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登是孙权的长子,也是孙权的第一任太子。以上问题历史资料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华夏五千年历朝历代不乏“明君圣主”,然而在许多这些“圣主明君”一生当中却都有一个极为相似的经历,如周文王姬昌、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东吴大帝孙权、梁武帝萧衍、隋文帝杨坚、宋太宗赵光义、明太祖朱元璋等等强势帝王,他们都曾在事业上升或巅峰之时,或人为或“自然不可抗拒”地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储君”
周文王太子姬伯邑考、秦始皇长子扶苏、汉武帝戾太子刘据、东吴宣太子孙登、梁武帝昭明太子萧统、隋文帝废太子杨勇、宋太宗恭孝太子赵元僖、明太祖懿文太子朱标,他们都是在得到父皇和臣民们寄予厚望之时,中道早逝或突遭废黜,最终竟无一人得以长寿善终,这也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悲剧奇观。
如果说非要在这些让后世之人惋惜不已的“贤太子”身上,找出一个导致悲剧的共同之处,那还真是非常不容易,自古以来各大史家也莫衷一是,而今天小编却要将其中一位比较“冷门”的贤太子生平拿来叙述一番,看官们若能从中有所妙悟,或感触到一二句慧语真言,也请不吝道出,以作雅观共赏。
话说魏世祖文皇帝曹丕黄初二年,汉中王刘备在西蜀益州成都宣布接替汉孝愍皇帝刘协的职务,以皇叔身份继承大汉帝位。而那时刘协已经被曹丕降封为山阳公,后来又被追谥为孝献皇帝,由于魏蜀双方对社稷更替的意见不一,刘备暂时不想去理清这个复杂的问题,而是将所有的敌意都集中到了弱小的东吴方面。
东吴大首领吴侯孙权吓得赶紧向北方强大的魏国称臣,恳求出重兵驰援,魏文帝于是册封孙权为“大魏吴王”,并准备在吴蜀两国打得两败俱伤之际,再出兵横扫江南。孙权见魏军迟迟不动,就已经料到曹丕的诡计,于是派出“书生大将”陆逊带兵在夷陵迎击刘备,同时授予自己的长子孙登为东吴中郎将,封万户侯。
小编今天要讲的就是这个吴太子孙登,他本是吴王宫中一个卑贱的侍女所生,他从小就由吴王徐夫人抚养,这时突然受到老爸的恩宠加封,一时难以接受,就以身体不好为由,拒绝了官号爵位。孙权很是生气,就在同年,直接强行册立孙登为吴王太子,并给他选置太师、太傅,又召来江东的秀士做他的宾友,当些人当中有武侯诸葛亮的大侄子诸葛恪、文侯张昭的儿子张休,还有许多一流的人才,他们一起作为侍讲陪读,奉命跟随在孙登左右,就连出去骑射游猎,也是众星捧月,前簇后拥,孙登一时间受宠若惊,对父王感恩戴德。
孙权想要孙登读《汉书》,多了解一点东汉三国的事情,就准备让自己的老师张昭老先生做他的老师,可张昭年纪太大,且平时脾气暴躁也是出了名的,于是就换张昭之子张休先从他老爸那学习《汉书》,然后再由张休来给太子孙登做讲解,这样精细妥帖的安排,可见孙权有多重视孙登这个儿子。
而孙登对待自己太子东宫的僚属,居然简朴谦逊到相互之间行布衣平辈之礼,他和诸葛恪、张休、顾谭这几个好友甚至一起乘坐太子的车辇外出,或共帐同榻而眠。太傅张温则对孙权说道:“太子中庶子一职是东宫最为亲密的官位,要想了解太子最真实的近况,就应当选用有德行的贤士。”孙权于是任用陈表为太子中庶子,后来由于中庶子监管的繁文缛节太多,孙权又命陈表只负责为太子整巾侍坐,与太子形影不离。
