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太宗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 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瓦岗出身的凌烟阁功臣,按照排名顺序,依次是郑国公魏征(第四位)、郧国公张亮(第十六位),卢国公程咬金(后更名程知节,第十九位)、英国公李勣(徐世勣,字懋功,第二十三位)、胡国公秦琼(字叔宝,第二十四位)。
很多人都以为排名第十七的侯君集也是瓦岗出身,这可能是受了隋唐演义小说的影响,事实上侯君集长得并不像猿猴,也没入过瓦岗,他是豳州三水县(今陕西省旬邑县)人,并非山东好汉。
真正能被传唱为“好汉家住在山东”的,是曹州离狐(今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徐世勣(、齐州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秦琼、济州东阿(今山东东阿 )程咬金。
这三位山东好汉,最终结局都很好:徐世勣被赐姓为李,历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司空、太子太师,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秦琼追赠徐州都督,谥号为“壮”;程咬金追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谥号为“襄”,陪葬昭陵。
唐太宗李世民并不寂寞,他的昭陵汇聚了一大批开国元勋,但是墓前有石人石马的,却只有秦琼一人——贞观十二年,李世明颁布了严格的陵墓规制,功臣宿将墓前一律不得立石像生,转过年来秦琼辞世,他马上就(似乎也是唯一一次)破例了:“太宗特令所司就其茔内立石人马,以旌战阵之功焉。”
跟这三位山东好汉相比,郑州荥阳的张良可就悲催了:此人“素寒贱,以农为业。倜傥有大节,外敦厚而内怀诡诈”,最后被人举报谋反,“太宗既盛怒,竟斩于市,籍没其家。”
钜鹿曲城人(似乎出生于剑阁)魏征的结局比张亮好,但日子过得似乎不如徐世勣、秦琼和程咬金好,起码是没有那三位山东好汉富裕。这三位山东好汉之所以日子过得比另外两位瓦岗英雄滋润,可能是因为他们都很能打,也都很讲义气,有这样的特点,不由李渊李世民不封以高官厚禄良田美宅。
魏征的前半辈子过得不太顺,“少孤贫,不事生业,出家为道士”,在隋末乱世,魏征几乎是一步一个坎儿:劝说武阳郡丞元宝藏一起加入瓦岗军,但却不受李密待见,进献十条妙计,李密一条都不用;投奔大唐后,也没人拿他当回事儿(至京师,久不见知);好不容易谋取了一个安抚山东的工作,又被窦建德抓了俘虏;魏征被俘投降,劝说窦建德趁着唐军与王世充激战之际奔袭长安,窦建德也不听;魏征良策无效,又跟窦建德一起当了唐军俘虏,李世民得知魏征曾建议窦建德袭取长安的计策,也吓出了一身冷汗,所以魏征“归建”后的日子就可想而知了。
李家三兄弟阋墙,魏征又一次站错了队,在玄武门之变后,又从太子洗马变成了秦王世民的俘虏。
魏征磕磕绊绊走来,几乎是帮谁谁完蛋,最后他另辟蹊径,专门跟贞观天子李世民作对——这种作法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犯言直谏”,说白了也是一种自保手段。
魏征没有军功,所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跟同为瓦岗出身的徐世勣、秦琼、程咬金根本就没法比:徐世勣刚一投唐,李渊就“赐良田五十顷,甲第一区”,不但有大片铁杆庄稼可以传给子孙后代,还在一环里弄到了大别墅;秦琼得到的赏赐也不比徐世勣少,李渊不但送给了秦琼金酒壶,还“积赐金帛以千万计”,秦家就是坐着吃,那些钱十辈子也吃不完,而且秦琼还受封上柱国,比别的开国公还多三十顷永业田。
程咬金那就更不用说了,此公原本就是东阿民团司令出身(没卖过耙子,也没贩过私盐),他的原配夫人是东阿县令之女,续弦出自清河崔家(隋唐头等门阀),跟秦琼同一批受封大唐开国公,秦琼得到的俸禄和田产,程咬金也都得到了,最后还跟秦琼一样,也可以端着金壶喝酒了。
程咬金后来也是金瓶在手的上柱国,他跟秦琼唯一的不同,就是这些勋位金器来自李世民而非李渊:“(武德)九年夏末,二凶(建成元吉)作乱,太宗受诏(未必),宣罚禁中(发动玄武门之变),公任切爪牙,效勤心膂。事宁之后,颁乎大赉,赏绢六千匹、骏马二匹、并金装鞍辔及金胡瓶、金刀、金碗等物,加上柱国,授东宫左卫率。”
程咬金的墓志铭对他参加玄武门之变的功绩和赏赐大书特书,而秦家后代的墓志铭,却对秦琼有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只字不提,于是有人怀疑:秦琼当时的态度可能比较消极,只肯保护秦王府而不肯杀建成元吉,所以事后没有得到任何财宝赏赐。
事实上秦琼不参加玄武门杀戮,也是可以理解的:其一,李渊对他情深义重,杀李渊的儿子,有点下不去手;其二,秦琼当时已经是上柱国、翼国公(贞观十三年改封胡国公,当时秦琼已经不在了),再晋升就得封异姓王了,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旧唐书·列传第十八》结尾总论,将秦琼与尉迟敬德并列为大唐开国猛将的代表,还把秦琼排在了尉迟敬德前面,这说明秦琼比尉迟敬德还能打:“太宗经纶,实赖虎臣。胡(胡国公秦叔宝)、鄂(鄂国公尉迟敬德)诸将,奋不顾身。图形凌烟,配食严禋。光诸简册,为报君亲。”
秦程两家世代交好,直到今天,程公祠的对联还是这样的:“偕叔宝翼秦王悬(玄?)甲军摧锋陷阵冠诸将,先世南次公仅凌烟阁图功画像照千秋。”
