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吴蜀”联盟,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了。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三国演义》是古代著名作家罗贯中先生撰写的,现已成为一部家喻户晓的古典书集,流传至今深受读者的喜爱,特别是通过现代艺术的加工,拍成了影视作品后,更是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剧中刻画出许许多多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深受观众喜欢。各个“军阀”纷争割据,斗智斗勇,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
从董卓死后,三国就逐渐走向互相制约的环境,其中曹操的实力一直最大,他意图统一天下,率领大军倾巢而出,浩浩荡荡的向东吴进发。赤壁之战曹操元气大伤,一时间是不可能统一了,刘备也借着东吴的荆州,把自己队伍扩展得越来越大。东吴想利用招亲的名声,把刘备叫来,威胁他还回荆州,可为什么诸葛亮偏偏选赵云为保镖呢?
其中蜀国的代表人物刘备,因其宽厚仁慈、礼贤下士,以匡扶汉室为立世之本,受到当时许多贤能的拥戴。手下的五虎大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声名显赫,威震四方,军师诸葛亮更是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为蜀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蜀汉创始之初,受到曹操为首的曹魏打压,积贫积弱、举步维艰,刘备没有一个得力的军事,在交战中屡屡挫败。幸好徐庶在临走前,告诉他诸葛亮的存在,刘备礼贤下士,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并拜为军师,在诸葛亮的策划下,联合东吴孙权在赤壁打败了曹操,从而获得了发展壮大的机会。
蜀汉的发展却直接影响到了东吴的利益,刘备所占的荆州,实为东吴的地盘,是诸葛亮从东吴手中“借”来的。为了讨要荆州,孙权和东吴大都督周瑜可谓是煞费苦心,冥思苦想之后,决定用美人计讨回荆襄九郡。
孙权有个胞妹,名叫孙仁字尚香,长得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风情万种,倾国倾城。大都督周瑜想用孙尚香为诱饵,骗刘备去江东,以刘备为人质交换荆襄九郡,军师诸葛亮一眼就识破了周瑜的美人计,果断地应下了这门亲事。
临行前诸葛亮给刘备做了充分的安排,并派了五虎上将之一的赵云赵子龙,为刘备保驾护航。那么问题来了,我们都知道刘备有两个好兄弟,二弟关羽,三弟张飞,关羽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威震华夏、勇猛无敌。
张飞丈八蛇矛纵横四海,横扫千军,当阳桥喝退曹兵百万,与吕布单挑毫无惧色。这么重要的事情,关系到刘备的安危,关系到蜀汉未来的发展,为什么不让更亲近的兄弟,却一定要派赵云前往呢?
说起赵云每个人都知道,在电视剧中我们都看见了,不仅英俊潇洒、武艺高强,而且侠肝义胆、足智多谋,是一员智勇双全、不可多得的大将,是三国演义中的灵魂人物。他跟随刘备南征北战、东打西杀,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
特别是长坂坡战役中,为了救刘备的两位夫人和刘备宝贝疙瘩刘禅,在曹操的百万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雪白的战袍都被血水染成了红色,却依然是毫无惧色,杀的曹兵尸横遍野,鬼哭狼嚎,最后终于杀出重重包围,把刘备的独苗,蜀汉的继承人阿斗毫发无损地交到了刘备的手里。
在吴蜀联盟的时候多次陪同诸葛亮,担任诸葛亮的贴身保镖,每次都能够出色完成任务,从来没有过失误。诸葛亮在南屏山借东风时,又是赵云驾船去接应,才使得诸葛亮安全返回荆州。其实赵云和关羽张飞有很大的区别,他是个有勇有谋的将领,拥有自己的想法,对事态的发展有准确的预判。
张飞和关羽虽然很勇猛,但是毕竟和刘备是兄弟,手足情深,在刘备危险的时候,肯定会义字当头、头脑发热,失去理智,反而将此行的危险程度大大提高。并且关羽和张飞都是粗人,在行军打仗的过程中很少用计谋,因此他们肯定会按照刘备的战略方针去做,哪还会理会诸葛亮锦囊妙计。
而赵云不同,他遇事不慌、沉着冷静,同时用也会提出自己对当时的事情的想法,并能够妥善处理,不会完全顺从刘备。最重要的是因为诸葛亮和赵云心气相通走得很近。赵云也是有傲气之人,可是他的傲气和张飞和关羽两人不同。诸葛亮虽然用兵如神,但是关羽张飞除了刘备谁也不放在眼里。
赵云也骄傲,但是能把握好尺度,他为人做事比较妥帖,不在人前争强好胜,并且对诸葛亮也十分的佩服。如果此去换成关羽,可能会骄傲地眯起眼睛,置锦囊于不顾。而张飞喝上大酒,别说锦囊,就连他大哥都忘了去哪里啦。可赵云不同,他对诸葛亮的想法和计谋深信不疑,这样诸葛亮的计谋才能在此行中起到作用。
