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国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一个国家,虽然没有列入战国七雄之一,但是在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不过最终被赵国灭国。中山国原本就被魏国灭国一次,但是后来被中山桓公复国,复国之后的中山国国力非常强盛,以至于后来赵国灭中山国的时候,花费了12年的时间。究竟中山国国力能够强盛到什么程度,赵国竟然如此费力才将中山国打下来?中山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
中山国(公元前414年—前296年),建立者出自中山武公,是由白狄所建立的国家,因城(中山城)中有山而得名中山国。国土嵌在燕赵之间。经历了戎狄、鲜虞和中山三个发展阶段,曾长期与晋国等中原国家交战,一度被视为中原国家的心腹大患,经历了邢侯搏戎、晋侯抗鲜虞的事件。后来,魏国魏文侯派大将乐羊、吴起统帅军队,经过三年苦战,在公元前407年占领了中山国。后来中山桓公复国,国力鼎盛,有战车九千乘。公元前296年,为赵国所灭。
春秋时的鲜虞国,大致南疆至今石家庄一带,北疆在今唐县西南(鲜虞中人邑),西面在今太行山上的井陉、盂县一带,东面的疆域主要在滹沱河冲积扇地带,即今日的河北藁城、晋州。 春秋末至战国初年,中山国开始扩张领土。
中山国是千乘之国,而中山国又有九千乘之国的记录
其实这个千乘是指马车。春秋时的鲜虞国,大致南疆至今石家庄一带,北疆在今唐县西南(鲜虞中人邑),西面在今太行山上的井陉、盂县一带,东面的疆域主要在滹沱河冲积扇地带,即今日的河北藁城、晋州。春秋末至战国初年,中山国开始扩张领土。《战国策·秦策三》且昔者,中山之地,方五百里,赵独擅之。也就是5个百里,20个小都,每个25马车,就是1000马车,1万半职业军人,10万民兵,总面积与《战国策.秦策》中“昔者中山之地方五百里”之说吻合。
战国中期,中山桓公复国后,领土进一步扩张。中山国强盛时期的疆域,包括今河北保定地区南部、石家庄地区大部、邢台地区北部及衡水地区西部,南北从鄗至鸱之塞约200公里,东西从井陉到扶柳约150公里。按中山王墓出土的《兆域图》上所标的长度比例推算,中山国疆土合战国时中山国长度单位为南北距离606中山国里,东西距离454中山国里。
而鼎盛时期的九千乘是马车加后勤牛车,根据蓝永蔚的《春秋时期的步兵》,只有四分之一是马车,就是2250马车,125马车为一军,就是18个军,2万2千5百半职业军人,22万5千民兵,也就是西周90个都,但是战国开始国野不分,所以是45个小都,4个小都1个百里,也就是11个百里,比之前增加了一倍多,但是考古发现中山国度量衡用的是小石1万克,而战国普遍用大石3万克,大石是小石的三倍,所以实际上只有现代30个县的面积,也与地图相符(盂县、井陉、平山、阜平、曲阳、行唐、灵寿、鹿泉、石家庄、正定、新乐、定州、无极、深泽、安平、栾城、藁城、晋州、辛集、宁晋、赵县、柏乡、临城、高邑、元氏、赞皇、唐县、望都、保定、满城、顺平、清苑、博野、安国、蠡县),之所以县多了有35个,是因为比如临城耕地面积32万亩只有213平方公里,不足一个西周男爵国350平方公里。
在笔者看来,在战国时期,中山国的综合实力,应该是仅次于战国七雄的。中山国强盛时期的疆域,包括今河北保定地区南部、石家庄地区大部、邢台地区北部及衡水地区西部,南北从鄗至鸱之塞约200公里,东西从井陉到扶柳约150公里。在兵力上,巅峰时期的中山国,一度拥有10万大军,这是鲁国、郑国、卫国这样的小国难以达到的实力。
这只是纸面上的实力,更为关键的是,中山国是一个非常顽强的诸侯国,也即具有坚定的作战意志。中山国经历了戎狄、鲜虞和中山三个发展阶段,曾长期与晋国等中原国家交战,一度被视为中原国家的心腹大患。正是因为和晋国等中原大国长期交战,促使中山国士兵的战斗力丝毫不落后于赵国。
战国初期,率先称霸的魏国魏文侯派大将乐羊、吴起统帅军队,经过三年苦战,在公元前407年占领了中山国。但是,在顽强的意志上,中山国成功击败了魏国,得以成功复国。所以,在赵灭中山之战中,中山国上下众志成城,没有丝毫的胆怯。就赵灭中山之战,始于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十九年)。这一年,赵国向北攻取中山国的疆域,一直打到房子(今河北省高邑县西南),燕国也趁火打劫,进攻中山国。
面对赵国和燕国的同时进攻,中山国全力打败了赵军对房子的进攻,并占领了赵国的鄗邑(今河北省柏乡县北)后。紧接着,中山国又挥师北上打败了燕国大军,杀死其大将,展现出自己强大的实力。对此,在笔者看来,能够同时击败赵国、燕国两个诸侯国的军队,这是秦国、楚国、齐国等大国也很难做到的。
当然,赵武灵王首战失利,也是因为赵国自身的问题。彼时,赵国还没有全面推行“胡服骑射”,并且,自三家分晋之后,赵国长期受到魏国的压制,比如在桂陵之战中,魏国就攻破了赵国都城邯郸。所以,还没有全面崛起的赵国,碰到了巅峰时期的中山国,吃到了败仗。当然,在首战失利后,赵武灵王痛定思痛,决定冲破阻力,在赵国全面推行了胡服骑射。
