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朱棣打进南京当皇帝,其他藩王怎么想?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
众所周知,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不过继承他皇位的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孙子朱允炆。
而朱元璋的儿子朱棣作为朱元璋的儿子,是明朝的三任皇帝。
也就是说,明朝前三个皇位的走向是这样的,先是朱元璋,再是朱元璋的孙子,再是朱元璋的儿子朱棣。细说起来的话,皇位一般来说不都是一代一代地传吗?怎么到了明这儿这么奇怪。
其实这都是有原因的。太祖朱元璋建国之后,因为担心皇族孱弱,决定广建宗室、大举封建。明代藩王“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锡土”,意思就是虽然有爵位但在藩府之外不享有土地和臣民。
藩王可以拥有一定数量的护卫军,少则三千人,多则上万人。朱元璋认为划一部分藩王守边境对抗外患,划一部分藩王防止外臣势大,便能够使国家固若金汤。

但其实分封藩王的隐患早已埋下。朱元璋立下太子,但后来太子亡故,于是朱元璋便立太子之子为皇太孙,意在告诫诸藩王安分守己,辅佐朝纲。
后来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顺利登基。朱允炆登基后听从臣子建议大肆削藩,于是当时的燕王,后来的皇帝朱棣以“清君侧”为名攻入南京称帝,史称“靖难之役”。
羽翼渐丰实力大涨,较有实力的藩王威胁不再
那么我们说到这里就要提出问题了,历史记载朱元璋一共给自己的20多个儿子分了封,也就是说一共有20多个藩王。那么朱棣打入南京当皇帝,这些人难道一点反应都没有吗?为啥就让朱棣成为了皇帝呢?这背后究竟有什么原因呢?
我们先来分析第一个原因。分封藩王,名义上来说,藩王不得干预地方事务,但实际上如果有紧急情况,藩王可以调用王国所在地的镇守军。朱棣分封后也一直在培养自己的势力。
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命令军队听从朱棣的安排,出征漠北。当时天降大雪,其他人都认为应该暂缓进军,只有朱棣认为大雪突进必然令敌军难以招架。
军队听从朱棣调遣大败元军,这时朱棣又设法劝降,对方将领最终归降明军。捷报传回,朱元璋十分高兴,于是越发器重朱棣,在后来的多次军事行动中,朱棣也令朱元璋十分满意,逐渐增长了势力。
接下来是第二个原因。朱允炆在削藩之时,或许是多有忌惮,先下手的不是朱棣,而是其他藩王。于是部分藩王被削,势力消散。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其实朱允炆削藩的速度并不慢,朱元璋死后不到三个月,朱允炆就召集手下商量此事,但可惜的是当时朱允炆手下的人对于削藩也是意见不一。
几经争论后,最后决定先削周王的藩。后来又相继削弱几位藩王的势力,但现在看来,这无异于打草惊蛇。削藩之举令朱棣有所防范,于是朱棣便早有打算,后来再想削燕王朱棣的藩,已经来不及了。
而当时有较大权力的藩王,在“靖难之役”前也去世了。没有了强大的敌对势力,朱棣羽翼渐丰。后来朱棣又以家人胁迫当时仍有较大势力的宁王,得其朵颜三卫骑兵相助,实力逐渐壮大。
由此综合来看,最终朱棣胜利绝不是毫无缘由的。他师出也算有名,建文帝不知所踪,称帝轻而易举
当时朱元璋死前,为保建文帝朱允炆的皇帝之位,特地下令“诸王临国,毋得至京。王国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意思简单来说就是藩王不要进京。
可见朱元璋在死前应该也意识到了朱棣的势大,可惜建文帝的皇位最终还是没保住。
朱棣以“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之恶”的“清君侧”之名出师南京,开启了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而在最后,南京城陷,大火四起,建文帝朱允炆在这场大火中不知所踪。
于是诸多因素合在一起,朱棣称帝便已然轻而易举了。
所以总的一句话来说,藩王不是不想反对,而是大多已经没有能力反对了。虽然不想皇位落入他人之手,但大局已定,反抗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早点表明心意,最后也许还不会落个太过难看的下场。
在这场皇位的争夺战中,朱棣可谓是下手快狠准,于是他最后取得了胜利。与之相对的是,建文帝朱允炆在削藩时,既想剥夺藩王的实力,又不想让自己背负上手刃血亲的罪名。
所以我们说建文帝还是顾虑太多了一些。如果他没有这种想法,说不定在与朱棣的较量中还能多拿捏一些筹码。

不过,事到如今,历史之事早就尘埃落定,事实的真相如何也就只有史学家在探究了,毕竟一切都不能改变了。我们这些后人也做不了什么,只能“望史兴叹”,在后世凭借史书典籍来探究那些历史人物背后的秘辛了。
在明朝开国的风云岁月里,朱元璋与徐达的关系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他们从乱世中的携手共进,到君临天下后的君臣相得,书写了一段令人动容的历史佳话。初遇:志同道合的...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10-31 血色刀锋下的民心所向:朱元璋嗜杀背后的统治密码在中国历代帝王谱系中,朱元璋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符号。这位从淮西布衣到九五之尊的传奇人物,既以"洪武之治"开创明朝盛世,又因...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30 权力棋局中的生死博弈:李世民与朱棣造反逻辑的深层解构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从草莽到帝王:朱元璋的称帝之路与开国名将的赫赫战功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的崛起堪称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奋斗史诗。他从一个贫苦农家子弟,历经无数生死考验,最终登上皇位,建立大明王朝。这一历程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坚韧与智...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30 乱世称帝的博弈:李渊速成与朱元璋韬晦的深层逻辑隋末唐初与元末明初的权力更迭中,两位开国君主在称帝时机上的选择截然不同。李渊从太原起兵到长安称帝仅用一年,而朱元璋自红巾军起义至南京登基却耗时十五年。这种差异并...
朱元璋多少岁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10-30 朱元璋赐匾廖永忠:“功超群将,智迈雄师”背后的军事传奇与政治考量在明朝开国的历史长卷中,朱元璋赐予廖永忠“功超群将,智迈雄师”的牌匾,不仅是对这位将领军事才能的高度认可,更蕴含着复杂而深刻的政治逻辑。这一牌匾的授予,既是对廖...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30 永乐大帝:铁血与文治交织的盛世华章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成祖朱棣以藩王之身夺取帝位,开创了“永乐盛世”,其文治武功不仅重塑了大明王朝的格局,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史》以...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29 建文帝的困局:优势背后的致命裂痕——朱允炆靖难之败的深层解析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21岁的朱允炆以皇太孙身份继承大明江山,坐拥朱元璋留下的庞大帝国。作为明太祖钦定的继承人,他既无外戚掣肘,又得东林文臣集团支持,更掌控着...
朱元璋多少岁 朱允炆下落 2025-10-29 靖难风云中的藩王抉择:站队、观望与政治博弈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挥师南下,这场持续四年的靖难之役不仅改写了明朝历史,更将二十余位藩王推向了权力博弈的漩涡。在朱棣与建文帝朱允炆的生死对决...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10-29 朱元璋称帝后:亲情与权力的交织,追封与厚待的帝王情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从贫苦农家子弟到九五之尊,他的人生轨迹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深刻影响了家族的走向。在称帝后,朱元璋的哥哥姐姐均已离...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28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