孙权在做吴王的第八个年头,也就是蜀汉后主刘禅做皇帝的第六个年头,魏国曹操之孙曹叡称帝的第三个年头,终于忍受不了刘备、曹丕都过足了皇帝瘾,且都撒手人寰的事实,宣布登基为帝,并立孙登为大吴王朝首任皇太子,又以诸葛恪为左辅大臣,张休为右弼大臣,顾谭为辅正大臣,陈表为翼正都尉,这就是太子四友了,而谢景、范慎、刁玄、羊衟等江东名士都成为了太子府上的宾客,当时吴太子东宫号为“多士”名震天下。
孙权穿上龙袍之后,决定将国都定在建邺,也就是如今江苏南京,他于是任命击败刘备的大将军陆逊辅佐太子孙登镇守陪都武昌,并统领东宫全部的兵马。孙登外出射猎,本来可以直接骑马前往丛林,可他为了远避周边的农家良田,使庄稼免遭车马践踏,经常绕很远的路行走,并且一到射猎场就把马匹全部拴好,后来索性另择空旷无人之地作为猎场,就是不想扰民生计。
有一次,他骑马出行,有人拿弹弓射来弹丸,险些打到他的脸上,东宫侍卫吓得四处捉拿其人,不久就在附近发现一个拿着弹弓和弹丸的人,众侍卫立马将他捉住,便认为他就是那个犯驾的“刺客”。可孙登审问了一番,却发现完全对不上当时的情形,侍卫们想要严刑逼迫那人认罪,孙登没有听从,而是叫人将那人的弹丸取来一看,发现和“刺客”打来的弹丸完全不一样,于是便将那人放走了。
后来孙登又丢失了平时洗脸盛水的金马盂,不久便发觉是自己贴身侍卫中的一人偷走了,但他却不忍惩罚其人,于是将人叫到面前来只是责备了他的行径,然后遣送他回家,并命令左右其他人不可再说这件事了。
后来孙登的弟弟孙虑去世,孙权大为伤痛,以至病倒,孙登得到消息之后,日夜兼程奔向建邺,入宫之后见孙权还沉浸在悲伤之中,一直哭泣,他便劝谏道:“阿虑重病不起,这是他的命!如今北方中原的领土还不在咱们大吴疆域之中,四海臣民都在期盼陛下的王师前去搭救,而陛下因为小儿之死,不吃不喝,哀伤过度,这已经违反礼制太过了,儿臣实在感到忧心和惶恐!”
孙权听了之后,立马开始吃饭,恢复日常工作,孙登陪着他爸爸呆了十几天,其父孙权就想要他西还武昌,赶紧投入工作。可孙登则百般乞请留下来多陪陪亲爸爸,并以平时聚少离多,自己为子孝道有缺,且武昌有忠心勤勉的陆逊镇守在那,没有必要过多忧虑,孙权于是将留他在建邺住了下来。
嘉禾三年,孙权带兵攻打魏国的新城,于是将太子孙登留在建邺监国,并使他总领吴国的全部政事,那年粮食欠收,江南出现了很多盗贼,孙登立马制定了许多防盗剿匪的律令,使得吴国境内安定了许多。
然而孙登由于生母低贱,自己虽为长子,却是庶出,他的养母徐夫人因为宫斗失败被孙权废黜出宫,送往吴郡别宫居住,而步夫人得宠,她也经常赐给孙登礼物,孙登不敢推辞,只得依礼拜谢接受。
养母徐夫人送的衣服,孙登则必定要沐浴之后才敢穿著。当孙登被册封为皇太子的时候,他对孙权说道:“父王应该明白没有母鸡就没有鸡蛋的道理,想要儿臣做太子,就当先立我的母亲为皇后!”孙权一时没反应过来,问道:“那你母亲在哪呀?”孙登答道:“在吴郡!”孙权这才明白说的是失宠被黜的徐夫人,于是默然不语。
孙登做太子做了二十一年,可到他三十三岁的时候,突然病重,临终前向孙权上书道:“儿臣病重不能再侍奉父王,生前没有做过什么有益于国家的事,死后也希望陛下不要太过悲戚,臣听说死生有命,长短自天,像颜回这样的圣贤,尚且英年早夭,何况儿臣如此愚陋之人,生下来就做了吴国的嗣君,享受了太多荣华富贵,对臣来讲已经太过分了,哪还能有什么悲恨呢?
如今北方魏国依旧强大,蜀汉也在我国西面屹立不倒,陛下应当赶紧遗忘儿臣,好好养精蓄锐,继续图谋大业,儿臣虽死无恨也!我弟弟孙和仁孝聪明,德行清正,可以早点将他扶为储君,以系民望,诸葛恪、张休、顾谭、谢景等人都是王佐之才,也赶紧让他们前去辅佐孙和,陛下一定要好好整顿兵马,安抚好百姓,五年之后,十年之内,必能兵不血刃,北定中原,成就大业!
臣听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愿陛下能采纳我的遗言,就算我死了,这些有用之词也会像我活着一样为陛下护驾保航!”