诸葛亮舌战群儒时就说过“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通过刘备此去江东之行,完全可以看出诸葛亮的运筹帷幄该有多么厉害,所以诸葛亮安排赵云陪同刘备去江东,是最最明智选择。结果最终赵云不辱使命,保得刘备完胜江东,安全返回了荆州,还把周瑜气得半死,使得江东赔了夫人又折兵。
张飞性情鲁莽,不适合做接亲这样的事情,但刘备难免心存不满,诸葛亮有意让赵云在刘备面前好好表现,以此获得刘备的信任。而且以后在蜀汉的阵营里,也有一个能帮助自己的人,毕竟关羽、张飞都不服他。
赵云也知道这个道理,自己在刘备心中的位置没有关羽和张飞那样重要,再加上他之前投靠过公孙瓒和袁绍的经历,他更加需要证明自己。所以不管哪次任务,赵云都竭尽全力誓死保护刘备,让刘备知道他绝对是忠心耿耿。选择赵云是刘备和诸葛亮共同的意思,加上赵云本人也非常喜欢这项工作。
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关羽与秦宜禄之妻杜夫人的故事,如同一颗隐秘的珍珠,虽未在正史中大书特书,却通过零星记载与后世演绎,勾勒出一段英雄与美人、情义与欲望交织的...
关羽 2025-09-19 曹睿36岁早逝之谜:权力、享乐与时代悲剧的交织公元239年1月22日,曹魏王朝第二位皇帝魏明帝曹睿在洛阳病逝,年仅36岁。这位曾指挥曹真、司马懿击退吴蜀联军、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的雄主,其生命戛然而止的结局...
司马懿 曹真 2025-09-19 火烧博望坡:历史真实与文学想象的千年之辩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处,“火烧博望坡”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军事才能的实证。这场发...
诸葛亮 刘备 2025-09-19 长坂坡之战:血色长坂下的将星陨落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湖北当阳长坂坡的黄土被铁蹄踏碎,曹操五千虎豹骑与刘备残军展开了一场关乎存亡的生死对决。这场战役不仅成就了赵云“单骑救主”的千古传...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19 三国沮授:被低估的顶级谋士与乱世忠魂东汉末年,群雄逐鹿,袁绍凭借“四世三公”的家世与河北四州的基业,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割据势力。在这场权力博弈中,一位来自广平的谋士以超前的战略眼光与刚直的性格,在历...
袁绍 2025-09-17 三国杜氏为何嫁给秦宜禄:乱世中的命运抉择与政治棋局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杜氏——这位被后世称为“三国第一美人”的女子,其婚姻轨迹始终与权力博弈、人性挣扎紧密交织。她先嫁秦宜禄,后被曹操纳为妾室,甚至引得关羽两...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7 赤壁之战:谋略交织的经典战例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长江赤壁的江面上火光冲天,孙刘联军以五万之众大破曹操二十万大军,这场以弱胜强的战役不仅改写了三国格局,更因其精妙的谋略运用成为军...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17 刘谌割妻首殉国:乱世忠烈背后的文化逻辑与人性挣扎公元263年冬,成都城破前夕,北地王刘谌手提妻子崔氏及三个儿子的人头,踉跄闯入昭烈庙。在刘备灵位前,他割下妻首、诛杀亲子后自刎,鲜血染红庙前石阶。这一惊世骇俗的...
刘备 2025-09-17 司马懿:乱世权谋的集大成者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焦作温县)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权臣、军事家、战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他的一生跨越...
司马懿 2025-09-16 司马昭真实死因考辨:正史记载与历史迷雾的交织公元265年9月6日,曹魏权臣、西晋奠基人司马昭突然离世,年仅五十五岁。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三国格局的进一步瓦解,更因后世对死因的争议,成为历史迷雾中颇具戏剧性的...
司马昭 2025-09-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