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代皇子夺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用一条鱼让人明白,为何吃穿不愁的皇子,死也要夺皇位?
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皇位一直是天下最诱人的东西,它的光芒几乎无人可挡,无论是寒门枭雄还是皇子王孙,都将它作为毕生的目标,至死都在追逐。
这样激烈的竞争也让通往皇位的道路充满了鲜血与阴谋,几乎每一代的皇位更迭都伴随着流血与牺牲,唐朝时,有李隆基一日杀三子,清朝时,更有着史册留名的九子夺嫡。
这些天潢贵胄为了保护权利,争夺权利,永远都不惜以命死搏。但是从我们现代人的角度来看,这些行为压根儿就无法理解。
这些皇子王孙们一出生就生活在封建社会的顶层,一辈子吃喝不愁,何必为了一个皇位就连命也不要地去争夺呢?其实这个问题,康熙皇帝早就用一条鱼就说明清楚了。
美味鲥鱼
康熙皇帝是清朝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位皇帝,他八岁就登基为帝,在一群顾命大臣的压迫和监视下茁壮成长,最终杀鳌拜收回权利,平三藩稳定政局,缔造了赫赫有名的康熙盛世。
朝廷稳定下来之后,康熙也就难免想享受一下了,毕竟他是天下之主,有什么是他得不到的呢?还真有,古代的时候交通不便,有些东西一辈子都没出过自己的产地,哪怕是皇帝也是享受不到的。
如果这么说的话,康熙皇帝的日子也算是挺惨的了,毕竟他作为皇帝,一辈子大部分时间都留在北京紫禁城那么大点的地方,很少能够像现代的人一样到处旅游,赏遍这天下的美景,尝遍这天下的美食。
不过康熙皇帝也不是一辈子都留在京城的,他有时也会带着儿女和妃嫔们一起下江南,放松放松身心。
在一次下江南的途中,当地的官员给他献上了一道清蒸鲥鱼,康熙皇帝一尝瞬间就被惊艳了,这种鱼的肉质软嫩又弹牙,吃起来还有一股清香,简直让人无法拒绝。
康熙皇帝品尝到如此美味之后就再也停不下来了,挥舞着筷子大快朵颐,甚至不顾祖宗食不过三的规矩把一盘鱼一扫而光,一旁的太监见他吃的高兴,连忙把官员带上来领赏。
据官员所说,这种鲥鱼只产于江南的一个小湖泊,那里的水质清澈见底,旁边也没有什么天敌环绕,才能养出这样味道远胜于其他鱼类的鲥鱼,因为数量有限,所以价格极极高昂,向来只有江南的巨户豪门吃得起。
康熙皇帝一听就不高兴了,既然江南的巨户豪门都能吃得起,那为什么他这个皇帝这里却从来没有上供呢?这是要造反不成?
官员被吓得赶紧磕头求饶,只说是因为这种鱼太难保存,又不知道皇上是否喜欢吃,他们才没有进上。康熙皇帝听了这个理由之后脸色稍缓,毕竟不好上供比起不想上供可好的多了。
不过现在他尝过这种鲥鱼之后实在是难以忘怀,就下令将这种鲥鱼作为贡品,从此之后都要送到紫禁城,不许平常人再捕捞。
天子禁脔
康熙皇帝的这一句话让江南的官员们跑断了腿,因为这种鲥鱼幼小又娇弱,一但被捕捞了上来就会百般不适,没几个时辰就要一命呜呼,别说是运到紫禁城了,就算是运出江南都是几乎不可能的。
可是皇帝指名要吃这种鲥鱼,他们这些做官员的,难道还敢指着皇帝的鼻子说干不了吗?这可是欺君之罪啊!
为了保住自己的脑袋,江南的官员们想出了一个极妙的法子:将鲥鱼放在一个装满湖水的大坛子里,以此来延长它们的生命。
不过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延长鲥鱼的生命,但延长的也相当有限,顶多是从不出江南就此到出了江南才死,官员们只能牵来江南最好的千里马,让驿站的使臣快马加鞭将鲥鱼送往紫禁城。
这虽然使得鲥鱼能够活着抵达北京,但是一路上的颠簸也让不少鲥鱼直接凉凉,死了的鱼怎么能给皇帝吃呢?万一吃坏了,谁能担得起?所以到最后,呈到康熙皇帝饭桌上的鲥鱼也就寥寥无几。
这样珍贵又稀少的好东西,康熙皇帝自然是不想与人分享,这鲥鱼就成了他一人专享的美味,别说是皇子皇孙了,就算是太皇太后也未必能分得上几口。
康熙皇帝光是独占美味也就算了,他还要四处宣扬,甚至写诗来赞美这种鲥鱼的美味,久而久之,他的几个儿子也对这种只存在于皇阿玛饭桌上的美味垂涎三尺,或许他们垂涎的不仅仅是鲥鱼的美味,更是康熙皇帝能够独享鲥鱼的权柄。
夺位真谛
从康熙皇帝所享用的这条鲥鱼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古代的皇帝们究竟拥有着多大的权利,仅仅是为了他一人的口腹之欲,整个江南就被闹得人仰马翻。
他们用巨缸用快马争分夺秒地把娇贵的鲥鱼送到康熙皇帝饭桌上,为此不知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所以皇子们争夺的哪里是区区一个皇位,他们争夺的是对这个世界生杀予夺的权力。
只有当了皇上,他们的诉求才会为圣旨,他们才能让所有人都遵循他们的命令,满足他们的欲望。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利,怎能不让人疯狂?
