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为何得不到天下?刘备失败在什么地方?
“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熟悉三国故事的人想必都听过这句话,其中,卧龙先生诸葛亮可谓家喻户晓,而对于凤雏,人们至多了解其名字叫庞统。被史书誉为可并驾齐驱的两个人,实际成就和社会影响力却如此天差地别,实在令人有些费解。不过,若是对庞统其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则就会释然。庞统,一个有才却无运的悲剧人物,一个注定让刘备三分天下的人物。
历史中,庞统的一生着实令人叹息,其颇有才华,否则难以与多智近妖的诸葛孔明并肩而立,但是其才华又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空留遗恨于世间。纵观庞统短暂的一生,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概。在此,通过对其生命历程进行梳理,可以反思自身,亦可以窥探刘备缘何只能三分天下。
有大才大志
在历史评价中,庞统其人的才华备受肯定,而且胸怀大志。这亦是当时大多数知识分子的主要特征。换言之,三国时代是诸多英雄豪杰逐鹿天下和各路奇才竞相绽放的时期,庞统亦希望自己非凡的才干有用武之地。
由于庞统英年早逝,尚未得以成就一番功业,故后世之人多认为其才华并不出众。甚至,在某些时候,凤雏之名会被认为是用来纪念的虚名。实际上,庞统的才华在为数不多的可查阅史料中均有所凸显和证实。
首先,与诸葛孔明师出同门。二人皆拜水镜先生司马徽为师,而且据史书记载水镜先生对庞统的才华极为赏识。透过卧龙可知司马徽识人之能,因此,庞统的学识才华当绝非空名。
再者,庞统入仕后的所为亦展现了其非同一般的才干。在微观层面,可从其被任命为知县后的行政能力方面得以验证。庞统初时被刘备任命为知县,其竟然可以以高质量水准在半炷香内处理完三个月的批文,以至于一向桀骜不驯的张飞都心悦诚服和大力推荐。
在宏观层次上,庞统对于刘备入主四川起到了重要作用。众所周知,庞统死于落凤坡,且是被当时的四川之主刘璋手下所杀害,这给足了刘备攻打和占领四川的理由。
而且,不少史学家分析,庞统在落凤坡身亡乃是其为刘备师出有名而杀身成仁。这件事背后既体现了庞统的智谋,亦可以说明庞统心怀大志,以至于甘愿为志向而献身。
叹不得良运
今天的人们对庞统的评价不算高,源自于其没有建立不凡功勋。亦可以说,庞统有并肩于诸葛亮的名气,却没有与诸葛亮相匹敌的功勋。史书中,有记载庞统参与政治活动的资料,从这些资料中可以发现其才干,却没有足以令后世敬仰的重大功劳,这就导致了人们对其难以给出相对理性的分析。
与三国时其他文人志士相比,庞统的运气不算好。其36岁离世,在其生命历程中,并未获得可以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在当时群雄并起,乃至三分天下雏形初现之时,庞统选择了被称为汉室正统的刘备,尽管刘备是当时实力最为弱小的一个。
这个选择没有对错之分,庞统看重的是刘备的汉朝后裔身份和仁德之名,不过,其并未能够如同诸葛亮一般受到刘备的器重。此外,当时刘备尚在创业中前期,难以为庞统提供施展才华的庞大舞台。或许用郁郁不得志评价庞统有些言过其实,然而,位不配其才似乎并不过分。
刘备亦枉然
庞统的悲剧还有一方面的原因,就是时运不济,或者称之为“天时”不到。就当时的天时而言,刘备无法一统全国,甚至孙权和一代枭雄曹操都没有这个能力。或许这就是无法改变的客观命运。
后来曹魏与西晋相继吞并蜀汉与东吴而一统江山,那时的主政皇帝和辅政大臣相比三国争雄时要羸弱很多,却在客观上实现了祖辈们历尽千辛万苦依然不能达到的高度。这就是运气,就是“天时”来临。
庞统临终的那句“今日吾死,乃是天命”听起来令人有些心酸。其实,庞统对当时的社会趋势有着清晰的认识,他明白刘备亦只能三分天下。当然,作为同门师兄弟的诸葛亮亦明白这个道理。这句话里透着不甘,透着对社会大势的无可奈何。
也许今天的人们无法理解庞统的思想,毕竟可以三分天下已是不小的成功。若是回归到当时的主流价值观,人们才能够真正领受到庞统、诸葛亮以及相同身份或地位的士者们对天下一统的渴望。
庞统,从理论上讲,是一个可以发挥更大价值的人物,但是却将生命定格在了36岁的落凤坡,其带着不甘逝去,也怀着通透和无可奈何告别自己的主公和师兄弟。从此,世间只剩下卧龙。刘备亦在卧龙辅佐下开创了蜀汉政权,为华夏留下了三分天下的篇章。这是历史的选择,是天下大势的规律。
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处,“火烧博望坡”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军事才能的实证。这场发...
诸葛亮 刘备 2025-09-19 刘谌割妻首殉国:乱世忠烈背后的文化逻辑与人性挣扎公元263年冬,成都城破前夕,北地王刘谌手提妻子崔氏及三个儿子的人头,踉跄闯入昭烈庙。在刘备灵位前,他割下妻首、诛杀亲子后自刎,鲜血染红庙前石阶。这一惊世骇俗的...
刘备 2025-09-17 诸葛亮临终顿悟:刘禅的“傻”原是帝王心术的至高伪装公元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咳血不止。这位以“鞠躬尽瘁”闻名的蜀汉丞相,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看穿了那个被世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的帝王——刘禅,实则深...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6 裴松之眼中的刘备:历史长河中的多维审视在浩如烟海的三国历史研究中,裴松之作为东晋至刘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以其为《三国志》所作的详尽注解而闻名于世。他的注解不仅丰富了《三国志》的内容,更以其独特的视角...
刘备 2025-09-15 刘禅诛杀重臣:权力博弈下的政治智慧与历史迷雾在蜀汉末代皇帝刘禅的统治生涯中,诸葛亮去世后的权力真空期成为其政治手腕的试金石。面对魏延、李邈、刘琰、杨仪四位重臣的挑战,刘禅以雷霆手段连杀四人,这一系列决策不...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1 诸葛亮一生娶了几个老婆:历史真相与民间传说的交织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忠诚与勤勉,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然而,关于他的私人生活,尤其是婚姻状况,却因历史记载的简略与民间传说的丰富而显得扑朔迷离。...
诸葛亮 2025-09-10 马谡“纸上谈兵”:才略与现实的撕裂之痛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战鼓擂动,蜀汉大军势如破竹,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望风归降,关中震动。然而,街亭一战的溃败,如同一记重锤,击碎了北伐的希望,也让...
诸葛亮 2025-09-09 黄月英为何被称为“阿丑”:历史、传说与文化隐喻的交织在三国历史的璀璨星河中,黄月英(民间传说名)以“诸葛亮之妻”的身份被后世铭记。然而,她更广为人知的称号却是“阿丑”——一个带着戏谑与矛盾的称谓。这个称号的起源,...
诸葛亮 黄月英 2025-09-09 赵范与赵云:一场因政治博弈与道德坚守而错位的“兄弟情”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荆州南部的桂阳郡成为刘备南征四郡的重要目标。时任桂阳太守的赵范,与刘备麾下名将赵云,因一场政治投降与道德坚守的碰撞,在史书与演义中留下了耐人...
赵云 刘备 2025-09-05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