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寺(ほんのうじ)是位于日本京都府中京区的一所佛教寺院,现位于“河原町通”大街,教派是法华宗本门流,本尊是日莲曼陀罗本尊,规模较小,但曾因“三劫局”和“本能寺之变”而闻名,内有织田信长纪念碑。

寺院建于1415年。曾经多次因为大火而被烧毁的记录。当中包括了1582年明智光秀向织田信长谋反的事件。在1864年因为禁门之变被废寺达百多年。现时重建的本能寺与原址不同,近年在一所旧学校发堀可能是本能寺的原址。
三劫局,是在围棋对局中,循环劫局中的一种,指对弈盘中同时出现三个劫,也称三劫循环。出现此种局面一般作和棋论。最早有记载的三劫局是一世本因坊算砂应织田信长之邀与另一个高手鹿盐利玄在本能寺的对弈。
《坐隐谈丛》这样记叙:“日海、利贤对奕,棋势变幻,妙手叠出,最后出现了"三劫"。本来"三劫"这样的棋形在寻常对局中难能出现,于是双方达成协议将其作为无胜负的平局,但皆为此棋的出现惊讶不已。”但是,就在当天晚上发生了本能寺之变,织田信长自尽身亡。从此,三劫循环或循环劫局面被视为不祥之兆。
本能寺之变发生在日本天正10年6月2日(公历1582年6月21日)凌晨,织田信长的得力部下明智光秀在京都的本能寺中起兵谋反,杀害其主君信长。日本历史也由此被改写。本能寺之变是日本史上最大也最有名的政变。
“本能寺之变”被称为“日本历史上最大的谜团”。
明智光秀为何要发动本能寺之变?根据《总见记》,《明智军记》,《信长公记》,《义残后觉》,《祖父物语》,《甲阳军鉴》等史籍的记载,主要有以下几种论说。
“求生说”。此说主要理由是明智光秀担心织田信长将收回他的领地丹波和近江,他让儿子继承家业的希望将彻底破灭。按照山冈庄八在《德川家康》第四部《兵变本能寺》里的描述,明智光秀感到,“若还想活下去,恐怕只有一条险道了……”。
经过再三踌躇,“到了20日夜,光秀才再次把大家召集拢来,说:‘现在,明智家已危在旦夕。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发制人。’”
“保皇说”。此说是历史文学作家桐野作人提出的。按照他的观点,明治光秀发动本能寺之变的主要动机,是阻止织田信长试图篡夺皇位的野心。因此,和朝廷内的“反信长同盟”订立密约的明智光秀,是真正的“保皇派”。
“野心说”。简而言之,即在织田信长通过“天下布武”即将重新统一日本之际,明智光秀欲“摘桃子”坐享其成。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战国时研究权威高柳光寿持这种观点。
“复兴幕府说”。1568年9月,织田信长拥足利义昭赴京,废黜了室町幕府第14代将军足利义荣。10月,足利义昭虽名义上成为室町幕府第15代将军,但实际上只是织田信长手中的傀儡。1570年,织田信长向足利义昭提出了五个条件:
一、凡将军颁发的重要文件,必须有织田信长副属才能生效;
二、废除以前室町幕府将军颁发的全部诏令;
三、将军对属下的恩赏,均委托织田信长处理;
四、天下政务,织田信长可以不经过将军自行处理;
五、天下平定后,一切礼仪规章均由将军施行。
也就是说,织田信长夺取了室町幕府将军的执政权、军事指挥权、恩赏权等最重要的权力。织田信长独断专行树敌颇多,明智光秀给反信长派首领土桥重治写信,希冀以复兴幕府之名行倒信长之实,逻辑上能够成立。此次发现的“明智光秀书信”,也是指向这个结论。
“宿怨说”。曾多次亲见织田信长的耶稣会传教士路易斯·弗洛伊斯成书于1560年代的《日本史》记载,织田信长的亲家德川家康前往造访时,织田信长让明智光秀担任宴会筹备负责人。觥筹交错之际,琵琶湖的鲤鱼端上了宴席。日本鱼类很多,但淡水鱼很少,鲤鱼不仅珍稀,而且有“跳龙门”的寓意。
但是,织田信长突然怒目圆睁,大喝道:“怎么把臭鱼端上来?!”明智光秀连忙申辩说没臭。“没臭?难道是我有问题?”织田信长不由分说,一边大骂“秃子(明智光秀是秃子),还嘴硬?!”一边对明智光秀拳打脚踢,将明智光秀的假发也打掉了,令他颜面尽失。这个故事在《稻叶家谱》和《明智军记》中均有记载,不是孤证。
而且明智光秀被暴打,非此一次。日本有一位歌师曾创作了一首和歌,通过“战国三英杰”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对杜鹃的态度,形象地揭示了他们的性格。织田信长:“杜鹃,你再不啼叫,我就杀了你!”丰臣秀吉:“杜鹃,你再不啼叫,我可要逼你了!”德川家康:“杜鹃,你再不啼叫,我愿一直等到你叫!”所谓“性格决定命运”,织田信长的暴躁性格是否令明智光秀久已怀恨在心,起意诛杀?