孙权看到这封上书的时候,孙登已死,以至于孙权大为悲痛,孙登的好友豫章太守谢景也因为哀伤过度,居然擅自丢弃官位,跑到建邺来奔丧,并上表自己弹劾自己,请求治罪,孙权说道:“你是太子身边的人,和其他官吏不一样!”于是派出宫中太监前去宣旨慰劳,并让他恢复原来官职。之后,又给孙登上谥号为“大吴宣太子”。
孙登有三个儿子,前两个早夭,只有孙英长大成人,被封为吴侯,后来宗室大将军孙峻专权跋扈,居然将孙英逼得自杀。孙权在孙登死后,也按他的遗言立其弟孙和为太子,可孙权的第四子鲁王孙霸却一定想要夺储易位,结果和孙和斗得两败俱伤,孙和被废,孙霸也被赐死,孙权第七子孙亮被推上太子之位。
后来孙权驾崩,孙亮做了皇帝,诸葛恪掌权辅政,却惹得孙氏宗亲不满,诸葛恪不久被孙峻所杀,废太子孙和也因有人传言,诸葛恪一向将他当作当年孙登一样,曾有扶立之心,竟被孙峻杀死。后来孙峻病死,其弟孙綝上位掌握吴国大权,更加残暴,居然直接废掉了吴帝孙亮,拥立了孙权第六子孙休做皇帝,后来孙休在老将丁奉的帮助下斩杀了孙綝,才重新夺回了皇权。
孙休死后,又将皇位还给了三哥孙和的儿子孙皓。孙皓最后敌不过西晋司马炎,将东吴并入了大一统,从而结束了三国纷争,据说他投降之后,在晋武帝司马炎面前曾说,自己也在东吴为陛下设下过一张降臣坐垫,惹得在座之人无不大笑。
孙皓或许会想,如果他心中敬重的大伯孙登没有英年早逝,而是继承爷爷大帝孙权的基业,励精图治,说不定还真能“兵不血刃”席卷中原,最终让魏蜀两国的君王俯首来到东吴建邺,乖乖就座于降臣之位,也尚未可知吧!
在三国东吴的权力舞台上,孙亮与孙鲁班这对姐弟的命运轨迹交织着宫廷权谋、家族利益与时代动荡。作为吴大帝孙权的第七子与长女,二人的关系不仅是血缘纽带,更在孙权晚年及...
孙权 2025-09-22 传国玉玺:千年流转中的最后绝响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传国玉玺始终是最具象征意义的权力信物。自秦始皇命李斯以和氏璧雕琢“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玉玺起,这枚承载着“天命所归”的玉器便成为历代...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9-18 沙丘之变:秦始皇帝国的黄昏与权力崩塌的序曲公元前210年夏,秦始皇第五次巡游的车队行至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这位以“千古一帝”自居的统治者,在鲍鱼掩臭的辒辌车中咽下最后一口气。这场看似寻常的死亡,却因...
秦始皇陵 2025-09-16 秦始皇的情感迷局:黎姜与阿若,谁才是他心中的白月光?秦始皇嬴政,这位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自诩的千古一帝,其政治功绩与铁腕统治早已被历史铭刻。然而,在宏大的历史叙事背后,他的情感世界却如迷雾般难以捉摸。关于他是...
秦始皇陵 2025-09-15 兵马俑的来历:从殉葬制度到永恒军团的千年跨越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一支由8000余尊陶俑组成的地下军团沉睡了两千余年。1974年,当地农民打井时意外揭开这处世界文化遗产的神秘面纱,...
秦始皇陵 2025-09-12 秦始皇与朱元璋:跨越千年的“伟大”之辩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秦始皇与朱元璋是两位极具标志性的帝王:前者以“千古一帝”之名终结战国乱世,开创中央集权制度;后者以草根之身推翻元朝统治,重建汉人政权。二者虽相...
朱元璋多少岁 秦始皇陵 2025-09-11 黄盖的传奇人生:从沙场宿将到寿终正寝的岁月考据黄盖,字公覆,零陵郡泉陵县(今湖南省永州市)人,作为汉末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的核心将领,其军事生涯贯穿了孙坚、孙策、孙权三代主君的征伐历程。这位以“苦肉计”闻名于世...
孙权 孙策 2025-09-11 鲁肃与孙权:乱世中的君臣相知与战略共谋东汉末年,江东群雄逐鹿,孙权继承父兄基业,以弱冠之龄统御江东。在这风云变幻之际,鲁肃以豪杰之姿投效孙权,二人以“榻上策”为纽带,开启了长达二十年的君臣相知。这段...
孙权 启 2025-09-10 孙权七子的命运终章:权力漩涡中的血色悲歌在三国鼎立的宏大叙事中,东吴开国皇帝孙权以“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誉名垂青史。然而,这位在位五十二载、活到七十一岁的长寿帝王,其七个儿子的结局却如被狂风摧折的七株...
孙权 2025-09-10 王商凿龙脉:权力、风水与王朝命运的千年迷思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龙脉”是帝王气运的象征,是王朝兴衰的隐秘注脚。从秦始皇凿断金陵龙脉,到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泄东南王气,历代帝王对“龙脉”的干预,往往与权力焦...
秦始皇陵 2025-09-0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