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历史资料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备和赵云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刘备和赵云的关系不是很密切吗?刘备为什么说子龙不可重用?
《狂狷裁中》曾言:“子龙心贯金石,义薄云天。”三国乱世中,赵云功绩显贵,备受世人赞誉。千百年来,赵云英勇威名流传于世,其传奇生平经历,更得后世学习。
众所周知,在三国乱世中,曾出现过许多英雄人物,通过对此类英雄人物进行了解,世人能够从他们的身上,学习到相应的优点,并将其应用于自己身上,进而争取到更加美好的未来。
提到三国时期的著名英雄将领,或许很多人都会想到赵云。虽在三国乱世中,赵云曾为蜀汉立下赫赫功劳,然而,在刘备临终之前,却嘱咐儿子刘禅:赵子龙不可重用。
相信在很多人听到这一情况后,都会感到非常疑惑,毕竟刘备与赵云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那么,刘备为何在临终前留下如此遗言?他与赵云之间的真实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早年期间,赵云并非刘备的手下,而跟随公孙瓒四处奔波。在这段时间内,赵云与同样依附于公孙瓒的刘备相识。在两人相处的过程中,彼此之间的关系越发密切,这也为赵云后来追随刘备奠定基础。
曾经,在公孙瓒与袁绍交战的过程中,曾派遣田楷占据青州西北部的土地,当时,袁绍亦派出数万军队前来争夺。在这段时间内,公孙瓒将刘备提升为别部司马,此后,刘备被派去帮助田楷抵御袁绍,而赵云亦跟随刘备出征,帮助刘备掌管骑兵。
当时,刘备对赵云的重视,令赵云无比感动,尽管在这段时间内,基于内心的忠义,赵云并未直接追随刘备,而是继续追随着公孙瓒。可屈居于公孙瓒门下的他,却始终未能得到重用。最终,郁郁不得志的赵云也只能无可奈何离去,为自己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而当赵云与刘备于邺城再次相遇后,赵云便死心塌地的跟随在刘备身边,希望能够为刘备的宏图伟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随着刘备势力的逐渐扩张,赵云成为刘备麾下最重要的一位将领,在无数场战争中,赵云都为刘备立下汗马功劳,这也使得刘备对赵云越发亲近。可就在刘备临终前,却嘱咐儿子刘禅:赵子龙万万不可重用。
在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这番话语时,都会怀疑刘备与赵云私下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恩怨。可实际上,刘备与赵云之间,并无任何分歧矛盾,不仅如此,两人之间的密切关系,更是寻常人无法相比。
据史籍记载,早年期间,赵云曾不顾性命,拯救刘备的妻儿,而在后来作战的过程中,他更是屡屡冲上一线战场,毫不顾忌自身安危。
基于以上原因,赵云得到了刘备完全的信任,但凭借着对赵云得了解,刘备也知晓赵云一个知名的缺点——政治情商过低。正是基于这一原因,刘备方才会嘱咐儿子不要重用赵云。
三国乱世中,各方关系极为紧张,对于赵云这样一位政治情商过低的将领来说,之所以在此前的日子里,赵云能够立下赫赫战功,成为蜀汉名将,也是基于刘备等人的指引与帮助。
若是刘备去世,赵云的身边没有引路之人,他便很可能因自身错误的思维方式,做出许多错事。
此外,刘备也了解自己的儿子刘禅能力并不出众,若是刘禅继续重用赵云,将赵云单独派往许多重要战场之上,也很可能会导致赵云与其他官员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差,当各大将领互相乱斗后,蜀汉势力也会越发衰微。
基于刘备的如此嘱咐,在刘禅上位后,赵云便未曾像此前一般得到重用,而是度过了一段安稳祥和的晚年生活。
可以看出,刘备对儿子的嘱咐,并非出于对赵云的不信任。对于刘备来说,他也希望避免赵云受到他人的打压,为其争取更为圆满的未来。
结语
从以上内容中可以看出,在选用人才方面,刘备有着极为独到的眼光,而这便是刘备的不同寻常之处。可以说,在三国乱世中,正是因为刘备对人才的重用,方能使其自身实力不断扩张,最终创立蜀汉政权,与东吴及曹魏进行抗衡。
可见,在对历史事件进行了解的过程中,若是仅凭表面现象,对历史加以判定,也会导致我们对历史产生许多不应出现的误读。相信在认识到这一点后,世人分析史实的过程中,也会秉持着理性且客观的态度,避免因自身先入为主的意识,影响对历史的学习。
在未来的日子里,随着世人对历史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人民也将从诸多卓越历史人物的身上,学习到更多优点,并将其应用于自身生活,以此争取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资料:《三国演义》
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处,“火烧博望坡”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军事才能的实证。这场发...
诸葛亮 刘备 2025-09-19 长坂坡之战:血色长坂下的将星陨落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湖北当阳长坂坡的黄土被铁蹄踏碎,曹操五千虎豹骑与刘备残军展开了一场关乎存亡的生死对决。这场战役不仅成就了赵云“单骑救主”的千古传...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19 刘谌割妻首殉国:乱世忠烈背后的文化逻辑与人性挣扎公元263年冬,成都城破前夕,北地王刘谌手提妻子崔氏及三个儿子的人头,踉跄闯入昭烈庙。在刘备灵位前,他割下妻首、诛杀亲子后自刎,鲜血染红庙前石阶。这一惊世骇俗的...
刘备 2025-09-17 裴松之眼中的刘备:历史长河中的多维审视在浩如烟海的三国历史研究中,裴松之作为东晋至刘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以其为《三国志》所作的详尽注解而闻名于世。他的注解不仅丰富了《三国志》的内容,更以其独特的视角...
刘备 2025-09-15 赵范与赵云:一场因政治博弈与道德坚守而错位的“兄弟情”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荆州南部的桂阳郡成为刘备南征四郡的重要目标。时任桂阳太守的赵范,与刘备麾下名将赵云,因一场政治投降与道德坚守的碰撞,在史书与演义中留下了耐人...
赵云 刘备 2025-09-05 公孙瓒为何未重用赵云:乱世枭雄的用人逻辑与历史局限东汉末年,公孙瓒以"白马义从"横扫北疆,成为北方最强势力之一。然而,这位以"疾恶如仇"著...
赵云 2025-09-04 童渊三大弟子武力与功业之辨:赵云、张绣、张任的巅峰对决在三国武学体系中,童渊的"百鸟朝凤枪"堪称枪法绝巅,其三位弟子张绣、张任、赵云更以不同维度诠释了"枪王&a...
赵云 2025-09-03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 汉中之战:刘备与曹操的巅峰对决汉中之战(217年—219年)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集团与曹操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汉中而爆发的关键战役。这场持续近两年的战争,不仅是双方军事力量的直接碰撞,更是蜀汉政...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2 血缘、利益与忠诚的博弈:刘备与糜芳关系的多维解构在三国乱世中,刘备与糜芳的关系堪称复杂政治生态的典型样本。作为刘备妻兄、创业元老,糜芳最终选择背叛蜀汉投降东吴,这一戏剧性转折背后,隐藏着权力结构、家族利益与个...
刘备 2025-09-0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