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最信任的大将:张士贵是个怎样的人?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其强盛程度是和汉朝并称的大一统王朝。在这个朝代出现了很多名臣将相,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很重要的影响力。以薛仁贵为代表的薛家将就是其典型,他们的故事不但被写在了史书上,而且在民间广为流传。在很多中国老百姓印象中,他们心目中的薛仁贵的故事已经替代了历史的事实,也产生了很多对历史的误解。从本章节起我们就翻开历史书,看看历史上的薛家将和民间故事中的薛家将有什么不同。从这些不同之中来纠正历史的误解,重新认识这位初唐名将和他的家族。
说到薛仁贵,张士贵是一定不能忽略的重要人物。他在薛仁贵的故事中是大反派,被描述成奸诈贪婪之徒。他为了让自己的女婿何宗宪替代薛仁贵的位置,用处了不少卑鄙无耻的手段,想要谋害薛仁贵,并取而代之。在很多薛仁贵故事衍生出的评书、戏剧中,张士贵是被观众们咒骂的对象,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然而历史上的张士贵却不是这样的,他是唐太宗最信任的名将,也是薛仁贵的伯乐。只是因为历史原因,他在宋元明清的薛仁贵故事中被人泼了脏水,而这脏水一直延续到数百年之后。

历史上的张士贵很不一般,虽然未上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榜单,但其得到的信任却在二十四功臣之上。张士贵是山西人,家中历代为朝廷权贵。他的祖父当过北齐的车骑将军,父亲当过隋朝的大都督,是当地的显贵门阀。隋炀帝大业末年,三征高句丽失败,溃军返回中原引发大乱。各地农民军和割据势力趁机起势,张士贵也在老家虢州起兵反隋朝。张士贵起兵后南下进入中原,和王世充与李密争夺中原的地盘。在中原混战中,张士贵拒绝了王世充和李密的拉拢,反而投奔了太原李渊,成为唐朝的开国元勋之一。
在李渊从黄河以北进军关中时,张士贵奉命经营中原的地盘。他利王世充和李密争夺洛阳的时机,出兵潼关东部,将大片土地纳入唐朝治下,并且成为唐朝最东边的屏障。张士贵受到李渊、李世民和李治三朝皇帝的信任,参与了很多唐初的战争,并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割据陇西的薛举和薛仁杲父子反唐时,张士贵随李世民西征,大破薛举的西秦军。刘武周勾结突厥人在山西北部割据时,李世民命张士贵度过黄河出征,击败了刘武周和突厥联军,取得了山西会战的胜利。后来张士贵从李世民破王世充和窦建德,随李建成破刘黑闼,凭借战功受到李渊的破格赏赐。
张士贵不是李靖、徐懋功这种战略性的名将,然而在指挥局部战役方面却非常的出色。他个人武勇很突出,臂力出色,擅长骑射,据说能开一百五十斤的硬弓。他在指挥骑兵作战上有一套,李世民让他出任马军总管。他在攻打洛阳的战争中与王世充的五万步骑作战,打出了骑兵战中少见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所以他受到李世民的其中,被纳入秦王府的军队序列,被封为骠骑将军,成为所谓的天策名将之一。因此他有机会参与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并在这个过程中立下大功,成为李世民登上皇位的重要帮手之一。
在秦王府的名将中,张士贵被认为是“先后战功,以为众军之最”,这是受到李渊和李世民首肯的。在李唐王朝统一全国的六次重大战役中,张士贵跟随李世民参加了四次战役,为唐王朝的统一立下了卓著战功,这一点甚至超过了很多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当了皇帝,将张士贵任命为“玄武门长上”,使其成为禁军的首脑。从李世民开始,中国古代紫禁城禁军将领都以玄武门为首,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封建时代结束。张士贵被任命为玄武门禁卫的首脑,不只是管理驻守玄武门的兵将,还包括整个皇宫的禁卫系统。
这说明李世民对张士贵的信任是无可比拟的,他能将玄武门和皇宫的军权交给张士贵,可见两人的关系之紧密。第一次征高句丽失败后,李世民将战争中表现出色的薛仁贵交给张士贵。后来张士贵退休时便推荐薛仁贵接替这个职务,可见两人的关系是非常和睦的,并没有民间传说的那种勾心斗角的场面。
张士贵除了作战能力强,忠于李世民之外,在提拔下级和礼贤下士方面也很出众。他提拔了很多禁军将领,其中薛仁贵就是最为出众的。在李世民第一次出征高句丽时,张士贵随驾出征,被任命为“辽东道行军总管”,从陆路出兵。
在安市城会战中,张士贵率部先与敌交战,郎将刘君邛陷入高句丽军包围,无法脱身。张士贵命薛仁贵带兵救援刘君邛,薛仁贵单枪匹马冲入敌阵刺杀敌军将领,并将其首级悬于马上示众,迫使高句丽军队后撤。从此薛仁贵一战成名,成为唐朝军队中的后起之秀。薛仁贵的表现被山头上观战的李世民看见,便向张士贵询问。张士贵就向李世民推荐了薛仁贵,于是薛仁贵从小兵一步登天,被赐为“马两匹,绢四十匹,擢授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可以说张士贵是薛仁贵的伯乐,没有张士贵的推荐,薛仁贵不可能有后来的辉煌战绩。
