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塑造了“盛唐”,也毁了“盛唐”。这个少年英锐的有为之君,在华清池的温柔乡中,成了唐朝中衰的罪魁祸首。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成了“天宝时代”的终结者:
帝国东北的精锐,平卢、范阳、河东三镇大军,朝着长安的方向吹起了进攻的号角。“怛罗斯之战”,败于阿拉伯帝国的高仙芝,率领受挫的安西军,踏上了东去的道路。
安西军人数不多,但马匹不少,且骁勇善战。李嗣业是个猛将,他的手下有支陌刀军,是骑兵的克星。陌刀一出,人马俱碎。因此,安西军无惧一切,他们认为:他们将是帝国的守护者。
禄山遣大同军使高秀岩寇河曲,子仪击败之,进收云中马邑,开东陉,以功加御史大夫。
安西军进驻洛阳的同时,郭子仪带领朔方军,抄了安禄山老巢。河北之地,郭子仪、李光弼屡战屡胜,“安史之乱”的平定似乎是轻而易举的。
是月,哥舒翰为贼所败,潼关不守,玄宗幸蜀。
可胜券在握之时,唐玄宗自毁长城,先斩高仙芝、后迫使哥舒翰出潼关。长安沦陷,安禄山叛军,一时间席卷天下。郭子仪、李光弼抄家之策,付之东流。
李嗣业带领陌刀军,一路人马俱碎,一路逃到了灵武。他不明白,所向无敌的陌刀军,为何保不住大唐江山?万里回援的高仙芝将军,为何死于唐玄宗之手?他只知道,只要他还有一口气,他就要与叛军血战到底。
九月,从元帅广平王率蕃汉之师十五万进收长安。
郭子仪、李光弼的出现,给了李嗣业卫国的希望,也给了大唐百姓安宁的希望。他们在绝境中涅槃,在困境中起舞,他们成了帝国新的柱石。如今,他们有了15万大军,他们要收复长安。
归仁先薄我军,我军乱,李嗣业奋命驰突,擒贼十余骑乃定。
李嗣业手持陌刀,身中数创而不退,斩杀叛军数十人。唐军士气大振,一举收复长安城。而后,郭子仪领军,收复洛阳。唐肃宗拉着他的手,说道:“国家再造,是爱卿的功劳啊”!
子仪为后阵,未及合战,大风遽起,吹沙拔木,天地晦暝,跬步不辩物色。
可相州一战,突如其来的风沙,使得唐军惨败。正在养伤的李嗣业,手持陌刀、大喊杀贼,伤口崩裂流血数升而死。无数的唐军将士,在这场败绩中,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中官鱼朝恩素害子仪之功,因其不振,媒孽之,寻召还京师。
宦官鱼朝恩,趁机陷害郭子仪,使得唐军群龙无首。本来大局已定的平叛,再次不了了之。史思明站稳了脚跟,又从河北反扑,攻克了东都洛阳。唐军第二次,丧失了平叛的良机。
面对排挤、诬陷,郭子仪始终以大局为重。失去兵权的他,甚至亲往河东,处死作乱将领,安慰将士们要尽忠报国。所有的委屈,在郭子仪看来,都不如大局二字重要。
贼将逼京师,君上计无所出,遽诏子仪为关内副元帅,出镇咸阳。
公元763年,吐蕃大军来犯,唐代宗逃出长安。郭子仪临危受命,再次挂帅出征。这个将尽七旬的老将,屡受排挤的老帅,又一次扛起了卫国的重任。
及是承诏,部下唯二十骑。
自相州兵败,郭子仪4年不领兵,手下门客故旧多已离去。挂帅之初,郭子仪只有20骑。他前往蓝田,得到散军千人;前往商州,召集武关守军三千;他一封封书信,发往各处募兵……
整个关中得以运转,一支支唐军汇聚而来,为这个迟暮的帝国,增加了几分肃穆。郭子仪流着泪水,向将士们训话——他们要一雪国耻!刀光剑影、荣誉尊崇、诬陷排挤、权力威名。一切的一切对郭子仪,一个年近七旬的老将来说,都不重要了。
他要做的是拼尽一切,在仅有的余生,护佑身后的帝国百姓。郭子仪以20骑,游走关中各地,以强大的人格魅力,召集了各处的唐军。他击退了吐蕃大军,也又一次挽回了即倒的江山。
臣伏以尚书令,武德之际,太宗为之,昨沥恳上陈,请罢斯职。
击退吐蕃大军的郭子仪,又一次成了帝国的贵胄,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流言、诬陷。他那笑眯眯的脸上,偶尔也会闪过苦涩的笑容。事实证明,好人难做,好将军更难做。
他推掉了朝廷的赏赐,他说他不做尚书令。这是国之重器,昔日太宗(李世民)的职位。一连三次上表推辞,唐代宗甚为感动。这次长安之危,令他明白了:郭子仪再造了大唐,可在大唐的朝廷——郭子仪寸步难行。
无论如何,他都要保住这个硕果仅存的老将,于公于私都是如此。疾风知劲草,郭子仪的人品能力,早已经是毋容置疑的了。
遣内侍鱼朝恩传诏,赐美人卢氏等六人、从者八人,并车服、帷帐、床蓐、珍玩之具。
唐代宗将卢氏等六个美人,赏赐给了郭子仪。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车服、帷帐、床蓐、珍玩。一时间,汾阳王一家,极尽荣宠。
岁入官俸二十四万贯,私利不在焉。其宅在亲仁里,居其里四分之一,中通永巷,家人三千,相出入者不知其居。
郭子仪也明白,要想护国,不能没有地位。因此,年过七旬的他,经常摆下奢华的酒席,召集众多美女,整日载歌载舞。此外,他每年俸禄二十四万贯,宅子占亲仁里四分之一。
每有权贵来访,他从不屏退歌舞,唯有一次例外。卢杞前来拜访,郭子仪急忙让家人退走。事后家人不解,郭子仪说:“卢杞长相丑陋,而又妒贤嫉能。让你们留下,你们肯定嘲笑他的长相。待我故去,他若发迹,必毁我满门”!