公元前305年(赵武灵王二十一年),在胡服骑射稍有成效之后,赵武灵王大举进攻中山国,根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这一次进攻,赵国投入了20万兵力。在兵力占据优势的背景下,赵国攻占了中山国三分之一的疆域。中山国迫于无奈,只好割让四邑求和,而赵国因为一时间无法消化这些城池,所以停止了进攻。
最后,对此,在笔者看来,因为中山国的统治时间久,加上长期和晋国、赵国交战,因此,中山国城池的百姓,不愿意归附赵国。在此背景下,赵国需要一定时间来控制刚刚攻占的城池,从而推迟了彻底消灭中山国的时间。公元前301年(赵武灵王二十五年),赵国再次进攻中山国,攻入中山国国都灵寿(今河北省灵寿县)。不过,为了分化和瓦解中山国将士的抵抗,赵国在中山国扶持了一位傀儡君主,从而避免直接灭国引起激烈的抵抗。
公元前296年(赵惠文王三年),等到时机成熟后,赵国废除中山国君,这意味着中山国的彻底灭亡。总的来说,虽然赵国耗时12年之久、前后历经两位君主才除掉中山国,也即过程比较艰难,但是,结果毕竟是完美的。此战之后,赵国不仅除掉了心腹之疾,使得南北二地得以连成一体,领土的扩张也使赵国的国力强大起来,为战国后期和秦国抗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孙子兵法》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军事著作,自春秋末期成书以来,始终以鲜活的生命力活跃于历史舞台。尽管历史上曾出现对作者身份的争议、部分篇章的散佚,以及《孙膑兵法》...
孙膑 2025-09-18 秦穆公寿命考:春秋霸主的生卒之谜与历史争议秦穆公(嬴任好)作为春秋时期秦国第九任国君,其寿命与殉葬制度、政治遗产等问题长期引发学界争议。结合《史记》《诗经》等典籍记载及现代考古研究,本文将围绕秦穆公的寿...
秦穆公 2025-09-18 楚威王:战国时代的明君典范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烽火燃遍华夏大地,楚国作为南方大国,在楚威王熊商的统治下迎来了最后的强盛期。这位以恢复楚庄王霸业为志业的君主,通过一系列政治、军事与外交举措...
楚庄王 2025-09-17 春申君殒命棘门后:李园的权力幻灭与楚国终局公元前238年,楚国权臣春申君黄歇在棘门遭遇伏击,被李园豢养的死士刺杀身亡,其家族三百余口尽遭屠戮。这场血腥政变标志着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的彻底覆灭,也揭开了李...
黄歇 2025-09-17 齐桓公“尊王攘夷”:权力博弈中的政治智慧与战略布局春秋时期,周王室权威衰微,诸侯割据混战,戎狄势力南侵,华夏文明面临存续危机。在此背景下,齐桓公在管仲辅佐下提出“尊王攘夷”口号,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策略...
齐桓公 管仲 2025-09-16 樊於期:战国末年血色悲歌中的义烈之魂在战国末年的历史长卷中,樊於期是一个被血色浸染的名字。这位秦国叛将的命运轨迹,从咸阳宫阙到燕国边陲,最终定格在咸阳城外的血色黎明。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悲歌,...
樊於期 2025-09-16 孙膑的妻子与后代:历史迷雾中的家族轮廓孙膑,战国时期齐国著名军事家,以“围魏救赵”“马陵道歼庞涓”等经典战役闻名于世。然而,相较于其辉煌的军事成就,他的家庭生活却笼罩在历史迷雾之中。关于孙膑的妻子与...
庞涓 孙膑 2025-09-15 孟尝君屠县:名士光环下的残暴真相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田文以“广纳贤士、礼贤下士”闻名,门下食客最多时达三千余人,与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并称“战国四公子”。然而,这位以仁义著称的贵...
孟尝君 田文 2025-09-12 泓水之战:千年古战场的现实启示公元前638年的泓水河畔,宋襄公高举“仁义”大旗,面对渡河未竟的楚军严守“不鼓不成列”的古礼,最终以惨败收场。这场看似规模不大的战役,不仅终结了宋国争霸中原的野...
宋襄公 启 2025-09-11 楚王问鼎:春秋霸权与礼制崩坏的交响公元前606年,洛阳南郊的周王畿上空阴云密布。楚庄王亲率大军陈兵周疆,在九鼎陈列的明堂前,这位南方霸主突然发问:“九鼎之大小轻重几何?”此言一出,周大夫王孙满握...
楚庄王 2025-09-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