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雍正和老十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上台以后严厉打压一帮亲兄弟,老十三为什么却能得以善终?
雍正继位之后,开始对当年和他竞争皇储位的兄弟们展开清算,有仇的报仇,有冤的报冤,当然有恩的也要报恩。
当年参与“九子夺嫡”事件的兄弟中,除去老大、老二已经被康熙亲自处置,剩下的老三、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只有老十三受到了雍正的青睐,被委以重任,最后得以善终。

康熙晚年,九子夺嫡,先是老二胤礽的皇太子位被废,接着老大胤褆被圈禁,老二恢复皇太子位,但不久就被第二次废掉。
这时候,朝中形成了两股较大的夺嫡势力,一是雍正为首的四爷党,主要的支持者是老十三胤祥。
另一股势力是八爷党,为首的是老八胤禩,主要的支持者是老九胤禟、老十胤。后来八爷党受到了康熙的打压,于是三人转而支持老十四胤禵。
最后的斗争结果,是雍正获得了胜利。在他稳固了自己的皇位后,很快撕破了兄弟和睦的伪装,开始对曾经在夺嫡事件中得罪过的人开始疯狂报复。
康熙一生有35个儿子,其中活到成年的只有20个,当雍正继位后还在世的就只剩下15个了。这其中老大、老二之前就被康熙下令圈禁,雍正说什么也不会将他俩放出来。
老三胤祉被发配到遵化为康熙守陵,后来也被夺爵圈禁。
老四胤禛就是雍正自己。
老五胤祺没有参与夺嫡,但他却是老九胤禟的亲哥哥,所以雍正既没有收拾他,也没有重用他,日子过得比较平淡。
老六早夭。
老七腿有残疾,对皇位没什么想法,也没有参与夺嫡,所以雍正对他还算不错,封为和硕亲王,最后得以善终。
老八胤禩、老九胤禟这俩就不用说了,是被雍正整得最狠的两位,不仅削爵囚禁,而且还给他俩起了“阿其那”、“塞思黑”这样具有侮辱性的名字,最后两人都是受尽折磨,死于囚禁之中。虽无证据证明是雍正下的手,但明眼人一看就了解雍正绝对脱不了干系。
老十胤的情况比较特殊,他当初是八爷党的支持者,当然少不了被清算,所以在雍正二年就被囚禁了。但不同的是,他在囚禁期间没有受到折磨,到了乾隆二年被释放,乾隆六年才去世,虽然没享到福,但也没遭罪,而且活得比雍正还长。
老十一早夭。
老十二胤祹没有参与夺嫡,雍正初期被敲打,从多罗郡王降至固山贝子,但到了雍正后期,对他还是十分重用的,后来一直活到乾隆二十八年才病逝,享年七十八岁,可谓善终。
老十四胤禵是雍正的亲弟弟,但同时也是夺嫡后期雍正的主要对手,所以雍正对他也毫不手软。先是不许胤禵进城吊丧,又命其在遵化看守康熙的景陵,后来直接将胤禵父子禁锢于景山寿皇殿。直到乾隆继位后才将其开释,胤禵最后死于乾隆二十年,也算长寿。
老十五胤禑,雍正继位后让他去给康熙守陵,没几年就死了。
老十六胤禄,过继给庄亲王博果铎为后,袭封庄亲王,得以善终。
老十七胤礼,雍正封他为果郡王,再晋为亲王,先掌管理藩院事,继任宗人府宗令、管户部。雍正临终时,命胤礼辅政,在乾隆朝大放异彩,
以下,老十八、十九早夭,老二十在雍正继位时才16岁,老二十一才11岁,都谈不着了。

