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乾亨元年,辽军攻宋,被8万宋军击败,被称为满城之战。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宋太平兴国四年,辽乾亨元年(公元979年),宋太宗借灭北汉之余威,北伐志在收复燕云十六州,于是,大军进发,围攻幽州,高梁河一战惨败。
宋太宗狼狈地逃回京城,但也没有忘了边境布防的事,命河阳节度使崔彦进率部驻扎关南(今高阳东),以刘廷翰为都钤辖、河阳节度使李汉琼为钤辖镇守镇州(今正定),殿前都虞候崔翰与定武军节度使孟玄喆戍守定州,并授阵图给崔翰,如辽军入寇,按阵图迎战,告诫曰:“契丹必来侵边,当会集众兵设伏夹击之,可大捷也”。
布置完河北防线,又任命宣徽南院使潘美为河东三交口(今山西阳曲南)都部署,驻军屯田,负责河东防御,随后又派郑州防御使杨业为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协助潘美防御河东一线。
这年九月,辽景宗调集十万精兵,任命燕王韩匡嗣为都统,南府宰相耶律沙为监军,统领北院大王耶律休哥、南院大王耶律斜轸、权奚王抹只等将领,大举南伐,进攻河北镇州地区,同时令大同军节度使耶律善补提一旅偏师进攻河东,牵制宋军,此举分明是对宋太宗北伐采取的报复行动,可以说,辽国精锐尽出,但并没有让精通战阵的耶律休哥为帅,而是任命善于医术,不懂打仗的韩匡嗣为帅(他的儿子就是韩德让),以斗狠少智的宗室耶律沙为监军,是重大失误。
二、赵延进登高言变阵
宋太宗闻辽军大举入寇,立刻集结关南、镇州、定州三地八万人马迎击。
十月,辽军进至到宋境满城以西一带,首先遭遇到闻讯北上巡边的宋军前锋、镇州都钤辖刘廷翰率领的人马。宋将赵延进、崔翰、李继隆、李汉琼等将领也各自率军马赶到。
奇葩的宋太宗赵光义还想“遥控”指挥,迅速派人送来阵图,命令诸将按照阵图分为八阵迎敌。
赵延进带马登高眺望,但见契丹铁骑蜂拥而来,在空阔的田野上东西横列,不见其首尾,如果按照宋太宗阵图摆下八阵,各阵相距百余步,真的打起来兵力分散,各不相顾,处于被分割包围吃掉的可能,并且契丹人善于骑兵冲击,宋将势必惊溃,赵延进对刘廷翰诸将建议:“主上将边事委托吾等,乃期望吾等能克强敌耳。现今敌骑若此之众,而我师之阵如星布,其势太过悬殊。彼若由此击我,我军将何以对抗?不如合兵而击之,可以决胜。违背命令而获战利,不优于丧师辱国乎!”
刘廷翰等将不同意,说:“万一不胜,则当如何?”弦外之音就是违背圣旨,战亦无功,万一失败,罪大了。
赵延进望着众将,表态说:“倘若兵败,则延进独当其责!”
崔翰等将还是下不了决心,忧虑不决,此时,镇州监军李继隆拍板说:“用兵贵在因时而变,怎可以预先准备为定。违抗诏令之罪,继隆请独自承当。”这李继隆是宋太宗的大舅哥,赵延进之妻是宋太宗前皇后尹氏之妹,有这两个皇亲担当责任,众将便决定集中兵力,改八阵为前后两阵,彼此呼应,士心大振。
为了避免宋军变阵之机,辽军突然发起攻击,就派人去辽军大帐诈降。
主帅韩匡嗣闻知大喜,认为宋军经高梁河一战,已经心惊胆战,不敢再与辽军交锋,便不做迎敌准备,而是等待纳降。
在一旁的耶律休哥提醒说:“敌军士气甚锐,疑是诈降引诱我也,应当整顿三军以作准备。”
韩匡嗣根本不听。
三、宋军满城大捷
当韩匡嗣还在作着美梦时,纳降立功,许知调整好战阵的宋军突然擂动战鼓,马嘶人喊,刀光枪影,杀奔而来。
韩匡嗣大惊失色,慌忙命令诸将迎战,宋将个个奋勇,接连发起三波强有力的冲锋,仓促应战的辽军抵挡不住,四下溃败,宋军诸部万众一心,并力追杀,直追到遂城(今河北徐水西)一带,宋将崔彦进率一旅兵马自关南北上,阻住辽军退路,辽军遭到前后夹击,兵败如山倒,主帅韩匡嗣连统帅的信物旗、鼓都顾不上要,只顾逃命,没有了主帅的辽军,阵亡万余,多名将校被俘,还缴获战马上千,要不是耶律休哥认为宋军诈降,有所准备,率部厮杀,血战突围,辽军损失会更大。与此同时,辽大同军节度使耶律善补率军从大同南下,进至代州(今山西代县)一带,也遭到宋将折彦赟统领的折家军击败。
辽景宗耶律贤本来打算对北宋给予打击,不料家奴出身的韩匡嗣远没有其子韩德让的军事才能,满州惨败,损兵折将,让辽国颜面尽失。
辽景宗龙颜大怒,把韩匡嗣召来一顿臭骂:“汝违背众将之谋,深入敌境,汝之一罪也;号令不肃严,行伍不齐整,汝之二罪也;抛弃我军将士,抱头鼠窜,汝之三罪也;侦察不严,守御无备,汝之四罪也;丢弃统帅旗鼓,损害军威,辱折国格,汝之五罪也!”
