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李斯和赵高合谋篡改秦始皇遗诏,导致他的名声一度很差。不过李斯一生的确也做出过诸多贡献,例如统一文字这件事。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字繁简不一,等秦国一统六国后,李斯开始推行“书同文,车同轨”,下令全国都已小篆为标准,进行书写。统一文字可以说具有重大意义,能让各国的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人们的交流也不在受限。所以说在这件事上,李素的贡献还是要给予认可。
小篆又称秦篆,是秦统一后经过丞相李斯主持整理的一种通行书体,严格地说,是政府公文书写体。
秦统一前,诸侯割据纷争,“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书写形式很不一致,一字多形十分严重,如“羊”就有20多种写法,就算保守估计每个字有十种写法,金文有3700多个字,那也有37000多种写法。
这怎么交流?怎么传递信息?全部文字的写法,不亚于一本电报密码,给生活和交流带来极大不便。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改变原先那种弯弯曲曲的笔划线条,整理出一种笔画匀整,便于书写的新字体,讲究工整而美观。
故,大秦帝国强力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
“书同文”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音zhòu,籀文,流行于春秋战国时秦国,亦称“大篆”)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了统一的汉字书写形式。
小篆的制定是中国第一次系统地标准化汉字书写体的过程,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
诚然,书同文的意义可不得了,奠定了华夏统一的基础,如果说仓颉造字,鬼都吓哭了,那么统一文字的书写体,轮到神悲伤了。因为一个强大的人间就产生了,与神界分庭抗礼,结束了神主宰一切的格局,你说神哭不哭?
不要认为这是奇谈怪论,它说明文字统一的意义。
《圣经》上有个故事,在人类历史初期,曾有一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就是书同文,文同言。
客官,文同言,就是书面语和口语一致,这个可比中国还先进,只要是人,交流阅读都无障碍,这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啊!
当然,这只是一个神话。
圣经故事说,因为人类语言相通,能够合作,便十分骄傲,自以为无所不能,可与神相等。因此,他们商量说,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叫做“通天塔”。
天上不是好玩么?我们人类也可以随时到神界溜达溜达,看有什么好东西,随手就带回来了,免得为了生计到处奔波,而分散在各地。
但神不干了,你们这么做,我们还能干什么?现在是我们来审判你们人类,难道你们还要来审判我们不成?因此在一夜之间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无法继续建造而告终止,人类自此开始分散各地,开始为了生存你争我夺,大打出手,自相残杀。
看来,书同文,文同言,是全人类追求的目标。
幸庆的是,我们就因为有一个“书同文”,华夏一脉,传承几千年。四大文明中,只有中国文明能延续下来,与书同文有莫大的关联。
下面继续说说伟大的小篆。
小篆开始定型(轮廓、笔划、结构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阅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秦王朝使用经过整理的小篆统一全国文字,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字异行的现象,也由此开创了以国家力量强制规范文字的先河,包括今天推广普通话,也是这个的延续。
还有一种说法——小篆为战国文字。著名学者、书法篆刻家徐无闻先生认为,在一个极为短促的秦王朝是不可能创造出一种文字来的,一种文字的的形成要经过长期的过程的,秦王朝只是动用国家力量加工、整理和推广而已。
我倒是赞同徐无闻先生的观点。不过,这样一来,伟大的短命王朝——秦王朝的历史功绩就要大打折扣了。
下面简单说说这个短命的王朝。
秦王朝,“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以其雄才大略,吞并各路诸侯,统一了中国,分天下为36郡,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王朝,兼取三皇五帝的尊号,自称始皇帝。在这中国历史上重大的转变时期,作为秦始皇最为重要的战略谋臣、书同文的主持者李斯,在秦始皇统一大业的过程中立下了不朽之功,因此,司马迁在《史记》里称其为:“因时推秦,遂得意于海内,斯为首谋。”
既然统一了文字,那么从官府到民间都使用小篆,对吧?但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出土的秦代简牍上往往不是秦国的小篆,而是古隶体字。这又是为什么呢?
只有一种解释:秦始皇统一文字失败了。秦始皇“书同文”措施是统一使用小篆,小篆比金文华美,整齐,观赏性强,比金文易于书写。但是,当时,还有一种文字体更便于书写,那就是隶书。在民间,简便易写的隶书在秦朝代替了秦始皇强制推行的小篆。
从这个角度说,秦王朝仅仅统一了政府文件当的标准字体。翻开今天的汉碑、汉简,我们不难发现,数量最多的,不是秦始皇强力推行的小篆,而是易写易认的汉隶书。
隶书才是真正统一了中国文字的书体,它的时代是在汉代。所以,秦始皇的“书同文字”的诏令真正得到施行是在汉代。有意思吧?如果这样说是正确的,那么又是谁在给我们传达那些不实的历史信息呢?随便说一句,隶书是一个叫程邈的狱警发明的。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书写工具。古代的书写工具是毛笔。毛笔这种柔软的书写工具在秦简、汉简上很容易写出“蚕头燕尾”的隶书。书写工具自发选择了简便易行的书写体,书写体的繁简又决定了何种书体能够统一中国的文字。
我们要承认,“书同文”的措施是完全正确的。但是,秦王朝推行的国家标准——小篆,成效并不尽人意。
其实,中国的文字本来就一直是统一的,区别的只是一些字在某个时候有不同的字型,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字体风格而已。就拿现代来说,草书,字形与宋体一样么?难道就要消灭草书不成?
