力纽带与命运浮沉在汉末三国群雄逐鹿的舞台上,荀霬以独特的身份成为历史长河中的特殊注脚。作为东汉尚书令荀彧之孙、魏武帝曹操之外孙、司马懿之婿,这位生于颍川颍阴的士族子弟,其人生轨...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28 七女共嫁一人:曹操的权力棋局与人性博弈东汉末年,朝堂如棋局,诸侯如棋子。曹操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之策掌控中枢,却将七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尽数嫁予傀儡皇帝汉献帝刘协。这一违背常理的决策,既是政治权谋的巅峰...
曹操怎么死的 刘协 2025-09-28 曹操处决吕布:先缢后斩背后的政治博弈与权力逻辑东汉末年,下邳城破之日,吕布被生擒后遭遇了史无前例的酷刑——先被缢杀,再遭枭首示众。这一流程远超常规斩首的刑罚规格,其背后既包含曹操对吕布的私人仇恨,更折射出汉...
曹操怎么死的 吕布 2025-09-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