说完喝令帐前卫士,把韩匡嗣拖出去砍了。
由于这韩匡嗣与耶律家族、萧氏后族关系非同一般,其子韩德让又与皇后萧燕燕关系非同寻常,萧燕燕率皇亲国戚求请,便免其一死,免去南京留守等职务,由燕王降为秦王。
宋辽之间的满城之战,可以说是宋将违令的情况下,根据战场上的实际情况,放弃宋太宗预先制定“平戎万全阵”,解脱了束缚,将士一心,又用计诈降,取得了胜利。
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正月,宁远军节度副使赵汝愚暴卒于衡州(今湖南衡阳),时年56岁。这位宋太宗八世孙、乾道二年(1166年)状元及第的宗室宰相,在“绍熙内...
宋太宗 2025-09-03 小周后其实没有死?历史迷雾中的另一种可能公元978年七夕,汴京的月光洒在李煜的囚居小院。这位南唐末代君主在《虞美人》的绝笔中写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随后被宋太宗赵光义赐牵机药毒杀。...
宋太宗 赵光义 2025-08-29 赵光义皇位传承:从“金匮之盟”到赵恒继统的权力变局北宋至道三年(997年),宋太宗赵光义驾崩,皇位由第三子赵恒继承,史称宋真宗。这场看似平稳的权力交接,实则暗藏北宋初年皇位继承制度的深刻矛盾——从“金匮之盟”的...
宋真宗 宋太宗 2025-08-18 雍熙北伐失败原因解析:战略误判、将领失和与制度缺陷的三重困境公元986年,宋太宗赵光义以二十万大军分三路北伐,试图收复后晋石敬瑭割让的燕云十六州。这场被寄予厚望的战役,最终因东路军岐沟关惨败、西路军杨业殉国而彻底失败,迫...
宋太宗 赵光义 2025-07-25 卢多逊:功过交织的北宋权相,能否冠以“好官”之名?北宋初年,卢多逊(934—985年)以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为起点,从后周进士起步,历经宋太祖、宋太宗两朝,官至宰相,成为北宋初期政坛的核心人物。然而,这位以“...
宋太宗 2025-07-22 末代北汉主的汴梁岁月:刘继元投降后的生存轨迹与历史回响在五代十国的烽烟中,北汉末代皇帝刘继元以一种近乎戏剧性的方式终结了自己的统治。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五月,当宋太宗赵光义站在太原城北的连城台上,看着这位曾经不...
宋太宗 赵光义 2025-06-27 赵光义与金匮之盟:皇权更迭下的历史迷雾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突然崩逝于万岁殿,其弟赵光义旋即继位,史称宋太宗。这一权力交接的背后,牵扯出一桩缠绕北宋初年政局的悬案——“金匮之盟”...
宋太宗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6-25 赵士程:南宋宗室情痴的专一婚姻与悲剧人生在南宋的烟雨江南,一段跨越世俗偏见的婚姻,将宗室亲贵赵士程与才女唐婉的命运紧紧缠绕。这位宋太宗玄孙之子的情感抉择,不仅颠覆了当时对再嫁女子的歧视,更以一生未娶的...
宋太宗 2025-06-16 赵光义三位皇后:权力与情感的交织轨迹宋太宗赵光义(939-997年)作为宋朝第二位皇帝,其三位皇后的人生轨迹与北宋宫廷政治、家族权力格局紧密相连。从淑德尹氏的追封哀荣,到懿德符氏的早逝遗憾,再到明...
宋太宗 赵光义 2025-06-13 吕端:北宋“大事不糊涂”的宰相在北宋的历史长河中,吕端宛如一颗耀眼的星辰,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大事不糊涂”的特质,在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历经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三朝,官至宰相,...
宋真宗 宋太宗 2025-04-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