最后,我们来说一说老十三胤祥。胤祥从小就和雍正关系极好。最初的时候,胤祥和雍正都是坚定的太子党一派,胤祥还曾在太子第一次被废事件中受到牵连,被康熙短暂囚禁过几个月的时间。
在太子二次被废之后,胤祥坚定地站到了雍正这一边,对雍正来说,胤祥能放弃当时如日中天的八爷党,转而支持自己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这也是雍正那时候唯一一个支持他的兄弟。
由于此事,雍正和胤祥之间建立了十分深厚的感情,但雍正继位登基后,立刻开始报恩。在康熙帝去世的第二天,雍正便任命胤祥为四位总理事务大臣之一,同日晋升为和硕怡亲王。
后来,雍正不断放权给胤祥,于是胤祥不仅担任总理事务大臣,还要总管会考府、造办处、户部三库、参与西北军事的运筹、办理外国传教士事务,等等,可谓位高权重。
惋惜,胤祥的身体不好,加上工作繁忙,在雍正八年病逝,年仅四十四岁。终其一生,在政治上始终同雍正保持高度一致,对雍正忠心耿耿,忠贞不二。
综上所述,在参与夺嫡的九子之中,能得善终的其实只有老十三胤祥,虽然短命,但一生极尽荣衮。其他如老十、老十四等虽然得以长寿,但却被削爵囚禁,最后忍辱偷生,算不上善终。
而在未参与夺嫡的几个兄弟中,雍正也大多没有对其进行攻击,其中大部分得以善终。在九子夺嫡后期,实际上支持雍正的老十六、老十七,雍正也赋予了重用,也算得上善终。

我们看雍正这个人虽然心狠手辣,在处置政敌时毫不留情,哪怕是兄弟之间也没什么情面可讲,但对支持、帮助自己的兄弟,雍正也算得上仁至义尽,可以说是典型的“恩怨分明”。
这样一来,结果就很明显了:参与夺嫡的“九子”中,为什么只有老十三胤祥得以善终呢?因为他是雍正背后的唯一一名支持者啊!
田文镜(1662年—1733年),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时期的重要大臣,原隶籍汉军镶蓝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汉军正黄旗。他以铁腕治政、清廉刚正著称,...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0 端柔公主的抗争与妥协:一场远嫁蒙古的命运博弈在清朝雍正年间,一场围绕公主远嫁蒙古的政治联姻,因一位公主的激烈反抗而充满波折。这位公主便是和硕端柔公主,她以大哭三天三夜的激烈方式抗拒远嫁,最终在皇权的威压下...
雍正如何继位的 和硕端柔公主 2025-11-17 年羹尧倒台后:妻儿命运中的皇权铁腕与家族血泪雍正三年十二月,一代权臣年羹尧在狱中自裁谢罪,这位曾让西北军民闻风丧胆、令朝堂百官俯首的"年大将军",最终以九十二项大罪的罪...
雍正如何继位的 年羹尧 2025-11-14 圆明园阿哥弘曕:被宠爱毁掉的皇室骄子在清朝乾隆朝的皇室成员中,爱新觉罗·弘曕的一生堪称一场充满戏剧性的悲剧。这位雍正帝最小的儿子、乾隆帝最年幼的弟弟,从备受宠爱的“圆明园阿哥”沦为被降爵罢官的罪人...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2 雍正与宜妃:权力更迭下的恩怨纠葛在清朝康熙与雍正两朝交替之际,宫廷内的权力斗争错综复杂,其中雍正帝与康熙宠妃宜妃之间的恩怨,成为这段历史中颇具戏剧性的一幕。雍正对宜妃的羞辱,背后交织着个人情感...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2 雍正兄弟命运分野:为何仅老十三能善终?康熙末年“九子夺嫡”的惨烈角逐中,雍正帝胤禛以冷峻手腕稳固皇权,对参与夺嫡的兄弟展开系统性清算。在15位成年兄弟中,除早夭者外,仅老十三胤祥与老十胤?得以善终,...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1 康熙之死:病逝疑云与历史真相的千年回响公元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深夜,北京畅春园内烛火摇曳。69岁的康熙皇帝在病榻上突然驾崩,第四子胤禛(雍正帝)旋即继位。这场看似寻常的权力交接,却因民间&am...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1 谥号之变:康熙深情与雍正权谋的碰撞康熙帝与雍正帝这对父子,在清朝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康熙帝以“仁政”开创盛世,雍正帝以“宪治”整顿积弊,而两人对皇后谥号的处理,更折射出权力交接中的深层博...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0 雍正两道密旨:为乾隆六十三年皇权筑起铜墙铁壁公元1735年秋,圆明园内烛火摇曳,五十八岁的雍正皇帝在病榻上留下两道密旨。这两份用满汉双语书写的圣旨,不仅解决了皇位传承的合法性危机,更通过精心设计的权力架构...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0 雍正:清朝“加班狂魔”的极致勤政人生若论中国历史上最“拼命”的皇帝,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堪称典范。他以“朝乾夕惕”为座右铭,在位仅13年却以超负荷的工作模式,将帝王勤政推向了历史巅峰。从凌晨5...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