皇子们虽然不愁吃穿,但是他们从一出生就没考虑过吃穿的事,他们学习的、思考的都是怎么让自己的权利更大,让自己能够享受的更多。
康熙皇帝的这条鲥鱼无疑是给了他们答案——争夺皇位,只有得到皇位才能将手中的权力无限放大,最后随心所欲。所以皇子们明知道争夺皇位的道路充满了鲜血与阴谋,明知道到最后如果不成功就只能成仁。
连原先拥有的清闲富贵的生活都会被搭进去,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这条道路,为了争夺这与权利与欲望牢牢挂钩的皇位而拼的你死我活。
翻遍史书,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无数本可以活出自己风采的皇子们一生困于权力之网,最后作茧自缚。不过好在俱往矣,俱往矣,这样为了皇位而不惜父子相争、兄弟相残的封建时代早已随风而去,永远不会再回来。
“九子夺嫡”是清朝康熙年间一场惊心动魄的皇位争夺战,九位皇子为争夺储君之位各施手段,最终四阿哥胤禛脱颖而出,成为雍正帝。而其他八位参与夺嫡的皇子,在这场残酷的政...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28 棠棣情深:雍正与十三阿哥胤祥的传奇兄弟情在清朝康熙末年的“九子夺嫡”风波中,雍正帝(胤禛)与十三阿哥胤祥的关系堪称历史典范。两人虽非一母同胞,却以超越血缘的信任与默契,共同书写了帝制时代权力结构中的极...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28 佟国维:从康熙国丈到八爷党幕后推手,一场险象环生的政治博弈康熙末年的“九子夺嫡”堪称清朝最激烈的权力斗争,而在这场风暴中,康熙国丈佟国维的抉择与结局尤为耐人寻味。作为孝康章皇后之弟、孝懿仁皇后之父,佟国维凭借家族背景与...
康熙的儿子们 孝康章皇后 2025-09-25 22岁太后佟佳氏早逝之谜:权力漩涡中的生命悲歌公元1661年,顺治帝驾崩,年仅7岁的皇三子玄烨继位,改元康熙。其生母佟佳氏以22岁之龄晋封圣母皇太后,与孝惠章皇后两宫并尊,成为清朝历史上最年轻的太后之一。然...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25 雍正对敦肃皇贵妃的深情:超越权谋的帝王之爱在清朝雍正帝的后宫中,敦肃皇贵妃年氏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她并非影视剧中那个嚣张跋扈、工于心计的“华妃”,而是以温柔贤淑、端庄恭谨著称的宠妃。从康熙指婚到雍正朝的盛...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24 纳兰明珠的妹妹是慧妃吗?历史真相与文学误读的辨析在清宫题材的影视作品与网络文学中,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康熙朝权臣纳兰明珠的妹妹是康熙帝的慧妃,甚至衍生出“明珠为外甥胤禔争储”的戏剧化情节。然而,通过梳理清代...
康熙的儿子们 纳兰明珠 2025-09-24 康熙帝情感天平:德妃与宜妃的宠爱之争在中国古代帝王的后宫中,嫔妃的宠爱往往与权力、子嗣、家族背景紧密交织。康熙帝作为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其后宫中德妃乌雅氏与宜妃郭络罗氏的宠爱之争,既是个体情感...
康熙的儿子们 宜妃 2025-09-19 奏折制度:清代皇权运作的精密齿轮奏折制度作为清代特有的官文书体系,自康熙年间萌芽至乾隆年间定型,贯穿整个清朝统治周期,成为君主专制制度的核心技术载体。这一制度通过“点对点”的保密通信机制,将皇...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18 火耗归公:雍正整顿吏治与充实国库的双重变革康熙末年,清朝看似延续“康乾盛世”的繁荣表象,实则暗藏危机。由于长期对外用兵、赈灾开支及官员贪腐,国库银两仅存800万两,财政濒临崩溃。地方官员为填补亏空,借“...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11 叶天士医学著作:温病学派的奠基与临床智慧的结晶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江南地区温热病肆虐,传统“伤寒论”体系难以应对时疫挑战。在此背景下,一代名医叶天士(1666—1745)以“天医星”之誉崛起,其医学著作不仅...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