曾几何时,社会上流行对简化字的诟病,说什么“爱无心”(愛),“亲不见”(親),产无生(産),“恋无言”( 戀)、“乡里无郎”( 鄉)等等,有的人甚至打着传统文化的大旗,肆意曲解和鞭笞简化字,呼吁恢复繁体字,我观察了一下,那些从事传统文化教育培训的机构,最来劲,实则为个人谋取不当之利。
了解了这段历史,你还这么认为么?
文字从书写简、从俗,是汉字发展的内在规则。至于简化到什么程度,这个不是由哪个人、哪个政府说了算的。
甲骨文实则是汉字的最简化形式,我寻思,再简化也不会超过甲骨文那么简化吧?
学会了简化字再去熟悉繁体字并不困难,毕竟是一脉相承的,只要不变成拉丁字母,简化字不会成为我们今天学习传统文化的障碍。
【作者简介】洪与,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四川省作家协会《作家文汇》特邀编辑,四川省作家协会青少年文学导师。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监狱三部曲:《敌人》《交锋》《临危受命》以及长篇小说《大国相——蜀汉丞相诸葛亮》等。
战国末年,卫国商人吕不韦以“奇货可居”的商业思维,将落魄秦国公子异人(后改名子楚)包装成政治期货,最终通过精准运作助其登上王位,自己也从市井商贾跃升为秦国丞相。...
吕不韦 2025-09-28 本纪与项羽:历史书写中的帝王逻辑与英雄叙事在中国古代史学体系中,"本纪"是纪传体史书的核心体例,而项羽作为未称帝的军事领袖被列入《史记·项羽本纪》,这一特殊安排既体现...
项羽 2025-09-25 吕不韦之死:一封信背后的权力困局与时代悲剧公元前235年,秦国前丞相吕不韦在洛阳封地饮鸩自尽,结束了跌宕起伏的一生。这场死亡的核心导火索,是一封仅30字的书信:“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
吕不韦 2025-09-25 司马卬之子:历史长河中的隐秘身影在秦末汉初的乱世风云中,司马卬作为项羽所封十八诸侯王之一的殷王,曾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关于他的儿子,史书记载却极为简略,宛如历史长河中若隐若...
项羽 2025-09-24 虞子期与虞姬:历史与虚构交织的兄妹传说在楚汉争霸的波澜壮阔中,虞姬与项羽的“霸王别姬”成为千古绝唱,而虞子期作为虞姬的“兄长”形象,也因文学创作与民间传说深入人心。然而,当拨开历史迷雾,会发现这对兄...
项羽 虞子期 2025-09-24 范增算顶级谋士吗?——历史迷雾中的谋略之辨在秦末汉初的风云变幻中,范增作为项羽身边的重要谋士,其谋略水平与历史地位一直备受争议。有人将其与张良并论,视其为绝代谋士;也有人认为他不过是一个因历史机遇而稍有...
项羽 张良 2025-09-23 宋真宗赵恒: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封禅泰山的帝王在中国古代帝王的历史长卷中,封禅泰山是一项象征“功盖三皇五帝”的至高礼仪。自秦始皇首开先河,至宋真宗戛然而止,两千余年间仅有六位帝王完成这一壮举。而宋真宗赵恒,...
秦始皇陵 宋真宗 2025-09-23 君士坦丁大帝凭什么排第一:重塑罗马与基督教的双重遗产在历史学界关于“世界八大君王”的评选中,君士坦丁大帝始终稳居榜首,甚至超越秦始皇、亚历山大大帝等传奇人物。这一评价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对罗马帝国政治结构的根本性...
秦始皇陵 2025-09-22 有巢氏:文明曙光中的四大发明与人类生存革命在远古洪荒的混沌中,当人类与禽兽争夺生存空间时,一位被后世尊为“巢皇”的智者横空出世。有巢氏,这位被《庄子》《韩非子》等典籍记载的中华文明始祖,以“构木为巢”为...
韩非子 有巢氏 2025-09-22 刘承佑与刘邦:跨越四百余年的皇室血脉与时代变局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刘邦与刘承佑虽同为刘姓帝王,却分属西汉与五代十国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刘邦作为西汉开国皇帝,以布衣之身推翻秦朝、击败项羽,开创四百年汉家基业;...
项羽 刘邦 2025-09-2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