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和刘备,可能是我们经常搞错的两个人。说实话,两个人实在太像了。首先,两个人都是老刘家的。其次,刘邦和刘备都是底层出身,刘邦不用说了,刘备虽然是皇族,但是个旁枝末节的皇族,到他的时候,沦落到卖草鞋。再次,二人的根据地都在四川盆地,刘邦在汉中,刘备在今天的四川、重庆一带。
不同的是,刘邦能够走出汉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然后一统天下。但刘备却没能走出四川盆地,无论后来的诸葛亮如何努力,就是没能冲出汉中,继而一统天下。诸葛亮能力强吧,太强了,但依然无法复制刘邦的成功途径,这是为什么呢?第一个原因就是刘邦与刘备面对的局势不同。
我们先看看刘邦的形势。当年,刘邦先入关中,本来他应该称王的,但项羽更有实力,所以,刘邦不得不拱手相让,还不得不赴鸿门宴赔礼道歉。虽然刘邦很无奈,但他占据了主动权,项羽破坏了规则,得不到诸侯的认可。
项羽还把刘邦被封为汉王,辖汉中、巴、蜀一带,建都南郑(今陕西汉中)。关中故秦之地三分,封三位秦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以遏制刘邦。这使得刘邦他们很不满意,所以他们走出汉中的心理意愿很强。
而且项羽还犯了一个错误,他居然放弃了关中,东归彭城,远离刘邦,这给刘邦一个绝好的机会。于是刘邦假意全部烧毁入蜀的栈道,表示无东顾之意,以消除项羽的猜忌,同时也可防备他人的袭击。如此,刘邦就可以乘机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再展宏图。
更可笑的是,项羽因为分封不均,他所建立的新秩序基本上被打破,齐国相田荣、赵国旧大将军陈馀、义军首领彭越、故燕王韩广等起兵,齐赵之反,使得楚国受到威胁,形势陷入一片混乱。
这又给刘邦一个好机会,项羽忙于去调节诸侯的纷争,根本没有时间去搭理刘邦他们,结果刘邦就趁机走出了汉中。
刘邦用大将韩信之谋,避开雍王章邯的正面防御,乘机从故道“暗渡陈仓”,从侧面出其不意地打败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便一举平定三秦,夺取了关中宝地。
等到项羽反应过来,已经为时已晚,虽然后来刘邦在彭城之战中一败涂地,但并不妨碍他东山再起,继而消灭项羽,建立西汉。
实际上,楚汉争霸时代,天下一直是混乱,是一个多元化的割据,没有一个统一的势力。
后来到诸葛亮的时候,虽然他多次北伐,但他面对不是一个小政权,而是一个占据优势且内部团结统一的国家。当年,曹操实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已经让曹魏运行稳定,而继位的曹丕继续承认士族的利益。所以,曹魏已经跟当时天下的统治阶层士族阶层合为一体。
反观,诸葛亮这边的蜀国,国内矛盾重重,不仅有刘备的荆州集团,还有益州集团,更有刘璋集团,三大势力互相斗争,蜀国国内并不太平。后方的不稳定和不安定给诸葛亮北伐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和困难。
况且诸葛亮手中只有一个益州,他实际上是以一州的力量对抗整个天下。这跟当年诸葛亮在《隆中对》说的北伐克复中原要三个先决条件:益州、荆州、天下有变,很不一样。本来荆州是刘备他们的,但被关羽丢了,后来刘备在夷陵之战的惨败,从此,让蜀国再也无法染指荆州。蜀汉只得其一,这是诸葛亮北伐难以成功的根本条件。第二个原因是诸葛亮的北伐物资补给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但在刘邦时并不存在这个问题。
公元前186年,武都大地震造成今陕西宁强汉王山一带山体发生滑坡,形成巨大的堰塞湖,导致古汉水上游与中下游水路交通从此中断。韩信曾经大规模有效使用过的汉水水道至诸葛亮北伐时已经不复存在。而诸葛亮他们只能用木牛流马一类粗笨的交通工具在崎岖的山道上艰难行走运输,我们从史料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多次因为粮草后勤供应不足而中止北伐。
以上种种因素导致刘备、诸葛亮他们无法跟当年刘邦他们相比,形势完全不通过,因此,刘备、诸葛亮他们难以复制当年刘邦成功的途径。
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处,“火烧博望坡”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军事才能的实证。这场发...
诸葛亮 刘备 2025-09-19 彭城之战刘邦联军规模考辨:从“56万大军”到实战真相的解析公元前205年四月,楚汉战争的转折点——彭城之战爆发。史书记载刘邦率“56万大军”攻占彭城,却在半日内被项羽3万骑兵击溃,这一战果成为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
项羽 刘邦 2025-09-17 刘谌割妻首殉国:乱世忠烈背后的文化逻辑与人性挣扎公元263年冬,成都城破前夕,北地王刘谌手提妻子崔氏及三个儿子的人头,踉跄闯入昭烈庙。在刘备灵位前,他割下妻首、诛杀亲子后自刎,鲜血染红庙前石阶。这一惊世骇俗的...
刘备 2025-09-17 从项羽大腿到千年望族:杨喜后裔的传奇崛起之路公元前202年,乌江畔的寒风裹挟着血腥气,项羽自刎的瞬间,历史的天平彻底倾斜。五名汉军将领争抢尸首以换取爵位,其中郎中骑都尉杨喜夺得左腿,被刘邦封为赤泉侯,食邑...
项羽 刘邦 2025-09-16 裴松之眼中的刘备:历史长河中的多维审视在浩如烟海的三国历史研究中,裴松之作为东晋至刘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以其为《三国志》所作的详尽注解而闻名于世。他的注解不仅丰富了《三国志》的内容,更以其独特的视角...
刘备 2025-09-15 刘邦返乡寻曹氏:历史迷雾中的情感与权力博弈关于刘邦与曹氏的关系,正史记载极为简略。《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仅以“齐悼惠王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一笔带过;《汉书·高五王传》进一步补充“曹...
刘邦 2025-09-12 楚汉之争项羽失败的原因:从军事天才到政治败局的深层剖析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权力更迭事件之一。西楚霸王项羽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勇武横扫秦军,却在四年内被市井出身的刘邦反...
项羽 刘邦 2025-09-10 赵范与赵云:一场因政治博弈与道德坚守而错位的“兄弟情”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荆州南部的桂阳郡成为刘备南征四郡的重要目标。时任桂阳太守的赵范,与刘备麾下名将赵云,因一场政治投降与道德坚守的碰撞,在史书与演义中留下了耐人...
赵云 刘备 2025-09-05 刘邦48岁之前:从市井游侠到起义领袖的沉淀之路在中国历史上,刘邦以48岁“高龄”起兵反秦、最终建立汉朝的传奇经历,常被后世视为“大器晚成”的典范。然而,若细究其前半生,会发现这位看似“游手好闲”的沛县亭长,...
刘邦 2025-09-04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