后来,卢杞果然成了一代奸相,对嘲笑过他的人痛下杀手。除了生活奢华外,不得罪小人,也是郭子仪的智慧所在。任何时候,只要一个人想办大事,就一定会有小人阻扰。小人是除不尽的,要做实事的人,一定不能和他们纠缠。和除不尽的小人纠缠,纵得贤名,也将一事无成。
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二十年。
4年之后,吐蕃再次来犯,依旧为郭子仪所平定。唐代宗不吝赏赐,郭子仪生活奢华,对小人忍气吞声,换来了大唐的安宁。直到7年后,郭子仪年近八十,依旧在抵抗吐蕃的前线。
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
公元781年,郭子仪病逝,享年85岁,赐号“尚父”。郭子仪的一生,完美地诠释了:功高震主而能善终的境界。名扬天下,再造大唐;为人臣子,尽忠职守;为人夫父,家族祥和。郭子仪为将、为人、为臣,足称完人。
在隋唐演义的民间叙事中,白虎星转世的故事如同一根贯穿时空的银线,将罗成、薛仁贵、郭子仪三位名将的命运紧密相连。这一传说不仅承载着古代民众对英雄轮回的浪漫想象,更...
郭子仪 2025-09-05 李嗣业与郭子仪:盛唐双璧的军事传奇与历史定位在安史之乱的烽火中,李嗣业与郭子仪两位名将如双子星般闪耀。前者以陌刀阵破敌的勇猛闻名,后者以统筹全局的智略著称。若以军事才能为标尺,二人恰似利刃与权杖的完美互补...
郭子仪 2025-08-19 郭子仪拜寿:忠孝两全与家族兴衰的千年叙事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汾阳王府内张灯结彩,七子八婿身着绯紫官袍,手持象牙笏板,齐聚中堂为郭子仪祝寿。这场盛况被《旧唐书》记载为“笏床重叠”的奇观,后演变为...
郭子仪 2025-08-19 郭子仪八子结局考:盛世功臣家族的兴衰镜像唐代中兴名将郭子仪以“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的智慧,在安史之乱中力挽狂澜,再造大唐。其家族因军功显赫,形成“八子八女皆显贵”的盛况。然而,随着时代...
郭子仪 2025-08-05 郭子仪麾下群星璀璨:盘点中兴唐室的八大名将在安史之乱的烽火中,郭子仪以朔方节度使的身份统领大军,其麾下汇聚了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共同谱写了唐王朝中兴的史诗。这些将星或以奇谋制胜,或以勇武闻名,其事迹至今...
郭子仪 2025-06-03 高仙芝与郭子仪:谁更胜一筹?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高仙芝与郭子仪都是备受赞誉的杰出将领,他们各自在唐朝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当我们将这两位将领放在一起比较时,不禁会好奇:高仙芝和...
高仙芝 郭子仪 2025-04-01 郭子仪:人格魅力卓越,连小人都钦佩不已的传奇人物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郭子仪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宽广的胸怀,成为了唐朝时期的一位传奇人物。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将领,更是一位深受后人敬仰的政治家和道...
郭子仪 2025-03-07 历史上被封为“武穆”谥号的人物在中国古代,谥号是对逝去人物一生功绩和品行的盖棺定论,其中“武穆”是一个备受尊崇的武将谥号。一、唐代名将李光弼李光弼,唐朝中期杰出的军事家,与郭子仪齐名,是平定...
郭子仪 李光弼 2025-02-25 唐朝名将郭子仪:功高盖世的中兴之将郭子仪,唐代政治家、军事家,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忠诚无畏的精神和卓越的领导智慧,成为了唐朝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中兴之将。以下是对郭子仪的详细评价:一、出身将门,自幼...
郭子仪 2025-02-21 郭子仪在安史之乱中的卓越贡献安史之乱,这场发生在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的内战,无疑是唐朝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这场战争不仅使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更成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然...
郭子仪 2024-11-2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