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刘封和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大意失荆州”是汉末三国战略局势的转折点,直接导致了后来的夷陵之战,是刘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是关羽在荆州的败亡,害了刘备、张飞这“一兄一弟”,造成了刘备集团从战略进攻转向了战略防守。
那么如果关羽在襄樊之战失败后,荆州被东吴夺取之后,刘封出兵救援关羽,能否改变后来的三国的局势呢?那是肯定,对三国的局势肯定是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的,最起码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手里有两个非常牛逼的大杀器,关羽和张飞,蜀汉即使不胜,也不会惨败,更加不会元气大伤的。
刘封如果救出关羽,蜀汉会有更大的战略主动权
首先来说,荆州对蜀汉来说有多重要,从争夺天下的战略上来说,荆州对蜀汉至关重要,但是荆州于北,地利在襄樊,于南下来说,地利在江夏,而这两边刘备一边都不占,湘水之盟后的荆州,对刘备来说,如同鸡肋,只不过刘备地盘太小,每一寸都舍不得丢。
基于以上的原因,关羽发动冒险发动襄樊之战,对刘备集团来说,是一次浴火重生的战略性冒险,一旦成功就有机会与曹操平分中原,雍凉关中也将成为囊中之物,是值得刘备集团赌上一切去干一场的壮举,可惜汉中之战后,刘备集团急于消化益州势力,错失良机。
荆州南郡之地,北接襄樊,东临江夏,典型的四战之地,而且荆州的富庶在南阳、襄阳和南郡,刘备以南郡一地是很难供应荆州军的消耗的,如果刘备集团在荆州陷入两边夹击的困境,完全有被拖垮和耗死的危险,所以无襄樊的荆州对刘备集团来说,还不如给了东吴。
荆州丢失后,蜀汉面临的压力从关中的曹魏、襄樊的曹魏、江夏的东吴三个方面,集中到了关中的曹魏一个方面,力量从分散变为集中,可以集中力量在关中一地,所谓打得一拳开、防止百拳来,按诸葛亮的策略来说,完全可以联合东吴,逼迫曹魏放弃雍州、凉州,进逼关中。
而且孙权得了荆州之地,其实并不安稳,为了避免三面被打的局面,孙权必然是要不断地向蜀汉示好,在外交上刘备的主动权非常大,有关羽、张飞、赵云等经验丰富的优秀将领,威逼东吴,勒索东吴一把完全不是问题。
另外,说一点个人的见解,曹魏、蜀汉立国之后,蜀汉与曹魏相交应当以国与国之间的认识来进行,而刘备、诸葛亮等人依然是以窃汉国贼来对待曹魏,不得不说是政治幼稚的表现,两国相交当以利益为重,若抛开偏见,那么蜀汉的发展空间和主动权将更加巨大,联合曹魏收拾孙权一条,就可以带领巨大利益。
襄樊、夷陵两战损失的人才,可以带领蜀汉达到另一个高度
在古代任何一次决定天下归属的大决战中,都能看到获胜一方的一些冒险的行为,垓下之战刘邦不等韩信、彭越的援军冒险追击项羽,拖住项羽,终有垓下之围。昆阳之战,刘秀以万余精锐突袭王莽大军,使莽军大乱,义军终获胜利。
虎牢关之战,李世民率三千精锐骑兵对战窦建德三十万大军,一战破敌,李唐定鼎中原。唐灭东突厥之战,李靖冒险以精锐骑兵突袭颉利可汗王庭本部,一战灭亡东突厥,解除北方威胁。
其实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对蜀汉来说,也是一次足以改变天下格局的战略冒险,其性质可与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相比,一旦夺取襄樊,兵临宛城,南阳就成为囊中之物,天下格局蜀汉在荆州就站稳了脚跟,真正有了争夺天下归属的实力了。
对于蜀汉争夺天下来说,最缺少的是什么,是人才,刘备走南闯北遇到了无数人才,也失去了无数人才,刘邦、李世民等人能够实施战术冒险,撬动战略局势的转变,无疑是手底下有丰富的人才储备,若无秦琼、尉迟恭、侯君集等猛将,虎牢关的三千人也挡不住窦建德。
失荆州对蜀汉来说,并不是多大的问题,反而是襄樊之战和夷陵之战为蜀汉带来的人才损失才是沉痛的打击,如果刘封能够救出关羽父子,那么就完全避免了这两场大战中蜀汉的人才损失,关羽、张飞、关平、黄权、马良、张南、冯习、傅肜及土著部族首领沙摩柯等覆盖老中青的优秀人才。
蜀汉从巅峰快速衰落,除了荆州之战丢失大量土地,襄樊、夷陵两战损失近十万人马,最重要的是人才的断档,蜀汉的第一代人才关羽、张飞都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他们迅速退出历史舞台后,并没有为新兴将领留下成长的时间,而夷陵又葬送了一批新兴力量,使得蜀汉由盛而衰。