“四国政策说”,又称“救援长宗我部说”。据江户时代成书的军记物语《元亲记》记载,织田信长曾向土佐(今高知县)大名长宗我部元亲颁发朱印状,若他能打下四国,可将此地封赏给他。后由于多人忠告织田信长,让他提防长宗我部元亲据以做大,尾大不掉,因此织田信长心生悔意,要求元亲交出伊予(今爱媛县)和赞岐(今香川县)两国,只让他获得土佐国和阿波国南部。
长宗我部元亲认为领有四国是凭借自己的实力,并非织田信长的恩裳,何况织田信长出尔反尔,感到自己被忽悠,怒不可遏。明智光秀和长宗我部元亲关系不错,派人劝元亲能忍则忍。织田信长为防元亲谋反,派第三个儿子织田信孝为大将去“收拾”元亲。就在织田信孝起兵时,明智光秀发动了本能寺之变。
上述诸说各有拥趸,但各有疑点。因此,在重大、关键史料被发现之前,“本能寺之变”之谜终难获解,并可能永远无法获解。
搭乘京都地下铁,市役所前站下车,步行5分钟。
在魏晋那个风云变幻、思想激荡的时代,有七位名士以超凡脱俗的气质与放浪形骸的举止,于竹林间留下了一段段传奇佳话,他们便是“竹林七贤”,而山涛,正是其中一位独具魅力...
2025-11-07 东吴第一名将陆逊:从战场传奇到晚节争议的命运转折陆逊(183年-245年),字伯言,吴郡吴县华亭人,是汉末三国时期东吴的军事家、政治家。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成为东吴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名将之一,甚至被...
2025-11-07 杨氏:高门贵女的血色悲歌杨氏(约580-618年),出身弘农华阴杨氏,这一家族自西汉以来便是关中顶级门阀。其曾祖父杨绍为北周骠骑大将军,祖父杨宽在北周官至左仆射,父亲杨玄感在隋朝官至礼...
2025-11-07 安禄山造反的底气:盛世表象下的权力裂变公元755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以“清君侧”为名,率十五万精锐南下,掀开了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这场叛乱不仅终结了开元盛世的辉煌,更暴露了唐...
2025-11-07 鲁康公:礼制表象下的现实主义者作为战国时期鲁国第三十一任君主,鲁康公姬屯(前352年—前344年在位)的统治生涯始终笼罩在周礼的余晖与列强争霸的阴影之下。这位被后世史书冠以“康”谥号的君主,...
2025-11-07 魏襄王:望之不似人君的乱世挣扎者战国乱世中,魏襄王魏嗣的名字总与“昏庸”“无能”等标签绑定,尤其是孟子那句“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的尖锐评价,更让他成为后世批判的典型。然而,若剥离历...
2025-11-07 丁奉:三国东吴的铁血脊梁与权谋棋手在三国鼎立的纷乱时局中,东吴政权以长江天险为屏障,涌现出无数能征善战的将领。其中,丁奉以其跨越四代君主、征战半个世纪的传奇经历,成为东吴后期军政体系的核心支柱。...
2025-11-06 潘璋:东吴虎臣的双面人生——勇略与贪奢的交织在三国群雄逐鹿的动荡年代,东吴政权以长江天险为屏障,涌现出无数能征善战的将领。其中,潘璋以“江表之虎臣”之名载入史册,其人生轨迹既展现了战场上的铁血豪情,也暴露...
2025-11-06 徐盛:江东铁壁的忠勇传奇——以“大壮”之名铸就东吴脊梁在三国群雄逐鹿的动荡年代,东吴政权以长江天险为屏障,涌现出无数能征善战的将领。其中,徐盛以“江表之虎臣”的威名载入史册,其以少胜多的战例、独创的疑城之计,以及获...
2025-11-06 凌封:东吴名将凌统次子的人生轨迹与家族传承在三国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东吴名将凌统以勇猛无畏和忠诚不二著称,其家族血脉中流淌的热血与担当,在次子凌封身上得到了延续。作为凌统的次子,凌封的人生虽未如父亲般在...
2025-11-06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