看过隋唐正史的读者诸君都知道,程咬金的兵器不是八卦宣花斧而是马槊,他的勇悍可能仅次于秦琼,跟尉迟敬德也不相上下,这就是凌烟阁三位瓦岗出身的山东好汉的共同点——是极其能打。
说秦琼程咬金勇冠三军,大家可能都比较理解,但要说小说中的“徐茂功”、徐世勣、李勣也是一员悍将,可能就没有多少人相信了,事实上徐世勣加入瓦岗军比秦琼和程咬金都早,凌烟阁上排名第十六的张亮,也曾是徐世勣下属:“大业末,李密略地荥、汴,亮杖策从之,未被任用。属军中有谋反者,亮告之,密以为至诚,署骠骑将军,隶于徐勣。”
徐世勣在瓦岗军的地位,可能比四骠骑秦琼、程咬金、罗士信、裴行俨还高,这是因为他不但精通兵法,而且杀人的功夫也很厉害:“年十二三为无赖贼,逢人则杀;十四五为难当贼,有所不快者,无不杀之;十七八为好贼,上阵乃杀人;年二十,便为天下大将,用兵以救人死。”
这三位山东好汉都很能打也都很讲义气,这是他们的共同点,也是他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唐朝两代天子器重他们的主要原因,读者诸君试想一下,换做您是李渊或李世民,是不是也会对徐世勣、秦琼、程咬金这样的山东好汉格外敬重、器重?
公元前522年,郑国政坛的一颗巨星悄然陨落,名相子产与世长辞。他的离去,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给郑国乃至整个春秋时期的历史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郑国危局中的擎天...
郑国 2025-04-21 郑国覆灭记:韩国灭郑背后的五十年战略博弈公元前375年,韩国铁骑踏破新郑城门,标志着春秋时期首个称霸中原的强国郑国彻底覆灭。这场持续近半个世纪的灭国之战,不仅是战国七雄格局形成的关键转折,更揭示了地缘...
郑国 2025-04-09 子产简介:春秋时期的杰出政治家与思想家子产,春秋时期郑国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以下是对子产的详细介绍。一、生平背景子产,本名...
郑国 2025-04-01 崔珏与魏征:深厚的友谊与传奇的交集在中国古代历史与民间传说中,崔珏与魏征是两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们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深厚的友谊,而且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他们的关系更是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一...
魏征 2025-03-28 水利专家郑国的最终归宿郑国,一位韩国派遣至秦国的水利专家,其初衷本是希望通过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来消耗秦国的国力,从而延缓秦国的统一进程。然而,郑国所设计并主持修建的郑国渠,却意外地成为...
郑国 2025-01-22 李世民与魏征:从君臣佳话到墓碑风波在中国唐朝的历史长河中,唐太宗李世民与名相魏征之间的故事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他们之间的君臣关系,曾是古代政治和谐的典范,但李世民后来却下令拆掉了魏征的墓碑,这一...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魏征 2024-12-07 战国郑国:最终被韩国所灭的历史篇章在中国战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郑国作为一个曾经辉煌一时的诸侯国,其兴衰历程充满了传奇色彩。一、郑国的历史背景与辉煌时期郑国,位于今天的河南省中部,是西周晚期至战国...
郑国 2024-12-03 唐太宗与魏征:从“明镜”到墓毁的君臣之变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的君臣关系,一直被传为佳话。唐太宗曾将魏征比作自己的一面“明镜”,意指魏征的直言敢谏能够帮助他明辨是非、治理国家。然而,令人...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魏征 2024-11-29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为何亲手砸掉魏征墓碑?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的君臣关系一直被视为典范。魏征作为唐太宗的重要辅臣,以其直言敢谏、忠诚尽责而著称,对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魏征 2024-11-29 魏征:李世民麾下的千古之名臣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们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为后世所敬仰。其中,唐朝初年的魏征,以其直言敢谏、忠心耿耿的形象,被誉为...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魏征 2024-11-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