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619年~653年),字号不详,陇西狄道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子,母为隋炀帝之女杨妃。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李世民众多的儿子当中,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李恪,微微有些特殊。李恪的特殊之处在于,他的生母杨氏,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
对于李恪来说,唐高祖李渊是他爷爷,唐太宗李世民是他爹,而隋炀帝杨广,则是他的外祖父。这种特殊的关系,从李恪出生开始,就深刻影响了他的命运。
公元619年,李恪生于长安。这一年,唐朝才刚刚建立不到两年时间,还没有完全统一天下。
李恪的母亲杨氏,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就在李恪出生一年多以前,他的外祖父杨广,死在了江都政变当中。杨广死后,隋朝也正式灭亡。而杨广身边的妃子和子女,则是开始了他们颠沛流离的生活。先后被宇文化及、窦建德、突厥等诸多势力挟持。直到贞观四年的时候,随着唐朝正式击败突厥之后,才得以再次回归中原。
相比之下,杨妃则要幸运许多。虽然史书上对杨妃的记载极少,但根据史书上的一些蛛丝马迹来推断,当年杨广南下江都的时候,应该并没有带杨妃这个女儿,而是将杨妃留在了长安。后来李渊攻入长安之后,杨妃也就落到了李渊手里,而后嫁给了李世民。在嫁给李世民一年之后,杨妃便有了身孕,后来便生下了李恪。
这种复杂的身世,让李恪从出生那天开始,就显得尤为特殊。不过,唐朝皇室对于隋朝,是持一种继承的态度。所以李恪作为杨广外孙的这个身份,其实反倒是一个加分项。
不过,因为杨妃本人并非皇后,而在李恪出生之前,李世民的正妻长孙氏,便已经生下了李承乾和李泰两名嫡子。所以李恪出生之后,只是李世民的庶子。
此后的几年里,李恪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代。两岁时以皇孙身份,被封为长沙郡王,七岁时改封汉中郡王。在李恪八岁那年,因为李世民发动了一场玄武门事变,成功登基做了皇帝。李恪也就从一名亲王之子,摇身一变,成了一名皇子。
贞观元年,李恪被封为汉王,一年之后,改封蜀王。
不得不说,同时身居李家和杨家两代皇族血脉的李恪,确实没给这两家皇族血脉丢人。从少年时代开始,李恪就表现得极为优秀。就连李世民都认为,李恪继承了自己的能力,算是诸多皇子当中,最为优秀的一个。
李恪成年之后,李世民亦丝毫不掩饰对他的偏爱,多次将其外放到重点地区去做官。李恪也没有辜负李世民的期望,在任期间,基本上都发挥了比较好的作用。虽然也曾外出游猎时踩坏庄稼,被御史弹劾后罢官。但总得来说,李恪外放做官期间,还是表现得很好,至少在李世民所有的儿子当中,算是表现极好的。
但李恪怎么也想不到,他的这种努力,日后会给他惹来杀身之祸。
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谋反案败露。在这桩谋反案之后,李世民被迫废掉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照理来说,李承乾被废之后,李世民的嫡次子李泰,就该顺理成章被立为太子。但李泰之前和李承乾有过夺嫡之争,一旦李泰做了太子,将来即位之后,肯定会害死李承乾。所以,李世民只能立自己的嫡三子李治为太子。
然而在立李治为太子之后不久,李世民却又有些后悔了。因为李治性格过于懦弱,李世民很担心,将来李治无法坐稳皇位。反倒是李恪,让李世民感到很满意,所以李世民就动了改立李恪为太子的念头。
但就在李世民刚刚产生这个念头之后,身为贞观年间第一重臣的长孙无忌,却表示坚决反对。长孙无忌的理由很简单,太子之位事关国本,不可以轻易换人。而且,李治是嫡子,自古便有立嫡不立长的制度。有李治这个嫡子在,怎么也轮不到李恪这个庶子做太子。
除了这些能说的理由之外,长孙无忌其实还有另外一个理由,那就是他和李世民这些儿子的关系。李承乾、李泰、李治这三名嫡子,都是长孙无忌的亲妹妹所生,都得管长孙无忌叫舅舅。所以这三个人,谁做太子,对长孙无忌并没有太大影响。但李恪不一样,李恪是杨妃所生,和长孙无忌没有半点关系。
在长孙无忌的反对之后,李世民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再也不提此事。但李世民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个念头,未来会给李恪送上一张催命符。
几年之后,李世民病逝,李治即位。李恪作为李治的哥哥,同时还是李治在世的年龄最大的哥哥,按照当时的制度,被愈加重用。永徽元年,李恪官拜司空,次年加授太子太师。
作为一个皇子,李恪显然是很优秀的。但作为一个皇帝的弟弟,这种优秀就显得有些多余了。而当时辅政的长孙无忌,又知晓当年李世民曾想立李恪为太子的事情,李治自然也知道此事。所以,此时的李恪,也就变得相当危险,成了他们想要清除的对象。
永徽四年,一个突然事件的发生,给了他们除去李恪的机会。
当时李治的妹妹高阳公主,与驸马房遗爱,联合了几个贵族,打算发动政变,废掉李治,拥立李世民的弟弟李元景为帝。在长孙无忌的控制下,这桩谋反案还没有正式实施,便被粉碎了,几个关键人物也全部被抓。
照理来说,这事和李恪没什么关系,因为他压根就不知道这事,也没有参与其中。但是,在长孙无忌的有意引导下,房遗爱为了活命,诬告李恪也参与了谋反行动。得到了房遗爱的证词后,长孙无忌直接抓了李恪,最后李恪也因此蒙冤被杀。
