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上书的“公车”指的是什么?公车的含义,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清末时期康有为和梁启超发起的这个“公车上书”真的是引起很大的动荡,也算是在政治方面有了一个开端。但是很多人对于这个“公车上书”并不是很了解,比如说这个公车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会叫公车上书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为何要叫“公车上书”?难道是“坐着公交车递上万言书”么?解释“公车上书”这个词,首先要说一说何为“公车”。
汉朝时,很多地方用公家的车马,递送应征入京的士人,后来,人们就用“公车”作为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
其背景源于,在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败于日本。
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平考完会试,等待发榜。这时,《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和赔款白银二亿两的消息突然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
4月22日,康有为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2日,由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
根据传统的历史学教材所载:反对者反对签订《马关条约》。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等主张。
虽然上书被清政府拒绝,但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之后,康有为等人以“变法图强”为号召,在北京、上海等地发行报纸,宣传维新思想。严复、谭嗣同亦在其他地方,宣传维新思想。
之后,光绪帝启用康有为等人,史称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1895年4月,清政府向日本求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对。
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广东、湖南、湖北三省举人,首先上书清政府,请求拒绝批准条约。
其他各省举人也都闻风而动,纷纷到都察院上书。都察院门前人群纷集,议论沸腾,反对《马关条约》的声浪传遍京师。
正因如此,广东举人康有为,看到广大知识分子的爱国热情,认为“士气可用”,乃命其弟子梁启超奔走联络,集十八省举人于松筠庵(位于今宣武门外达智桥,见下图),研讨共同联名上书。
康有为以一昼两夜时间,起草了一份长达一万四千多字的“万言书”,参加签名者达一千二百余人。他在“万言书”中提出了迁都、变法、拒和的主张,三者以变法为要,并强调指出:“筹自强之策,计万世之安,非变通旧法,无以为治”。
1895年5月2日,“万言书”被投递到都察院。由于是起因于举人的爱国热情,后由康有为起草万言书,因此就称为“公车上书”。这次上书,虽因都察院拒绝呈递,而无法上达给光绪皇帝,但在清代历史中,作为一次士人联合大请愿则是没有前例的,对推动以后的变法运动起了重要作用。
纳兰容若(1655-1685),清初第一词人,出身满洲权贵之家,却以"人间惆怅客"自喻。其《饮水词》中,"...
纳兰容若 2025-07-04 杨秀清有多厉害:太平天国东王的权力巅峰与悲剧杨秀清(1823年—1856年),太平天国东王,称“九千岁”,是太平天国初期实际军事与政治的掌控者。他以“天父附体”的神权手段崛起,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与政治手腕...
杨秀清 2025-07-04 王亶望女儿的婚姻之谜:一场贪腐案背后的家族命运王亶望,乾隆时期甘肃冒赈案的主犯,其贪腐金额高达千万两白银,最终被处决。这场震惊朝野的贪污案不仅终结了王亶望的仕途,更将其家族卷入深渊。其女儿的婚姻状况,因史料...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7-04 奕经大败英军: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战略溃败与历史反思奕经(1796-1853),作为道光帝侄子、乾隆帝曾孙,在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中以"扬威将军"身份指挥的宁波...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道光后面是什么皇帝 2025-07-04 也先与努尔哈赤:草原帝国的时空回响在欧亚大陆的草原帝国史上,也先太师与努尔哈赤的名字如同双子星般闪耀,却相隔两个世纪。前者以瓦剌部领袖身份重创明军,后者以建州女真首领姿态建立后金,两人虽无直接交...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也先 2025-07-03 同治帝:傀儡皇帝还是权力玩家?——解析晚清政局中的皇权嬗变同治六年(1867年),紫禁城养心殿内爆发了一场激烈争执。十九岁的同治帝载淳执意重修圆明园,恭亲王奕?率军机大臣集体反对。当奕?以“国库空虚”为由谏阻时,同治帝...
载淳怎么死的 恭亲王 2025-07-03 林黛玉在现代医学视角下的疾病探析《红楼梦》中林黛玉“娇袭一身之病”的形象深入人心,其“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每岁春分秋分之后必犯旧疾”的体质特征,引发后世读者对其病症的持续探讨。若以现代医学视...
林黛玉 2025-07-03 罗聘的画:幽冥世界的笔墨狂欢在“扬州八怪”的书画江湖中,罗聘以一支鬼气森森的画笔,劈开了中国绘画史的幽暗缝隙。这位自称“诗狂画痴”的艺术家,用《鬼趣图》系列构建起一个光怪陆离的地下王国,让...
罗聘 2025-07-03 咸丰帝:内忧外患中的无能君主清朝十二帝中,若论治国能力之匮乏与历史评价之低劣,咸丰帝奕詝堪称“最废物的皇帝”。这位在位十一年的君主,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非但未能挽狂澜于既倒,反而将清王朝推...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奕詝 2025-07-03 清朝为何不敢删除明朝历史:政治智慧与文化传承的双重考量在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往往伴随着前朝史籍的销毁与篡改,但清朝却是个例外。从顺治二年(1645年)设立明史馆,到乾隆四年(1739年)《明史》最终成书,清朝历时近...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7-0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