优秀将领的缺失是蜀汉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诸葛亮虽然被供奉进武庙,其实诸葛亮的骨子里还是文臣,作战风格谨慎有余而进取不足,且不说后来北伐的战略战术问题,就说汉中之战吧,如果是诸葛亮主导蜀汉必然失败,因为他一开始就认为刘备进攻汉中是冒进,在后勤供应上也小家子,还是经过人劝说才全力支持刘备夺取汉中,所以诸葛亮并不是一个北伐主帅的合格人选。
如果关羽、张飞等因为襄樊、夷陵两战损失的人才能够幸存,诸葛亮是断然不能成为北伐主帅的人选的,到时恐怕蜀汉在凉州、雍州、关中的作为会出现另外一番变化,拿下关中的机会要大得多。
刘封如果出兵救援,救出关羽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
襄樊之战关羽在曹魏和东吴的夹击之下失败,关羽败走麦城后,在临沮被吴军俘虏杀害,关羽被俘的地方距离益州地界仅有二十余里,如果刘封从上庸、房陵率军救援,是完全有机会的。
当然了,关羽这个人是比较自负和低情商的,他败退麦城时并未向刘封、孟达求援,而是攻打襄樊之时,因为兵力的不足,曾命令刘封、孟达率兵支援,二人以新占领的上庸之地不稳定为由拒绝了,说这话真该大耳瓜子抽这俩货了,襄樊攻克,上庸、房陵等东三郡就成为后方了,用得着你去稳定吗?
如果因为关羽并未在败退时求援,说刘封没有机会救援,那完全是胡扯,不论是关羽在襄樊求援,还是失荆州后,刘封主动进行救援接应,都足以救出关羽。
第一种,如果刘封依令在襄樊率军增援,那么关羽败走麦城后,就不会因为荆州军心不稳士卒离散而被围困,因为还有刘封的一支兵马,可能翻盘的机会不大,但是自保问题不大。
第二种,吕蒙攻占荆州后,又派陆逊占领秭归,阻断了关羽撤往益州的退路,关羽败走麦城后,荆州兵军心不稳,士卒逃散之后,关羽败退的方向是临沮,其实就是刘封的上庸和房陵方向,刘封出兵救援完全可以接应关羽。
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傲世群雄的武圣,为何独敬“三姓家奴”吕布?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傲世群雄的武圣 为何独敬“三姓家奴”吕布?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致李严书信的政治博弈与历史深意建兴四年(226年),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仅两年,丞相诸葛亮与托孤大臣李严的关系已悄然生变。当李严以密信形式劝诸葛亮接受九锡殊礼、...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蜀汉双璧:姜维与魏延的实力对比与历史定位在三国蜀汉政权中,姜维与魏延作为后期核心将领,其军事才能与战略贡献直接影响着蜀汉的存亡。两人虽同为刘备集团的中坚力量,却在战略思维、战术风格、政治智慧等方面展现...
刘备 2025-09-30 吕蒙之死:历史真相与阴谋论的博弈公元219年,东吴名将吕蒙以白衣渡江之计奇袭荆州,斩杀关羽、定鼎南郡,成就三国史上经典战例。然而,这位功勋卓著的将领却在次年骤然离世,民间关于其死因的猜测与阴谋...
关羽 吕蒙 2025-09-29 三国风云:关羽轻视黄忠背后的权力逻辑与人性密码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封“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关羽得知黄忠位列后将军时勃然大怒,直言“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这场震动蜀汉朝野的争端,表面是武将间的地位之...
关羽 刘备 2025-09-29 爵位之辨:诸葛亮、张飞封乡侯与关羽封亭侯的深层逻辑在蜀汉政权中,诸葛亮封武乡侯、张飞封西乡侯,而关羽仅获汉寿亭侯的爵位,这一差异看似违背常理,实则暗含东汉末年爵位制度的严格规范与政治博弈的复杂性。从爵位等级、军...
关羽 诸葛亮 2025-09-29 麦城余烬:关羽败亡后部将的命运分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关羽在麦城突围时仅剩十余骑,这位曾威震华夏的“万人敌”最终被潘璋部将马忠擒获,与长子关平同殒临沮。这场溃败不仅终结了蜀汉在荆州的统治...
关羽 2025-09-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