李恪死后,他的四个儿子也都被流放。后来没过几年,长孙无忌在朝堂斗争当中,败给了武则天。李恪被冤杀这件事,也成了长孙无忌的罪状之一。长孙无忌死后,李恪也就被恢复了一些名誉。但因为杀李恪的命令,是李治下的。所以在李治在世期间,注定不可能完全恢复李恪的名誉。直到李治去世之后,公元684年,李恪才终于被恢复了爵位和名誉。到了神龙年间,更是被恢复了全部的封地。
从李恪的故事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一名皇子来说,过于优秀,也未必就是一件好事。如果李恪能够像其他皇子一样庸碌,或许还能得以善终。但正是因为李恪过于优秀,甚至威胁到了李治的皇位,所以才会最后蒙冤被杀。
生于皇家,有时候也是挺无奈的。
在唐朝贞观年间的历史长卷中,唐太宗李世民第五女李丽质与齐国公长孙无忌嫡长子长孙冲的联姻,堪称一段兼具政治智慧与家族荣耀的佳话。然而,这段被史书浓墨重彩记载的婚姻...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无忌 2025-08-04 萧瑀:疾风劲草中的忠臣本色在唐朝贞观年间的政治舞台上,萧瑀是一个极具争议却又无法忽视的存在。唐太宗李世民曾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赞誉他,将其比作狂风中屹立不倒的劲草、乱世中坚守忠诚...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8-01 韦贵妃并未让长孙皇后失宠:从历史脉络中还原真相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后宫中,长孙皇后以“贤后”之名垂范千古,而韦贵妃作为四妃之首,常因墓志铭中“宠冠后宫”的记载引发后世猜测。然而,综合历史文献与考古发现,所谓“韦...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07-29 李世民为何称薛仁贵为“王兄”:一场君臣际遇中的虚实之辨唐太宗李世民与名将薛仁贵的关系,在史书与民间传说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史载薛仁贵于贞观末年投军,在安市城之战中以白衣冲锋的勇猛形象被李世民赏识,但正史中从未出...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7-25 李建成能力到底如何:拨开历史迷雾的客观审视在唐朝开国与权力更迭的历史叙事中,李建成长期被贴上“庸碌无能”的标签,成为衬托李世民光辉形象的“背景板”。然而,随着近年来学术研究的深入与原始史料的重新挖掘,一...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07-22 唐太宗李世民女儿群像:长乐公主的璀璨与高阳公主的争议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其治国韬略与军事才能广受赞誉。然而,这位铁血君王在家庭生活中展现的柔情,同样为后世留下诸多传奇。在李世民的21位女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7-18 高阳公主:从天之骄女到权谋牺牲品的真实结局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七女高阳公主的一生,堪称大唐宫廷最富戏剧性的悲剧。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皇室明珠,最终因卷入谋反案被兄长唐高宗赐死,其命运轨迹折射出盛唐表象下暗...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7-18 徐慧历史原型:唐太宗贤妃徐惠的传奇人生在电视剧《武媚娘传奇》中,徐慧这一角色以其复杂多面的性格和跌宕起伏的命运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然而,这一角色并非完全虚构,其历史原型正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嫔——徐...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7-09 凌烟阁次席之谜:李孝恭凭何力压群雄位列第二?在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功臣而设立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长孙无忌以皇亲国戚与辅政之功高居榜首,而位列第二的李孝恭却常因知名度不及李靖、尉迟敬德等名将而引发争议。...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靖 2025-07-09 玄武门余烬:李建成血脉的存续与湮灭之谜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秦王李世民的箭矢穿透太子李建成的胸膛,这场改变中国历史的政变不仅终结了兄弟情谊,更将李建成一脉推向灭顶之灾。然而,关于这位...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07-0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