在1972年以前,中国人对张士贵的了解大多存在于宋元明清的小说和话本上,多是他作为奸臣陷害薛仁贵的故事。因为张士贵在两唐书和《资治通鉴》上的留下的笔墨很少,历史学者对其不甚了解。而民间为了吹捧唐朝第二代名将薛仁贵,便把张士贵作为第一代老将的代表,使其成为嫉贤妒能的反派角色。这既是当时社会舆论的影响,也是古代文人含沙射影朝政的表现。而这种表现却坑害了张士贵,让他背了几百年的冤屈。知道1972年张士贵的墓志铭出土,我们才对这位名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从墓志铭上来看,张士贵和薛仁贵的关系是极好的,两人从来没有争功的事情。张士贵很看重薛仁贵,把他当作自己的接班人来培养,最终也让薛仁贵接了自己的班。而张士贵的女婿何宗宪冒功的事情更是子虚乌有,因为唐朝第二次征高句丽时张士贵已经去世了。
这个墓志铭的书写者地位极高,是唐高宗时的宰相上官仪。他为张士贵写墓志铭,这在当时都是非常罕见的事情。只有功劳卓著,并且受到皇帝优待的功臣,才能享受宰相写墓志铭的待遇。而张士贵在去世后也葬在李世民的昭陵,可见李唐皇室对他的看重。这些方面都证明了,民间小说中的张士贵完全是作者杜撰的。
作为唐太宗李世民麾下的核心将领,侯君集的一生堪称传奇。他既以“灭两国”的战功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又因谋反罪被处决,成为唐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将领之一。其军事才能...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10 贞观末局的权谋博弈:李世民为何放武则天一条生路?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长安城翠微宫内,51岁的唐太宗李世民奄奄一息。面对26岁的才人武则天,这位以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的铁血帝王,最终选择放她一条生路。这...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10 史笔遮掩下的真相:李世民真实死因考辨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深夜,长安城翠微宫含风殿内,五十二岁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剧烈喘息中溘然长逝。这位开创贞观盛世的千古一帝,其死因在《旧唐书》《新唐书》等正史中...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07 玄武门之变:李渊为何未能阻拦李世民弑兄戮弟?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太极宫北门玄武门下,秦王李世民率部伏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亲手射杀兄长,随后逼迫父亲李渊退位。这场震惊天下的政变背后,李渊的被动...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07 李世民称帝后,罗艺为何选择铤而走险?公元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射杀太子李建成,两个月后登基称帝,开启贞观之治。然而,这位以“礼贤下士、宽厚仁德”著称的明君,却在即位次年遭遇了开国功臣罗艺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启 2025-11-06 李建成登基后的权力抉择:一场无法避免的兄弟相残在唐朝初年的权力棋局中,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的兄弟之争堪称最残酷的政治博弈。若李建成成功登基,他是否会对功高震主的李世民痛下杀手?历史留下的蛛丝马迹与权力逻辑...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1-04 朱棣与李世民:同为得位不正,口碑缘何天差地别?在中国古代帝王谱系中,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常被并称“双璧”——二者均以武力夺取皇位,却因治国理念、历史语境与文化记忆的差异,在后世评价中走向截然相反的极端。...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1-03 权力棋局中的生死博弈:李世民与朱棣造反逻辑的深层解构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玄武门惊变:李世民如何以非嫡长子之身登顶皇权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亲手射杀胞兄李建成,部将尉迟敬德斩杀李元吉。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唐朝历史走向,更颠覆了传统嫡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功高震主与制度桎梏:李渊对李世民复杂态度的深层剖析在隋末乱世中,李渊父子以雷霆之势终结了三百余年的分裂,但唐朝开国史却因玄武门之变的血腥而蒙上阴影。李世民以"天策上将"之姿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3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